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八月初五。
夏季的天,说变就变,虽然昨日还是烈阳高照的艳阳天,但今日却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已有数年不曾酣畅淋漓的下过一场大雨的陕西,终是迎来了久违的阴凉天气,令得不少背朝黄土的百姓都是痛哭流涕。
近些年因为连年干旱的缘故,他们手中的庄稼枯的枯,死的死,家中本就不多的余财也是消耗殆尽,甚至家中亲戚都是被活活饿死。
如同久旱逢甘霖,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就像是一个契机,令人肆无忌惮的发泄着心中压抑多年的不甘和愤懑。
与市井百姓的"欢欣鼓舞"不同,位于西安府城的秦王府阖府上下却是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就连这数年一遇的大雨都没能冲淡王府中的低沉气氛。
虽然秦王府足足占据了整个府城三分之一还要多,但整座王府却是异常冷清,全然不复往日的"热闹"景象,就连人头攒动的宫人内侍也是不见了踪影。
即便偶尔有宫人内侍出现,也多半屏气凝神,战战兢兢,不敢闹出半点动静,免得惊动近些天来心情不佳的秦王爷。
越过颇具江南风格的雕栏玉砌,亭台水榭行至王府深处的书房之中,因为正值晌午,书房中并没有点燃宫灯,唯有宽大的案牍上亮着一支烛火,勉强给予了些许光亮。
案牍之后坐着一名瞧上去六十左右,身着四团龙袍,一脸沧桑之色的老人,满是褶皱的右手正死死的抓着一封书信,有些佝偻的身躯微微颤抖着。
"父王.."
兴许是瞧老人心情过于激动,一道有些颤抖的声音自书房中的角落处传来。
顺着声音望去,只见得一名面容与老人有几分相似的中年人正一脸忧心的盯着案牍后的老人。
自己的父王年事已高,身体已是大不如前,前段时间又因为"陕西民乱"的缘故受了惊吓,生了一场大病,于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虽然经过数月的休养,精神状态已是大有好转,但仍无法与之前相提并论,西安府的名医都是建议自己的父王平日里不要过于操劳,尤其不要动怒。
"吾儿,朝廷实在是欺人太甚呐。"
手中紧握书信的老人失神了片刻终是缓过神来,望着身前的长子,一脸不忿的说道。
他"秦王"一脉份属首藩,乃是大明诸多宗室之首,即便是靖难之后的成祖朱棣也不敢等闲待之。
如今的小天子,不过是侥幸捡得皇位的"幸运儿",却敢对他们秦王一脉大放厥词,非但要求他们秦王府全力支持陕西巡抚洪承畴"赈济灾民",眼下竟然还下达中旨,求他们秦王府即刻种植价格低廉的土豆,番薯等物,不得拖延。
虽然手中的书信并非是由内阁披红的"圣旨",但信中末尾的署名乃是王承恩。
放眼整个大明,胆敢对自己这位秦王大放厥词的"王承恩"唯有一人,定然是终日陪伴在天子身旁的司礼监秉笔。
换言之,手中这封书信虽然是由司礼监秉笔王晨恩所书,但定然是得到了其背后天子的授意。
不然区区一个王承恩,可没有胆子对他这位"宗室之首"大放厥词。
"父王,我秦王一脉世受皇恩,眼下朝廷有难,我等自是不可不闻不问.."
"捐赠些许粮食,也在情理之中.."
书房中的中年人迟疑了片刻,方才缓缓回道,其声音中满是疲惫,脸色也有些近乎于病态的白皙。
哎,自己的父王当真是"鬼迷心窍",早些年还曾仗义疏财,屡次获得朝廷的嘉奖,近些年却因为年龄的增长,变得爱财如命。
自太祖朱元璋于南京建国称帝,秦王一脉便在这西安府扎根,两百余年的传承下来,就连他这位"秦王世子"都不知晓府中名下的土地究竟有多少,他只知晓府库中堆积的粮食已然多到要发霉了。
如今陕西民生艰苦,眼看就要有大乱滋生,还守着那些要发霉的粮食作甚?
"吾儿,你的身体还好吗?"
听闻自己长子有些憔悴的声音,案牍后的秦王忙是将手中紧握的书信搁置在一旁,一脸忧心的问道。
对于被当做"继承人"培养的长子,他一向给予最大的重视。
"父王,儿臣的身体不碍事。"
轻咳一声,勉强压下喉咙深处的痒意,面容憔悴的秦王世子朱存枢缓缓说道。
他自幼体弱多病,全靠着府中种种名贵药材续命,这才苟活至今。
饶是如此,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却也是有种行将就木之感。
闻言,秦王朱谊漶方才有些释然的点了点头,紧皱的眉头也不由得舒缓了不少,自己身为"大明宗室之首",可谓是身份尊贵,位高权重,但每次面对自己长子的时候,却总有一种无力之感。
"咳咳.."
又是轻咳一声,秦王世子朱存枢再度做声,一脸认真的盯着案牍后的父王,朗声说道:"父王,当今天子虽然年幼,但其种种手段却是老辣异常,实在不容小觑。"
"切莫忘了成都蜀王府的前车之鉴.."
说到最后,秦王世子的脸上便是涌现了一抹骇然之色,单薄的身躯也是微微颤抖着。
成都的蜀王府虽然不比他们秦王府这般尊贵,但也是自明除传承至今的"初代"王府,更是坐镇川中两百余年,影响力不容小觑。
即便如此,天子也没有丝毫的迟疑,仅仅是因为蜀王没有及时"垫付"朝廷大军开拔的军饷及粮草,便被天子直接降爵为郡王。
"哼!"
听闻自己长子提及成都蜀王府,案牍后的秦王朱谊漶也是露出了一抹心悸之色,但手上的动作却是丝毫不慢,将已然有些褶皱的书信就着桌案上的烛火,烧为灰烬。
终究是常年大权在握,心性自是坚毅,既然已是做出了决定,秦王朱谊漶便没有半点迟疑,直接了当的朝着书房之外吩咐了一句:"自府中寻些粮食,给那洪承畴送去。"
"是,王爷。"
几乎是话音刚落,书房外便是响起了一道沙哑的声音,而后渐行渐远的脚步声也是微微响起。
微微颔首,秦王朱谊漶转而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长子,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虽然三天两头便有"陕西民乱"的消息送至王府,但他从未将其放在心上,不过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流民百姓罢了,不值得他为之殚精竭虑。
他真正在乎的,只有面前的长子。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夏季的天,说变就变,虽然昨日还是烈阳高照的艳阳天,但今日却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已有数年不曾酣畅淋漓的下过一场大雨的陕西,终是迎来了久违的阴凉天气,令得不少背朝黄土的百姓都是痛哭流涕。
近些年因为连年干旱的缘故,他们手中的庄稼枯的枯,死的死,家中本就不多的余财也是消耗殆尽,甚至家中亲戚都是被活活饿死。
如同久旱逢甘霖,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就像是一个契机,令人肆无忌惮的发泄着心中压抑多年的不甘和愤懑。
与市井百姓的"欢欣鼓舞"不同,位于西安府城的秦王府阖府上下却是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就连这数年一遇的大雨都没能冲淡王府中的低沉气氛。
虽然秦王府足足占据了整个府城三分之一还要多,但整座王府却是异常冷清,全然不复往日的"热闹"景象,就连人头攒动的宫人内侍也是不见了踪影。
即便偶尔有宫人内侍出现,也多半屏气凝神,战战兢兢,不敢闹出半点动静,免得惊动近些天来心情不佳的秦王爷。
越过颇具江南风格的雕栏玉砌,亭台水榭行至王府深处的书房之中,因为正值晌午,书房中并没有点燃宫灯,唯有宽大的案牍上亮着一支烛火,勉强给予了些许光亮。
案牍之后坐着一名瞧上去六十左右,身着四团龙袍,一脸沧桑之色的老人,满是褶皱的右手正死死的抓着一封书信,有些佝偻的身躯微微颤抖着。
"父王.."
兴许是瞧老人心情过于激动,一道有些颤抖的声音自书房中的角落处传来。
顺着声音望去,只见得一名面容与老人有几分相似的中年人正一脸忧心的盯着案牍后的老人。
自己的父王年事已高,身体已是大不如前,前段时间又因为"陕西民乱"的缘故受了惊吓,生了一场大病,于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虽然经过数月的休养,精神状态已是大有好转,但仍无法与之前相提并论,西安府的名医都是建议自己的父王平日里不要过于操劳,尤其不要动怒。
"吾儿,朝廷实在是欺人太甚呐。"
手中紧握书信的老人失神了片刻终是缓过神来,望着身前的长子,一脸不忿的说道。
他"秦王"一脉份属首藩,乃是大明诸多宗室之首,即便是靖难之后的成祖朱棣也不敢等闲待之。
如今的小天子,不过是侥幸捡得皇位的"幸运儿",却敢对他们秦王一脉大放厥词,非但要求他们秦王府全力支持陕西巡抚洪承畴"赈济灾民",眼下竟然还下达中旨,求他们秦王府即刻种植价格低廉的土豆,番薯等物,不得拖延。
虽然手中的书信并非是由内阁披红的"圣旨",但信中末尾的署名乃是王承恩。
放眼整个大明,胆敢对自己这位秦王大放厥词的"王承恩"唯有一人,定然是终日陪伴在天子身旁的司礼监秉笔。
换言之,手中这封书信虽然是由司礼监秉笔王晨恩所书,但定然是得到了其背后天子的授意。
不然区区一个王承恩,可没有胆子对他这位"宗室之首"大放厥词。
"父王,我秦王一脉世受皇恩,眼下朝廷有难,我等自是不可不闻不问.."
"捐赠些许粮食,也在情理之中.."
书房中的中年人迟疑了片刻,方才缓缓回道,其声音中满是疲惫,脸色也有些近乎于病态的白皙。
哎,自己的父王当真是"鬼迷心窍",早些年还曾仗义疏财,屡次获得朝廷的嘉奖,近些年却因为年龄的增长,变得爱财如命。
自太祖朱元璋于南京建国称帝,秦王一脉便在这西安府扎根,两百余年的传承下来,就连他这位"秦王世子"都不知晓府中名下的土地究竟有多少,他只知晓府库中堆积的粮食已然多到要发霉了。
如今陕西民生艰苦,眼看就要有大乱滋生,还守着那些要发霉的粮食作甚?
"吾儿,你的身体还好吗?"
听闻自己长子有些憔悴的声音,案牍后的秦王忙是将手中紧握的书信搁置在一旁,一脸忧心的问道。
对于被当做"继承人"培养的长子,他一向给予最大的重视。
"父王,儿臣的身体不碍事。"
轻咳一声,勉强压下喉咙深处的痒意,面容憔悴的秦王世子朱存枢缓缓说道。
他自幼体弱多病,全靠着府中种种名贵药材续命,这才苟活至今。
饶是如此,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却也是有种行将就木之感。
闻言,秦王朱谊漶方才有些释然的点了点头,紧皱的眉头也不由得舒缓了不少,自己身为"大明宗室之首",可谓是身份尊贵,位高权重,但每次面对自己长子的时候,却总有一种无力之感。
"咳咳.."
又是轻咳一声,秦王世子朱存枢再度做声,一脸认真的盯着案牍后的父王,朗声说道:"父王,当今天子虽然年幼,但其种种手段却是老辣异常,实在不容小觑。"
"切莫忘了成都蜀王府的前车之鉴.."
说到最后,秦王世子的脸上便是涌现了一抹骇然之色,单薄的身躯也是微微颤抖着。
成都的蜀王府虽然不比他们秦王府这般尊贵,但也是自明除传承至今的"初代"王府,更是坐镇川中两百余年,影响力不容小觑。
即便如此,天子也没有丝毫的迟疑,仅仅是因为蜀王没有及时"垫付"朝廷大军开拔的军饷及粮草,便被天子直接降爵为郡王。
"哼!"
听闻自己长子提及成都蜀王府,案牍后的秦王朱谊漶也是露出了一抹心悸之色,但手上的动作却是丝毫不慢,将已然有些褶皱的书信就着桌案上的烛火,烧为灰烬。
终究是常年大权在握,心性自是坚毅,既然已是做出了决定,秦王朱谊漶便没有半点迟疑,直接了当的朝着书房之外吩咐了一句:"自府中寻些粮食,给那洪承畴送去。"
"是,王爷。"
几乎是话音刚落,书房外便是响起了一道沙哑的声音,而后渐行渐远的脚步声也是微微响起。
微微颔首,秦王朱谊漶转而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长子,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虽然三天两头便有"陕西民乱"的消息送至王府,但他从未将其放在心上,不过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流民百姓罢了,不值得他为之殚精竭虑。
他真正在乎的,只有面前的长子。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