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集《 楞严经修学法要》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楞严经修学法要第21集《 楞严经修学法要》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楞严经》修学法要,常钦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在家菩萨,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四十四面,壬三、盗戒。

    我们这一科,是讲到本经的四种清净明诲,也就是:正式的发明菩萨的戒法,这个菩萨的四重戒法,跟我们之前所学的五戒,乃至于出家的声闻戒,有什么差别呢?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我们在上一科当中讲到止观,对于我们修学《楞严经》的人,他的特点:就是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是回光返照,正念真如。修《楞严经》的人,他对生命的相状,是没有任何意见的,反正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所以《楞严经》它的整个生命是向内去观察的──回光返照,正念真如。什么是『真如』呢?简单讲:就是我们众生本具的现前一念心性,也就是你现在打妄想的这一念心。

    现前一念心性在观察的过程当中,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你要成就离一切相。

    第二个、要成就即一切法。

    在我们的菩萨道当中,首先你要成就的是,你要把这个离一切相的心性的本体先找到。我们一个凡夫众生,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内心当中有业力──可能是善业,也可能是恶业。所以我们只要跟外境接触,你心中一定会出现相状,一定有相状的,因为有业力,它就会出现相状。这个相状,可能是安乐的、你欢喜的相状,也可能是痛苦的相状,也可能是一个杂染的相状,也可能是一个清净的相状,有各式各样的相状。因为我们过去造了各式各样的业力,所以你跟人事接触的时候,心中有很多、很多的相状会出现。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只要是一个有形相的东西,它就是一种生灭变化之法;它是生灭变化的,而且虚伪无主,它往哪里变,你做不了主的!

    当我们心中出现相状的时候,你一旦住在这个相状,你这个菩萨就躁动不安了。所以你看有些人,他学佛很久,他功课也做很多,但是他那个情绪,变化多端,你就知道这个人心中一定抓了很多的相状不放,弄得自己──心有千千结。

    所以,我们刚开始,在观照这一念心的时候,先用空观。空观它的特点,就是直接照了我们心性的本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们的心中本来没相状的,所以我们抓了很多相状,其实是失去我们原来的面目。所以你修空观的人──你会慢慢、慢慢…明了的心跟相状会慢慢的脱离,把这个心中这些灰尘、这些相状慢慢的脱离…慢慢脱离,我们讲:还它个本来面目。你本来就没有相状的,你一直要把这个相状抓住,其实是我们自己障碍自己,就是这样子。

    世间上,只有一个人会让你痛苦,就是你自己!

    外境不会让你痛苦的,它只是一个助缘而已;外境是一个业力的显现,显出一个相状,但是接不接受、执不执着看你;要不要显现这个,是你没办法决定的,但是你要不要把它执取,这个是你可以做主的。

    我们修空观的人,特点就是──

    你心中的相状还是会出现,但是你慢慢、慢慢能够达到无住,你是住在一念的心性,以无住为住。所以修空观会让一个人轻松──心无罣碍,无有恐怖,做你该做的事情。那么你一个人修空观的人,慢慢、慢慢你的心,对这个相状,就有免疫的功能,慢慢、慢慢…离一切相。但这样还是不够的,这个是比较消极的──先把自己安住下来。

    那下一个工作呢?就是:即一切法。菩萨要发起广大的愿力,生命是要有目标的,这个时候菩萨修学假观。

    假观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观察诸佛的功德,甚至于希求好乐之心;诸佛菩萨无量无边的波罗蜜,菩萨有好乐心。

    第二个、观察众生的苦恼,菩萨有这个慈悲救拔的心。

    菩萨在观一切法空的时候,他生起了两个愿望:第一个要上求佛道,第二个要下化众生。依止这个愿力产生菩萨的动力,开始忏悔业障积集资粮。

    菩萨在整个生命当中,他遇境逢缘,其实他就做两件事情:

    首先,想办法让自己离一切相。其次,让你自己的愿力不断的提升,成就无量的波罗蜜的功德庄严,即一切法。离一切相──我们叫清净心,或者叫空正见;那么即一切法这一部分就是菩提心。你的清净心跟菩提心结合起来,这个就是我们说的──你成就了菩萨种性。

    这个菩萨种性就是──整个菩萨的一个戒体。所以我们在研究戒法的时候,你每一个杀盗淫妄这四个根本戒法,你一定要跟你的菩提心、空正见要相融通的。菩萨的戒定慧是互含互摄的,它没办法切割的;不像声闻戒法,戒就是戒、定就是定、慧就是慧,三个没有很明确的直接关系,只有间接的关系,但是菩萨的戒法它不是,戒法跟止观一定有关系。

    我们在研究菩萨戒法的时候,它每一条戒法的解释,你会发觉有两层意思:

    第一个、它的一个表层含义──就是佛陀制这一条戒,是对菩萨的一种身口意的规范,这是一种规范义。

    第二个、它有它深层的含义──就是佛陀在制这条戒的时候,他是在发挥菩萨道的精神,有它深层的精神。

    比方说:我们看前面的杀戒来看──就是佛陀要求我们,不能够去伤害有情的生命,这个是表层意思;但是你看经文里面,佛陀有他的深意,就是你不能吃众生肉,因为你这个菩萨道的精神在慈悲护生,你要尊重生命!你今天好不容易产生了空正见,产生了菩提心,你每天吃众生肉,伤害你菩萨道的精神,慈悲心没有了;慈悲心没有了,菩提心也没有。

    所以我们在研究菩萨戒法的时候,你一定要掌握两个重点,第一个是它表层的规范,第二个是它深层的精神。但从经文来看,佛陀对于它的内在精神的发挥,比例是更多,比它规范的内涵是更多。我们看经文就清楚了:

    壬三、盗戒

    盗戒基本的表层定义,就是不予而取他物──主人没有给予,但是我们用非法的手段来夺取他人的财物,这里包括了私下的偷,公然的抢,乃至于用欺诈的方式来骗取,统统属于盗戒所收摄。

    持戒功德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犯戒过失

    【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

    首先:我们把盗戒的一个持戒功德,它的一个相貌表达出来:在凡夫的六道众生当中,身为一个菩萨能够做到其心不偷,就是我们内心当中,不再随顺于偷盗之心,菩萨他的戒体──菩提心与空正见,跟外境接触的时候,能够不随顺于偷盗;那么这样子在因地上,不随顺于偷盗;在果报上,就慢慢、慢慢不随顺生死果报的相续,所以它的标准就是其心不偷。

    为什么不偷呢?佛陀讲出一个理由:就是我们修学大乘的真如三昧,我们的目的要出离三界生死的,但是如果偷心不除,生死是不可了的。这里的偷心它有两层的意思,我们前面说过,第一个、表层的一种身口意的规范,第二个、深层的一种精神。从偷盗的精神来看:

    什么叫偷心呢?只要你还贪求三界的依、正二报,这个就是偷心了;对生命的果报特别的执着、念念不忘,这个就是偷心了。

    因为这样会伤害你的空正见,也伤害你的菩提心了。这以下的过失,主要的是约着表层的规范,说:为什么不能偷呢?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理由:假设一个人他有多闻的智慧、有少分的禅定,他的功课的加行也非常的多,但是他经常会去夺取他人东西的一种欲望跟行为,那么他最后会得到什么果报呢?邪道,邪曲之道!这个邪道众生,经文上讲到两类的众生:第一个是畜生道,第二个是鬼神道,这两个道都是心术不正。

    什么叫邪道呢?

    一、福报大的是一种精灵──这个精灵它的本位是畜生类。比方说:它是一只老虎或者是一只狐狸。这个畜生,因为它过去生的习气是偷盗,它喜欢去占别人的便宜、去偷取别人的东西,所以它就盗取日月的精华,时间久了之后就变成精灵了──狐狸精、老虎精等等;它就是吸收日月的精华之后,它就能够变现做人,变现成男众、女众…各式各样的变现,这个叫精灵。

    二、中品妖魅──前面的精灵,它的本位是畜生,这个地方的本位是鬼神,但这个鬼神它是欢喜偷取人类的精气,把人类的精气吸走以后,变成他个人的能量,也可以做各种的变现。

    三、下品的邪人──这是一个人道,这个人道,他为前面的精灵跟妖魅所附身,来当作他们的一个媒介,帮他们做事情的,叫邪人。

    那么这个邪人是诸魅所著──为前面的精灵跟妖魅之所附身;这些人──彼等群邪,都有他相应的眷属,都是邪知邪见、无惭无愧的,而且都是自己认为成就无上道的。

    这以下是佛陀的预言──

    说:在我(佛陀)灭度之后,到了末法时代,五浊恶世、魔强法弱的时候,这些妖邪的精灵、妖魅、邪人,就开始出来活动了。这些恶人出来活动,是以什么方式呢?是潜匿奸欺,称善知识──他把心中欺诈、欺诳之心,把它隐藏起来,表面上装出一副大善知识的样子,每一个人都自己认为自己得上人法;说:我是某某的古佛转世、某某菩萨转世…。

    他为什么把自己的生命抬高了呢?他的目的就是要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无识就是说,他对佛法的知见、他对佛法诸法因缘生的道理,没有很深刻的体验。詃惑,詃就是这个人,他会经常谈论这个吉凶祸福──说你这个人,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灾难、什么时候会有什么样的病痛…以这样一种吉凶祸福的口气,来迷惑这些没有知识的人。那当然这个人也搞不清楚生命的缘起,也不知道世间上果报是有因果的,他也搞不清楚,就恐令失心。他就被这恐怖的言词,失掉了一种正确的判断力,六神无主啦;尤其一个人遇到病痛、遇到灾难现前的时候,他更是六神无主。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个人以善知识的姿态出现,妄谈吉凶,结果呢,所过之处,其家耗散──这个人所到之处,众生为了要消灾免难,就把金钱供养出去,结果整个财富就要耗尽了。

    这里的盗戒,它的一个深层意思,我们看后面的经文,他不单是偷盗财物,他是偷取佛法,贩卖如来,这个过失是比较重的,后文会讲到。我们先做一个简单说明——

    只要是在世间上出现一个佛教的善知识,不管他是哪一个宗派,有两个共同的原则,是不可以犯的──两大禁忌。(一犯到这两个重要的标准,这个人就不是善知识了。)

    第一、一个善知识不能够自我膨胀──妄谈自己个人的修证:比方说,他在大众场合宣扬他自己持戒修苦行的善法,更严重的是宣谈自己个人的果证,这是佛教的大忌,因为你个人的修证,你谈出来有什么用呢?佛教的理论是诸法因缘生,我们把法门提出来,每一个人依照法门去修持,他就能够离苦得乐,如果我们妄谈个人的修证,产生个人的盲目崇拜,使令整个学佛的焦点,就失去它的焦点,大家不是在学佛法,是在学你个人的行为,这对整个佛教来说,不是好事情。所以一旦是在自我膨胀,这个就是有问题。

    第二、颠倒说法──法说非法、非法说法:一个善知识绝对不能够在公开场合,妄论感应神通、吉凶祸福,不可以的!因为你这样子,会让大家产生一种向外攀缘的心。佛教的根本思想就是──回光返照,向内安住的。

    法师的责任就是──弘护正法,开人智慧,开启他人心中的光明。

    那么自我膨胀跟颠倒说法,都有误导众生的过失,把众生误导到另外一个方向去,所以在后文说:偷取佛法,贩卖如来,这一部分佛陀发挥的比较多,有很深重的教诫。

    佛教舍贪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

    违教深害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舍贪近道

    【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

    诸佛教诲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这一段,佛陀把整个其心不偷,它的一个内在深层的精神,发挥得非常详细。什么叫其心不偷呢?

    说:我教比丘,这个比丘当然包括了声闻比丘,也包括了菩萨比丘。循方乞食──身为一个出家的比丘或者是菩萨比丘,他乞食的时候,是不能有分别心的,不能选择对象的,他是平等的、按照次第的一家一家来乞食。为什么呢?因为舍弃贪求之心。依止这个──对三界果报的贪求舍弃以后,就有助于成就我们无上菩提之道,所以诸比丘等,不能够在大界当中,烹煮熟食或储存饮食。菩萨道的一个精神──寄于残生,旅泊三界,菩萨在观察生命,他把生命当作是一个大海中的水泡。他观察我过去的业力,创造我现在的身心世界,我有一个外在的色身、有内在的感受跟想法,那么这个身心世界?只就是一个广大大海中,一个暂时存在的水泡,它随时会破灭的,所以我只是暂用这个还没有破灭的水泡、这个色身来修学佛法,三界的生命只是暂时借住的,这叫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身为一个菩萨,他经常保持一种精进,把今生当作最后一生,从此以后再也不来三界了。

    佛陀在诃责偷盗之心之前,先把佛陀的教诫表达出来——

    一个菩萨,他的心态就是『寄于残生,旅泊三界』。诸位…你要是读蕅益大师《梵网经菩萨戒》的戒体篇,你会发觉:一个人要得到菩萨的戒体是不容易的,就是这一句话──寄于残生,旅泊三界。你凭什么受菩萨戒,凭什么?凭的就是这一句话。你把整个三界的果报,当作一个暂时的因缘,你生命的目的,就是这个过程──积功累德。所以如果说你今天的心情,向外执着的心,还是很重,包括你的色身、包括外在的东西,你都执着很重,你这个菩萨戒体,可能只是跟菩萨戒结结缘而已。这里就道出菩萨道的精神:

    菩萨来到人世间,假借这个暂时的生命,来积功累德做最后的冲刺,从今以后要解脱生死──示一往还,去已无返。

    佛陀先把菩萨道的精神表达出来,假设我们今天违背这样的一个精神,是什么过失呢?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这个贼人,什么叫贼人呢?古德解释说:就是在佛法当中,你出了家,也穿上了袈裟…现出了出家比丘、比丘尼的相状,但是你却依止外道之法来教导你的弟子。什么叫外道之法呢?你跟你的弟子讲一些吉凶祸福、神通感应;这就是假我衣服,裨贩如来。这地方有两个过失:

    一、贩卖如来──佛的功德是宣说正法;佛有说法之恩。结果你现出佛的相状,因为你出家就是现出佛的清净幢相,结果你没有宣扬正法,你讲的是外道法,让佛的功德在世间消失掉──贩卖如来,把佛的功德给贩卖出去了,你没有扮演佛陀说法的角色。

    二、偷取佛法──佛法有开慧之恩,你宣扬了佛法,进入到众生的心中,一定要把众生心中的光明点亮,让他知道什么是功德相、什么是过失相,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你要让他产生一个抉择判断的能力,他自己要自觉。

    一个人生命的改变,来自于自我觉悟──自觉、自审、自调,他才能够自我反省、自我调伏,他生命就慢慢离苦得乐──法有开慧之恩。

    结果你宣扬了佛法,他跟着你学这么多年,他越学越颠倒…越学越颠倒,所以说,这不但是贩卖如来,还把法的功德──开慧的功德也失掉了。

    这种人的结果──就是造种种业,这个业当然是偷盗之业,偷盗了佛法、偷盗了佛陀。皆言佛法──把这个外道之法,都说成是佛法,反过来却{非}…这个非是诽谤如法持戒、如法说法的比丘、比丘尼,说他们是小乘之道,不知道善巧方便。结果呢?就有两个结果了,由是疑误无量众生,第二个堕无间狱。从利他的角度,跟着他学的人,每一个人都是颠颠倒倒,一盲引众盲,相继入火坑。第二个,他自己因为误导众生的关系,死后堕入无间地狱了。

    这里偷盗最大的过失:

    偷取佛法,贩卖如来。他的过失在哪里呢?就是误导众生!

    佛教是很重视你的知见,知见最重要,因为你的行为,是来自于你内心的判断;人生就是一个抉择,你要这样做、还是那样做,你选择A跟选择B,后面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所以当我们一个人的知见模糊的时候,这个人就没有希望了。

    在佛法中你注意──你学《唯识》你就知道,所有的烦恼里面,最大的烦恼、最大的过失是什么?诸位知道吗?是的,愚痴!没有一个过失比这个严重,愚痴的人造罪是无惭无愧。我们从果报可以看出因地:你看有些人,他得果报业障现前,欸…他拜忏,一下子业障就消除,他的果报不会坚固;有些人业障一现前的时候,怎么忏都没有用,就是你因地的时候是无惭无愧。依止邪知邪见、无惭无愧所造的业,得果报的时候,那几乎是一种定业不可转。

    我们今天明白道理,有时候会一时胡涂,也会造业;但是明白道理的人,他会产生一种自我反省的力量,他会有惭愧心。惭愧心在造业的时候,不管是在方便时──造之前,或者正造作的时候、跟造了之后,他惭愧心不断的活动,这个人造罪是怎么情况?他踩了剎车!这个车子踩剎车,虽然撞上去,力道没那么强。一个人依止无惭无愧造业的时候,是不踩剎车的;他造业是用全部的精神体力在造业,得果报时,就很难忏悔了。

    我们看古代圣贤的教诲,有很多道理是相同的──

    比方说:子路,子路这个人是好勇过人,很勇猛的。有一天,他看到有一个人掉到河里面去,他赶快把他救起来,这个人的家人很感激他,就送子路一只牛。子路这个人很谦卑,哎呀…不敢当啊,就把牛还回去了。孔子知道以后,非常不高兴说:子路这种行为,以后会有很多人,淹死在河里没人救了。为什么呢?子路考虑的是个人的小节;孔子看到的是大节,他看到的是一个社会的风气。因为,古时候的人,并没有因果思想,约束这个世间的行为,来自于赏善罚恶。结果子路的善法,没有得到真正的奖赏,很多人就没有修善的动力。依照孔夫子的意思──你应该接受嘛,私底下再送给别人就好了;你不接受…那大家修善的动力就没有了。

    又比方说:在一次的祭祀当中,需要一只羊当祭品。子贡看到这只羊要被杀,觉得很可怜,就为这只羊求情啊。孔子说:汝爱其羊,我爱其礼。他说:你看到的是表面的这只羊,我看到的是广大的社会风气,你看:我们透过祭祀,第一个、让人家敬畏鬼神,当佛教没有出世的时候,人们凭什么断恶修善?烦恼习气很重的,因为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鬼神的思想,让我们产生害怕,不敢造恶,这个需要透过祭祀来形成这种思想。第二个、尊重祖先,我们为了不让祖先蒙羞,所以我们不敢造恶业。所以祭祀的存在,在当时的社会是维持一个人断恶修善的一种力量。总而言之,不管是世间的圣贤、出世间的圣贤,他们的重点就是培养知见──造善成就安乐的果报,造恶成就痛苦的果报。

    假设我们疑误了无量众生,这样子的过失,当然罪重,让他产生错误的判断。比方说:我造了恶业,我怕啥!我师父帮我加持就好了。你是在害他!因为他刚开始的时候,还不敢造太大的恶业,你每一次把他的业力挡掉,等到他哪一天恶贯满盈的时候,你挡不住,你就知道怕了。表面上在保护他,其实你是在害他。

    一个善知识,要能够让他明白道理:什么是善的因缘,什么是恶的因缘;让他知道怎么去趋吉避凶,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善知识。

    因为一个人的颠倒说法,使令佛的说法功德、法的开慧的功德,在人世间慢慢的消失掉,误导了无量的众生,这个过失就很重了,所以要堕无间地狱了!这是佛陀的教诫。

    应该怎么办呢?

    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修学大乘的三昧,应该在如来形象之前,在身上燃一灯炷,或者烧一个指节,乃至于在身上爇一炷香。这个我们在受菩萨戒的时候,是有这样做,燃戒疤──在家居士燃在手上,我们出家众燃在头顶上,就是我们一般说的──燃身供佛。

    燃身供佛的目的──(有两个功德)

    第一个、我说是人无始的罪障,在燃身供佛的过程当中,能够消灭无余,长揖世间,永脱诸漏;他能够永远摆脱这个世间上,有漏罪业的纠缠,有消除过去罪障的功能。

    第二个、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那么他燃身供佛,虽然不能马上就能够大开圆解,能够悟入所谓的大乘的无上觉路,就是大乘的圆通──悟入真如佛性。但是对于真如的法门──即空、即假、即中的真如,已经生起坚定不可破坏的决心。蕅益大师说:世间上最珍贵的莫过于色身,他连色身都能够供养三宝,表示对法的皈依心特别的强,所以对于真如之法,能坚定不可破坏的理解。

    假设一个菩萨不能够舍身供佛,以为因地,即便他修成了无为的圣道,他以后还要到人世间来酬偿过去的宿业,正如我(我是释迦牟尼佛的余报),其中[马麦正等无异]。

    马麦我们解释一下:佛陀在舍卫国,他有一次结夏安居,受了一个国王叫阿祇达王的邀请,到国王的花园来应供。佛陀带了如法的比丘僧团来到阿祇达王花园的时候,但是,阿祇达王被魔王所蒙蔽,就把这件事情给忘了,结果三个月都没有派人去供养佛陀及比丘僧团。佛陀进退两难,因为已经答应这个国王前来应供,也不能出去托钵。结果在这个花园当中,有一个养马的马师,他把他的马麦,养马的马麦,拨一半来供养佛陀跟大众师,这就是佛陀的余报。因为佛陀在过去生因地的时候,曾经用恶口说:你们这些出家众,不事生产,只有资格吃马麦!以恶口来毁谤出家的比丘,所以招感这个果报。

    最后的总结:汝教世人修学大乘三摩地,从前面的不淫、不杀,到断偷心,是先佛世尊第三个决定、不可改变的、清净明确的教诲。在这段经文,佛陀为了要让我们舍弃对三界果报的贪求,提出了烧身、烧臂供佛的思想,我们作两方的说明:

    第一、为什么烧身、烧臂能够消业障呢?

    业障不是心里的事境吗?为什么跟色身有关系呢?蕅益大师解释说:所有的罪业都是依止色身而起的,一个人会造杀盗淫都是跟色身有关系;过去我们依止这个色身,生起一念愚痴颠倒的心去造罪,现在还得要依止这个色身,生起忏悔、发愿的心,来燃身燃臂、来消这个业障。所以在燃身、燃臂的时候,在点戒疤的时候,是要发愿的──菩萨是看未来,过去的不要谈了,从今以后我要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化。他在燃身、在身体痛觉现前的时候,来激发菩萨的愿力,这时候念念的发愿…就把这个罪业给消掉了。

    第二、关于燃身供佛这件事情,我们要量力而为。

    诸位如果看《瑜伽菩萨戒》,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因为《瑜伽菩萨戒》它都是为凡夫来宣说的,只有一两条是为加行位的菩萨宣说的。但是《梵网经菩萨戒》就不同了,《梵网经》有很多是为法身菩萨宣说的,所以有些我们只能够随喜赞叹。比方说:我听一个长老上课时,跟我们教诫说,说:在埔里有一个比丘,他就是燃身供佛,他用油布,把全身缠起来点火燃烧,那是几年前的事情,结果烧到最后的时候,他根本没办法承受那个痛苦,哀嚎大叫,在大叫中死亡。看这个情况,不是好事情。

    所以:我们在看《梵网经》的时候,第一件事情,你要了解你的定位,菩萨有凡位的菩萨,有圣位的菩萨,有法身菩萨,有各式各样的菩萨…有资粮位的菩萨,外凡资粮位,内凡加行位,然后还有所谓的通达的法身位。

    印光大师经常提醒我们──你不是法身菩萨,不要做法身菩萨的事情;你是小学生,你一定要去做大学生的事情,这不对!

    诸位要知道──我们的菩提心有两种:

    第一个、愿菩提心:翻阅《梵网经》…析骨为笔,刺血为墨,类似这种思想的,我们是随喜赞叹,先成就意乐,叫愿菩提心。有些戒法你必须要做到,有些戒法你是随喜的。比方说烧身,把身体烧掉供佛,这个我们现在只能够随喜,因为你要假借色身来修行,我们只能够取其精神,你凡位的菩萨,你的色身一烧了,你就完了!而且你一旦痛苦、产生瞋心,可能会触动我们的罪业,而堕落恶道,非常有可能。

    三昧之本

    【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巵,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

    施舍之法

    身舍贪悋:

    【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

    心舍慢瞋:

    【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

    身心舍尽:

    【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

    不着权乘:

    【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判决邪正

    【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最后佛陀对于我们菩萨道其心不贪的标准,作一个总结──

    为什么要不贪呢?

    因为它是修学三昧的一个重要根本。说:假设一个人,他修学禅定,但他不断偷──对三界的果报、自己的眷属、自己的色身,非常的贪求,即便他做很多的定课,也修很大的福报,但这个人怎么回事呢?佛陀讲出一个譬喻说:就像一个人,用水去灌这个漏巵;巵是一种装水的器具。不幸这个器具底面有破洞,(漏就是有破洞),那么你不断的灌水,下面不断的漏掉,所以你希望把这个水装满,纵经尘劫,终不可得。以下讲出:

    成就舍心的方法──我们从这四点来培养菩萨施舍之心:

    一、从一个出家众来说是衣钵之余,分寸不畜,除了你日常的用品、衣钵之外,其它的东西是越少越好;有多的东西,不要去积存,尽量舍给库房;别人所供养你的饮食有剩余呢,施给饥饿的众生,就是舍掉这些身外的财物。以下舍掉内心,通于在家、出家。

    二、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首先,舍掉我们的慢心──在大众当中,你能够合掌顶礼大众,来培养我们的谦卑。其次,我们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有人不同意我们,捶打谩骂,我们把他当作消业障想。

    诸位受菩萨戒,你要注意两个重点:第一个高慢,第二个瞋恚。

    不是所有的烦恼都会伤到你的戒体,不是的。比方说:你稍微贪爱一点,你说你这个人喜欢喝茶叶、咖啡,乱不了。但是你对于高慢跟瞋恚这两个烦恼,你要注意!你研究菩萨戒你就知道,这两个直接伤到你菩提心的根本。为什么?因为菩提心的根本在大悲──不忍众生苦。当你的高慢心跟瞋恚心生起以后,众生不敢靠近你了,你跟众生的距离越来越远,你的菩提心当然就失掉了。这两个烦恼是菩萨道的大忌——慢与瞋。

    诸位看看菩萨戒──这两条戒佛陀制的很重,只要跟瞋、慢有关系的。尤其是瞋心──在菩萨的瞋心当中,别人刺激你,你发脾气,佛陀不怪你,第一念不怪你,但是时间久了,你念念不舍就开始结罪了。

    你无法不发脾气,因为修养不好,但是你不能让瞋心在你心中不断的停留!

    就是说:你的戒体一定要产生观照力,一个菩萨你完全没有自我反省的力量,你菩萨戒的戒体就守不住了。外境刺激我们,我们直觉的反应,这个不能怪你,第一念真的是不能怪你,但是你第二念的相续,你戒体的观照力没有生起,就开始结罪了。有关瞋心的罪,菩萨戒制的特别重,你不能让它相续。

    三、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这个我们当然是随喜,我们能够舍离色身的财物、内心的憍慢跟瞋恚,乃至于身肉骨血都能够与众生共同享用。

    四、最后要舍掉──对于佛法的执着。前面是舍掉财物、内心的烦恼,这里舍掉法的执着。说:不要将如来不了义教…──佛陀说法有实法跟权法:

    实法──就是佛陀他内心想什么,就讲什么;这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真实的知见叫佛的知见。

    权法──就是佛陀本来想要讲这件事情,但是外在的环境不具足,你讲了之后,他得不到好处,所以佛陀只好──施设方便!比方说:佛陀在戒律里面,佛陀允许出家比丘在佛世的时候,吃五净肉。说,欸!为什么不能吃肉呢?佛陀在世的时候就可以吃。那你是执取方便法不放,那是因为佛陀在当时的环境之下,满地石头,长不出蔬菜,所以佛陀用神通力变现出来的。佛陀这样讲,是因为当时的环境,他不得不为实施权。佛陀为了要顺从环境的因缘而宣说不了义教,我们到了后世,不能够把它当作自己的一个知见,甚至于以这样知见去误导后面的初学。要能够用一个更开阔的胸量来修学佛法,我们就容易通达真如三昧。最后总结:能如我前面所说的,是一个正法眼藏──正知正见;如果相反宣说,就是魔王的──邪知邪见。

    我们从整个经文的结构来看──

    佛陀的其心不偷,就是慈悲喜舍的舍。一个人你有慈悲心不难,你起欢喜心也不难,但是你要舍得下。忏公师父讲到菩萨道的精神,他提到一个思想:

    一个人受了菩萨戒,你要修舍心,你要先从学吃亏着手。

    学吃亏就是──你付出的多,但是你得到的少!

    我们现在人的思考都喜欢──我付出的少,得到的多!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的思考模式里面,你觉得:我为人人是对?还是人人为我比较好?你的思考模式会影响到你未来的生命。如果你认为:我是相信我为人人是对的,你这个人的生命,是往上在走,你的福德智慧往上提升;如果你深信:人人为我是对的,那你来人世间,是来消福报的,你是往下堕。

    我们可以做得不够好,没关系,但是我们的方向不能错!

    我们要建立一个知见叫认清路头──就是:我这个人还有习气、还有烦恼,但是我知道我的方向在哪里!为什么我们要读圣贤书?就是确认我们的目标,你的目标正确了,虽然我们还有一些习气,但是不管怎么样,你总会慢慢、慢慢的自我反省、自我调整。如同:大海里的一条船,风浪不断的击打,波浪汹涌,但是你有你的方向,即便刚开始有点偏差,但是不管怎么样,你还是往这个方向在前进。

    你要建立一个牺牲奉献的精神,就是学吃亏,这就是舍心啊!

    你在今生当中──你对佛教、对众生的付出比较多,你得到比较少,但是你又是心甘情愿,那你今生的福报,是向上在提升的。所以我们看这个盗戒,除了表层的规范之外,你要明白佛陀那个深层的精神──舍心,要把它的精神读出来,你才能够知道未来的一个修学方向。

    好,我们先休息十五分钟。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楞严经修学法要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楞严经修学法要》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楞严经修学法要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楞严经修学法要》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