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辽东前线。
“混账!”
“一个个都怎么打仗的?”
“老子让你们吸引敌军出来。
这是诱敌,诱敌!
不是让你们去攻城!
……”
连续多日的进攻受阻,呼格吉勒单于积攒了一肚子的火气。
偏偏小弟们还不省心,明明他的命令是诱敌,结果还是有人真跑去攻城。
没有任何意外,除了留下几百具尸体外,战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大单于,虞人是属乌龟的。
从大战爆发到现在,他们就没有主动出击过一次。
根据搜集的情报,虞皇任命的辽东督师鲍志勇,就是一名防守型将领。
此前曾多次挡住鬼方和瓦剌的入侵,想要诱使他们出来决战,怕是不容易。”
额尔德忐忑的劝说道。
相比大虞朝,他们的力量,还是太过薄弱。
此前的几次胜利,都是野战中取得的。
全民皆兵的鞑靼族,主要以骑兵为主,步军编制仅有收编的大虞降卒。
这个群体规模还小,全部加起来都不到两万人,主要充当辅兵用。
想要用这点儿步卒,攻克敌人重兵把守的坚城,明显是没有希望。
“不容易也要干!
如果容易的话,还要你们干什么?
虞朝皇帝正在筹谋反攻,如果不先出手把他们打痛,后面就永无宁日了。
以大虞的人力财力物力,可以轻松武装起数十万精锐骑兵。
到时候就算是草原上的所有部落,全部联合起来,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呼格吉勒怒斥道。
被大虞视为生死大敌的北虏单于,居然是一名恐虞症患者,传了出去估摸着会令许多人大跌眼镜。
不过在场众人,却没有表示异议。
单从纸面数据来看,大虞朝就是一个妥妥的庞然大物。
国内人口上万万,名义上拥兵两百多万,占据着这个时代最肥沃的土地,拥有当代最先进的武器。
无论怎么看,大虞都有按死一众草原民族的实力。
即便是前面多次对虞作战胜利,大家的畏惧之心依旧存在。
鞑靼一族的战略计划,也不是覆灭大虞。
哪怕最乐观的人,此时也只想着把虞人赶出辽东。
然后签订一份和平协议,成为大虞众多属国中的一员。
“大单于,大虞军队既然不肯出来,那么我们就逼他们出来。
广宁卫既然不好打,那么我们就先去打盖州卫、复州卫、金州卫。
虞朝人最擅长内斗,如果鲍志勇敢见死不救,我们就释放谣言。
到时候虞朝那帮御史,必定会弹劾鲍志勇。
或许不需要我们动手,虞朝那帮大臣就会出手,帮我们干掉这个绊脚石!”
一旁的尼赤勒格开口提议道。
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
嘲讽大虞朝擅长内斗,其实鞑靼一族也不差多少。
只不过他们的基本盘小,还有大虞那个共同敌人在侧,局势不允许他们内斗。
光这次攻打大虞,鞑靼一族内部就分成三派。
一派坚决反对进攻大虞,主张先征讨高句丽,夺取三韩之地。
一派主张撕破广宁防线,寻求和大虞边军主力决战,逼虞皇承认他们的地位。
还有一派主张以辽河为界,先攻克盖州、复州、金州三卫,拿下辽河以北的土地。
在此前的高层会议中,以大单于呼格吉勒为首的决战派,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随着进攻的受阻,情况渐渐发生了变化。
大家对撕破广宁防线的信心,越来越没有底气,许多人都变得保守了起来。
作为大单于的长兄,尼赤勒格在鞑靼一族中,拥有仅次于单于的地位。
此时提出的建议,就是代表着鞑靼一族中保守派的立场。
相比坚固的广宁防线,孤悬在外的盖州、复州、金州三卫,看起来明显要好欺负的多。
能够逼迫敌人出来决战最好,就算敌人不中计,他们也可以巩固后方。
扫视了众人一眼,从大家躲闪的目光之中,呼格吉勒已经获知了答案。
在广宁防线上撞了一个包之后,此时大家的头已经没有之前那么铁了,一个个都不想啃这根硬骨头。
“好留下一个万户,继续盯着广宁的虞军,其余人转战三卫!”
呼格吉勒心情不爽的下令道。
这年头老大不好当,尤其是在弱肉强食的鞑靼一族当老大。
下面的小弟,一个个都是大权在握。
几个兄弟也不安分,就等着他犯错,好逆袭上位。
内心深处他已经下定决心,等打赢了这场仗,就好好整肃一番内务。
……
广宁城。
“报!”
“启禀督师,虏军分出一路人马,向盖州方向而去!”
收到这个消息,鲍志勇微微点头。
北虏的行动,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
作为一名防守型统帅,目睹了广宁防线的坚固之后,他就知道北虏不会在这里死磕。
对北虏来说,除了广宁防线是他们身上的枷锁外,沿海三卫也是一个重大威胁。
只要三地在朝廷手中,大虞就可以随时出兵,袭扰他们的后方。
不拔掉这颗钉子,北虏永远无法放心南下。
为了加强三卫的防御,鲍志勇早早上书朝廷,派水师为三卫运送战略物资。
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从海上增兵三地。
“传令下去,各部严守城池,别管北虏的行动。”
鲍志勇淡定的下令道。
作为辽东督师,他不怕北虏攻城,就怕北虏什么也不干。
以沿海三卫城池的坚固,北虏想要攻破,势必要付出惨烈代价。
即便是丢了三地,朝廷依旧可以从海上收复失地。
北虏没有水师,想要保障后方安全,势必要分兵进行驻守。
削弱敌人的兵力,拉长敌人的战线,在消耗中拖死北虏。
就是他的平辽策,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的时间长了一点,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犹豫了再三,鲍志勇暗自叹了一口气,随即压下了准备已久的《平辽策》。
倘若天元帝的身体不出问题,这就是最好的平辽策。
正面战场稳扎稳打,分兵从海上不断袭扰敌军后方,削弱敌人的战争潜力。
拖上三五之后,北虏就会成为历史。
靠水磨工夫赢得的胜利,虽然无法取得显赫的战绩,但也不会遭遇大败。
“督师放心,沿海三卫丢不了。
现在这个季节,渤海湾又不会冰封。
海路掌握在朝廷手中,如果他们坚持不住,直接从海上增兵便是。
长时间作战,对北虏的后勤,也是一种考验。
最多耗上一年半载,他们就会退兵。”
见鲍督师心情不好,一旁的辽东总兵曹开维开口安慰道。
对这位新任的辽东督师,辽东将门还是很拥戴的。
原因就两条,这位既不会克扣大家的军饷,又不会逼着大家出去和北虏拼命。
上一任辽东总兵,就在和北虏的决战中丧命,无数辽东子弟血洒疆场。
虽然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但出城和北虏拼命,那是真的要拿命去拼。
“这些事情,本督自然知道,可朝廷那边……
哎!
援军已经从各地出发,等各路援军集结起来,就是和北虏决战的时间。
问题是敌人和我们不一样,打不赢他们可以跑。
参考前面几次朝廷组织的围剿,大多数时间都攻克了敌人的老巢。 可那没有意义,歼灭不了北虏主力,夺取的地盘越多,就意味着战线越长。
不仅无法带来助力,反而会增加失败的概率。
本督已经上书朝廷,陈述了利弊,结果却是不容乐观!”
鲍志勇摇了摇头说道。
在朝中他属于中立派。
能够担任辽东督师,一半是因为文官中缺少有统兵经验的,一方面源于朝廷各派的互相妥协。
背后没有派系力量支持,导致他这个辽东督师,在平辽问题上的话语权非常有限。
“督师,既然阻止不了,那就顺势而为。
同北虏相比,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朝廷兵多。
除了正面战场外,还可以多开辟几个后方战场,让敌人首尾不能相顾。
您不妨先核算一下,朝中哪些部队能打,提前做好战略部署。
真打起来了,我们多线出击,想来也不会吃多少亏。”
曹开维夹带着私货提议道。
开辟多线战场,嘴上说起来轻松。
真要去具体落实,却是困难重重。
大虞的兵多不假,但那是纸面上的兵,真正能打的部队屈指可数。
把精锐投入到后方冒险,正面战场的压力却是会减轻,但深入敌后的部队就要玩命了。
稍有不慎,就会被敌人逐个击破,典型的队友祭献大法。
“且先看着吧!”
鲍志勇面无表情的回答道。
如此简单的算计,自然瞒不过他的眼睛。
作为辽东总兵,曹开维为自己麾下的部队谋划,完全是情理之中。
可作为辽东督师,鲍志勇却必须考虑全局。
真要是稀里糊涂调兵过去,送一波人头给北虏,他这个督师也就当到头了。
不过这份计划,他还是放在了心上。
风险确实大了一点,但打仗岂能不沾风险。
……
扬州府。
“传令下去,所有出征的士卒,每人发放白银一两、盐五斤。
作为主力的骑兵营,单独核算军功。
斩杀一名海盗赏银二两,海盗小头目十两、大头目五十两。
所有赏赐,全部足额发放,任何人不得漂没!”
战火平息之后,李牧开启了善后工作。
坦率的说,这些奖赏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寒酸。
可军中自有规矩,一边倒的屠杀战斗,注定了战功核定不能太高。
如果把赏银数额定的太高,一场大战下来,他这个参将就会破产。
毕竟朝廷派发的赏银,在经过层层克扣之后,剩下就那么点儿。
“参将大人,直接把盐发下去不好吧!
我们在战报上,可是说没有缴获任何战利品。
此时发放实物,很容易授人以柄。
尤其是这些盐场的主人,来头一个比一个大,万一过来讨要战利品就麻烦了。”
舒忠义委婉的劝说道。
作为本次大战的第一功臣,他算是在扬州营中站稳了脚跟,再也不是那个小透明。
可长期养成的本能习惯,还是让他对朝中权贵充满了畏惧。
唯恐一个不小心,就惹祸上身。
“放心好了。
本官已经和各大盐场的真正主人沟通过,这次海盗入侵的责任,不会落到我们头上。
毕竟有大虞律约束着,没有南京兵部的调令,我们无权私自出兵。
越是大人物,就越忌讳这些,谁也不想让陛下多想。
往后大家对这些盐场略微照顾一些,不要让海盗过去作乱即可。
些许战利品,对背后的东家来说完全不值一提,人家不会往心里去。”
李牧胸有成竹的说道。
盐场背后的主人,能够这么好说话,那是大家本就是一个圈子的人。
文武之分,仅限于台前。
进入到了幕后,这种界限就不那么明显。
有了海盗之祸,更凸显了扬州营的重要性,正常人都不会去得罪。
真要是翻了脸,那就不是被一伙海盗袭击,而是隔三差五的遭遇海盗。
守卫一方平安很难,但祸乱一方秩序,却非常的简单。
选择给士兵发放食盐,纯粹是缴获的战利品中,食盐占比太多了。
留下自用没事,拿出去贩卖,那就是在挑战盐场主人的底线。
人家购买盐场,也是花了大价钱的,还承包了纳税定额。
什么买卖能做,什么买卖不能干,李牧可是门清。
贩卖私盐,扰乱官盐市场,可是在动人家的核心利益。
即便是真要贩卖私盐,那也是他们这些包税的盐场主人去卖。
……
剿灭海盗的事情告一段落,扬州营上下再次忙碌了起来。
从扬州府借来的土地,终于迎来了大丰收。
对亲自参与耕种的士卒来说,没有什么比看着春粮入库,更能让人安心。
看得出来,大家是饿怕了。
明明每天抢收累的要死,一个个士卒的脸上,却总是洋溢着笑容。
虽然跟着李牧之后,大家已经能够填饱肚子,但买来的粮食还是让他们没有安全感。
唯恐哪天军中没钱,又要过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
现在情况不一样,眼前这些粮食,都是军田中产出的。
“大人,扣除雇户的分成外,今年春粮收了十二万石,比预期中略少一些。
主要是去岁抢种的时候,为了扩大种族面积,没有精耕细作。
雇主们全部安排到位,从下一季开始,土地就有人精心照顾。
开垦出来的田亩数量会增加一些,亩产也会提升一些,秋粮收入必定会大幅度增加。
除了留下自用的粮食外,我们还可以出售一部分进行变现。”
兰林杰兴奋的汇报道。
作为扬州营的大管家,财政问题一直都是困扰他的最大难题。
哪怕有矿产的弥补,那也只能勉强做到收支平衡。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随着春粮入库,往后主粮无需从外面购买,将节省一大笔的开销。
“兰先生,这次的粮食,就不用对外出售了。
士卒们把这些粮食当做宝贝疙瘩,此时若是出售,必然会打击军心士气。
多修一些粮仓,把粮食全部储存下来。
等到秋粮入库之后,如果军中蓄粮太多,那就发放部分粮食充当军饷。”
李牧一本正经的忽悠道。
卖粮会不会影响士气不知道,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今年粮食价格会上涨。
辽东大战影响的不光辽东,周边各省也需要抽调壮丁,赶赴前线服徭役。
大量的劳动力被抽调,北方各省的粮食产量,必然会受到影响。
如果天公不作美,再爆发点儿自然灾害,那么造成的冲击就更大了。
甭管局势怎么变化,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李牧虽然没有囤积居奇,趁机发国难财的心思,但储备一些应急粮,还是要做的。
“学生明白了!”
见李牧主意已定,兰林杰随即回答道。
……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混账!”
“一个个都怎么打仗的?”
“老子让你们吸引敌军出来。
这是诱敌,诱敌!
不是让你们去攻城!
……”
连续多日的进攻受阻,呼格吉勒单于积攒了一肚子的火气。
偏偏小弟们还不省心,明明他的命令是诱敌,结果还是有人真跑去攻城。
没有任何意外,除了留下几百具尸体外,战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大单于,虞人是属乌龟的。
从大战爆发到现在,他们就没有主动出击过一次。
根据搜集的情报,虞皇任命的辽东督师鲍志勇,就是一名防守型将领。
此前曾多次挡住鬼方和瓦剌的入侵,想要诱使他们出来决战,怕是不容易。”
额尔德忐忑的劝说道。
相比大虞朝,他们的力量,还是太过薄弱。
此前的几次胜利,都是野战中取得的。
全民皆兵的鞑靼族,主要以骑兵为主,步军编制仅有收编的大虞降卒。
这个群体规模还小,全部加起来都不到两万人,主要充当辅兵用。
想要用这点儿步卒,攻克敌人重兵把守的坚城,明显是没有希望。
“不容易也要干!
如果容易的话,还要你们干什么?
虞朝皇帝正在筹谋反攻,如果不先出手把他们打痛,后面就永无宁日了。
以大虞的人力财力物力,可以轻松武装起数十万精锐骑兵。
到时候就算是草原上的所有部落,全部联合起来,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呼格吉勒怒斥道。
被大虞视为生死大敌的北虏单于,居然是一名恐虞症患者,传了出去估摸着会令许多人大跌眼镜。
不过在场众人,却没有表示异议。
单从纸面数据来看,大虞朝就是一个妥妥的庞然大物。
国内人口上万万,名义上拥兵两百多万,占据着这个时代最肥沃的土地,拥有当代最先进的武器。
无论怎么看,大虞都有按死一众草原民族的实力。
即便是前面多次对虞作战胜利,大家的畏惧之心依旧存在。
鞑靼一族的战略计划,也不是覆灭大虞。
哪怕最乐观的人,此时也只想着把虞人赶出辽东。
然后签订一份和平协议,成为大虞众多属国中的一员。
“大单于,大虞军队既然不肯出来,那么我们就逼他们出来。
广宁卫既然不好打,那么我们就先去打盖州卫、复州卫、金州卫。
虞朝人最擅长内斗,如果鲍志勇敢见死不救,我们就释放谣言。
到时候虞朝那帮御史,必定会弹劾鲍志勇。
或许不需要我们动手,虞朝那帮大臣就会出手,帮我们干掉这个绊脚石!”
一旁的尼赤勒格开口提议道。
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
嘲讽大虞朝擅长内斗,其实鞑靼一族也不差多少。
只不过他们的基本盘小,还有大虞那个共同敌人在侧,局势不允许他们内斗。
光这次攻打大虞,鞑靼一族内部就分成三派。
一派坚决反对进攻大虞,主张先征讨高句丽,夺取三韩之地。
一派主张撕破广宁防线,寻求和大虞边军主力决战,逼虞皇承认他们的地位。
还有一派主张以辽河为界,先攻克盖州、复州、金州三卫,拿下辽河以北的土地。
在此前的高层会议中,以大单于呼格吉勒为首的决战派,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随着进攻的受阻,情况渐渐发生了变化。
大家对撕破广宁防线的信心,越来越没有底气,许多人都变得保守了起来。
作为大单于的长兄,尼赤勒格在鞑靼一族中,拥有仅次于单于的地位。
此时提出的建议,就是代表着鞑靼一族中保守派的立场。
相比坚固的广宁防线,孤悬在外的盖州、复州、金州三卫,看起来明显要好欺负的多。
能够逼迫敌人出来决战最好,就算敌人不中计,他们也可以巩固后方。
扫视了众人一眼,从大家躲闪的目光之中,呼格吉勒已经获知了答案。
在广宁防线上撞了一个包之后,此时大家的头已经没有之前那么铁了,一个个都不想啃这根硬骨头。
“好留下一个万户,继续盯着广宁的虞军,其余人转战三卫!”
呼格吉勒心情不爽的下令道。
这年头老大不好当,尤其是在弱肉强食的鞑靼一族当老大。
下面的小弟,一个个都是大权在握。
几个兄弟也不安分,就等着他犯错,好逆袭上位。
内心深处他已经下定决心,等打赢了这场仗,就好好整肃一番内务。
……
广宁城。
“报!”
“启禀督师,虏军分出一路人马,向盖州方向而去!”
收到这个消息,鲍志勇微微点头。
北虏的行动,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
作为一名防守型统帅,目睹了广宁防线的坚固之后,他就知道北虏不会在这里死磕。
对北虏来说,除了广宁防线是他们身上的枷锁外,沿海三卫也是一个重大威胁。
只要三地在朝廷手中,大虞就可以随时出兵,袭扰他们的后方。
不拔掉这颗钉子,北虏永远无法放心南下。
为了加强三卫的防御,鲍志勇早早上书朝廷,派水师为三卫运送战略物资。
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从海上增兵三地。
“传令下去,各部严守城池,别管北虏的行动。”
鲍志勇淡定的下令道。
作为辽东督师,他不怕北虏攻城,就怕北虏什么也不干。
以沿海三卫城池的坚固,北虏想要攻破,势必要付出惨烈代价。
即便是丢了三地,朝廷依旧可以从海上收复失地。
北虏没有水师,想要保障后方安全,势必要分兵进行驻守。
削弱敌人的兵力,拉长敌人的战线,在消耗中拖死北虏。
就是他的平辽策,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的时间长了一点,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犹豫了再三,鲍志勇暗自叹了一口气,随即压下了准备已久的《平辽策》。
倘若天元帝的身体不出问题,这就是最好的平辽策。
正面战场稳扎稳打,分兵从海上不断袭扰敌军后方,削弱敌人的战争潜力。
拖上三五之后,北虏就会成为历史。
靠水磨工夫赢得的胜利,虽然无法取得显赫的战绩,但也不会遭遇大败。
“督师放心,沿海三卫丢不了。
现在这个季节,渤海湾又不会冰封。
海路掌握在朝廷手中,如果他们坚持不住,直接从海上增兵便是。
长时间作战,对北虏的后勤,也是一种考验。
最多耗上一年半载,他们就会退兵。”
见鲍督师心情不好,一旁的辽东总兵曹开维开口安慰道。
对这位新任的辽东督师,辽东将门还是很拥戴的。
原因就两条,这位既不会克扣大家的军饷,又不会逼着大家出去和北虏拼命。
上一任辽东总兵,就在和北虏的决战中丧命,无数辽东子弟血洒疆场。
虽然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但出城和北虏拼命,那是真的要拿命去拼。
“这些事情,本督自然知道,可朝廷那边……
哎!
援军已经从各地出发,等各路援军集结起来,就是和北虏决战的时间。
问题是敌人和我们不一样,打不赢他们可以跑。
参考前面几次朝廷组织的围剿,大多数时间都攻克了敌人的老巢。 可那没有意义,歼灭不了北虏主力,夺取的地盘越多,就意味着战线越长。
不仅无法带来助力,反而会增加失败的概率。
本督已经上书朝廷,陈述了利弊,结果却是不容乐观!”
鲍志勇摇了摇头说道。
在朝中他属于中立派。
能够担任辽东督师,一半是因为文官中缺少有统兵经验的,一方面源于朝廷各派的互相妥协。
背后没有派系力量支持,导致他这个辽东督师,在平辽问题上的话语权非常有限。
“督师,既然阻止不了,那就顺势而为。
同北虏相比,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朝廷兵多。
除了正面战场外,还可以多开辟几个后方战场,让敌人首尾不能相顾。
您不妨先核算一下,朝中哪些部队能打,提前做好战略部署。
真打起来了,我们多线出击,想来也不会吃多少亏。”
曹开维夹带着私货提议道。
开辟多线战场,嘴上说起来轻松。
真要去具体落实,却是困难重重。
大虞的兵多不假,但那是纸面上的兵,真正能打的部队屈指可数。
把精锐投入到后方冒险,正面战场的压力却是会减轻,但深入敌后的部队就要玩命了。
稍有不慎,就会被敌人逐个击破,典型的队友祭献大法。
“且先看着吧!”
鲍志勇面无表情的回答道。
如此简单的算计,自然瞒不过他的眼睛。
作为辽东总兵,曹开维为自己麾下的部队谋划,完全是情理之中。
可作为辽东督师,鲍志勇却必须考虑全局。
真要是稀里糊涂调兵过去,送一波人头给北虏,他这个督师也就当到头了。
不过这份计划,他还是放在了心上。
风险确实大了一点,但打仗岂能不沾风险。
……
扬州府。
“传令下去,所有出征的士卒,每人发放白银一两、盐五斤。
作为主力的骑兵营,单独核算军功。
斩杀一名海盗赏银二两,海盗小头目十两、大头目五十两。
所有赏赐,全部足额发放,任何人不得漂没!”
战火平息之后,李牧开启了善后工作。
坦率的说,这些奖赏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寒酸。
可军中自有规矩,一边倒的屠杀战斗,注定了战功核定不能太高。
如果把赏银数额定的太高,一场大战下来,他这个参将就会破产。
毕竟朝廷派发的赏银,在经过层层克扣之后,剩下就那么点儿。
“参将大人,直接把盐发下去不好吧!
我们在战报上,可是说没有缴获任何战利品。
此时发放实物,很容易授人以柄。
尤其是这些盐场的主人,来头一个比一个大,万一过来讨要战利品就麻烦了。”
舒忠义委婉的劝说道。
作为本次大战的第一功臣,他算是在扬州营中站稳了脚跟,再也不是那个小透明。
可长期养成的本能习惯,还是让他对朝中权贵充满了畏惧。
唯恐一个不小心,就惹祸上身。
“放心好了。
本官已经和各大盐场的真正主人沟通过,这次海盗入侵的责任,不会落到我们头上。
毕竟有大虞律约束着,没有南京兵部的调令,我们无权私自出兵。
越是大人物,就越忌讳这些,谁也不想让陛下多想。
往后大家对这些盐场略微照顾一些,不要让海盗过去作乱即可。
些许战利品,对背后的东家来说完全不值一提,人家不会往心里去。”
李牧胸有成竹的说道。
盐场背后的主人,能够这么好说话,那是大家本就是一个圈子的人。
文武之分,仅限于台前。
进入到了幕后,这种界限就不那么明显。
有了海盗之祸,更凸显了扬州营的重要性,正常人都不会去得罪。
真要是翻了脸,那就不是被一伙海盗袭击,而是隔三差五的遭遇海盗。
守卫一方平安很难,但祸乱一方秩序,却非常的简单。
选择给士兵发放食盐,纯粹是缴获的战利品中,食盐占比太多了。
留下自用没事,拿出去贩卖,那就是在挑战盐场主人的底线。
人家购买盐场,也是花了大价钱的,还承包了纳税定额。
什么买卖能做,什么买卖不能干,李牧可是门清。
贩卖私盐,扰乱官盐市场,可是在动人家的核心利益。
即便是真要贩卖私盐,那也是他们这些包税的盐场主人去卖。
……
剿灭海盗的事情告一段落,扬州营上下再次忙碌了起来。
从扬州府借来的土地,终于迎来了大丰收。
对亲自参与耕种的士卒来说,没有什么比看着春粮入库,更能让人安心。
看得出来,大家是饿怕了。
明明每天抢收累的要死,一个个士卒的脸上,却总是洋溢着笑容。
虽然跟着李牧之后,大家已经能够填饱肚子,但买来的粮食还是让他们没有安全感。
唯恐哪天军中没钱,又要过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
现在情况不一样,眼前这些粮食,都是军田中产出的。
“大人,扣除雇户的分成外,今年春粮收了十二万石,比预期中略少一些。
主要是去岁抢种的时候,为了扩大种族面积,没有精耕细作。
雇主们全部安排到位,从下一季开始,土地就有人精心照顾。
开垦出来的田亩数量会增加一些,亩产也会提升一些,秋粮收入必定会大幅度增加。
除了留下自用的粮食外,我们还可以出售一部分进行变现。”
兰林杰兴奋的汇报道。
作为扬州营的大管家,财政问题一直都是困扰他的最大难题。
哪怕有矿产的弥补,那也只能勉强做到收支平衡。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随着春粮入库,往后主粮无需从外面购买,将节省一大笔的开销。
“兰先生,这次的粮食,就不用对外出售了。
士卒们把这些粮食当做宝贝疙瘩,此时若是出售,必然会打击军心士气。
多修一些粮仓,把粮食全部储存下来。
等到秋粮入库之后,如果军中蓄粮太多,那就发放部分粮食充当军饷。”
李牧一本正经的忽悠道。
卖粮会不会影响士气不知道,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今年粮食价格会上涨。
辽东大战影响的不光辽东,周边各省也需要抽调壮丁,赶赴前线服徭役。
大量的劳动力被抽调,北方各省的粮食产量,必然会受到影响。
如果天公不作美,再爆发点儿自然灾害,那么造成的冲击就更大了。
甭管局势怎么变化,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李牧虽然没有囤积居奇,趁机发国难财的心思,但储备一些应急粮,还是要做的。
“学生明白了!”
见李牧主意已定,兰林杰随即回答道。
……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