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集《瑜伽菩萨戒本》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瑜伽菩萨戒第10集《瑜伽菩萨戒本》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瑜伽菩萨戒本》,绍安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八页:

    庚五、不受厚施戒

    辛一、明犯相

    壬一、明染违犯

    这一科是属于「障布施度」,布施的善根主要是一种内心施舍的心情,当我们以施舍的心来付诸身业跟口业的造作,这个叫做布施度。前面的几条戒,它施舍的对象是属于敬田,就是我们恭敬的三宝,乃至于善知识、同参道友;这以下所施舍的对象是偏重在悲田,就是我们下辈的众生。「不受厚施戒」就是说,居士对我们菩萨有一些厚重的布施,而我们不接受,这个菩萨就犯了这条戒。这当中分两科,先看辛一、明犯相,犯相当中先看壬一、明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持种种生色、可染、末尼、真珠、琉璃等宝,及持种种众多上妙财利供具,殷懃奉施;由嫌恨心、或恚恼心,违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舍有情故。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他持种种生色」,这个他指的是一般的居士,这个居士可能知道你要成就某一种三宝的功德、你要成就一种佛教的事业,他也想参与,就拿了很多的种种生色,生色就是黄金,黄金本来就是黄色的,所以叫做生色,它生来就是黄色;可染,可染就是白银,白银在沙弥的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戒中又叫做像色、或者叫可染,因为它能够染成各种颜色;末尼就是珍宝,种种珍贵的宝石;真珠,真珠就是跟王字旁的珍珠是一样的;琉璃,这个是碧绿色的宝物;或者拿其它种种上妙的财物利养;乃至于生活的资具。很真诚的来供养三宝,希望你能够接受这样的供养,把这样的供养资具花费在整个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佛教事业上去,这个居士内心当中有这样的一个心情。

    但菩萨「由嫌恨心、或恚恼心,违拒不受。」这个菩萨可能是嫌恨,就是看不起对方,可能对方种性卑贱、或者是种种的因缘而看不起对方;或者是怀恚恼心,对方可能曾经得罪过菩萨;所以菩萨就拒绝不接受。

    这样子这个菩萨就犯到菩萨戒法,而且「是染违犯」。为什么犯到这条戒呢?「舍有情故」,因为这个居士可能会因为这样的布施而跟三宝结下深刻的因缘,在他未来生命当中有得度的一个善根力量,结果你拒绝了他的布施,他就断失了这个机会,你不应该这样做,因为你弃「舍有情故」,有情众生可能布施的因缘现前,他想要掌握这个机会,在未来生命当中跟三宝结下一个深刻的因缘,结果你把这个机会给断失掉,所以这个菩萨就违犯了菩萨戒法。

    壬二、明不染违犯

    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违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你不是依止嫌恨心、或者恚恼心,只是一时的懒惰懈怠,你不肯发心接受这样的供养、你也不肯发心以这样的供养转做佛教事业,只是懒惰懈怠;或者是一时的忘失正念:暂时的不接受,这样子是有违犯,但是是轻的突吉罗罪。

    辛二、明无违犯相

    开缘的情况:

    无违犯者:或心狂乱;或观受已心生染着;或观后时彼定追悔;或复知彼于施迷乱;或知施主随舍随受,由是因缘定当贫匮;或知此物是僧伽物、窣堵波物;或知此物劫盗他得;或知此物由是因缘多生过患,或杀、或缚、或罚、或黜、或嫌、或责:违拒不受,皆无违犯。

    开缘有八种情况:第一个「或心狂乱」,就是菩萨本身精神错乱;「或观受已心生染着」,一个初心菩萨内心自我调伏的功夫可能做得还不够圆满,不够圆满的时候,他如果接受这么重大的布施,他内心可能会产生爱着之心,从此以后他在静坐的时候,心中就有种种罣碍而障道了,内心当中就想着珍宝的事情,不再想着佛法僧三宝的境界。

    初心菩萨,我们说过「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生命的三大目标,但是所有的修善、度众生以断恶为基础,你没有这个断恶的基础,你生起的善法、你度化的众生全部受到染污,所以如果你修善跟断恶有所冲突,初心菩萨应该选择偏重断恶。往后看你就会知道,佛陀有很深刻的意思,就是要你先把基础打好,但是你对众生不要有嫌恨心、瞋慢心,你对众生永远释放善意,所以你暂时不修善是没有过失。

    所以如果你内心当中对财宝这种无常败坏的东西还没有真实的看破,你可以暂时的不接受,可以,保护你的道业。

    「或观后时彼定追悔」,就是说有些施主在供养的时候很冲动,他可能一时的因缘发好心来布施,但是他布施的财物超过他的能力、超过他的能力了,这个菩萨以智慧观察,「他这样布施以后一定会后悔,后悔就不好」,所以菩萨可以劝他,请他再慎重的考虑一下,三思而后行,暂时不接受是可以的。

    「或复知彼于施迷乱」,「于施迷乱」这句话古德解释有两种的内涵:第一个是说这个施主之心是安住在迷乱当中,他可能喝醉酒了,喝醉酒的时候他内心当中是精神迷乱,他醒过来以后绝对会后悔,所以菩萨暂时不接受,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是说施主对布施的法门不生信心,他完全不相信造善能够得安乐的果报、造恶会招感痛苦的果报,他对整个生命的因缘、业力在主宰整个生命苦乐的因缘,他完全不相信这回事情,不相信这回事情,他也可能会有一时的恻隐之心来布施,但是这样的布施他以后一定会后悔。

    一个善行没有正见的引导,这个善行是不坚固的,宗喀巴大师就是这个意思,宗喀巴大师说「正见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因为你没有方向,一辆马车它很有动力,东跑西跑,当这辆马车有了方向以后,这辆马车才能稳定的前进,这个方向就是正见。所以如果这个施主对于布施这个法能够招感安乐的果报,他根本完全不相信,这样子我们可以不接受他的布施,他愚痴「迷乱」,布施以后决定后悔,到时候可能会毁谤三宝。

    「或知施主随舍随受,由是因缘定当贫匮」,这个人布施的心很强,但是如果他布施以后,我马上接受,这样子布施的施主超过他的负荷,他可能会变成贫匮,乃至于负债。他因为供养三宝的缘故而负债贫匮,可能会引起众多人对三宝的讥嫌,所以菩萨的智慧观察到这个因素,所以暂时加以拒绝、暂时的不接受。

    「或知此物是僧伽物、窣堵波物」:你事先知道这个东西是「僧伽物」,即十方僧众之物 ;或者是「窣堵波物」 ,即是佛塔之物。换句话说,这个施主是偷盗三宝物 所得的,这个是不净物、不净之财,那当然是不能接受的,我们不能接受不净物的。

    「或知此物劫盗他得」,这个东西是偷盗所成,就等于是赃物,若是赃物而你接受,这个等同分赃,违背世间的法律,所以我们不接受。

    「或知此物由是因缘多生过患」,你接受这个厚重的布施,会引生以下的过患:「或杀」,可能会引起别人的谋财害命;「或缚」,你可能会招感牢狱之灾;「或罚」,你可能会接受到僧团的责罚;「或黜」,你可能会被驱逐出境;「或嫌」,众多人会嫌恨你;「或责」,或者责备你。菩萨因为这样的因缘「违拒不受,皆无违犯」。

    这个地方的布施所面对的是一个珍宝,珍宝的境界现前,佛陀告诉我们:面对众生供养你珍宝,你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来处理。

    我们刚开始修声闻法的时候,如果我们回忆一下,诸位还有印象的话,刚出家的时候,我们刚开始对治烦恼的时候,我们对珍宝的境界是诃责的,「譬如毒蛇毒害我们的法身慧命,譬如大火使令我们热恼」,我们基本上是认为珍宝是一种过失相,我们相信大火跟毒蛇是没有一点好处的。但是到菩萨戒的时候,对珍宝的看法就有一点改变了,珍宝是无自性的,它有可能会让你堕落;但是你处理得当,珍宝也会变成一种广大菩萨道的力量,它能够盖个道场、来办一个念佛堂,使令很多众生因为这样的因缘,在这个地方栽培善根。

    所以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对珍宝的看法,你会发觉心情截然不同:一个是完全的否定;菩萨在菩萨戒里面对珍宝,佛陀是引导你正确的去运用它。不过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一点:我们在研究戒法,你要知道这个重点在哪里,我们把这条戒再加以回忆一下:「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持种种生色」,这个地方是「他持」,就是说他主动来供养你,不是你去找他的,这个地方你要注意。

    就是说即使你是成办佛教事业,你也是随缘尽分。我们一个出家众品格的高尚在于无求,对众生无所乞求,我们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事情,没有因缘我们就用功,人至无求品自高。所以这个地方是说居士主动发心护持三宝,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从开缘的情况可以看得出来,你要考虑对方在布施的时候,他的能力是不是堪可、是不是超过他的负荷。这两个考量,是我们对珍宝是不是该接受的判定标准。

    庚六、不施其法戒

    辛一、明犯相

    壬一、明染违犯

    这条戒是说有居士来向我们求法,而我们不为他说法,这样子就犯了这条戒,这当中分两科,先看辛一、明犯相,犯相当中先看壬一、明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来求法,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嫉妒变异,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他来求法,他指的是一般的有情众生,不管是富贵、不管是贫贱,他有心来向你求法。

    这个求法在古德的解释有两个内涵:第一个是求我们为他说法;第二个是他来跟你求索这种法宝经论,他跟你要一些佛法的数据,这都是属于求法。菩萨因为嫌弃对方、看不起对方、或者瞋恼对方,内心当中产生一种嫉妒,这个嫉妒就是不耐他荣,别人有功德的境界出现,我们内心当中不高兴,也就是说你恐怕因为为他说法的缘故,对方的能力超过你,所以你对他产生嫉妒,因为内心怀有嫉妒,就做出了变异的行为。

    这个变异是说你并没有完全的说出你所觉悟的法门,你有所保留,你可能有十分,你只讲八分、乃至于七分等等。

    为什么你会有所保留呢?因为你嫉妒对方,你看他天资善根特别强,你告诉他,他可能马上就超过你了,菩萨没有修习随喜功德,依止嫉妒心,所以「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这样子是一个重的突吉罗罪,深深的伤害你的菩提心,应该要对首忏。

    壬二、明不染违犯

    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我们不为众生说法,不是因为嫉妒、憍慢、或者嫌弃,是一时的「懒惰懈怠」,可能我们身心相当疲惫;或者是一时的忘失正念,不施其法,这样子是非染违犯,这是轻的突吉罗罪。

    辛二、明无违犯相

    开缘的情况:

    无违犯者:谓诸外道伺求过短;或有重病;或心狂乱;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于是法未善通利;或复见彼不生恭敬,无有羞愧,以恶威仪而来听受;或复知彼是钝根性,于广法教得法究竟深生怖畏,当生邪见,增长邪执,衰损恼坏;或复知彼法至其手转布非人:而不施与,皆无违犯。

    这个当中开缘有八条:第一条「谓诸外道伺求过短」,对方是个邪见外道,他之所以来跟你求法,并不是抱着学习的态度,他是要寻求佛法的过失,了解佛法以后,找出佛法相互矛盾的地方来破斥佛法,这种情况当然我们不能为他说法。

    如果对方是一贯道、基督徒、天主教徒等所谓的外道,但是他有心来了解佛法的内涵,了解佛法的生命观、因缘观,我们为他说法是可以的。关键不在于外道、内道,关键点是对方是不是有「伺求过短」之心,所以诸位在学开缘,你要知道重点不在他是外道,因为他有「伺求过短」之心。

    「或有重病」,你自己有重病;「或心狂乱」,你自己精神错乱;「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就是说对方他经常来请法,结果他产生轻慢心,你随说他随忘,他不能产生一种珍重爱惜之心,所以你暂时不为他说法,令他产生警惕,这样子来对治他这种轻慢的恶法,使令他生起尊重善法的功能,这种情况是开缘。

    「或于是法未善通利」,这个地方很重要,你自己对于这个法门还没有通达明白,你最好是不要马上说法,所以莲池大师说「著作宜在晚年」,就是你今天要发表一个观念、你要投稿到某一个杂志去,你最好想一想,不要冲动,因为等到你年纪大了以后,你会发觉「你年轻很多的想法是错误的」,但是等到你发现的时候,这个法门已经散播出到很多人的心中去了,你没办法收回。

    他可能听到你这个观念以后产生一种邪见、偏执,而他的障碍是你引生的,这就是一个问题。所以我们对于一个法门还没有完全从各种角度圆融的了解它的因缘之前,少说话、少说话,除非你真的明白了。因为弘法跟吃东西不同,你吃东西大不了肚子消化不良,两三天就恢复了;你今天一种错误的观念给众生以后,这个法门留在他的心田当中,生生世世跟着他。

    你怎么办呢?这个伤害是生生世世的。所以在《华严经》上说:恶知识的过失是超过老虎、超过狮子猛兽,因为老虎它咬你今生的生命、伤害你的生命;恶知识给你一种错误的理解,他伤害你生生世世的生命,你都不能解脱。所以对一个法门、对一个看法、对事情的决择,你还没有把握之前,不要随便发表言论,最好是这样子。

    「或复见彼不生恭敬,无有羞愧,以恶威仪而来听受」,求法者他根本不合乎求法的因缘、不合乎求法的仪轨,内心不恭敬、没有羞愧之心,外表也是以依止恶威仪,比如说他是翘着脚、或者躺在床上等等。这种情况在律藏说「他求法不如法,如果我们为他宣说,说法者有过失,听法者没有好处」,他没有恭敬心,你为他说也是白说,而说法者你也有过失,慢法。不过这个地方有开缘,比如说临命终的时候,你不能叫临命终人赶快站起来,对不对?他已经有重病,临命终的时候他这种情况是开缘的。

    「或复知彼是钝根性」,你知道这个人的根性还没有成就大乘种性,他可能是人天的善根,他的生命当中对三界的生命深深的爱着,他只想要追求善业,追求善业得到可乐的果报。或者他是二乘种性,欢喜偏空的涅槃,他对于这种大乘方广的法教,所谓的「得法究竟」、所谓的发菩提心、修习三大阿僧祇劫成就无上菩提之道,他内心当中「深生怖畏,当生邪见,增长邪执,衰损恼坏」,他根本就没有成就大乘善根,你如果为他讲这种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难忍能忍、难行能行的三大阿僧祇劫的菩萨道,他对佛法、对修持产生怖畏,而且甚至于会开始产生邪见、毁谤三宝,来增长他的邪执,所以这样子对他的善根来说反而是「衰损恼坏」,对他以后得度的因缘更加的障碍。这个地方也是要注意,说法你得看根机。

    在《大智度论》上说:小乘的学者观我空法有,他观五蕴色受想行识当中是剎那剎那生灭,没有一个常一不变的我;但这个法是真实的,宇宙间有很多的法是真实,善法恶法都真实的,生死的杂染法、涅槃的清净法都是真实。所以小乘的学者听到大乘般若法门的时候,「闻诸法空,如刀割心」,他听到法是自性空、涅槃是如梦如幻,他如刀割心,所以佛陀不为他讲法空的道理。所以龙树菩萨说:大乘佛法譬如狮子乳,狮子乳用普通的杯子装会破裂,你要用琉璃的杯子装才可以。所以你也不能够随便说法,你要看他是不是契合大乘的根器,你看他这个杯子是不是能够装狮子乳 。

    「或复知彼法至其手转布非人」,你事先知道这个人来跟你求法,他不是要自己学习,他可能要转送给他人而得到个人的利益。这种情况「而不施与,皆无违犯」。前面的「悭惜财法戒」是属于重戒,重戒的原因是因为他对于财法皆悭,不管是财物、或者佛法都悭。这条戒为什么判做轻戒呢?他只是对佛法悭贪,所以他的过失比较轻微,故判做轻戒。

    庚七、弃舍恶人戒

    辛一、明犯相

    壬一、辨犯明

    癸一、染违犯

    恶人就是暴恶的犯戒众生,如果我们心存弃舍之心就是犯戒了。看辛一、明犯相,犯相当中分两科,先看壬一、辨犯相,辨犯相当中先看癸一、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诸暴恶犯戒有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由彼暴恶犯戒为缘,方便弃舍,不作饶益,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他内心当中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众生呢?「于诸暴恶犯戒有情」,他内心当中面对一个内心有上品贪瞋痴烦恼的人,这个人内心当中有粗猛的烦恼,在身口当中有很多非威仪的犯戒行为,身口意都有很多很多的过失,这当中众生他们有很多进步的空间,这个菩萨内心怀着嫌恨,嫌弃之心,看不起对方,或者是怀着瞋恼之心。

    为什么会嫌弃瞋恼呢?因为他内心暴恶,还有身口犯戒的因缘,所以菩萨就假借种种的方便,或者是诃责、或者是骂辱对方,使令他离开这个道场而去,不作摄受饶益的行为,这样子菩萨就违犯了他的菩提心,而且是依止染污心所违犯的,是重的突吉罗罪。

    癸二、不染违犯

    若由懒惰懈怠弃舍,由忘念故,不作饶益,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我们今天之所以没有摄受暴恶众生,实在不是嫌恨心、瞋恼心,而是懒惰懈怠,懒得去摄受他,或者一时的忘念,而不作摄受饶益之事,这样子是犯轻的突吉罗罪。

    壬二、释犯所以

    这个地方是说明犯戒的理由,为什么不摄受暴恶犯罪众生是犯戒呢?以下佛陀亲自讲出这个理由出来:

    何以故?非诸菩萨于净持戒身语意业寂静现行诸有情所,起怜愍心,欲作饶益;如于暴恶犯戒有情,于诸苦因而现转者。

    为什么菩萨对于暴恶众生、犯戒众生加以放弃是犯菩萨戒呢?佛陀说:非诸菩萨,不是说菩萨单单只是去摄受这些持戒清净的、乃至「身语意」清净的众生,他内心当中寂静现前,寂静是他有这种止观的力量来调伏他的烦恼,所以他内心当中是一种寂静相。意思就是说,菩萨所摄受的众生,不应该只是单单于持戒清净、内心有寂静调伏功能的众生。

    而生起怜愍,而生起种种的摄受饶益。菩萨也应当对于内心暴恶,身口有犯戒行为的众生,内心当中有种种的苦因,苦因就是有烦恼跟罪业,这是招感痛苦之因,有烦恼罪业的众生在内心当中现行的人,也应该生起怜愍之心,也应该以种种的方便来摄受饶益他。

    如果我们受了菩萨戒,我们可以稍微回忆一下:你当初所发的愿是「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而不度化」,也就是说在我们整个广大的菩萨道当中来断恶、修善、度众生,当初你发愿并没有简别所度的众生,就是我们当初发愿的时候并没有说「我只度化善良的众生,暴恶众生我不度化」,我们没有发这个愿。

    而且古德在这个地方开示说:菩萨要面临两种众生:第一种是寂静现行,身心调柔;第二种是暴恶众生。但是这当中,其实暴恶众生更须要你度化。为什么呢?因为他寂静起现行,你不度化他,他死掉以后,他起码不到三恶道,所以他来生至少保存人天的果报,他还可以继续在三宝的境界当中不断的栽培善根,乃至于成就圣道,所以在整个度化当中反而不是那么的急迫。

    但是暴恶众生可不同了,暴恶众生他内心当中有烦恼罪业,他遇到你的时候,你不加以开导来改变他,他马上就到三恶道去了,他就要承受生命很大很大的痛苦,所以暴恶众生在度化的因缘当中反而更加的急迫、反而是更加的急迫。这个地方,如果我们对暴恶众生随便加以放弃,这样子就是犯了菩萨戒。

    这个地方我们简单说明一下。当然我们「众生无边誓愿度」,但是这个度你要知道这个众生的因缘。智者大师说众生有四种:有一种众生是根利遮轻,善根强、烦恼淡薄,这种众生最好度化,每一个人都想度这种众生,随便讲几句他就进步很快;有一种众生是根利遮重,善根强,但是他内心烦恼也重。就是说有一种众生他在没有学习佛法之前,他可能遇到一些不好的环境、不好朋友的诱惑,造了很多杀盗淫妄的事情,可能被关在监狱;但是在监狱当中,他可能遇到佛法深深的忏悔感动,触发他无始劫的善根,这种人开始精进的时候比任何人都精进。

    这种根利遮重的众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他有烦恼,但他也有善根,他曾经因为暴恶的因缘做下一些犯罪的事情,但是他善根现前了,这个时候你不应该因为他过去的暴恶而放弃摄受他,是这个意思。

    辛二、明无违犯相

    无违犯者:谓心狂乱;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或为将护多有情心;或护僧制:方便弃舍,不作饶益,皆无违犯。

    这当中有四种的开缘:「谓心狂乱」,这个菩萨本身精神错乱。「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广说如前就是出不善处,安立善处。就是说这个暴恶众生你经常教化他,他反而产生一种轻慢心,不生珍惜,你暂时的不管他,这样子他能产生惭愧反省而加以对治,这个是开缘。

    「或为将护多有情心」,这个暴恶众生可能引起众怒,社会上所批评讥嫌的对象,我们身为宗教师如果今天对他加以摄受,可能会引起广大社会的讥嫌,我们应该要放弃这件事情,因为要将护多有情心,要考虑更多人的善根。「或护僧制」,你为了要维持僧团的制度,换句话说这个人可能是犯了僧团的共住规约,你加以摄受他就跟僧团制度不符了。以上的四种因缘,对暴恶众生「方便弃舍,不作饶益,皆无违犯」。

    这个地方我再补充一下。对暴恶众生的摄受,除了他的善根以外,你还要考虑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你跟他的因缘。我们修七重因果,今天我们对众生生起大悲心,就是跟众生先建立一个关系:你观察在无量劫当中,每一个众生都做过你的母亲,所以你应该平等的对众生生起救拔度化的心情;但是度化一切众生的心要付诸行动,宗大师说这是有次第的,你要把这个心情付诸行动有次第:第一个、你先摄受有缘的;第二个、摄受无缘的;第三个、摄受恶因缘的。所以如果这个暴恶众生对你是有缘,你就可以摄受,他虽然暴恶,但你跟他有缘,你跟他讲话他会接受。

    你看中国的皇帝隋炀帝,隋炀帝这个人恶名昭彰,但是诸位知道吗,隋炀帝曾几何时是很用功的一个修行人,隋炀帝在没有做皇帝之前做晋王,晋王广(杨广),诸位知道吗,他做晋王的时候受过菩萨戒,跟智者大师受过菩萨戒,智者大师还给他一个法号叫总持,说:「大王宜遵圣教,堪称总持」 ,你身为大王,你能够遵守佛陀的菩萨戒法,不得了,总持,以世间法总持佛法。这当然是对他的鼓励,晋王广也回应智者大师一句话:「大师传佛法灯,宜称智者。」所以智者大师这个智者是晋王广给他的封号。

    我看智者大师的传记,他提到晋王很赞叹,就是晋王当初亲近智者大师的时候,他很多大事情都请教智者大师,而智者大师寄给他的书信,他贵为一个晋王,他看他师父的信是跪着看的,是这样子的。但是你看智者大师往生以后,他的徒弟就不象样了,晋王后来做皇帝,在历史上说隋炀帝是把他父亲隋文帝害死,有一点篡位的意思。他也没有好好的做皇帝、没有好好的照顾百姓,放纵自己的私欲,在位时间很短就往生了。

    我看了这段历史,我想:如果智者大师多活几年,隋朝的历史会有一点变化。就是说这个人根性暴恶,但是如果有一个善知识能够摄受他,他还是有办法令他善根现前、恶根不现前,还是可以的,就是说你跟他有缘的话,你跟他讲什么他听得进去(哈)。

    这一条戒意思就是说,他虽然曾经暴恶过、他也可能现在还是烦恼很重,但是他跟你有缘,宿世跟你有缘,你对他种种的开导、种种的摄受对他有帮助,那你不应该放弃他。即使说你跟他没有缘,你也不应该以嫌弃心、瞋恼心,你可以默默的祝福他,因为你跟他没缘实在很难度化。人跟人之间的因缘是不能勉强的,你跟他没有缘,你要刻意去摄受他,可能也是事倍功半。但是这条戒意思是说,即使你跟他没缘,你也应该对他释放善意,但是你暂时不采取行动也是可以,但是你千万不能怀着嫌恨心、瞋恼心来责罚他,使令他对三宝、对道场弃舍而去,这一条戒就是这个意思。好,我们今天就暂时讲到这个地方,阿弥陀佛。

    (视频、音频都只是讲到这个地方。)

    我回答几个问题。

    【学员提问】:菩萨种性的修行者修不修声闻种性的空无相无作?

    【师父答疑】:这个地方诸位可能有些误会。就是说如果你是菩萨种性,那你不是修声闻种性,你虽然修空观,你也会修不净观来对治你的烦恼,这个是正常的,但你不是修声闻种性,因为这两个种性是相违背的。就是说你依止菩萨种性来修人天的善法、修声闻的善法,就是说根本法门只有一个,那枝末法门方便有多门。你有这个病,你当然要吃这个药。其实声闻法里面很多的法是对治三界的贪欲,菩萨都是要随学的,只是说菩萨在学声闻法的心情跟声闻人的心情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天修声闻法是为了成佛而修的,他修那个法门是为了趋向偏空涅槃,这个心情不同,就造成不同的种性,所以菩萨的种性也应该要修声闻法,甚至于也应该修人天的善法。

    【学员提问】:念佛法门是属于波罗蜜多大乘,还是密宗大乘?

    【师父答疑】:念佛法门是属于显教的法门,因为它的法义是明显的开展出来──信、愿、持名,跟密咒的三密加持是不同的,它是属于显教的。不过「显教」古德判做难行道跟易行道:难行道就是属于圣道门,靠自力来断烦恼、求增上生,在三界当中一生一生的增上。你今生没有成佛,但是没有关系,你发愿「来生我不到天上去、我也不到三恶道去,我以我的善业力来生再得一个人的果报」。所以如果你不求生净土,诸位要知道「你来生一定要求做人」。如果你有志于行菩萨道,你千万不能到天上去,障道,因为天人的果报不适合修学圣道,那个快乐的境界刺激太厉害了,那种色声香味触的刺激太厉害了,你很快容易迷惑。三恶道也不适合行菩萨道,因为三恶道的苦恼太厉害了,苦恼太厉害你要修学圣道有困难。

    人道的苦乐是参半。所以如果你不求生净土,你有志于行难行道的菩萨道,那你来生一定要求做人,而且要遇到三宝、遇到善知识。如果你求生净土,我认为这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你容易不退转,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净土当中三宝的力量强、佛法僧的力量强。你在娑婆世界这个秽土,这个众生的染污力量强。诸位也可以感觉到现在的环境跟以前的环境也不一样,所以跟古德的环境更不一样。现在的环境你要堕落很容易,但是你要增上非常困难,这就叫做魔强法弱,就是放逸的势力太强大了,圣道的力量太薄弱了,这就是一个问题,你不求生净土就有这个问题,你来生的修行应该会比今生更困难、更加的艰苦。

    【学员提问】:六年学戒的次第,到底是应该先学声闻戒后学菩萨戒,还是应该按照《梵网经菩萨戒》第十六条轻戒「若佛子,应好心先学大乘威仪经律」?

    【师父答疑】:从我们中国的传统佛教祖师大德的开示,初学者先学大乘经论,就是你先确定你修学的目标、你为什么而修行。你不是为了要做国王、你也不是为了到偏空涅槃,你是为了要成佛、度化众生,也就是说你先把你的种性先确认下来,你看蕅益大师、莲池大师、历代祖师的开示都有这个意思。当你的种性确定以后,你去修声闻法、人天法、菩萨法都可以。如果你今天不先成就菩萨种性,你先学声闻法,一个人很容易先入为主。

    诸位不知道有没有跟南传法师接触过?你接触南传法师,你跟他讲大乘佛法,他完全不相信。这种人他在成佛之道当中几乎是别无选择,他一定要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然后再回小向大;回小向大的时候,他还带着很多小乘的习气,慢慢慢慢的改,所以这不是一个理想的成佛之道的选择。先修声闻再回小向大,从《法华经》的思想,这条道路是不得已的。佛陀在《法华经》里面是赞叹直趋大乘的菩萨,当然直趋大乘,可能在生生世世的流转当中有退转的因缘,所以佛陀有胜义方便,引导初心菩萨求生净土,成就法身以后再回入娑婆、再行菩萨道,这样子成佛之道的规划应该会比较好一点。

    你先成就大乘种性,当然大乘种性的菩萨还是有烦恼,可能有贪瞋痴的烦恼,你在声闻法当中找一些能够对治你烦恼的方法来对治,当然重者先治。你找声闻法当中,哪一个法门对你这个烦恼特别有对治疗效果的,你去对治它,然后让你今生求生净土。先成就法身以后,再回入娑婆,再广修六度法门。

    【学员提问】:若已先学声闻戒,又该以何种心态来回小向大学菩萨戒?

    【师父答疑】:学声闻戒也不一定就是声闻种性,你可能是在次第上先学声闻戒,不过你要能够成就大乘种性,你应该要多读大乘经论,就是这个种性的成就主要是靠智慧的观察。菩萨对生命的观察比声闻人更加的透彻,那是一个见地的问题。所以蕅益大师说:一个人对大乘佛法生起真正的信心,是来自于对大乘佛法的理解,「闻经达理,断疑生信」,才能够把疑根拔掉。否则他有志于行菩萨道,他只是一时的冲动,那这个是不会持久。

    【学员提问】:或者为了避免受戒后未学小乘戒而犯戒累累,而应该要大小乘同时并学?

    【师父答疑】:这个声闻戒也是要学,因为这个声闻戒法,特别是我们出家众,这个声闻戒很多都是护世讥嫌,它有些微细戒法,虽然你没有染污心,但是你这样子做会让居士产生讥嫌,所以为了要令正法久住也应该学习。所以声闻戒法除了调伏心中的贪欲以外,声闻戒法诸位可知道「很重视治贪欲」,你看对出家众的衣钵有多少个、资具、财宝,这都是要说净,有很多的限制;它另外一面的意义就是护世讥嫌,要保持出家众一个美好的威仪、美好的幢相,使令正法久住,所以这一点也是要学习。

    【学员提问】:在自他交换当中的第三段「愿代众生受一切的罪业」,假若我们明明知道众生的罪业不可能由我们代受,那如此观想会有好处呢?

    【师父答疑】:众生的业我们能不能取代?我们应该要观察这个业是怎么来的,他为什么会有业?他有业就是他心中有烦恼无明,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的业是从每一个人内心当中发射出来的,这个你怎么取代呢?比如说这个人在那个地方做梦,他为什么会有梦境呢?因为有梦心。醒过来以后,他的梦心觉醒了,梦境就消失掉了。蕅益大师说:谁能够进到你的梦境里面帮你的梦境消灭呢?谁也没有办法。只有佛菩萨能够进到我们的梦境,开导你如何的醒梦,如此而已。

    佛菩萨不能把你的梦境消灭掉,不可以的。「既从心起,还从心灭。」业障是从每一个人内心颠倒生起,所以你也必须靠你自己的觉悟把自己的罪业消灭掉,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是这样子的。那我们在发「愿代众生受一切苦」的时候,是菩萨的大悲,因为发这个愿来增长自己的大悲心,借事修心,假借这个发心的因缘来成就自己的大悲,因为大悲是成就佛的根本。小乘的学者修空观、大乘的学者也修空观,那大乘的学者修空观为什么趋向无上菩提,而小乘的学者修空观趋向涅槃?关键点是大乘的学者有大悲心,他观一切法空,以有大悲心现前。所以说我们「愿代一切众生受苦」是因为大悲心。

    【学员提问】:出家人若在路上遇到乞丐的乞讨,应该如何做?

    【师父答疑】:后面的戒有讲到,有人向你乞讨,你应该多少给他一些金钱,不要让他对你产生讥嫌而毁谤三宝,你可以给他一元二元,或者多少为他说法都可以,你应该摄受他。

    我们今天就讲到这个地方,大家对今天的戒法有没有什么问题?

    好,我们今天就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瑜伽菩萨戒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瑜伽菩萨戒》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瑜伽菩萨戒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瑜伽菩萨戒》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