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兔子病了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铁姑娘第五十三章 兔子病了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几年以后的一个秋天,于家寨村前面的那片湖地里,呈现出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一眼望不边的玉米地里,尺八长的玉米棒子,随风带动着玉米秸摇来晃去。玉米皮被撑开了,露出来了一排排金黄色的玉米粒子。成熟的高粱,像红红的晚霞落在了大地上。招惹来了,一群一群的家雀。

    于月秋从乡里开完会的时候,天已经快上黑影了。她推着自行车刚从乡大院里出来,就看见弟弟于亮忙活地骑着自行车,后面还绑着一个兔笼子,从前面急速行来。看样子因为着急赶路,也没有看见姐姐于月秋。于月秋看了,就知道于亮有什么急事,忙喊了他一声:“于亮!你这么着急干什么去?”

    于亮听见喊声,看见姐姐正站在乡大门口上。他急忙扎住自行车,过来对于月秋说:“这几天,我喂的兔子得病了。有十几只兔子拉肚子,已经是死了三只了。这不,我从家里把得病的兔子带来了,让兽医站里的兽医给看看,到底是得的什么病。”

    于月秋看了一眼,于亮自行车包裹架上兔笼子,说:“走吧,我和你一块去。”

    说完,他们两个人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兽医站里,一进门,看见兽医小周正在吃饭。于月秋本来打算等到他吃完饭,再让他出来给于亮的兔子看病。可是,小周看见是于月秋来了,赶忙放下碗筷从屋里出来。问道:“于书记,这么晚了你们来有事吗?”

    于亮看见小周出来了,着急地说:“麻利你地给看看,我的兔子得的是什么病?天天拉肚子,已经是拉死了三只了,真是急死人。”

    小周听了,又回到屋里穿上隔离服。出来从于亮的兔篓子里,摸出一只兔子仔细地看了看。问道:“这几天你给兔子喂的是什么饲料?那些不拉肚子的兔子有精神吗?”

    于亮说:“现在还是以青草为主,晚上喂一些熟料。我仔细地看来,那些不拉肚子的兔子,精神头也没有以前好了。”

    小周听了,说道:“你养得兔子没有什么大毛病,你的经验还是有些欠缺。现在已经是秋天,天气转凉了。你应该给兔窝先适当地增加保温,青草要少喂,甚至是不要再喂青草了,改为干料或者是熟料喂养。这样,才能在这个季节里保证兔子不拉肚子。我现在给你开一些治拉肚的药,你回去把药拌在饲料里,喂这些拉肚子的兔子。那些不拉肚子兔子,你按我说的办法回去做就行了。”

    于亮和于月秋听了兽医的话,这才都放了心。于月秋忙客气地对小周说:“谢谢你了小周,耽误你吃饭了,真是不好意思。”

    小周也笑着说:“于书记不用客气,这都是我分内的工作。”

    自从把土地包产到户以后,于亮和媳妇小琴照看着自己的两个女儿,照顾着他们的老娘。在农闲的时候,于亮看着很多村里的村民,都出去打工挣钱了。他心里也是发痒,也是眼红着急,也想出去打工挣一些钱,回来贴补家用。可是,看着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都需要他照顾,老婆小琴一个人又忙不过来。最后想想还是算了,打消了出去打工挣钱的这个念头。

    从于亮很小的时候,他们家里就一直喂着长毛兔。虽然是养得不多,始终就是四五只左右。但是,年年卖的兔毛钱,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收入。有一次,小琴喂兔子的时候,突然想到,现在就喂了这几只兔子,一年都能卖一百多块钱的兔毛钱。要是喂上一百只兔子,一年得卖多少钱啊?小琴想到这里,心里非常激动。等到于亮从责任田干活回来,她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于亮。

    于亮听了以后,自己算计了一下。认为这个在家里喂养长毛兔的计划,还真是一个发家致富的好门路。他吃过晚饭,就去了姐姐于月秋的家里,想把这个养长毛兔的想法告诉她一声,再听听她的意见。

    于月秋听了弟弟于亮想养长毛兔的计划以后,心里更是替他们高兴。她早就知道于亮想出去打工挣钱,只是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累赘着他出不去。她也是经常替于亮想办法,想寻找个好的项目让他挣钱养家。今天,于亮说想养长毛兔,她就想起来了,于亮从小在放学以后割草喂兔子的事情。她认为于亮应该喜欢养兔子,因为他从小就喂兔子。

    后来,于月秋拿出来了自己的伍佰元私房钱,给于亮帮忙修建兔窝。她又去乡里申请了,扶持农民搞养殖的贴息贷款。乡政府出面,给从外地给调来了二十只优质长毛兔。就这样,于亮的一个小家庭养殖场就开起来了。

    时令虽然是已经到了中秋,但是白天还是很热。于月秋一只手里拿着化肥袋子,一只手在忙活着掰玉米。玉米棵子一人多高,现在玉米叶子也风干得差不多了。叶子的边缘上有细小的边齿,整个叶子上面全是像石棉一样的毛毛。玉米叶子拉在脸上、手上,都会热辣辣地疼。那些个白色的细毛毛,顺着敞开的领口钻进身上。加上全身都在流汗,浑身上下刺挠得十分难受。

    于月秋拿出毛巾擦了擦汗水,然后,把一袋子玉米背到地头上。准备把玉米全部掰完以后,一起用小推车推着送回家。等到她把最后一条化肥袋子,快装满的时候。突然听到:“月秋啊!你掰完玉米了吗?”

    于月秋听见声音,知道是前公公李玉山给她送小推车来了。她赶忙答道:“是爹啊!我这就掰完了,你把车子放到地头上吧。”

    李玉山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身体状况已是大不如以前了,经常是腿疼、腰疼的。于月秋和李伟离婚的那年秋天,在种麦子之前,李玉山就把家分了。因为他们两个人离婚的事情,气得李玉山得了一场大病,住了十几天的医院。他不管是守着于月秋还是邻居百舍的,提起这个事来,他就骂儿子李伟不是人,是忘恩负义的陈世美。自从他的病好了以后,身体变化很大。

    于月秋因为是大队书记,村里的事情很多。分给她的那一亩多地,李玉山也经常给她帮忙干。于月秋给他说过多次,说他年纪大了不用他帮忙,这点活自己带着就干了。可是,李玉山就是不听。

    当于月秋背着最后一袋子玉米,出来玉米地的时候。正看见李玉山抱着一袋子玉米,艰难地往田间的小路上送。于月秋马上喊道:“爹啊,你别弄了,这点活,我一个人干就行。”

    她一边喊着,一边快速地过去,先把自己背上的那袋子玉米扔在地上,麻过来帮忙把李玉山手里的那袋子玉米接过来,放到小路上的小推车上。李玉山,又一直帮着于月秋把这一车子玉米送到家里,把玉米从小推车上卸下来以后,这才自己回自己的家里去。

    于月秋看着走路都不大方便的前公公的背影,在她的心里又增添了一些让她担心和挂念的事情。他们于家寨村里,像李玉山一样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还有五十多口子。一些已经是失去劳动力的,不能下地干活的就有二十多人。这些人在他们年轻的时候,都是生产队里的壮劳动力。不管是在村里种地还是开垦荒山,他们都是主力军。过度的劳累,透支了他们年轻健壮的身体。这样,也为他们将来老了埋下了病根。为支援国家建设,把荒山变成了良田,多产粮食多交公粮。而自己却是把自己打下的粮食舍不得吃,也先得把公粮交上。剩下的粮食不够一年吃的了,一家人就用糠菜来充饥。

    基本上每年公社里都要搞冬季大会战。冬季大会战的项目,不是修建水库,就是修建扬水站、开渠引水、开垦荒山,在荒山上建大寨田。现在,那山上的层层梯田,那满山上飘香的果树,都是这些人们的杰作。用领导们当时的话说,现在,咱们出的这些力,流的这些血汗。也不光是为了支援国家建设,也是为咱们的子孙后代置办了家业,在为子孙后代们造福。将来咱们这些功臣老了,国家和人民还有咱们的子孙后代们是不会忘了咱们的。

    于月秋每当看到这些,不是腰疼腿疼就是胳膊疼的老年人,拄着拐杖艰难地还在自己家里的地里干活的情景。她心里就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这些老年人,如果有自己攒下的养老钱,如果子女有钱为他们养老,他们还会这样拖着老态龙钟的病体,去地里干活吗?

    于月秋她就一口人的责任田,虽然是村里、乡里经常有事找她,但是,也没有太耽误她干自己地里的农活。她把玉米棒子晒干以后,从李玉福家里找来了一台,手摇的小玉米脱粒机。用了一头午的时间,就把玉米粒子脱完了。然后用簸箕,把玉米粒子里面的杂质簸干净。最后装在化肥袋子里,就等着去交秋季公粮了。

    有一天早晨,村里的大喇叭又突然响了起来。几分钟以后,里面传来了乡政府广播站,刘喇叭下通知的声音:全乡的广大村民们请注意,现在播送一条乡政府的重要通知。通知:经青山乡乡党委研究决定,于今天上午九点整,在乡党委办公室,召开各村的全体两委成员会议。与会人员不得请假,望准时参加。

    于月秋吃过早饭以后,来到村委办公室里的时候,就看见李勇一个人来了。于月秋对他说:“你再从喇叭上吆喝一遍,让两委成员抓紧过来,一起去乡里开会。”

    李勇在大喇叭上下完通知以后,又过了半个多小时,山杏、于金水、王法国他们才来到村委办公室。进门都是基本上相同的一句话:从地里回来晚了,紧慢的吃完饭就到这个时候了。于月秋看着两委成员都到齐了,说道:“咱们的那点工资确实是不多,但是,咱们现在既然还当着这个村里的干部,就得把它当回事。好了,我不多说了,都赶快走吧。”

    他们几个人骑着自行车,来到乡党委会议室里的时候,只见乡长徐光明和乡党委书记赵丽,已经坐在会议台上等着了。于月秋看见他们两个人一脸的不高兴,认为他们几个人来晚了,领导正在生气。她也没敢和领导打招呼,就找了个地方老老实实地坐下来。她坐下以后,往四周看了一眼,发现今天来开会的人还没有来齐,她这才松了一口气。心想:我们还不是来得最晚的,还有很多村里的两委成员没有来,难怪两位领导坐在那里生气。

    于月秋想到这里,心里踏实不少。她坐在那里,闻着香烟的味道,听着个村里的干部们说着闲话。一直等到十点多了,前来开会的人员才算是到齐。

    乡长徐光明有点不耐烦地大声说道:“都不要说话了,现在咱们开会。在正式开会之前,我再强调一遍咱们的会议纪律。我和赵书记已经强调过多次了,一定要按时参加会议,按时参加会议。可是,一直到现在,还是有些村干部不自觉,把开会当儿戏。你这不光是在耽误开会的问题了,你这是在浪费别人的时间,这是不道德的行为。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搞建设抓经济,提出来的口号都是,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有些人想想,让别人坐在这里等了你两个多小时了,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好了,我也不多说了,现在有赵书记讲话。”

    赵丽看了一遍会场里的与会人员,说道:“希望各村里的两委干部,一定要记住刚才徐乡长强调的开会纪律。在以后开会的时候,要按时参加会议。现在,一年一度的秋季公粮征收任务又要开始了。玉米还是征收的主要粮食,但是,咱们以前定的瓜干子、花生米、花生油也不容忽视。不过,也可以根据各村里的情况,为了省事,什么粮食在你们村里产量大,也可以多收产量大的粮食,来代替这些杂粮的征收数量。像于家寨村,他们的秋粮主要都是玉米,他们村里就可以多收玉米来代替瓜干、花生米和花生油。再比如,白龙潭那边的几个村里,他们的秋作物主要是花生。那他们几个村里,就可以多收花生米和花生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各个村里,前几年,没有把公粮和集资提留款交完的。今年,一定让这些欠账户交清。如果,再交不清的话,咱们就只能让治安联防队到各村里去强制征收了。”

    这个会议开完的时候,已经是快一点了。于金水看着各个村里,开完会的两委成员都陆陆续续地进了饭店。他也对于月秋说:“于书记,咱们也开开荤去吧?”

    山杏也符合着说:“咱们现在当这个村委干部,还图什么?工资少得可怜,再不混个肚里圆,那可是太亏自己了。”

    李勇小声说:“看见了吗?徐乡长和赵书记也朝饭店里去了。”

    于月秋看着他们两位领导的背影,说道:“走吧,吃饱了饭,才能为人民服务。法国啊,找一家合适的饭店,别让领导看见了咱们。”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铁姑娘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铁姑娘》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铁姑娘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铁姑娘》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