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清早,项绪驾车,霍海坐在车上打哈欠。
新年前的最后一天,是早就定好的朝会的日子。
本来朝会这种事情,霍海是不会来的,不过这一次朝会要讨论的事情,全都跟霍海有关,想不来都不行。
霍海大概能想象到,这应该是历史上那一次盐铁中朝,只是被自己搞成了煤钢大朝会。
到了皇宫,一名羽林卫立刻上前,说是引导霍海去朝堂,实际上鞍前马后,又是垫小凳子让霍海下车,又是帮霍海掌灯。
虽然天其实已经很亮了。
霍海看着这年轻的最多和霍光差不多大的羽林卫:“你叫什么。”
一边问霍海一边往前走。
羽林卫低头弓腰:“上官桀。”
霍海脚步停了下来。
上官桀?
听着耳熟。
霍海:“你家还有亲人吗?”
上官桀小心翼翼的照路:“老母亲还在,父亲战死了,我还有个妹妹。”
霍海:“没有权贵亲属?”
上官桀摆头。
这小孩能在这个年纪正式成为羽林卫,很难得了。
一路上霍海都在思考上官桀是谁,最终只是记得,这个名字经常和金日磾桑弘羊霍光这些名字一起出现。
四大辅臣之一。
这个人原来是羽林卫。
羽林卫的来历霍海可还是记得清清楚楚的,所有的羽林卫,都是良家子的后代,准确的说是,主动参军的良家子的后代。
而且,百分之一百全是孤儿。
都是将士战死留下的遗孤。
想通之后,霍海大呼上当。
以前看短视频,看到某知名王姓作家,说汉武帝时期,战死的将士见不着尸体死了失踪了的,全家人充为奴隶,霍海信以为真。
等知道羽林卫的由来后,才知道,搞了半天,抹黑是吧。
到了宫门口,霍海看到路博德迎了上来,这家伙笑嘻嘻的,看来最近有好事。
霍海:“你笑的脸都快烂了。”
路博德哈哈大笑,直接笑出声:“我的研究有点成果,义妁终于答应和我一起去看灯会了。”
霍海歪头:“你怎么知道有灯会?”
灯会是为了刺激消费的又一举措,是留在元宵节那天的。
目前来说元宵节其实应该叫做上元节,后面还有中元节下元节,就是纪念三一主神的和后世的三元节还不太一样。
霍海要把上元节推动成元宵节,搞一个标准夜市出来。
这既可以积累经验,又可以给以后的夜市夜生活打个样。
不过路博德作为羽林卫副统领,知道也正常。
“爽了是吧。”霍海笑着。
路博德:“可惜不久之后我就没办法继续研究了。”
霍海摆了摆头:“你安心研究吧。”
路博德可能以为他要外派挂职然后准备出征了?其实还需要些时日。
路博德摆头:“可能没那么轻松。”
两人聊了一会儿,霍海才看向路博德:“这小子挺会做人的,照顾一下。”
路博德尬笑:“这不好吧,我哪儿敢往陛下身边调派人。”
霍海:“谁说让你把他调到陛下身边去,你把他调到能往上爬的地方去就行了。你不愿意的话我找我哥做。”
别忘了路博德只是羽林卫的二把手,霍去病才是名义上的一把手。
路博德:“这个简单。”
上官桀投来了感激的眼光。
上官桀这种要背景没背景要钱没钱的小孩,能一步步成为四大辅臣,证明他的能力绝对是人中俊杰。
只可惜他还斗不过霍光。
但是,如果现在有机会,那只需要一手提拔,他就成了自己人了,何乐而不为?
等进入朝堂,霍海才发现,今天的形势格外严峻。
甚至群臣都不插科打诨了,很明显,所有人今天来就是来开战的。
虽然前几次朝会霍海都没来,但前几次发生了什么,霍海很清楚。
盐铁钢煤的讨论,已经激烈到了极限。
盐铁已经够恐怖了,而钢煤还在盐铁之上。
毕竟柴米油盐酱醋茶,排名老末的茶都恐怖如斯,而盐也就排在七个的第四位。
而煤,是代替柴的存在,或者说是升级版的柴。
这是多大的利益,不是傻子都知道。
既然知道,那就要争。
群臣都不说话,霍海也不说,霍海拿着一把椅子,在角落里靠柱子坐了下来。
靠着倒头就睡。
很快,刘彻就来到了朝堂,霍海都还不知道。
附近几个人也没人喊霍海的。
等霍海一觉睡醒时,正看到东方朔在高谈阔论,大谈埃及梨轩如何如何。
霍海又仔细听了两句,才发现,东方朔是要组建使节队伍去埃及的梨轩(亚历山大港)访问。
又听了会儿,才知道刚刚内瑟斯上朝堂给群臣讲述了埃及的情况。
现在已经退出去了。
东方朔直言使节队伍是假,要安插间谍探查一路上各国的情况才是真。
不少大臣认为,现在大汉对于匈奴是优势状态,西域各国不敢造次,所以这一次出使,不会像张骞那么费劲,应该加大规模。
刘彻同意了之后,东方朔退回了大臣们之中,非常满意。
在前面几年,东方朔除了当喷子喷一些看不惯的事物之外,没有提出过任何建设性意见。
简单来说大汉无敌破坏王。
如今在朝堂上抒发己见,主导一次大的外事活动,让东方朔总算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感觉自己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
退下来的东方朔还看了一眼霍海,投来感谢的目光。
霍海也不敢说这事儿是自己的功劳,但内瑟斯这事儿霍海的确出了一些力气,对着东方朔比了个大拇指。
不少人都看在眼里。
很多人都在嘀咕了起来:霍海这个无利不起早的家伙,有他参与的事儿,就没有不赚钱的!他盯上了遥远的埃及?
此时,李蔡走了出来,拱手:“陛下,臣有本奏。”
“国不可一日无君,大汉中央之国有陛下坐镇,而江都国却失其君。”
在场的人很多都不知道这回事儿。
霍海装不知道。
之前赵禹那家伙想要搞霍海,让霍海看了刘建的卷宗,霍海对里面的事情一清二楚。
这个江都国以前叫做吴国,七王之乱造反就是吴国带的头。
景帝又把吴国封给了自己的儿子刘非。
刘非允文允武,同时推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多次立下战功,是诸王代表。
江都国总算是脱离了政治影响,好起来了。
但好了没多久,刘建这个变态,又是乱搞男女关系,而且还是在小妈爱好者,还搞骨科,还乱杀人,还搞人兽研究,本来就死路一条了,他还偷偷诅咒刘彻,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他还对其他王的造反知情不报。
所以,几个月前他就‘自杀’体面了。
李蔡口中却是另一套说辞:“刘建此人荒唐至极……但国不可一日无君。”
所有人都看向了李蔡,不知道李蔡要推荐谁成为新的江都王。
李蔡话锋一转:“既然无君,就该收归中国,建议陛下改江都国为广陵郡。”
“听闻陛下的第四子已经诞生,这过个几年,也好再封广陵王广陵国。”
刘彻:“众爱卿以为如何?”
一群人都称好。
这个时候,一个小女孩走上了朝堂。
大概十三四岁的样子。
李蔡:“当初刘建自杀后,其妻妾妃子都被抛弃在了大街上,无人管,但他还有一个女儿,名为刘细君,乃是皇室后裔,所以被官员送到了长安。”
霍海在后面嘀咕:“什么狗屁被抛弃在了大街上没人管,是当地贵族豪强把他那些个老婆给分了吧。拖油瓶没人要。”
刘彻瞥了一眼后面:“霍海,你在嘀咕什么?”
霍海:“臣说!刘建不是个东西!居然为了私欲弄得老婆孩子没人管,简直是对不起高祖陛下!死了就行吗?建议拖出来鞭尸。”
“给诸王提个醒。”
刘细君转托看向霍海。
十四五岁,其实都可以嫁人了。
只是皇室后代,没人敢动而已。
她当然也明白事理了。
虽然老爹不是个东西,但是当女儿的,也不能任人骂啊,瞪了过去。
刘彻:“刘细君是翁主,按理说应该可以嫁人了,但是又没有好的人选,在长安又没有去处。”
“这个事情,就交由你来安排了。”
霍海左看右看:“谁?”
刘彻:“你,霍海,够不够清楚。”
霍海只能拱手:“臣遵旨。”
刘细君又仔细的看了看霍海:他就是霍海?
刘细君可是个喜欢文艺的贵族女,当然了,这个时代没有哪个贵女不喜欢文艺的。
听到霍海就是霍海后,刘细君对霍海更多的是好奇。
刘彻捏了捏胡须,心中暗笑:狗东西,你还想尚公主,要是刘细君看上你了,朕就下旨赐婚。
刘彻已经看霍海不爽很久了,但是一直没有办法也没有理由阻止霍海靠近卫长公主,现在终于有转机了。
看到刘细君主动走向了霍海,刘彻更是笑麻了。
霍海内心却在想:我刚刚骂了她爹,她会不会一怒暴起,捅我一刀?
不过什么都没发生,刘细君就站在了霍海身旁。
接着卫青拱手:“陛下,臣有要事,要用地图。”
刘彻手一挥,王内侍带人把卷起来的巨大的牛皮地图给放了下来。
这是大汉地图。
上面标注了大江大河,十三州以及所有城市的位置。
卫青指着黄河几字型弯儿里面:“这个地方,秦时叫做九原,是秦长城所在。”
“之后却一直在匈奴手中,但在六……七年前,我们把这一部分收了回来,在这里建立了五原郡。”
群臣都在点头,这个事情大家都还记得。
百年来一次的开疆扩土,想要忘记都难。
卫青指着其中一个地方:“去年,我们在朝堂上讨论过,要在这里分为,上郡、西河郡、五原郡、朔方郡、云中郡。”
所有人都看向了霍海。
本来,匈奴投降的四万人就会被安排在这五个地方,形成新的四个郡加上原来的五原郡,成为北境五郡。
但是,现在匈奴人没上去。
卫青:“坏消息是,匈奴人被留下了,没法派他们去扩充郡城。好消息是……”
卫青总觉得说这个话有点怪。
但还是开口:“好消息是,去年河洛受灾,大量百姓赶往长安。”
“其中有一部分经过函谷关时,关守怕放他们到长安会惹事儿,于是给指了歪路……于是这群难民多达五万人,一路顺着大河而上,走到了这里,留了下来。”
废话,想要不留下都费劲,那大河也要走的过去啊,那地方本来准确的说就是匈奴人的实际控制区。
虽然匈奴被卫青霍去病打的节节败退,但大汉一直没有对这片土地进行有效的统治,现在是个两不管地带。
很多大臣听到是这么个好消息,一口水喷了出来。
刘细君疑惑:“这算好消息吗?那么多难民去了那么荒芜的地方……”
霍海:“你懂个屁,你知道为什么河洛的人会受灾吗?”
因为河洛地区本来留做赈灾的物资,全部被送去了五郡,为的就是以投降的匈奴人口为基础,建立五座郡城,这样一来,黄河南岸在百年之后再度全部成为汉地。
霍海:“什么关守指了歪路,分明是陛下故意让难民去的。”
要知道这些资源送去那儿,路上起码要消耗百分之六十。 这么大的损耗,送去的资源不用?
万一翻年匈奴南下,把那些东西抢了怎么办?
霍海留住匈奴人,或者说刘彻听霍海的留下匈奴人,是避免南北匈奴政策的弊端,避免形成南匈奴日后造反。
这个南匈奴长期接触汉人的技术,又有匈奴人的凶性,未来很不好处理。
反而留下他们在长安挖煤,是最佳选择。
而五郡必须要开,怎么办?那就送本来要来难民北上。
这样一来,难民用上了准备好的物资,活了下来,五郡顺利开拓。
这话在朝堂上说起来,这么扯淡,史官估计也是顺势记录了下来。
霍海总算是知道自己看历史的时候总看到那么多扯淡的事情了。
当时还以为古人脑回路不一样,现在才知道都是扯淡的。
毕竟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史官都是要记录的。
卫青总不能说‘陛下把匈奴人都留下给自己挖煤赚钱了,把本来要赈灾的难民送去了北方开疆扩土’吧。
更关键的是,关守怕放了难民进长安会惹祸这种胡说八道会有人信?
长安贵族豪族遍地,从长安西去的陵县,那可是长达几十公里的城市带,一大堆陵县。
里面住的全是有钱人。
这些人每年都等着难民到长安,然后好分奴隶呢!
只是今年,难民被霍海一口吃了而已。
不过这事情也是给霍海打掩护了。
在卫青看来,霍海吃了,就是霍家吃了,这些人就等于是霍家的了。
刘细君若有所思似乎逐渐明白了什么是政治。
“你们这些坏人。”
霍海回头:“还能坏的过你爹???”
刘细君愣了一下陷入了沉思。
究竟是拥有权利,利用权利一句话左右数万人的命运更坏,还是利于权利,玩弄几个人的生命更坏?
在事情盖棺定论之前,谁又能知道这几万人的命运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可以说,这次所谓的天灾,和难民潮,从它发生,一直到现在的处理结果,全程都在朝堂的控制之下,甚至就是刘彻计划好的。
只是中途发生了变故,难民的一部分和匈奴人的一部分发生了命运置换罢了。
刘细君低下头去,似乎在思考什么。
霍海看得出,刘细君有很强的参政欲望,她可能觉得自己如果在朝堂,做的会比衮衮诸公更好。
想到这个之后,霍海突然思索了起来。
刘细君刘细君,这个名字听得耳熟。
原来是她。
“你最好离政治远远地。”霍海警告她:“就算是现在朝堂上不为外人知的谈论,也只是政治最浅显的一点东西而已,你根本不懂刚刚朝堂上发生了什么。”
此时卫青还在讲开五郡的事情,还有筑沃野县城,设立云中郡什么的事情。
他跟最近的小学老师们学的,拿着一根细木棍,指着地图的点,更方便其他人理解,讲述着开五郡的好处。
当然了,讲的全是对大汉的好处。
刘细君:“那他现在在讲什么?难道不是对大汉的好处吗?”
霍海:“大将军在讲,五原云中常年是匈奴最适合放牧的地方,暗示这里可以养殖数百万头羊,足够供给全大汉所有人穿上羊毛衣。”
“这数百万头羊,能制造出每年超过十五亿大钱的收益。”
“只要你们同意这个方针,接下来这五郡建立,你们就可以去这儿放牧了,至于这钱谁最后赚到手,那就看谁本事大了。”
刘细君愕然,又看向了讲述对攻打匈奴的好处的卫青,不敢相信。
卫青什么时候讲这些了?
霍海继续翻译:“现在卫青大将军讲的是,他尝试过用利诱的方式让两个大河北岸并州冀州以北活动的匈奴王,让他们给大汉放牧,他们不干。”
“卫青大将军建议出动小股部队,干死他们,免得他们耽误五郡的建立。如果耽搁了五郡的建立,那就别想放牧赚钱了。”
刘细君完全听不懂。
也看不出卫青哪儿说这些话了。
霍海旁边的一个不认识的官员回头看着霍海,心想这种事情怎么能说出来呢。
果然,最后卫青结案陈词:“臣建议,派遣大军,从右北平出发,扫平这两只匈奴王部落。”
“臣提议,李广将军为帅。”
霍海愣了一下,没有再翻译。
本来以为只是这么个事儿,没想到该李广登场了。
也就是说,这事儿其实是刘彻提出的。
刘彻要再逼李广一把。
李广如果再打不出成绩,那就没有话可以拿出来说了,李广如果不封侯,就得死。
至于为什么选右北平……
因为李蔡是安乐侯,所谓安乐侯的安乐县,就是后世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那个安乐公同一个县,也就是北平!李蔡之前几年开始转为亲近读书人,就是在培植自己的势力。
他以封地安乐县作为基础,辐射整个北平区域,培植了不少官员进入朝堂。
右北平,就是北平东北方向的广大区域。
虽然看起来大,但实际上从行政看,官员派遣都很集中。全是李蔡的人。
加上他跟着石奋、张欧他们学习的谁都不得罪的策略,让李蔡在这条路上也走的很稳。
如果一直没人动的话,李蔡即将完成从陇西凉州土鳖到真正贵族的进化。
董卓没做到,马腾没做到,丁原没做到,他们没做到的事情,差点被李蔡做到了。
也就是说,刘彻对李家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接下来就是把李广李蔡绑着出发。
此战过后,右北平所有官员都得滚下来,到时候……
霍海渐渐想通了,难怪路博德说今天的事情不好阻止。
如果到时候没成功,李广得死,李蔡在朝堂培植的势力会因为战事不利全部被连根拔起,不久之后李蔡也得死。
而路博德就会接替李蔡的人成为右北平太守。
那么明年,就该霍去病登场了。
李广完不成的战事,由霍去病去,那还不是轻松加愉快?恐怕接下来这次,就是历史上霍去病从东北打到西北打穿整个大漠封狼居胥那一次。
而,这样一来,就等于把李蔡的政治资产全面转换成了霍去病的。
同时,刘彻还能抬两个新人上台。
其中一个是路博德,另外一个,应该是……曹襄。
两个人现在一个是皇帝的卫戍,一个是太子的卫戍,不久之后就开始走上朝堂。
刘彻也就对军改完成了新的改革,全面让老一派全部下野,到时候朝堂上除了卫霍之外剩下的也都全是青壮派。
也就是说,大总攻要来了。
可惜……刘彻千算万算没算到霍去病死了。
无论是天意还是意外,还是失利益者的反攻,都是一回事儿。
霍海现在还没搞出青霉素呢!
所有人都在讲,霍海站起身来:“臣反对!”
全场所有人都转头看了过来。
都是很疑惑。
虽然卫家霍家装的有仇一样,也只是装作有间隙,并没有真正的在朝堂为敌。
今天这事儿,明明只要李家出问题,那得到这个利益的就是卫霍。
现在就看李家选,要北平还是要陇西,只能二选一。
漏下来那个,就是卫霍分。
现在霍家老二站出来反对?
你们干事儿之前没有互相商量好么?
卫青也是疑惑,然后沉声:“太子舍人长安少尉霍大人,你好像是个文官。”
刘彻虽然也没想到霍海会旗帜鲜明的站出来反对,但也要提醒卫青:“如果此次征伐成功,霍海可以说是排头功的,因为征伐的钱粮,就是要从他治下来的。”
卫青拱手:“原来如此,陛下,不过霍大人为什么反对作战,这事儿臣不明白。”
刘彻:“你问朕?朕也不明白。”
朝堂上没人明白。
霍海:“臣在研究新的战争工具,如果成功,不需要动大军,只需要一支精兵,就能拿下并州冀州以北的区域。”
虽然但是,霍海当然不可能主动去承诺什么打穿大漠,封狼居胥。
但这事儿也不能让李家先去跳楼。
万一真的是他们下的毒手呢?
霍海不是怜惜他们,而是怕他们狗急跳墙。
如果李广李蔡栽了,接下来李家日子就不好过了,几年后他们怨气积压到了一定程度,恶向胆边生,搞霍去病,完全是符合逻辑的。
霍海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做的,但霍海不想担风险。
一旦霍去病无了,那自己和霍光,又跟历史上的走向一样了。
除非……自己亲自去当将军从东打到西。
这还不累死个人?
霍海当然要把李家排除在外。
霍海:“陛下,臣研究的东西,足够改变战争的形式,只需要看一眼,大家就知道臣所言非虚了。”
“等研究成果出来,臣认为,只需要一万兵马,兵分两路,就能解决并州冀州百姓受到的威胁。”
此话一出,群臣面面相觑,然后哈哈大笑。
好家伙,一万兵马,还兵分两路?
您这是外行话说的内行都笑了啊。
在场的除了年纪小的,其他大部分都是当过武将的,都很清楚战争是怎么回事。
这话实在是让人忍俊不禁。
霍海:“可如果我说的是真的,一次北上的开支是多少?到时候,我们准备一次大战的钱粮又能干多少事儿?”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刘彻也是沉思了起来。
如果是真的。
那自己准备打匈奴一次的钱粮,岂不是能扫平帝国四境?!
霍海:“只需要一个月后,就能见到新式武器的厉害,当然了,计划中的新式武器不止一件,只是一个月后就能见到第一件的厉害了。”
“要真正的形成战斗力,少则一年,多则几年。”
刘彻:“百年大汉都等了,一年有什么等不得的?”
“别说一年,只要能稳赢,等五年十年又如何?”
相比于击败匈奴,让李家做选择只是小事儿。
刘彻马上就把李家抛在一边了。
对比起彻底战胜匈奴,李家算得了什么?
如果战胜匈奴,那河西走廊本身就没那么强的意义了,那李家在陇西死皮赖脸的赖着就赖着呗,慢慢分解掉就行了,就不用急着马上处理了。
刘彻思索了一下:“时间差不多了,先吃早饭,吃完之后,讨论下一个议程。”
说这个话的时候,刘彻话里有话。
所有大臣都明白,马上开始,就要讨论煤钢的事情了,如果这一次没争取到,那后面就没可能了。
这个事情,比明年的战事还重要。
不过也有大臣在想,大清早的吃什么饭,早饭是什么饭?
等已经习惯了三餐制的其他官员科普,他们才知道,长安现在已经流行一天吃三顿了,吃两顿已经不能满足给身体提供强大的动能来干事儿了,长安现在繁华,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每天要走的路要干的事儿太多了,吃三顿才能干事儿。
吃着饭,李敢瞪着霍海。
霍海看李敢瞪自己,忍不住摆头:“蠢货。”
虎贲校尉,还真是又虎又笨。
李蔡摁住李敢的肩膀,把李敢的头转向它处:“别乱看。”
李广走上前看向霍海:“霍大人。”
霍海扒拉了一口小米粥,吃了一口水煮蛋:“李大人,有事儿?”
李广:“我有个老朋友,在你的研究院工作,我有些东西,想请霍大人帮忙带给他。”
霍海歪头:“你的老朋友?在我研究院工作?谁啊?”
李广:“王朔。”
霍海缩头,王朔?好家伙,什么时候来的?
李广讲了起来,霍海才反应过来自己会错意了。
这个王朔,是一个相士,也可以说是天文学家。
反正就是和落下闳类似的职业,但水平不如落下闳。而看星象不如太常太史令,但又有两把刷子那种。
长安城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说李广去问一个天文学家他为什么不能封侯,那个天文学家告诉他是因为他杀降。
原来这个天文学家叫王朔。
霍海点头:“行,我帮你带。”
李广:“李家也想做生意,不知道霍大人手里有没有好项目可以合作。”
霍海摆头:“我没有什么要和你合作的,不过项目多的是,特别是要在陇西发展的项目,有很多。”
李广明白了,霍海是在拒绝结盟,但又表明态度不会敌对。
难怪今天要突然解围。
但,为什么呢?
按道理霍家吞掉李家的全部资源,更符合霍家的利益啊?难道有更大的利益存在而我没看见?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新年前的最后一天,是早就定好的朝会的日子。
本来朝会这种事情,霍海是不会来的,不过这一次朝会要讨论的事情,全都跟霍海有关,想不来都不行。
霍海大概能想象到,这应该是历史上那一次盐铁中朝,只是被自己搞成了煤钢大朝会。
到了皇宫,一名羽林卫立刻上前,说是引导霍海去朝堂,实际上鞍前马后,又是垫小凳子让霍海下车,又是帮霍海掌灯。
虽然天其实已经很亮了。
霍海看着这年轻的最多和霍光差不多大的羽林卫:“你叫什么。”
一边问霍海一边往前走。
羽林卫低头弓腰:“上官桀。”
霍海脚步停了下来。
上官桀?
听着耳熟。
霍海:“你家还有亲人吗?”
上官桀小心翼翼的照路:“老母亲还在,父亲战死了,我还有个妹妹。”
霍海:“没有权贵亲属?”
上官桀摆头。
这小孩能在这个年纪正式成为羽林卫,很难得了。
一路上霍海都在思考上官桀是谁,最终只是记得,这个名字经常和金日磾桑弘羊霍光这些名字一起出现。
四大辅臣之一。
这个人原来是羽林卫。
羽林卫的来历霍海可还是记得清清楚楚的,所有的羽林卫,都是良家子的后代,准确的说是,主动参军的良家子的后代。
而且,百分之一百全是孤儿。
都是将士战死留下的遗孤。
想通之后,霍海大呼上当。
以前看短视频,看到某知名王姓作家,说汉武帝时期,战死的将士见不着尸体死了失踪了的,全家人充为奴隶,霍海信以为真。
等知道羽林卫的由来后,才知道,搞了半天,抹黑是吧。
到了宫门口,霍海看到路博德迎了上来,这家伙笑嘻嘻的,看来最近有好事。
霍海:“你笑的脸都快烂了。”
路博德哈哈大笑,直接笑出声:“我的研究有点成果,义妁终于答应和我一起去看灯会了。”
霍海歪头:“你怎么知道有灯会?”
灯会是为了刺激消费的又一举措,是留在元宵节那天的。
目前来说元宵节其实应该叫做上元节,后面还有中元节下元节,就是纪念三一主神的和后世的三元节还不太一样。
霍海要把上元节推动成元宵节,搞一个标准夜市出来。
这既可以积累经验,又可以给以后的夜市夜生活打个样。
不过路博德作为羽林卫副统领,知道也正常。
“爽了是吧。”霍海笑着。
路博德:“可惜不久之后我就没办法继续研究了。”
霍海摆了摆头:“你安心研究吧。”
路博德可能以为他要外派挂职然后准备出征了?其实还需要些时日。
路博德摆头:“可能没那么轻松。”
两人聊了一会儿,霍海才看向路博德:“这小子挺会做人的,照顾一下。”
路博德尬笑:“这不好吧,我哪儿敢往陛下身边调派人。”
霍海:“谁说让你把他调到陛下身边去,你把他调到能往上爬的地方去就行了。你不愿意的话我找我哥做。”
别忘了路博德只是羽林卫的二把手,霍去病才是名义上的一把手。
路博德:“这个简单。”
上官桀投来了感激的眼光。
上官桀这种要背景没背景要钱没钱的小孩,能一步步成为四大辅臣,证明他的能力绝对是人中俊杰。
只可惜他还斗不过霍光。
但是,如果现在有机会,那只需要一手提拔,他就成了自己人了,何乐而不为?
等进入朝堂,霍海才发现,今天的形势格外严峻。
甚至群臣都不插科打诨了,很明显,所有人今天来就是来开战的。
虽然前几次朝会霍海都没来,但前几次发生了什么,霍海很清楚。
盐铁钢煤的讨论,已经激烈到了极限。
盐铁已经够恐怖了,而钢煤还在盐铁之上。
毕竟柴米油盐酱醋茶,排名老末的茶都恐怖如斯,而盐也就排在七个的第四位。
而煤,是代替柴的存在,或者说是升级版的柴。
这是多大的利益,不是傻子都知道。
既然知道,那就要争。
群臣都不说话,霍海也不说,霍海拿着一把椅子,在角落里靠柱子坐了下来。
靠着倒头就睡。
很快,刘彻就来到了朝堂,霍海都还不知道。
附近几个人也没人喊霍海的。
等霍海一觉睡醒时,正看到东方朔在高谈阔论,大谈埃及梨轩如何如何。
霍海又仔细听了两句,才发现,东方朔是要组建使节队伍去埃及的梨轩(亚历山大港)访问。
又听了会儿,才知道刚刚内瑟斯上朝堂给群臣讲述了埃及的情况。
现在已经退出去了。
东方朔直言使节队伍是假,要安插间谍探查一路上各国的情况才是真。
不少大臣认为,现在大汉对于匈奴是优势状态,西域各国不敢造次,所以这一次出使,不会像张骞那么费劲,应该加大规模。
刘彻同意了之后,东方朔退回了大臣们之中,非常满意。
在前面几年,东方朔除了当喷子喷一些看不惯的事物之外,没有提出过任何建设性意见。
简单来说大汉无敌破坏王。
如今在朝堂上抒发己见,主导一次大的外事活动,让东方朔总算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感觉自己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
退下来的东方朔还看了一眼霍海,投来感谢的目光。
霍海也不敢说这事儿是自己的功劳,但内瑟斯这事儿霍海的确出了一些力气,对着东方朔比了个大拇指。
不少人都看在眼里。
很多人都在嘀咕了起来:霍海这个无利不起早的家伙,有他参与的事儿,就没有不赚钱的!他盯上了遥远的埃及?
此时,李蔡走了出来,拱手:“陛下,臣有本奏。”
“国不可一日无君,大汉中央之国有陛下坐镇,而江都国却失其君。”
在场的人很多都不知道这回事儿。
霍海装不知道。
之前赵禹那家伙想要搞霍海,让霍海看了刘建的卷宗,霍海对里面的事情一清二楚。
这个江都国以前叫做吴国,七王之乱造反就是吴国带的头。
景帝又把吴国封给了自己的儿子刘非。
刘非允文允武,同时推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多次立下战功,是诸王代表。
江都国总算是脱离了政治影响,好起来了。
但好了没多久,刘建这个变态,又是乱搞男女关系,而且还是在小妈爱好者,还搞骨科,还乱杀人,还搞人兽研究,本来就死路一条了,他还偷偷诅咒刘彻,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他还对其他王的造反知情不报。
所以,几个月前他就‘自杀’体面了。
李蔡口中却是另一套说辞:“刘建此人荒唐至极……但国不可一日无君。”
所有人都看向了李蔡,不知道李蔡要推荐谁成为新的江都王。
李蔡话锋一转:“既然无君,就该收归中国,建议陛下改江都国为广陵郡。”
“听闻陛下的第四子已经诞生,这过个几年,也好再封广陵王广陵国。”
刘彻:“众爱卿以为如何?”
一群人都称好。
这个时候,一个小女孩走上了朝堂。
大概十三四岁的样子。
李蔡:“当初刘建自杀后,其妻妾妃子都被抛弃在了大街上,无人管,但他还有一个女儿,名为刘细君,乃是皇室后裔,所以被官员送到了长安。”
霍海在后面嘀咕:“什么狗屁被抛弃在了大街上没人管,是当地贵族豪强把他那些个老婆给分了吧。拖油瓶没人要。”
刘彻瞥了一眼后面:“霍海,你在嘀咕什么?”
霍海:“臣说!刘建不是个东西!居然为了私欲弄得老婆孩子没人管,简直是对不起高祖陛下!死了就行吗?建议拖出来鞭尸。”
“给诸王提个醒。”
刘细君转托看向霍海。
十四五岁,其实都可以嫁人了。
只是皇室后代,没人敢动而已。
她当然也明白事理了。
虽然老爹不是个东西,但是当女儿的,也不能任人骂啊,瞪了过去。
刘彻:“刘细君是翁主,按理说应该可以嫁人了,但是又没有好的人选,在长安又没有去处。”
“这个事情,就交由你来安排了。”
霍海左看右看:“谁?”
刘彻:“你,霍海,够不够清楚。”
霍海只能拱手:“臣遵旨。”
刘细君又仔细的看了看霍海:他就是霍海?
刘细君可是个喜欢文艺的贵族女,当然了,这个时代没有哪个贵女不喜欢文艺的。
听到霍海就是霍海后,刘细君对霍海更多的是好奇。
刘彻捏了捏胡须,心中暗笑:狗东西,你还想尚公主,要是刘细君看上你了,朕就下旨赐婚。
刘彻已经看霍海不爽很久了,但是一直没有办法也没有理由阻止霍海靠近卫长公主,现在终于有转机了。
看到刘细君主动走向了霍海,刘彻更是笑麻了。
霍海内心却在想:我刚刚骂了她爹,她会不会一怒暴起,捅我一刀?
不过什么都没发生,刘细君就站在了霍海身旁。
接着卫青拱手:“陛下,臣有要事,要用地图。”
刘彻手一挥,王内侍带人把卷起来的巨大的牛皮地图给放了下来。
这是大汉地图。
上面标注了大江大河,十三州以及所有城市的位置。
卫青指着黄河几字型弯儿里面:“这个地方,秦时叫做九原,是秦长城所在。”
“之后却一直在匈奴手中,但在六……七年前,我们把这一部分收了回来,在这里建立了五原郡。”
群臣都在点头,这个事情大家都还记得。
百年来一次的开疆扩土,想要忘记都难。
卫青指着其中一个地方:“去年,我们在朝堂上讨论过,要在这里分为,上郡、西河郡、五原郡、朔方郡、云中郡。”
所有人都看向了霍海。
本来,匈奴投降的四万人就会被安排在这五个地方,形成新的四个郡加上原来的五原郡,成为北境五郡。
但是,现在匈奴人没上去。
卫青:“坏消息是,匈奴人被留下了,没法派他们去扩充郡城。好消息是……”
卫青总觉得说这个话有点怪。
但还是开口:“好消息是,去年河洛受灾,大量百姓赶往长安。”
“其中有一部分经过函谷关时,关守怕放他们到长安会惹事儿,于是给指了歪路……于是这群难民多达五万人,一路顺着大河而上,走到了这里,留了下来。”
废话,想要不留下都费劲,那大河也要走的过去啊,那地方本来准确的说就是匈奴人的实际控制区。
虽然匈奴被卫青霍去病打的节节败退,但大汉一直没有对这片土地进行有效的统治,现在是个两不管地带。
很多大臣听到是这么个好消息,一口水喷了出来。
刘细君疑惑:“这算好消息吗?那么多难民去了那么荒芜的地方……”
霍海:“你懂个屁,你知道为什么河洛的人会受灾吗?”
因为河洛地区本来留做赈灾的物资,全部被送去了五郡,为的就是以投降的匈奴人口为基础,建立五座郡城,这样一来,黄河南岸在百年之后再度全部成为汉地。
霍海:“什么关守指了歪路,分明是陛下故意让难民去的。”
要知道这些资源送去那儿,路上起码要消耗百分之六十。 这么大的损耗,送去的资源不用?
万一翻年匈奴南下,把那些东西抢了怎么办?
霍海留住匈奴人,或者说刘彻听霍海的留下匈奴人,是避免南北匈奴政策的弊端,避免形成南匈奴日后造反。
这个南匈奴长期接触汉人的技术,又有匈奴人的凶性,未来很不好处理。
反而留下他们在长安挖煤,是最佳选择。
而五郡必须要开,怎么办?那就送本来要来难民北上。
这样一来,难民用上了准备好的物资,活了下来,五郡顺利开拓。
这话在朝堂上说起来,这么扯淡,史官估计也是顺势记录了下来。
霍海总算是知道自己看历史的时候总看到那么多扯淡的事情了。
当时还以为古人脑回路不一样,现在才知道都是扯淡的。
毕竟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史官都是要记录的。
卫青总不能说‘陛下把匈奴人都留下给自己挖煤赚钱了,把本来要赈灾的难民送去了北方开疆扩土’吧。
更关键的是,关守怕放了难民进长安会惹祸这种胡说八道会有人信?
长安贵族豪族遍地,从长安西去的陵县,那可是长达几十公里的城市带,一大堆陵县。
里面住的全是有钱人。
这些人每年都等着难民到长安,然后好分奴隶呢!
只是今年,难民被霍海一口吃了而已。
不过这事情也是给霍海打掩护了。
在卫青看来,霍海吃了,就是霍家吃了,这些人就等于是霍家的了。
刘细君若有所思似乎逐渐明白了什么是政治。
“你们这些坏人。”
霍海回头:“还能坏的过你爹???”
刘细君愣了一下陷入了沉思。
究竟是拥有权利,利用权利一句话左右数万人的命运更坏,还是利于权利,玩弄几个人的生命更坏?
在事情盖棺定论之前,谁又能知道这几万人的命运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
可以说,这次所谓的天灾,和难民潮,从它发生,一直到现在的处理结果,全程都在朝堂的控制之下,甚至就是刘彻计划好的。
只是中途发生了变故,难民的一部分和匈奴人的一部分发生了命运置换罢了。
刘细君低下头去,似乎在思考什么。
霍海看得出,刘细君有很强的参政欲望,她可能觉得自己如果在朝堂,做的会比衮衮诸公更好。
想到这个之后,霍海突然思索了起来。
刘细君刘细君,这个名字听得耳熟。
原来是她。
“你最好离政治远远地。”霍海警告她:“就算是现在朝堂上不为外人知的谈论,也只是政治最浅显的一点东西而已,你根本不懂刚刚朝堂上发生了什么。”
此时卫青还在讲开五郡的事情,还有筑沃野县城,设立云中郡什么的事情。
他跟最近的小学老师们学的,拿着一根细木棍,指着地图的点,更方便其他人理解,讲述着开五郡的好处。
当然了,讲的全是对大汉的好处。
刘细君:“那他现在在讲什么?难道不是对大汉的好处吗?”
霍海:“大将军在讲,五原云中常年是匈奴最适合放牧的地方,暗示这里可以养殖数百万头羊,足够供给全大汉所有人穿上羊毛衣。”
“这数百万头羊,能制造出每年超过十五亿大钱的收益。”
“只要你们同意这个方针,接下来这五郡建立,你们就可以去这儿放牧了,至于这钱谁最后赚到手,那就看谁本事大了。”
刘细君愕然,又看向了讲述对攻打匈奴的好处的卫青,不敢相信。
卫青什么时候讲这些了?
霍海继续翻译:“现在卫青大将军讲的是,他尝试过用利诱的方式让两个大河北岸并州冀州以北活动的匈奴王,让他们给大汉放牧,他们不干。”
“卫青大将军建议出动小股部队,干死他们,免得他们耽误五郡的建立。如果耽搁了五郡的建立,那就别想放牧赚钱了。”
刘细君完全听不懂。
也看不出卫青哪儿说这些话了。
霍海旁边的一个不认识的官员回头看着霍海,心想这种事情怎么能说出来呢。
果然,最后卫青结案陈词:“臣建议,派遣大军,从右北平出发,扫平这两只匈奴王部落。”
“臣提议,李广将军为帅。”
霍海愣了一下,没有再翻译。
本来以为只是这么个事儿,没想到该李广登场了。
也就是说,这事儿其实是刘彻提出的。
刘彻要再逼李广一把。
李广如果再打不出成绩,那就没有话可以拿出来说了,李广如果不封侯,就得死。
至于为什么选右北平……
因为李蔡是安乐侯,所谓安乐侯的安乐县,就是后世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那个安乐公同一个县,也就是北平!李蔡之前几年开始转为亲近读书人,就是在培植自己的势力。
他以封地安乐县作为基础,辐射整个北平区域,培植了不少官员进入朝堂。
右北平,就是北平东北方向的广大区域。
虽然看起来大,但实际上从行政看,官员派遣都很集中。全是李蔡的人。
加上他跟着石奋、张欧他们学习的谁都不得罪的策略,让李蔡在这条路上也走的很稳。
如果一直没人动的话,李蔡即将完成从陇西凉州土鳖到真正贵族的进化。
董卓没做到,马腾没做到,丁原没做到,他们没做到的事情,差点被李蔡做到了。
也就是说,刘彻对李家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接下来就是把李广李蔡绑着出发。
此战过后,右北平所有官员都得滚下来,到时候……
霍海渐渐想通了,难怪路博德说今天的事情不好阻止。
如果到时候没成功,李广得死,李蔡在朝堂培植的势力会因为战事不利全部被连根拔起,不久之后李蔡也得死。
而路博德就会接替李蔡的人成为右北平太守。
那么明年,就该霍去病登场了。
李广完不成的战事,由霍去病去,那还不是轻松加愉快?恐怕接下来这次,就是历史上霍去病从东北打到西北打穿整个大漠封狼居胥那一次。
而,这样一来,就等于把李蔡的政治资产全面转换成了霍去病的。
同时,刘彻还能抬两个新人上台。
其中一个是路博德,另外一个,应该是……曹襄。
两个人现在一个是皇帝的卫戍,一个是太子的卫戍,不久之后就开始走上朝堂。
刘彻也就对军改完成了新的改革,全面让老一派全部下野,到时候朝堂上除了卫霍之外剩下的也都全是青壮派。
也就是说,大总攻要来了。
可惜……刘彻千算万算没算到霍去病死了。
无论是天意还是意外,还是失利益者的反攻,都是一回事儿。
霍海现在还没搞出青霉素呢!
所有人都在讲,霍海站起身来:“臣反对!”
全场所有人都转头看了过来。
都是很疑惑。
虽然卫家霍家装的有仇一样,也只是装作有间隙,并没有真正的在朝堂为敌。
今天这事儿,明明只要李家出问题,那得到这个利益的就是卫霍。
现在就看李家选,要北平还是要陇西,只能二选一。
漏下来那个,就是卫霍分。
现在霍家老二站出来反对?
你们干事儿之前没有互相商量好么?
卫青也是疑惑,然后沉声:“太子舍人长安少尉霍大人,你好像是个文官。”
刘彻虽然也没想到霍海会旗帜鲜明的站出来反对,但也要提醒卫青:“如果此次征伐成功,霍海可以说是排头功的,因为征伐的钱粮,就是要从他治下来的。”
卫青拱手:“原来如此,陛下,不过霍大人为什么反对作战,这事儿臣不明白。”
刘彻:“你问朕?朕也不明白。”
朝堂上没人明白。
霍海:“臣在研究新的战争工具,如果成功,不需要动大军,只需要一支精兵,就能拿下并州冀州以北的区域。”
虽然但是,霍海当然不可能主动去承诺什么打穿大漠,封狼居胥。
但这事儿也不能让李家先去跳楼。
万一真的是他们下的毒手呢?
霍海不是怜惜他们,而是怕他们狗急跳墙。
如果李广李蔡栽了,接下来李家日子就不好过了,几年后他们怨气积压到了一定程度,恶向胆边生,搞霍去病,完全是符合逻辑的。
霍海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做的,但霍海不想担风险。
一旦霍去病无了,那自己和霍光,又跟历史上的走向一样了。
除非……自己亲自去当将军从东打到西。
这还不累死个人?
霍海当然要把李家排除在外。
霍海:“陛下,臣研究的东西,足够改变战争的形式,只需要看一眼,大家就知道臣所言非虚了。”
“等研究成果出来,臣认为,只需要一万兵马,兵分两路,就能解决并州冀州百姓受到的威胁。”
此话一出,群臣面面相觑,然后哈哈大笑。
好家伙,一万兵马,还兵分两路?
您这是外行话说的内行都笑了啊。
在场的除了年纪小的,其他大部分都是当过武将的,都很清楚战争是怎么回事。
这话实在是让人忍俊不禁。
霍海:“可如果我说的是真的,一次北上的开支是多少?到时候,我们准备一次大战的钱粮又能干多少事儿?”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刘彻也是沉思了起来。
如果是真的。
那自己准备打匈奴一次的钱粮,岂不是能扫平帝国四境?!
霍海:“只需要一个月后,就能见到新式武器的厉害,当然了,计划中的新式武器不止一件,只是一个月后就能见到第一件的厉害了。”
“要真正的形成战斗力,少则一年,多则几年。”
刘彻:“百年大汉都等了,一年有什么等不得的?”
“别说一年,只要能稳赢,等五年十年又如何?”
相比于击败匈奴,让李家做选择只是小事儿。
刘彻马上就把李家抛在一边了。
对比起彻底战胜匈奴,李家算得了什么?
如果战胜匈奴,那河西走廊本身就没那么强的意义了,那李家在陇西死皮赖脸的赖着就赖着呗,慢慢分解掉就行了,就不用急着马上处理了。
刘彻思索了一下:“时间差不多了,先吃早饭,吃完之后,讨论下一个议程。”
说这个话的时候,刘彻话里有话。
所有大臣都明白,马上开始,就要讨论煤钢的事情了,如果这一次没争取到,那后面就没可能了。
这个事情,比明年的战事还重要。
不过也有大臣在想,大清早的吃什么饭,早饭是什么饭?
等已经习惯了三餐制的其他官员科普,他们才知道,长安现在已经流行一天吃三顿了,吃两顿已经不能满足给身体提供强大的动能来干事儿了,长安现在繁华,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每天要走的路要干的事儿太多了,吃三顿才能干事儿。
吃着饭,李敢瞪着霍海。
霍海看李敢瞪自己,忍不住摆头:“蠢货。”
虎贲校尉,还真是又虎又笨。
李蔡摁住李敢的肩膀,把李敢的头转向它处:“别乱看。”
李广走上前看向霍海:“霍大人。”
霍海扒拉了一口小米粥,吃了一口水煮蛋:“李大人,有事儿?”
李广:“我有个老朋友,在你的研究院工作,我有些东西,想请霍大人帮忙带给他。”
霍海歪头:“你的老朋友?在我研究院工作?谁啊?”
李广:“王朔。”
霍海缩头,王朔?好家伙,什么时候来的?
李广讲了起来,霍海才反应过来自己会错意了。
这个王朔,是一个相士,也可以说是天文学家。
反正就是和落下闳类似的职业,但水平不如落下闳。而看星象不如太常太史令,但又有两把刷子那种。
长安城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说李广去问一个天文学家他为什么不能封侯,那个天文学家告诉他是因为他杀降。
原来这个天文学家叫王朔。
霍海点头:“行,我帮你带。”
李广:“李家也想做生意,不知道霍大人手里有没有好项目可以合作。”
霍海摆头:“我没有什么要和你合作的,不过项目多的是,特别是要在陇西发展的项目,有很多。”
李广明白了,霍海是在拒绝结盟,但又表明态度不会敌对。
难怪今天要突然解围。
但,为什么呢?
按道理霍家吞掉李家的全部资源,更符合霍家的利益啊?难道有更大的利益存在而我没看见?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