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师造化万物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少姝的山水第23章 师造化万物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次日清晨,东曦初现,骐骐与尹毅一前一后,精神奕奕地来了。

    少姝上前堆笑道:“尹毅哥,劳烦你替我与舅舅告个假,就让骐骐陪你上陶复庐吧。骐骐过来,今日给舅舅捎坛咸菜,我给你装上。”

    “少姝姑娘莫非有要紧事?用不用我留下打帮?”尹毅关切询问。

    “是呀,子猷哥哥上来了,我要陪着到陶窑办点事,尹毅哥上庐医治可不能耽误。”

    “好吧姑娘,子猷公子是否起身了?容我先去拜见。”

    尹毅说着,刚要抬脚,忽又回转头,面色凝重道:“昨日怨我,没陪着姑娘,谁知竟出了那样大事。”

    少姝知他已听说了自己深潭救人之事,不想他一味苛责内疚,忙道:“尹毅哥,我不是好端端站这里么,再说,你若是当时在场,没准儿跳的比我还急哩!”

    尹毅憨憨一笑,他自知嘴笨,横竖是说不过少姝的,现下听她声量无异,中气十足,也就放下心,自管熟门熟路地往后院寻子猷去。

    不一会儿,子猷携了尹毅,一径热络的聊着,来到厅堂门前,目光落到就着少姝掌心啃吃嫩草的小鹿身上,不觉好笑,一人一鹿好似家人般亲昵无间。

    子猷不觉走近细看:“骐骐长得真快,个多月而已,显见的壮实了不少,个头更高了。”

    “昨天人多事杂,无暇料理它,便一早打发它去尹家待了半日。”思霓踏出门槛,冠一锥髻,笑意盈盈,她早间的气色似乎要好些。

    子猷弯下腰身,视线和鹿儿齐平了:“对了,骐骐还是这般静雅,依旧不吭声喔?”

    “子猷哥哥,骐骐不言,且别期待听那‘呦呦鹿鸣’了。”少姝将褡裢里的东西整理好,又拍拍小鹿的头,口气不无遗憾。

    “这样啊,不言之鹿,不言‘鹿’——不言‘䘵’,”子猷长眼微眯,自顾自沉吟低喃,大手轻巧地抚摸着骐骐光滑如缎的皮毛,“我说你呀,合该是我们郭家的鹿儿。”

    (不言禄:“介休”得名于“介子推”,介子推(?-前636年)又名介之推、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大臣。《介之推不言禄》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讲介之推跟着晋文公在外流亡回国后,晋文公酬劳功臣,独独遗漏了他,他不夸功,不求赏,反而和老母隐居绵上【今介休绵山】深山终老的故事,记叙了介之推在决定归隐时与母亲的对话,深刻批判了争功请赏、猎取名利的不齿行径,颂扬了介之推母子不贪求名利福禄的高洁品行。在本文中所用,当然是取了谐音。作为春秋贵族,介子推不言禄的言行,宵小之徒视之为迂腐,然则体现了正道之义,且是古代知识分子独立精神的体现,正因如此,黄庭坚写《清明》赞叹道:“士甘焚死不公侯,满眼蓬蒿共一丘”。)

    他这几句思霓听得俱是真切,但笑无语。

    “哥哥准备妥当了?咱们随时能出发!”少姝话音刚落,骐骐便摇头晃脑地离了子猷,蹭到她近身,且绕住小主人,撒欢儿似的转起了圈圈。

    子猷诧异地看住少姝:“莫非,它听懂了你方才所言,知道我们要出门了?”

    少姝略带自得,又夸奖起她的“小跟班”来:“那可不!骐骐可机灵了,常常是不用我言语的,比如见我换下了木屐,就明白要上后山去了,会跳到大门外安安分分地等着我。”

    “哦,那你快去换鞋呀。”子猷催促起来,一副好奇孩童的模样,等着看好戏。

    “啊?”少姝意外,但因是兄长的吩咐,也只好忍住笑,依言做起了出门前例行的步骤。

    出人意料的是,骐骐唯有睁着一双温柔美丽的大眼看她行事,四只蹄子纹丝未动。

    少姝停下手上的动作,抬起头来,不觉“咦”了一声,纳闷道:“这可怪了!”

    这时思霓的声音传来:“怪什么怪,兄妹俩图一时的开心,拿起伙儿来想骗它,被它识破了呗!”

    子猷恍然大悟,立时赞叹: “万不可轻视了这些小小兽类,它们要比人所能想到的还要机灵!看来,和主人长久相处,会比旁人更加明白其心思的变化,随随便便可是捉弄不了它们的。”

    少姝没想到兄长如此推崇看高“异类”,身不由主地端正好坐姿,示意要他讲解得再详实一些。

    “你想啊,它们本就与人言语不通,怎么会完全通晓呢?于是只能透过人们目光的起伏,神情的更迭,或者肢体的种种动作等此类表现,洞察他们可能的意向,通过这些作出的判断,往往是最为接近真实的。”

    少姝频频点头: “是啊,的确有这样子的人,越是嘴里天花乱坠,越是心存欺诈。我真愿意和骐骐学学它一眼看破的本事哩!”

    子猷说笑似地再举一例 :“何止是它们有灵性,就连那些个汲汲营营噆肤的蚊虻也是颇费人琢磨的,本来嗡嗡叫着,不无得意地在你眼前晃来晃去,才悄悄伸出手掌,准备致命一击,给它收拾掉,忽然眼前耳边就清静了,飞虫踪迹全无,遍寻不获……”

    (蚊虻:《庄子·天运篇》里有记载“蚊虻噆肤,则通昔不寐矣”,表达了对蚊子的痛恨。)

    思霓也绷不住,笑着叮嘱女儿:“等入了夏,给你哥哥拿点咱们做的‘火绳’,省得再麻烦虫子们猜测领会他的心意!”

    (火绳:古时最早的驱蚊工具之一,秋天采集结过籽的艾草、蒿草,像编辫子一样编成绳状,然后挂在房梁上晒干,避免受潮。等到第二年夏天就可以派上用场,晚上睡觉将其在屋内点燃,驱蚊效果极好,功能类似初级版的蚊香。)

    尹毅笑着打了一声呼哨,骐骐果然会意,慢腾腾地踱过去了。

    “原来这是你们招呼的方式,”子猷笑,“有劳骐骐给你作伴吧!”

    眼看尹毅与骐骐的身影走远了,少姝将热好的汤药端到母亲卧房,也鼓动着子猷动身出门,快步向陶窑而去。

    路上,少姝看一眼兄长思虑恍惚的情貌,不由地问道:“子猷哥哥,还在想刘世子的事?”

    子猷微怔,随即点头称是:“让你瞧出来了?唉,虽说已谢绝了刘贤弟,但昨夜睡下辗转反侧,愈发体悟到他年纪轻轻,已肩负了一族的荣辱盛衰,此次入洛之行,他心情料必坠坠沉重,别时,面上是不着一丝痕迹的,而我心中却难免忧心惦念。”

    “要我说,师兄还是莫讲师弟啦,在少姝眼里,哥哥同世子都是负重而行艰的一类人,只不过,”她说着,耸了耸一边的肩头示意,“你们这里背负的东西不一样罢了。哥哥与世子琴弦相和,声气想通,他一定不会因为受拒而心生怨怼,说不定,他此刻心里同你一样,相惜不已呢。”

    “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再说,很多昔日同窗,在学成分别后渐行渐远,亦是无可奈何的事。”子猷侧头,静思片刻,心中开朗不少,忍不住赞道,“想不到,小小少姝如此明敏,‘评鉴’得通透,有些功力!”

    一言褒奖九鼎赐,能得到子猷夸赞,少姝乐得飘飘然,险些找不着北,立时追问道:“哥哥此言当真?我这也算得上是‘评鉴’人物?”

    “可不是,”子猷逗小妹,“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这回拨迷释惑,可帮了愚兄大忙。”

    兄妹二人言笑晏晏,又走了约小半个时辰,行至“喊车沟”内。子猷驻足高处,极目准其地望,见众多陶窑以此沟为中心,依地势分布于磁窑沟、龙王沟、琉璃窑、采坪沟等地段,东西横贯有超八佰余尺,南北纵长也足近叁佰余尺,规模之大,在界休县境也属蔚为壮观。

    吸引子猷驻足的是,陶窑大多设于宅旁,一人多高,进深约五尺左右,一次大约能装百余个笼盔,在当地,算是典型的家庭作坊。

    (笼盔:是一种装碗胚的模具。)

    这一大早的,陶工们已投身于热火朝天的忙碌之中,见少姝走过,不少人热络地问候致意。

    “子猷哥哥,”少姝挥臂,往一处露天场地上划过去,“那是拉坯,是不是很好看?”

    只见若干陶工将炼好的泥坯置于坐前的轱辘上,以脚推动轱辘上的圆轮,使之飞速旋转,只余一团模糊的影子,陶工们沾满泥浆的双手利落地拉动着泥坯,如同变戏法一般,不消片刻,便制成或碗或罐等诸多形状,整个过程富有韵律,也引人悬想。

    “嗯,功夫流畅,一气呵成,不容易。”子猷专注得看了一会儿,“这项绝活全在转轮的同时能对陶泥自如把控。”

    “哥哥说的是,那陶泥黏黏嗒嗒,软软糯糯,可一放到圆轮上转起,就仿佛是活了过来,灵动多姿,像是晓得自己要化身为哪种形态。”

    听她如此形容,子猷亦觉有趣。

    “哥哥,这些才是器物的粗坯哩,接下来需要晾干晒透。”少姝带子猷来到小桥流水的僻静处指看,那里摆放着已然成形的陶器初品。

    “晾晒而已,还要放在这种地方,可见师傅们心存丘壑,胸有意境。”子猷四下里赏玩浏览过,得出了结论,“也许周遭气息融通,物物相谐,可以怡情养性,方能出得精器。”

    “也不全是,其实,他们是担心刚拉坯好的陶器置身日光下曝晒,会轻易碎裂,故放于此处,来借水气和缓一下。”少姝掩嘴浅笑,能帮兄长解惑感觉也很新奇好玩。

    不必说,子猷立刻换上了一副刮目相看的神色。

    “嗯嗯,那晒好之后呢,是否便要入窑烧制了?”干脆不耻下问起来。

    “在那之前,师傅们还要修坯的,一般用‘挖足’、‘补水’的法子,务必使得胎壁厚薄适当。”

    “看来,咱们的食器餐具,是经这许多人手方做能出来,素日理所当然地拿起放下,从未细究过它们从泥坯而来的种种关节。”

    “说起陶窑制坯的法子,方才所见的手工拉制只是其一,哥哥瞧见那边架上成排的模具没有?”

    子猷看到有三两陶工在将调配好的泥浆灌入模具之内,身法各异,却都潜心精熟,浇注完毕,模具外不漏一滴泥浆。

    “像这样注满后,静待坯体收缩,与模具内壁自行脱开,取出后修齐注浆线,这种俗称为‘注浆坯’。”

    听着少姝侃侃而谈,子猷的目光不禁再次转到了妹妹身上。

    少姝不觉,意兴不减的指着近处草席,上面有晾至半干的泥块,又接着说道:“将这样的泥料扎实的按进模具当中,合拢固定好,也是待坯体成型后再行修坯,这是叫做‘印坯’的法子。”

    这时,有陶工担着一丈多长的窄窄目板,来去自如,上面一溜地摆放着“利坯”后的碗碟,全像牢牢粘住般掉不下来。

    (利坯:利坯是指拉成的坯半干时,用刀具等加以修整,使器表光洁,厚薄均匀的工序。)

    子猷惊奇地睁大眼,少姝告诉他:“这是准备去素烧喽。”

    “素烧?”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少姝的山水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少姝的山水》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少姝的山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少姝的山水》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