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集《瑜伽菩萨戒本》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瑜伽菩萨戒第8集《瑜伽菩萨戒本》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请大家打开《瑜伽菩萨戒本‧补充讲表》第二页。

    我们这一课讲到「障布施度」,在整个修学善法当中,整个六度当中是以布施度为首,以布施来当做整个修善的第一个方法。布施主要是在训练我们在整个施舍的过程当中栽培一种舍心,来对治我们的悭贪,这个是整个布施的定义。

    佛陀安立菩萨的布施主要有二个意义:从自利的角度是成就福德,就是菩萨你要能够度化众生,你要先让自己在生命当中的资具没有匮乏,所以在布施当中,我们内心当中因为舍心的活动栽培一个福德,使令我们生命能够投生在一个富贵的家族,有富贵的家族才会产生一种威德,有摄受力;第二个是广结善缘,虽然佛法真正对众生的利益是弘护正法、开启众生的智慧,但是如果不假借布施的因缘来跟众生结善缘,众生很难去信解佛法。所以在六度当中佛陀安立布施为首,主要的是成就福德跟广结善缘,是这二个意义。

    布施的障碍是悭贪,因为布施的因地跟果报不是当下成就,所以我们今天去布施,可能我们还是继续贫穷,我们的果报可能是在来生、或者再来生,我们不能马上看到未来的果报,这对我们在行布施的时候产生障碍了。

    龙树菩萨在《智度论》当中讲一个小故事勉励我们修持布施的行者,他说:过去有一个国王,这国王生了一个重病,非常的严重,就召请天下的医生来医治他的病,这个时候有一个名医来应征、治病,果然医术高明,在治理的过程当中,国王的病情就慢慢有好转;但是国王都没有赏赐他什么东西、都没有任何的表达,只是表达感谢之意而已。这个医生就心情不快乐,不快乐,但是他是国王,他也就勉为其难的继续把他的病治好。治好以后,国王只是说「谢谢你,你真是辛苦了」,他就回去了。回去以后,快到他家的时候,远处看到一群的羊群,他就问:某某人,这羊群是怎么来的呢?

    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家庭,有一个医生给国王治病,治好了以后,国王赏这些羊群给他。他内心就很欢喜。再继续走又看到一群的牛 群,他也是问人家,说:有一个医生把国王的病治好了,国王赏给他这些牛。回到家以后,他过去那个破旧的家消失了,是一个广大庄严的房舍,他太太很欢喜的说:你为国王治病,国王帮我们盖这么漂亮的房子。

    医生很后悔的说:我要早知道有这样的果报,当初在治国王病的时候,我应该要更加的心甘情愿、更加用心才对。这意思就是说,我们今生也可能会受用一些安乐的果报,或多或少。但这些安乐的果报是怎么来的呢?不是上帝送的、也不是自然产生的,一切法有它的因缘,有它背后的理由轨则,就是你曾经造作一个业力,所以我们众生往往在受果报的时候才后悔说:我当初在造因地的时候为什么不多造一点。但是「往者已矣,来者可追」,你这种心情为什么不用在勉励自己「现在造因地的时候就造圆满一点」!

    所以这意思就是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我们重点在今生,我们深信当来的果报,我们真正以平等心、布施心、坚固心来修习施舍,我们一定会因为这样子而成就广大的福德资粮,也因为这样子而广结善缘。这个是讲到布施度的体性跟相貌,我们回到《讲义》,看第十三页:

    己一、障布施度七

    庚一、不供三宝戒二

    辛一、明违犯二

    壬一、明染违犯

    布施是我们应该要修习的法门,假设以下的七条我们没有去做,对布施的法就产生了障碍,当然也就障碍了菩提心,这七条戒如果没有去奉行、没有去实践,就障碍布施度,这当中有七科。以下七科所面对的所缘境,是先三宝、再师长、再广泛的众生,以施舍心来面对三种境界而开出七条戒。先看「庚一、不供三宝戒」,供养三宝是应该做的,假设我们不去做就犯戒了,施舍第一个所缘境是面对三宝的境界,这当中分二科,先说「明犯」相,犯戒的相貌,犯相当中分成「染违犯」跟「非染违犯」,先看「染违犯」的相貌,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日日中,若于如来、或为如来造制多所;若于正法、或为正法造经卷所,谓诸菩萨素呾缆藏、摩呾理迦;若于僧伽,谓十方界已入大地诸菩萨众:若不以其或少或多诸供养具而为供养,下至以身一拜礼敬,下至以语一四句颂赞佛法僧真实功德,下至以心一清净信随念三宝真实功德,空度日夜,是名有犯,有所违越。

    若不恭敬懒惰懈怠而违犯者,是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换句话说他有犯戒的资格。首先我们先看他犯戒的时间,犯戒的时间是「于日日中」,在整个一日一夜当中,就是在一天当中,不供三宝的期限是以一天来当做期限。他所犯的境界、所缘的境界是一个三宝的境界,先看佛宝:「若于如来、或为如来造制多所」,假设你生长在正法时代,你当然面对的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陀;我们在末法、像法时代,看到的是所谓的「制多所」,「制多所」就是塔庙,用木头或者石头所做的塔庙 ,这是第一个所缘境,我们面对的是佛陀、或者佛像塔庙。

    第二个是法宝:「若于正法、或为正法造经卷所,谓诸菩萨素呾缆藏、摩呾理迦」,我们对的是大乘的「正法」,这个「法」指的是涅槃、真理,这个真理有开启众生智慧的作用,譬如业果的道理、空性的道理、真如的道理。但是这些道理必须要文字来表达,所以我们对于真理的归依,也应该对于文字的归依,就是「正法造经卷所」,历代的祖师把这个真理用文字记载下来。

    比如说佛陀为了表达无常的道理,就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陀用做梦来比喻生命的无常,从文字当中我们去觉悟真理,所以对于文字的「经卷」,也是我们应该归依的对象,「经卷」所在就是法宝所在,乃至于「菩萨」的经藏跟论藏都是我们菩萨归依的境界。

    第三个是僧宝:「若于僧伽,谓十方界已入大地诸菩萨众」,这就是僧宝,这个地方僧宝的归依境不是一般凡夫的僧宝,是在「十方」世「界」当中「已」证「入大地」的这些「诸菩萨众」,「大地菩萨」就是法身菩萨。法身菩萨为什么叫大地呢?因为大地有二个功德:第一个、它不动,这个人在大地上走来走去,但是大地本身不动,法身菩萨内心当中有我空、法空的智慧,他面对境界的时候能够不为所动;第二个、法身菩萨已经有大悲心,就像大地能够荷负众生,一切的草木都依止大地而生起。入了大地的,像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这都是我们所归依的境界。

    一个菩萨在一天一夜当中,对于佛宝、法宝、僧宝没有以他「或少或多」的能力,用种种「供养」的资「具」来「供养」。以下讲出供养三宝最低的标准,从身业角度,「下至以身一拜礼敬」,你一天当中都没有跟佛陀拜一拜,跟法宝、僧宝拜一拜,一拜都没有。

    所以我们做早晚课,刚开始先拜三拜,就是「南无常住十方佛、南无常住十方法、南无常住十方僧」,这就是最低的一个恭敬,身业。当然你要是打妄想,你三拜打妄想的话你就是犯戒了,因为你心为业主,你内心当中没有作意「南无常住十方佛」,你拜下去就不是在拜谁,所以你在拜三拜时是要作意的。因为这个业,我们经常讲「业是没有方向性的,一定要由心来引导」,这个心就给这个业一个方向,你怎么作意,这个业就往这个方向去前进。

    所以我们在拜三拜的时候要作意,一定要「南无常住十方佛、南无常住十方法、南无常住十方僧」,这样子我们就达到供养三宝最低的身业的标准。

    第二个口业,口业起码要用「四句」偈来「赞」叹「佛法僧」的「真实功德」,比如说佛的功德,我们就赞叹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赞叹阿弥陀佛身口意的功德。法宝,我们刚开始上课之前:「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僧宝,古德也作出一个偈颂,「僧宝清净不思议,身披如来福田衣,堪作人天功德主,坚持净戒行无违」。这个偈颂,首先二段是赞叹僧宝的自体,「僧宝清净不思议,身披如来福田衣」就是僧宝,这个人发心出家,他能够剃发染衣穿上袈裟、现出清净的幢相,这件事情不可思议,他在世间当中就扮演着佛陀的角色,从自体来说,他现出清净的幢相。从功能上来说,他能够「堪作人天功德主,坚持净戒行无违」,他能够依止僧宝的住世使令正法久住,弘护正法,续佛慧命,所以僧宝也值得赞叹。

    一个受了菩萨戒的菩萨,他一天当中起码要用「四句」偈来「赞」叹「佛法僧」的「真实功德」,这个是口业最低的供养标准。再看意业的标准:「下至以心一清净信随念三宝真实功德」,我们内心通常打很多妄想,一天打很多很多的妄想,但是你起码在无量无边的妄想当中,你要暂时把妄想停下来,你要有「一」念的信心去忆「念三宝」的「功德」,你或者做定课,或者在平常工作的时候想一想三宝的功德是无所不在的,这个是存在法界的一种真实力量,而且三宝决定能够救拔我,你至少要有一念这样的想法,以这个「清净」的「信」心来忆「念三宝」的「功德」,这个是意业供养的最低标准。

    假设菩萨一天当中,都在这个世间的尘劳当中度过,身也没有礼拜、口也没有赞叹、意业也没有归依,「空度日夜」,今天这个光阴对你来说是白白浪费掉了。这样子「是名有犯,有所违越」,你已经忘掉你曾经在三宝面前所许下的誓愿,你曾经很认真的向三宝宣布你的生命要做三件事情:「第一个誓断一切恶,第二个誓修一切善,第三个誓度一切众生」,而在「誓修一切善」当中以布施为首,而布施所面对的第一个境界是三宝的境界,你都没有去修善,所以「有所违越」,你违背了你当初的誓愿。「若不恭敬懒惰懈怠a-kausīdya)而违犯者,是染违犯。」这样子是什么违背呢?因为你内心当中心存「不恭」,就是轻慢心,「不恭敬」,由轻慢心引生「懒惰懈怠」 ,这样子是依止染污的烦恼所「违犯」的罪相,这个是重的突吉罗罪,必须对一个菩萨做对首忏。我们再看下一科:

    壬二、明非染违犯

    若误失念而违犯者,非染违犯。

    如果是一时的「失念」,就是外务繁忙,你不是因为轻慢心,实在是太忙了,你平常都有做定课,一时的失去正念而没有供养三宝,这种情况有犯,但是犯比较轻,因为不是依止烦恼来犯戒、不是依止轻慢心,只是一时的「失念」,这个时候是结轻的突吉罗罪,只要责心忏就可以。在整个轻戒当中这是第一条戒,古德也特别重视,他认为这条戒有它特殊的意义:从表面上来说,佛陀要我们供养三宝;但这当中有他的深义,深深的意义,就着三宝的境界来说,你供不供养他都无所谓,他内心当中有广大的功德,但是为什么佛陀一定要佛弟子每天供养三宝?因为三宝对我们有救拔义,假设我们不跟三宝结缘,我们所生起的菩提心假设没有三宝的加被,我们就容易退转、很容易退转。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大富长者,这个大富长者家财很多,但是到了中年都没有生儿子,于是就向神明祈求,祈求以后果然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是大福德的境界,出生以后,他的家里就从地涌出一只金色的象,这只金色的象,牠不但身体是金色的,连排出的排泄物都是黄金,所以大富长者就把这个儿子称为象护āgapāla),出生就有象来保护他。这个孩子整天骑着象到处去游玩,他长大了,这只象也跟着长大。

    有一天(古时候是封建制度,种性的气氛很明显,有钱人都是跟有钱人在一起,这些公子哥整天游玩),大家就谈论「大家说说家里面有什么样特殊的、可贵的、珍宝的事情」,每一个人都宣说,象护说:我出生的时候有一只金色的象,生出来不但金色的,放出的排泄物也都是黄金。这个时候阿阇世是王子,他听到以后就生起贪心,就跟旁边的侍者说:有一天我做国王的时候,你要提醒我这件事情。阿阇世王,诸位知道,他是杀父、犯忤逆,他觉得他父亲实在活得太久了,他都不能做国王,就跟提婆达多合作把他的父亲频婆娑罗王给害死。害死了以后做了国王,那个侍者说:你当初要我提醒你,现在你做了国王,你要把象护的金象夺过来。

    阿阇世王就邀请象护到王宫里面用餐,这个时候象护的父亲(他是个大臣)就说:阿阇世王是一个坏人,他恶心很重,你不要去,人家恐怕是要伤害你。但是象护因为福德力强,他说「没关系,我无所畏惧」,就带着象去应供。吃完饭以后,阿阇世王说:你现在可以回去了,但是你这只象要留下来。

    象护就回去了,但是这只象是福德所招感的,不能用强力去夺取,所以这只象就从地上消失,跑回他家里面又出来了。这个时候阿阇世王生气了,象护的父亲说:你现在有杀身之罪,你现在唯一的路就是出家。

    在印度的话出家就没事了,当然他也不是发好心出家,就是害怕被杀所以就出家了。但是有善根的人毕竟不一样,他刚开始出家不是为了修行,但是他整天在佛法僧的熏习之下,就触动他的善根,后来他也证了阿罗汉果。证了阿罗汉果以后,他托钵的时候后面就跟着象,因为比丘不能骑象(笑),象就跟着去托钵,这只象不是普通的象,是全身放金色光的象,很多信徒很好奇,就像我们现在佛教界,一窝蜂的几台游览车相约就去寺庙,去拜访这个象护比丘,不是来求法的,是要看那只象的。

    这个时候比丘僧团就受到干扰,就告诉佛陀说:我们在修止观的时候,这些居士都来看这只象,对我们造成干扰。佛陀就把象护比丘找过来说:你现在证得阿罗汉果了,这只象是你过去的福德所招感,你现在不需要牠了,可以请牠离开了,不要给僧团造成干扰。象护比丘说:我也不需要牠,但是牠一直要跟着我,我有什么办法?

    佛陀说:你跟这只象说:贤善,汝去不需住此,讲三次。这个象护比丘如是的讲三次,这只象就消失掉了。

    诸多比丘就产生疑问说:佛陀,象护比丘是什么因缘有象的保护?有什么因缘能够出家,这么快成就阿罗汉果?

    佛陀说:过去世的时候,象护比丘是一个做买卖的商人,他做完买卖以后赚到一点钱,准备回家的时候路过一间寺庙,寺庙里面有法师说法,这个商人进去听法以后起欢喜心,欢喜心到大殿拜佛的时候,我们知道贤劫千佛都是先升到兜率天去,然后从兜率天里面乘六牙白象降生到人世间成佛,在大殿当中刚好供养一尊当来下生的佛,就是有一个菩萨乘着六牙白象,但是这个六牙白象的整个材质已经剥落了、颜色也褪了,这个时候商人起一念的布施心,就请人把它修复、上美好的颜色。

    因为这样施舍的缘故,就生生世世生长在有三宝的地方。一个人最可悲的不是贫穷,一个人最可悲的是生长在没有三宝住世的地方,这个生命对他来说没办法增上,象护因为生长在三宝的地方生生世世的栽培,到释迦牟尼佛的时候善根成熟了,就成就阿罗汉果。

    所以古德批注这个戒文的时候再三强调:供养三宝本身不是面对三宝得到利益,而是要给菩萨栽培一个跟三宝得度的因缘。

    我们应该去思惟一个问题:阿弥陀佛的功德是平等的,「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萨影现中」,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心是平等,为什么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有来接这个人、没来接这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佛陀的心是平等的,但是佛陀跟众生的缘有浅深的不同,所以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上解释说:佛陀有大悲心,但是我们为什么还要念佛,佛陀才来救拔我们?难道一定要我们去念他,佛陀才救我们吗?

    这当中还有讲条件的吗?不是这个意思,而是「佛度生,生受化,其间难易浅深总在于缘」,因为你必须跟佛陀结一个缘,他才有办法依止因缘的力量来救拔你,你不跟佛陀结缘,佛陀即使有大悲心也无从下手,他比你还紧张。

    我们举一个例子,说是「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本身是平等,它没有故意要去照亮谁、不照亮谁:但是你要把水准备好,这个月亮就会在水中映现出影像;你没有准备水,月亮就没办法「千江月」,不可以。

    所以这条戒的真正意义就是说:我们在供养三宝的时候,使令菩萨跟三宝结缘,我们在三界流转当中,就能够不断的遇到三宝的住世,得到三宝的开导、救拔,我们的善根会不断的增长。

    所以在《唯识三十颂》讲到资粮位的菩萨,资粮位的菩萨他所依止的力量,除了内在的内因力,就是菩提心的作意,你经常提醒你自己「发了菩提心」,你要忆念你的本愿,常忆受体;但是更重要的是外缘力,就是三宝的救拔,你要经常忆念三宝,祈求三宝的加被。这一条戒的制戒意义,就是希望菩萨透过我们对三宝的礼拜、赞叹、归依跟三宝结缘,创造一个未来得度的因缘,是这个意思。

    辛二、明不犯相

    说明开缘的情况:

    无违犯者:谓心狂乱 ;若已证入净意乐地,常无违犯。由得清净意乐菩萨,譬如已得证净苾刍,恒时法尔于佛法僧,以胜供具承事供养。

    开缘的情况是有二种:第一个是你精神错「乱」,这个是通缘,通于一切的缘;第二个是别缘,就是说你已经成就了清「净意乐」,就是初地菩萨 ,你入了初地,你就没有所谓的供养三宝、做定课这件事情。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初地「菩萨」他内心当中产生了「清净意乐」,就好像是「已」经「证得」初果的「净」信「苾刍」,初果的圣人他有四不坏信,对佛法僧戒成就坚固不可破坏的信仰,他恒常能够跟三宝相应;初地「菩萨」亦复如是,他内心当中「恒」常跟他的五分法身相应,所以他不必假借这些事相的种种资具来供养,他内心当中就「恒」常跟三宝相应。

    我们解释这个开缘的意义。三宝有二种:一个是理体三宝,一个是住持三宝。理体三宝是约内心的功德,内心的五分法身;住持三宝就是我们能够见闻觉知的,佛宝是塔庙,法宝是经卷,僧宝就是剃发染衣的这些出家众。究竟来说,我们真实归依的是理体三宝、是内心的五分法身,是我们归依的境界,我们应该要放弃妄想,要随顺五分法身,应该是归依五分法身,而不是归依妄想。

    但是刚开始的时候,你应该是从有相的三宝而趋向无相的三宝,应该是这样子的。我去马来西亚讲《阿弥陀经》的时候,有一个居士,这个居士是学般若法门的,我在里面讲到持名的殊胜,他问我说:我们念佛应该念法身佛就好,为什么要念这个佛号?

    当然这样讲是对的,我们真正归依的是法身佛;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法身的理体不是凡夫的心所缘的境界,你攀缘不到法身,我们说「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在本尊相应法当中,我们所归依的境是弥陀的功德,但是诸位想到:谁代表阿弥陀佛?谁?

    是佛的法身,当然阿弥陀佛法身是大功德法之所庄严,故名法身。那是佛的法身,你能够攀缘得到吗?我们凡夫只能够在我相的境界活动,所以《法华经》上说「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假设我们一开始不依止佛的名号、以名号为所缘境,然后从有相行入无相行,你怎么归依佛陀?所以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我们生死凡夫,刚开始一定要假借有相的造作,你要强迫自己身业礼拜、口业赞叹、意业归依,然后从有相的归依慢慢来净化内心,最后归依到你内心的真实五分法身的理体三宝。当然你已经证得初地菩萨,你的目标达到了,这些方便法门对你来说是可有可无的,是这个意思。

    庚二、贪求名利戒二

    辛一、明染犯相

    前面一条戒是就着因地的施舍供养三宝;这个地方是说,当我们透过施舍以后,有「名利」的果报出现,我们也应该要施舍,对果报的施舍。这当中先说「明染」污「犯」的「相」貌,看戒文: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有其大欲 而无喜足 ,于诸利养及以恭敬生着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一个「安住」在「菩萨」种性的「菩萨」,这个菩萨欢喜去供养三宝、广修福德、造种种的善法,但是这个菩萨有一个障碍,就是他有一种很强烈的「欲」望,这个欲望很难使令他满「足」的。什么样的欲望呢?「于诸利养及以恭敬生着不舍」,他内心对于别人「供养」的财物资具,以及别人对他行为乃至言词的「恭敬」赞叹,他深深的爱「着」不愿意弃「舍」,这样子就违背了他的菩提心,「违」背他菩萨的戒体,而且是重的突吉罗罪,是「染」污「犯」的情况。

    辛二、明无违犯相

    看开缘的情况:

    无违犯者:谓为断彼生起乐欲,发勤精进,摄彼对治,虽勤遮遏,而为猛利性惑所蔽,数起现行。

    开缘的情况是说,对一个初心菩萨,他发了菩提心,他已经努力的要往无上菩提的方向去追求,但是每一个人修学佛法都从凡夫开始,他过去生熏习了很多贪欲的烦恼,有时候活动、有时候不起现行,他内心当中对于贪欲的烦恼也是非常的厌恶,「断彼生起乐欲」,他内心当中已经生起了这样的增上惭愧,对于他去贪求利养恭敬烦恼的事情感到深深的厌恶,不但是有厌恶的心情,而且他「发勤精进,摄彼对治」,他也不断的采取实际的对治行动,他经常修无常观、无我观,他不断的强迫的告诉自己「这个名闻利养是无常败坏的,一下子就过去了,我追求的是广大的功德,我不应该贪着路边的小花,应该继续往前走」,他也不断的以这个真理来开导自己。

    但是「虽勤遮遏 ,而为猛利性惑所蔽」,他不断用真理来开导自心使令保持正念,但是多生多劫烦恼的习性毕竟太粗重了,他被强烈的贪欲烦恼所遮蔽,而数「数」的「起现行」,这样的情况是列入开缘。这意思就是说,佛陀给菩萨有成长的空间,但是关键点在于「你已经很努力在对治了」。「很努力在对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你这个人有希望、有潜力。就是说这二个人都起烦恼,这二个人都起烦恼:一个人是根本不知道东西南北,内心当中没有愿力、也没有正见,这个人完全没有希望,他今天如此、明天也如此,今生如此、来生更是如此,他是这样子;另外一个人也起烦恼,但是他已经明白了真理,这个是难能可贵的,他心中已经有光明,他现在是暂时的起烦恼,但是光明能够破除黑暗、真理能够对治愚痴,只要他不放弃努力,他总有一天能够进步。

    所以佛陀对于初心菩萨已经努力的对治所生起的这种暂时的现行是列入开缘的,这个地方是这个意思。后面有很多条戒都是这样的意思,就是你已经产生增上惭愧,而且努力的对治,但是他这个烦恼还是数数的现起,依止惭愧心的缘故,这一条戒是列入开缘的情况。

    这个是讲到「贪求名利戒」。名利,名利这一条戒对我们菩萨来说很重要。我们如果是一个初发心的菩萨、或者刚出家,对名利可能没什么感觉,因为你们的心……。

    我自己作僧教育做了十几年,我发觉一个刚出家的人是什么样的相貌?刚出家的人,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在对治心中的烦恼(呵──),已经没有多余的精神体力,因为他跟烦恼搏斗完已经是精疲力尽,二个人打成平手。刚出家的人,你看他的相貌就是苦苦恼恼的、心有千千结;但是我们不要笑他,他有希望。

    你看那些世间人活得很快乐,他没什么希望,他那个快乐都是表相的,他心中的烦恼都没有对治,他随时会痛苦的,风一吹来就痛苦了,所以那种没有对治力的快乐那个是不坚固的。

    所以一个刚开始的人谈不上名利,因为他没有什么资粮,谁也不甩他的;但是当一个人慢慢烦恼淡薄了,他内心当中「三宝」那个「宝」不可思议,僧宝的境界,他每天不断的礼拜、赞叹、供养,一天一天、五年过去、十年过去的时候,他生命会不一样,出家人跟在家人又不一样,他的资粮广大,很自然就会有一些名闻利养的境界出现,很自然,而这个时候是另一层考验。

    就是说他第一场战争打胜了,把内心烦恼调下来了,没有断,但是调伏住了;第二个就是面对这些名闻利养的境界,怎么冲过去,这就是一个问题。

    所以这个生命每一个时段都有他相对的障碍,所以成佛之道你要有心理准备,这是长期抗战,除非你成佛,否则不可能有休息的一天,你每一个生命的点都有他新的考验。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去思惟一个问题:这个名利是怎么来的?我们应该修因缘观。

    我们如果不修因缘观很容易会堕入我爱执:他是冲着我来的,他为什么恭敬他不恭敬我?这个名闻利养财富都是冲着我来的。你这样的一种错误思考,你就被它心随境转。其实我们所说的这个「我」是不可得,我们一个人会有名闻利养,是因为你有善业力,有善业力的关系。

    在《大乘庄严经论》上讲一个譬喻 说:师子跟野狗的差别,「师子为箭所射,观其来处」,猎人拿这个箭去射师子,师子先装死看看谁射我,牠用牠最后的体力奋力一搏,把射牠的人咬死,师子是有智慧,知道因缘观。愚痴的狗「为石所击,追石而咬」,就是这只狗牠被石头打了以后,牠说「你这个石头怎么打我」,就咬这个石头、追这个石头,牠不管是谁打牠的。

    这是比喻有智慧跟没有智慧的差别,就是说一个愚痴的众生,他名利现前的时候,他还会思惟「这个是你刚开始出家的时候辛辛苦苦积功累德的因缘,你现在贪着这个,对生命就会产生遮障」。

    就是说生命的果报是你的善业,诸位你看看,那些古代的大德印光大师、蕅益大师,一生都过着勤苦的生活,他把最后的福报都放在临命终,所以临命终都安祥自在,把生命回向临终的无障碍、回向他来生的求生净土。

    诸位如果注意看看,一个人在世间上福报花费太厉害的时候,临终的时候都不吉祥,你注意看看,如果你用心看的话,不管藏传佛教的仁波切、不管显教的法师,他一生当中过分的受用他的名闻利养,到临终的时候都容易错乱,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

    所以我们一个人修学菩萨道,你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你不能只看到今生,要有无量的生命观。所以蕅益大师说:没有高超的见地,你就培养不出高尚的品格。你生命当中没有一种高超的见地,要你把菩萨戒持好绝对不可能,这个东西不是勉强,你勉强自己不这样做那样做,勉强的东西绝对不会持久,因为你没有目标、没有方向。

    所以为什么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要有正知见来引导菩提心,就是这个意思。在座的诸位,如果我们真正的修行,名闻利养迟早会出现,但是你一定要通得过去,当然你知道名闻利养会给你信心,原来造善真的能够成就可乐的果报,但是真正的可乐果报在后面──究竟的安乐,常乐我净的无上菩提,我们应该要继续走过去。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视频、音频都只是讲到这个地方。)

    以下我简单的回答二个人的问题,其它的我们以后看因缘再回答。

    问:何谓业道罪?

    答:业道罪是针对制教罪来说。业道罪就是说你造了业,这个罪业就会引导你到三恶道去,你忏悔以后把三恶道的果报消灭了,就是你灭除业道罪。但是如果你受了戒,你犯的戒是二条罪,一个是业道罪、一个是制教罪。

    制教就是佛陀为了令正法久住,祂另外又安立一条罪来约束我们,特别是比丘、比丘尼这个出家众。有些罪你可以透过忏悔,灭除你三恶道的果报;但是你只是一般的忏悔是不能灭这个制教罪,比如说你犯了四根本重罪,你就算是忏悔见到好相,你内心完全清净光明,但是还是不能恢复你比丘、比丘尼的阶位,就是(犯四重罪)这个制教罪是不能忏悔的。

    这个理由就是说:因为三宝的安立有更重要的功能,祂要令正法久住,祂不能让众生起讥嫌,祂要维持僧团的清誉,清净的名誉,所以佛陀的用心良苦,因为整个正法的住世来自于如法和合僧团的住持,祂不能因为一二个人的开缘,而破坏整个僧团的章法次序。

    所以业道罪就是业果的罪,你忏悔一定能够灭除业果的罪,但是不一定能够灭除制教的罪,制教罪有制教的忏法。所以你要是受了戒,你二个忏悔方法都必须要去遵守,一个是化教的业果罪、一个是制教的忏法都需要。

    问:请法师慈悲,简别南山圆教宗的戒体跟《梵网经菩萨戒》的戒体的差别?

    答:菩萨的戒体都是菩提心,菩提心的内涵有浅深二种的差别。我们今天研究的是《瑜伽菩萨戒》,《瑜伽菩萨戒》的戒体是约着阿赖耶识的善种子来安立的,他的方向是说:我们现在是一个阿赖耶识、是一个迷惑的众生、是一个个体的生命,在整个迷惑当中,先栽培一个无漏的善种子、一个清净的愿力,再由这个愿力表现出持戒的行为,断恶、修善、度众生的行为,这个行为再熏习你的清净愿力,如是展转能净妄源。

    《瑜伽菩萨戒》修行的概念是这样:我现在是生死凡夫,但是没关系,我好好的发愿、好好的奉持菩萨戒法,总有一天我可以清净我心中的妄想而成就佛道,这个就是《瑜伽菩萨戒》的戒体,所谓的阿赖耶识的善种子。《梵网经》的戒体不是这个看法,他的菩提心一开始就「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就是说我内心当中没有所谓阿赖耶不阿赖耶,把阿赖耶识拨开来。

    所以《唯识三十颂》说:「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不可知执受,处了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唯舍受。」就是说阿赖耶识是一个因缘所生法,所以《梵网经菩萨戒》的戒体是看得更深,把阿赖耶识这个因缘所生法拨开来,你看到了什么?看到一个如的境界现前。

    这个时候你以你这一念的清净心跟诸佛相同的清净心去发菩提心,这个时候你一开始就相信你就是佛、名字即佛,你是从清净心出发,所以《梵网经》的戒体是「本源自性清净」,它不是阿赖耶识的善种子。我们举一个例子诸位来思考:说有一个大富长者,他要请一个工人,有二个人来应征,这二个人都可以继承大富长者的阶位。第一个人一开始就相信「我本来就是大富长者的儿子,我是一时的迷失而已」,他在工作的时候,他就深信「他就是大富长者的儿子」;第二人不知道自己就是大富长者的儿子,但是他认为「我不是你的儿子没有关系,我只要努力,总有一天还是可以继承这个阶位」:所以这二个人心情不同。

    所以诸位你看看,这二个戒体所带动的菩萨道会有所不同。你看表现在《瑜伽菩萨戒》的戒体,它是次第的、次第的成就;《梵网经》的戒体是圆融无碍的,它的戒相是圆融无碍的。这二个诸位可以简别简别。

    问:十善法为凡圣同归、大小兼备的菩萨戒法之基,道俗受十善法不慎有所违犯,当如何忏悔?

    答:其实这个忏悔,如果我们从化教的角度,那当然是拜《八十八佛》《大悲忏》。但是这个制教,诸位知道什么叫制教吗?制教是僧众才有的。其实菩萨戒的忏悔,你看蕅益大师的《梵网经菩萨戒》忏法,他是把制教的羯磨文拿来用的,因为化教根本就没有制教的忏法,是不是!

    现在大家学戒律很流行「义判」(呵──),就是这个意思,从义理上来判断也是可行,我们不一定要死在文字的相貌。从义判的角度,这个十善法也可以比照僧众的忏悔法,像对首法:大德一心念,我某甲犯什么罪,今向大德发露忏悔,忏悔则清净……。对方说:自责汝心生厌离。那就可以了。如果你也受了十善法,在制教的忏法,可以比照比丘、比丘尼制教的忏法来忏。就像菩萨戒一样,其实菩萨戒也是化教,但是它的忏法、它的羯磨文,古德是把比丘、比丘尼的制教羯磨文拿来用。但是你要灭业道罪,你还是要拜《八十八佛》,通忏过去、现在、未来的罪。所以忏悔法有制化二教的忏法。

    问:权教的唯识学判众生有五种种性,其中的无性种性是断佛性、断善根,既然没有三乘的种子,连烦恼障、所知障亦没有办法断除,永远在五趣中沉沦生死。然而经论云:诸佛不断恶、阐提不断善,有情无情同圆种智,深信一切含生同一真性,但由客尘烦恼所覆,暂时不能显了。诸说皆与众生无限的希望、普成佛道,何以唯识施设无性种性之说?

    答:唯识学安立五种种性,很多圆教学者有所意见。但是诸位要想想看,唯识学它整个生命的出发点是从阿赖耶识安立的,它为了解释众生的差别,它必须安立这个种性。就是说有些人在成佛之道,他一定要先做国王,你说要他发菩提心,不可能,他一定毁谤大乘佛法。有些人在整个成佛之道当中,他一定要先做做国王,过过瘾,他才心甘情愿的趋向无上菩提。

    有些人内心当中有这种倾向,一定要先成就阿罗汉果再回小向大,说什么都不能改。佛陀出世以后,这个二乘种性,佛陀讲《法华经》,五千人退席,他不听。就是说佛陀为了解释众生习性的差别,所以安立了这五种种性,是就着他的功能的强弱。

    但是这个五种种性基本上也是因缘所生法,诸位要注意它也是因缘所生法,是多生多劫熏习而成的。当我们把因缘所生法拨开以后,其实五种种性的众生他的内心都是清净心,并不是有自性的,是可以改变的,因缘所生法的意思就是可以改变的。

    那佛陀为什么安立五种种性呢?就是要解释成佛之道,为什么有些人要先成就人天果报、有些人要先成就二乘果报、有些人会直趋无上菩提,有这个差别,就是他宿世的种性有所差别,是依止这样的因缘而安立的。不是说无性种性就不能成佛,只是说成佛的时间会比一般人的时间慢,因为他善根的栽培会比较困难而安立的。

    问:中国大乘佛教的教义有三系,所谓的法性空慧、法相唯识、法界圆觉,而此三系当如何辅助持戒念佛、悟入经教及诸法实相?真常唯心的思想是隋唐至今,与中国有深厚的渊源,这个跟我们民族性有何关系呢?

    答:从持戒念佛的角度,念佛法门是本尊相应法,所以念佛法门,如果你是修真常唯心会比较有帮助。就是诸位要知道本尊相应法,我们看经论上,你修净土宗的观法,你一开始是先观「我是业障凡夫,阿弥陀佛是万德庄严」,然后我们归依佛陀;但是最后一定要入不二法门,本尊跟你不二,你最后一定要观「你就是本尊、本尊就是你」,这个非常重要,就是本尊的功德你有可能成就。

    所以蕅益大师再讲三力不可思议,他强调自性功德力、名号功德力、乃至佛的大悲愿力。大悲愿力跟名号功德力是外力,但是你一定要相信阿弥陀佛的功德是内心本具的,你是假借念佛的因缘而开显。这个观念诸位在研究净土的时候非常重要,你要相信你的心跟阿弥陀佛是不二,这一点很重要。

    问:法师上课的时候强调众生善根的栽培,然而大乘佛法义理深远,佛子行持时,应该如何避免流于陈义过高、徒托空云、不切实际,而又能从根本戒至微细戒,重及精神内涵坚固持守,以圆融戒定慧三学?

    答:这个观念诸位读《法华经》会知道,我们研究佛法基本上要掌握权法跟实法。从实法的角度,明白圆融的真理,就是你相信你有佛性、你绝对能够成佛,成就大乘种性;但是从次第法门,你也应该学人天乘的法、声闻乘的法来对治你如梦如幻的烦恼跟妄想。所以圆融不能障碍行布、行布不能障碍圆融。你虽然通达你自己这一念妄想的心是清净的、妄想是生灭变异无常的,但是为了对治你这种虚幻的妄想,你还是严格的去持戒、严格的修定修慧。智者大师说:什么叫妙法莲华经?他说:权法妙、实法也妙。对治法门很重要,但是你究竟法门也很重要。如果我们今天不成就大乘种性,你先成就阿罗汉再回小向大,那你以后就会耽误很多很多的时间。所以这个地方,这二个并没有冲突,你明白佛性以后,你还是可以严持净戒、修习定慧,都是可以的,来作一些对治。

    好,我们先回答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瑜伽菩萨戒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瑜伽菩萨戒》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瑜伽菩萨戒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瑜伽菩萨戒》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