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一、郑注
李义山从郢州石城回到郑州荥阳,他本来要北上怀州河内,却被郑州仕子们留止了。
他独居陋巷,夜寒炭少,酒尽水凉,但是仕子们踏破门槛,消息如同雪片,却不见一丝生机。传言之中,长安鲜血淋漓,人头遍地。李义山感到无常和恐怖,他缜密地清理事件,不时拍桌打墙,为谋事的人扼腕叹息。他想甩出一脚,将他们踢出事件,自己亲自去办,或许瞬息之间天地回转,但是事情已经坏到极处,接下来只有无穷的追杀,一切都不可逆转,而他什么都不能做,甚至不能马上作文写诗。——大和九年(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朝堂之上发生“甘露事变”。
事情要从两年前说起。
大和七年(833年)十二月十八日,今上只有二十五岁,却突然中风,嘴歪眼斜,不能说话。宦官首领王守澄——今上的拥立者,推荐了一位所谓医师,昭义节度使行军司马郑注。今上病急,姑妄信之,召令郑注来京。
郑注入宫,参见今上,三拜九叩。太监为他取来笔墨纸砚,今上与之笔谈。
今上问,做官前是兽医?
郑注伏地作书答曰,是,寻仙问道,悬壶济世。
今上又问,看些什么病?
郑注答,不看寻常病,专医帝王之疾。
今上阅罢,心中存疑,是来冒死进谏的吗?他正了一下头,打量了郑注一番,只见殿下匍匐之人,形容丑陋,不能远视,但是面相宽阔大方,便再问,何谓帝王之疾?
郑注答,贞观九年闰四月,高祖自去秋得风疾,初六,崩于垂拱殿;贞观二十三年三月,太宗得风疾,苦京师盛暑,四月,命修终南山太和废宫为翠微宫;显庆五年十月,高宗初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弘道元年十二月,高宗欲御则天门楼宣赦,气逆不能乘马,是夜,崩于贞观殿;贞元二十年九月,顺宗时为太子,始得风疾,不能言;长庆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穆宗与宦者击球于禁中,有宦者坠马,上惊,因得风疾,不能履地。故臣所谓帝王之疾,风疾也。
今上读完,十分震惊,他患的不是病,而是一种宿命。朕会像先帝一样崩于风疾么?他感到激动和恐惧,血气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翻涌。他食道抽动,想要大口呕吐。他一腔憋闷,五官几乎崩坏。良久,他平静下来,全身汗出如泥,松垮地瘫坐着,体内的凝滞被冲决了,肢体灵活了几许。振作起来,写道,卿为朕医治。
郑注读到圣谕后,上半身昂然立起,内心狂喜溢于言表。
郑注为今上炼制了神奇的丹药,今上服用之后,成效十分明显,就像郑注宣传的那样。今上中风逐渐痊愈,大和八年(834年)正月初五,他登上太和殿接见弄臣和近臣了。
从那以后,今上对郑注的信任和恩宠非同一般。
夏天,一位名叫李仲言的青年逢赦回京,他带着汗牛充栋的乾元重宝来拜访郑注,青年的右臂缠着黑纱,他正在为早逝的慈母丁忧守孝。郑注向青年表达了来历不明的哀伤之情,青年答谢之后显示了他对《易经》表里通透的见解。
郑注忍不住向青年卜了一卦,得卦比卦初六,卦辞说,“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可信之人前来合作,不会有错。如果信任满怀,会另有收获。——郑注闻卦大悦,收下了李仲言的全部心意。
九月,郑注总结了风疾成因和施治经验,著成《药方》一卷,公开其配方,献给今上。不久之后,今上在浴堂的便殿上接见了郑注。
今上风疾已愈,开始讳疾忌医,无意与郑注谈论养生治病,只是说,卿进的《药方》,朕读了,是部好书,已经让秘书省抄了几份,分给太医和道人们研究去了。
郑注说,谢圣人赏识。
今上刚泡完温泉,一头的汗,他接过宫人递上的手巾边擦边问,卿向来在地方做事,熟知民情,可有富国之术?
郑注说,臣日夜所思,两件事,一是帝王之疾,二是富国之术。于后者,臣有一个办法,可以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
今上有兴趣了,愉悦地说,说来听听。
郑注说,榷茶。所谓榷者,专略其利也,禁他家,独王家得为之。
今上说,通俗点儿。
郑注说,种茶、采茶、焙制和运售,都由官府一家来干。
今上沉思片刻说,代宗大历五年(730年),朝廷在太湖西南的顾诸(浙江长兴),设置了茶贡院,专司办理贡茶,对上贡皇宫的茶叶,进行专管专营。朕即位后,想着茶贡院只能征得一地之茶,便设了造茶使,督促各个茶区,每年定时、定量、定质向朝廷纳贡。从此,怀州河内郡(产石茶、冬凌茶)、溪州灵溪郡(湖南湘西,产藤茶)、左州巴东郡(重庆奉节,产香山茶)等一十六郡,每年都要上贡茶叶。德宗贞元九年(793年),朝廷在各郡茶山及商贾转运之地,又设置了税场,把茶叶分为三个等级,征收什一税,到穆宗时,税又加半,延续至今。——现卿说要由官府一家来干,然则,种茶的山地如何圈取?
郑注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直接宣布茶园由百姓所有变为朝廷所有。
今上问,百姓不会反抗么?
郑注说,由藩镇出兵控压,分其四分之一榷茶之利。
今上问,籍没了百姓茶园,百姓去做什么?
郑注说,仍在茶园做事,按工值论其所得。
今上说,定会多一群死脑筋,刚认得几个字,就进京告御状,不屈不挠,让朕不胜烦恼。
郑注说,臣已有应对之策,调拨榷茶之利半成,给予五坊,但凡茶农入京访圣,均由五坊阉人先行截留,首先安置于一僻静客舍,而后带他们远观皇宫,泛舟曲江,最后管三五日吃喝,就可差军士驱除出城了,吃朝廷的嘴软,他们返乡之后,就只能称颂圣人的仁德了。
今上略一思索,抚掌大笑说,这个办法好,卿竟有理财之能。
郑注说,谢圣人褒奖。如行此法,茶叶之利,朝廷独得七成,国富可期。
十二月,今上任命郑注为太仆卿,主管天下畜牧。因为多人上书劝阻,郑注不得已,只好假意坚辞不受。
大和九年四月,今上又任命郑注暂代太仆卿,另兼御史大夫,主管百官监察。这次劝阻者少,郑注欣然受命。
九月,右相王涯正式奏请改江淮、岭南之茶法,献榷茶之利。具体做法为:设茶官,立茶场,籍没民间茶园,移茶树种植于官场,有余者毕使焚弃,官自雇工采摘焙制,售茶所得悉入官府,茶农唯工值论所得。
今上准奏,任命王涯兼榷茶使,郑注献策有功,赐彩锦若干。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李义山从郢州石城回到郑州荥阳,他本来要北上怀州河内,却被郑州仕子们留止了。
他独居陋巷,夜寒炭少,酒尽水凉,但是仕子们踏破门槛,消息如同雪片,却不见一丝生机。传言之中,长安鲜血淋漓,人头遍地。李义山感到无常和恐怖,他缜密地清理事件,不时拍桌打墙,为谋事的人扼腕叹息。他想甩出一脚,将他们踢出事件,自己亲自去办,或许瞬息之间天地回转,但是事情已经坏到极处,接下来只有无穷的追杀,一切都不可逆转,而他什么都不能做,甚至不能马上作文写诗。——大和九年(835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朝堂之上发生“甘露事变”。
事情要从两年前说起。
大和七年(833年)十二月十八日,今上只有二十五岁,却突然中风,嘴歪眼斜,不能说话。宦官首领王守澄——今上的拥立者,推荐了一位所谓医师,昭义节度使行军司马郑注。今上病急,姑妄信之,召令郑注来京。
郑注入宫,参见今上,三拜九叩。太监为他取来笔墨纸砚,今上与之笔谈。
今上问,做官前是兽医?
郑注伏地作书答曰,是,寻仙问道,悬壶济世。
今上又问,看些什么病?
郑注答,不看寻常病,专医帝王之疾。
今上阅罢,心中存疑,是来冒死进谏的吗?他正了一下头,打量了郑注一番,只见殿下匍匐之人,形容丑陋,不能远视,但是面相宽阔大方,便再问,何谓帝王之疾?
郑注答,贞观九年闰四月,高祖自去秋得风疾,初六,崩于垂拱殿;贞观二十三年三月,太宗得风疾,苦京师盛暑,四月,命修终南山太和废宫为翠微宫;显庆五年十月,高宗初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弘道元年十二月,高宗欲御则天门楼宣赦,气逆不能乘马,是夜,崩于贞观殿;贞元二十年九月,顺宗时为太子,始得风疾,不能言;长庆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穆宗与宦者击球于禁中,有宦者坠马,上惊,因得风疾,不能履地。故臣所谓帝王之疾,风疾也。
今上读完,十分震惊,他患的不是病,而是一种宿命。朕会像先帝一样崩于风疾么?他感到激动和恐惧,血气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翻涌。他食道抽动,想要大口呕吐。他一腔憋闷,五官几乎崩坏。良久,他平静下来,全身汗出如泥,松垮地瘫坐着,体内的凝滞被冲决了,肢体灵活了几许。振作起来,写道,卿为朕医治。
郑注读到圣谕后,上半身昂然立起,内心狂喜溢于言表。
郑注为今上炼制了神奇的丹药,今上服用之后,成效十分明显,就像郑注宣传的那样。今上中风逐渐痊愈,大和八年(834年)正月初五,他登上太和殿接见弄臣和近臣了。
从那以后,今上对郑注的信任和恩宠非同一般。
夏天,一位名叫李仲言的青年逢赦回京,他带着汗牛充栋的乾元重宝来拜访郑注,青年的右臂缠着黑纱,他正在为早逝的慈母丁忧守孝。郑注向青年表达了来历不明的哀伤之情,青年答谢之后显示了他对《易经》表里通透的见解。
郑注忍不住向青年卜了一卦,得卦比卦初六,卦辞说,“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可信之人前来合作,不会有错。如果信任满怀,会另有收获。——郑注闻卦大悦,收下了李仲言的全部心意。
九月,郑注总结了风疾成因和施治经验,著成《药方》一卷,公开其配方,献给今上。不久之后,今上在浴堂的便殿上接见了郑注。
今上风疾已愈,开始讳疾忌医,无意与郑注谈论养生治病,只是说,卿进的《药方》,朕读了,是部好书,已经让秘书省抄了几份,分给太医和道人们研究去了。
郑注说,谢圣人赏识。
今上刚泡完温泉,一头的汗,他接过宫人递上的手巾边擦边问,卿向来在地方做事,熟知民情,可有富国之术?
郑注说,臣日夜所思,两件事,一是帝王之疾,二是富国之术。于后者,臣有一个办法,可以拔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
今上有兴趣了,愉悦地说,说来听听。
郑注说,榷茶。所谓榷者,专略其利也,禁他家,独王家得为之。
今上说,通俗点儿。
郑注说,种茶、采茶、焙制和运售,都由官府一家来干。
今上沉思片刻说,代宗大历五年(730年),朝廷在太湖西南的顾诸(浙江长兴),设置了茶贡院,专司办理贡茶,对上贡皇宫的茶叶,进行专管专营。朕即位后,想着茶贡院只能征得一地之茶,便设了造茶使,督促各个茶区,每年定时、定量、定质向朝廷纳贡。从此,怀州河内郡(产石茶、冬凌茶)、溪州灵溪郡(湖南湘西,产藤茶)、左州巴东郡(重庆奉节,产香山茶)等一十六郡,每年都要上贡茶叶。德宗贞元九年(793年),朝廷在各郡茶山及商贾转运之地,又设置了税场,把茶叶分为三个等级,征收什一税,到穆宗时,税又加半,延续至今。——现卿说要由官府一家来干,然则,种茶的山地如何圈取?
郑注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直接宣布茶园由百姓所有变为朝廷所有。
今上问,百姓不会反抗么?
郑注说,由藩镇出兵控压,分其四分之一榷茶之利。
今上问,籍没了百姓茶园,百姓去做什么?
郑注说,仍在茶园做事,按工值论其所得。
今上说,定会多一群死脑筋,刚认得几个字,就进京告御状,不屈不挠,让朕不胜烦恼。
郑注说,臣已有应对之策,调拨榷茶之利半成,给予五坊,但凡茶农入京访圣,均由五坊阉人先行截留,首先安置于一僻静客舍,而后带他们远观皇宫,泛舟曲江,最后管三五日吃喝,就可差军士驱除出城了,吃朝廷的嘴软,他们返乡之后,就只能称颂圣人的仁德了。
今上略一思索,抚掌大笑说,这个办法好,卿竟有理财之能。
郑注说,谢圣人褒奖。如行此法,茶叶之利,朝廷独得七成,国富可期。
十二月,今上任命郑注为太仆卿,主管天下畜牧。因为多人上书劝阻,郑注不得已,只好假意坚辞不受。
大和九年四月,今上又任命郑注暂代太仆卿,另兼御史大夫,主管百官监察。这次劝阻者少,郑注欣然受命。
九月,右相王涯正式奏请改江淮、岭南之茶法,献榷茶之利。具体做法为:设茶官,立茶场,籍没民间茶园,移茶树种植于官场,有余者毕使焚弃,官自雇工采摘焙制,售茶所得悉入官府,茶农唯工值论所得。
今上准奏,任命王涯兼榷茶使,郑注献策有功,赐彩锦若干。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