第三十四章 又见稻花儿香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吃货修真记第三十四章 又见稻花儿香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雪莉这妞在吃这一方面还真不是盖的,我倒是想从她最弱的刀工上下手,好找些缘由打她一顿屁股,可这小妞“铛铛铛铛”的就把那堪比头发丝的文思豆腐给切好了。

    小妞得意的看着我,我也没了脾气,但是我还是想问问她,我说:“雪莉啊,我是你什么人啊?”

    雪莉想了想说:“现在来说的话是哥哥,以后嘛,难说。”

    这句话她说的很认真,难道她还有什么别的想法?

    “你看哈,咱不管以后,既然现在我是你哥,那你说说你为什么要造你哥哥的谣,让他在学校里那么多人面前丢人哪?”

    小狐狸又认真的想了想才说:“我哪知道你们这里办事这么直接啊,在我们那谁想达成点儿目的不都得费尽心思啊。”

    听到这个答案,我有种要吐血的冲动,她以前到底是生活在怎么样的一种环境下啊?

    “雪莉啊,你现在生活的这个世界呢,跟你以前那个世界有很大不同的,你不能拿着那边的行事标准在这个世界上套用,有时候是要出大事的。”

    我苦口婆心的劝说不知道她能听进去多少,我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雪莉跟了我这么长时间,我倒是发现她一个优点,那就是知错就认,至于能不能改倒是两说,但是道歉的时候一卖萌,无论对方多大火气都得消。

    下午的课是养殖课,代课也是那天的评审之一,是五人中最不起眼的那位,印象中跟个老农民似的打扮,名叫伊天佑,这名字倒跟他的专业很搭。

    伊老师还是那副打扮,老粗布褂子,下面罩着一条皮革的背带裤,一双胶皮靴套在脚上,唯一不同的是今天头上多了个草帽。

    伊老师并不急着上课,而是拿着个旱烟袋,有一口没一口的抽着,还有一句没一句的跟我们闲聊,这哪像个老师啊,整个一农民大爷。

    也就这一袋烟的功夫,校务处的人开着拉货的小车过来了,伊老师招呼大家过来,然后从车上拿了一套跟他一模一样的装备,招呼着我们过来取,一人一套。

    这玩意儿穿上真是热啊,但是这东西也好洗,还防水,不管是下水还是趟泥地,倒是比我们穿的更实用。

    学校开这门课并不意味着要培养几个牛叉的老农出来,但是作为一个优秀的厨师,如果不了解食材的习性和特点,那是肯定不行的。

    打个比方吧,就像我跟皮埃尔比赛的时候那样,我要是不了解不同羊肉的特点,我也炖不出那么好的汤来,而且我要是用山羊肉去切羊肉片,也不会有那种肥瘦适中的口感。

    我门中流传的《珍馐谱》也是这么回事。我本以为这本书被我背得滚瓜烂熟的,伊老师的课就没什么可学的了,可我实在是低估了人类的创造力,在他那个大园子里,我没见过的品种多了去了。

    许多东西都是嫁接出来的,而且还有许多国外的品种,这些都不曾记在那本书里。我忽然发现,那本书需要完善了。

    伊老师真是人不可貌相,就他这学术水平,绝对是世界级的,我庆幸于有这么一位老师在,让我能学到这么多新东西,可是伊老师却跟我们说:“世界之大,这里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即便是我会的你们也都会了,那也不能自满。”

    第一天的课,伊老师就让我们体会了一把什么叫蟹稻共生系统。

    此时已临近中秋,田蟹已黄满膏肥,正是吃蟹的好时节,而此时的稻米也业已成熟,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把水稻收了,把蟹也捉了,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以蟹为题做一道菜,还要用上稻米。

    这稻米当然不是用新的,新米虽然带着一股稻叶香,可是不易脱壳,一般要晒上几天,可到那时就没有那股子清香了。我想了想,暗中打定主意。

    人多力量大,这里的水稻本就不多,二十多人一起干,很快便收割完了。我把最先收割的一部分打上草节扔在阳光最好的地方晾晒,然后便跟大家一起捉螃蟹去了。

    无意中,我看到伊老师用一种好奇的眼光看着我,我冲他咧嘴一笑,继续捉我的蟹去了,伊老师这才默默走开。我想他大概也是好奇我要怎么利用那些稻子吧。

    捉蟹就远没有割稻子那么简单了,刚开始的时候好摸,那时候螃蟹多,一摸一个准儿,到后来渐渐的少了,有很多甚至藏身在泥里,要把它们捉干净还真要费些功夫,就这么着,中午简单的在地头上吃了顿农家饭。

    这顿饭是伊老师亲自下厨做的,材料都是经他的手成长起来的,特别是那黄瓜、西红柿,我吃出了童年的味道,比之现在在菜市场里买到的,那味道就正宗多了。

    农家菜只讲求味道,但是花花绿绿的食材搭配,造就了它天然的“色”,极振奋食欲。

    快临到天黑之时,好戏才真正上演。

    我晒得稻子已经半干,虽然也能脱壳,却容易让里面的稻米碎裂,出现米渣。为了让这些稻米顺利脱壳,我暗运功力在手,用右掌不断的在上面揉搓,莹白的米粒脱壳而出,我凑近一闻,清香犹在。

    这回不只是伊老师看我,小狐狸、白冰荷、百媚也都在看我,都在绞尽脑汁的想课题,也就她们仨有那闲心。

    因为刚上课的时候就公布了课题,所以整个劳动过程,伊老师一直要求我们禁言,防止学生作弊,所以她们也是好奇的很,不知道我要做什么好吃的。

    当然,我也帮不了她们,只能看她们的自由发挥了。

    一般来说,田蟹最适合清蒸,那样才能保留蟹肉的鲜美,蟹黄跟蟹膏也能完整保存,可是还要用到稻米,那煮粥也是挺合适的,当然,炒一盘香辣蟹,再配上一碗白米饭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要做什么呢?

    看着别人在那里争分夺秒,我却不慌不忙,比的是创意又不是用时,这么着急,至于么。

    先是取些鲜稻叶洗净铺在下面开始蒸米,然后便开始料理田蟹。田蟹翻开上壳分作两半,去掉腮腺,把蟹黄蟹肉小心扣出待用。两面蟹壳沾少许干面粉下锅油炸,颜色变金黄时捞出沥油。

    做完这些,米也蒸好了,趁热捣成米糕,再把蟹黄、蟹膏跟蟹肉混在里面拌匀,加调料后,再把米糕抹在蟹壳中,然后上笼蒸一会儿便大功告成。

    摆盘之时,用新鲜稻叶将螃蟹裹住后用线扎上。

    只是我这道菜还没有名字,我想象了一下打开它的场景,于是给它命名为:又见稻花儿香。

    伊老师既然提到用米,那米就绝对不会是个配角,反正我是那么想的。

    小狐狸倒是聪明,趁着伊老师不注意,从我这儿拿走了我用剩下的米糕,可是她也没比着葫芦画瓢,而是把米糕做成做成饼状,然后入油锅炸,颜色变金黄时捞出,再淋上一层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的酱汁,看上去颇有些西式餐点的样子。

    百媚跟白冰荷都离我有些远,我实在是看不到她们究竟在做什么。百媚我还不太担心,我真正担心的其实是白冰荷。

    这小妞底子实在是太薄了,除了跟着魏四海学了些东西,再就是小狐狸教了她一些,要想再这个学校不至于被淘汰,她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虽然拼的不是用时,可还是有这个限制,时间终了,就听见有人说,我蒸的蟹都凉了。

    不出所料,很多人选择了清蒸,毕竟这个做法最能保持蟹肉的鲜香,但是稻米的应用却不一而足了。简单的白饭有之,年糕有之,甚至还有炸年糕的,伊老师看的直摇头。

    等到白冰荷端上一个砂锅后,我便放心了,蟹粥本身没有什么创意,但是好歹合题,另外在配料上下下功夫也是能推陈出新的。

    果然,那锅盖儿一掀开,我就闻到了淡淡的鱼鲜味儿,感情这小丫头不但用了蟹,还用了同样产自田里的泥鳅,这粥是真鲜啊,伊老师的评价是:颇有些我做农家菜的味道。

    这算是很高的评价了,后面的蟹粥顿时失了颜色,弄得另外几个做粥的暗中抱怨。

    但是不乏创意的仍有人在,把米炒成炒米,然后捣碎洒在香辣蟹上,一看就是中部省份出来的人。

    雪莉自不用说,虽说取了巧,但奈何伊老师没看见。在吃过之后,伊老师同样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味儿调的不错!

    我去,那是哥的功劳好不!

    不过这个结果倒是证明了我开始的想法,米在这里绝不能是配角儿。

    当这道“又见稻花儿香”端到伊老师面前时,时间刚刚好,稻叶的香味被吸收了不少,稻叶包一拆封,连我这站到几米之外的人都感到香气扑鼻。

    伊老师好奇的问我说:“你是我见到的第一个用新米的学生,我只想问你,你到底是怎么样把新米去壳的?”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吃货修真记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吃货修真记》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吃货修真记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吃货修真记》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