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北风嘶吼,雪花狂舞。一夜之间积雪三尺,山川河流银装玉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大地被冰雪严严地裹进了冬日的梦里。
埋在雪底下的人们一任风吼雪舞,一个个都躲在自己的土砖茅屋里,生着旺旺的大火,煮着大块的腊肉血粑,架起火塘上方的“神仙桌”,一边烤火聊天,一边慢慢地品尝着自酿的米酒。
残冬下雪,对他们来说是好事,“瑞雪兆丰年”嘛!他们又何愁之有?
这是一年辛苦集中享乐的季节!
这是养精蓄锐准备春耕的季节!
此时,乃清乾隆年间,历史上有名的“康乾盛世”年代。以“十全武功”治天下的乾隆皇帝,向以雄才大略、治国有方盛载史册。
从表面上看来,的确是国泰民安、六蓄兴旺。然而在暗地里,却永远是暗流汹涌。尤其是在波谲云诡的江湖上,几乎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
这里是地处湘西南十万大山中的扶阳古城。碧绿的夷江水优雅地环城而过,形成天然的护城河。然后直泄宝庆府,汇成资水,注入浩瀚的洞庭湖。
自古以来,这条扶夷江水给予了当地居民多少富庶!土壤赖以滋润,人们赖以为生。河水永远是那么清澈,水底游鱼历历在眼。
春暖以后,绵延两岸的杏花绿柳,更赋予了人们多少诗情画意。
从古城沿扶夷江逆水而上约五六十里,就是以风景灵秀奇美闻名于天下的崀山。历代均有不少文人墨客,不惜跋山涉水,以到此一游为幸。
传说,最早发现崀山之美的,乃是远古一代明君舜皇爷,就是“崀山”之名,还是舜皇爷“钦赐”的哩!
崀山脚下,一条小河从崀山深处蜿蜒而出,注入奔腾的扶夷江。寒冬季节,小河水面已结了冰,但冰层下面的水流,却犹如波诡云谲的江湖,永远是不会静止的,始终在缓缓地流动。
小河下游近出口处的中央,生一天然巨石,上长苍松两株,每株均直上百尺,粗有三人合抱,枝桠如怒龙张髯,覆盖面足有五亩大小,当地人称之为“迎客松”。
以巨石为中心支点,两侧各有一座石拱桥与小河两岸相连。此桥不但沟通了小河两岸的交通,也是进出崀山的必经之路。
巨石临江一面光滑如镜,其上刻诗一首:“古石竖何年,苍松种在巅,盘根虽缺地,劲节可参天。老杆为鳞甲,新枝愈翠妍,几经霜雪练,德气最尔坚。”笔力苍劲,据说还是徐霞客游崀山时所留。
石拱桥的左岸有两间茅屋,屋前挂起一张酒招儿,上绣“神松店”三个大字,显然是一家荒村野店。
这种店,酒菜、茶水一应俱全,如果客人赶不上宿头,也可在这儿暂住一宵。大长炕,不论男女,尽可用最便宜的价钱往上滚,以便熬过一宿。
由于此地并非通都大邑,加上寒冬腊月,大雪封山,因此别说是留宿的客人,就是歇脚的行人也难得见到几个。可以想象,客店的生意自然也好不到哪儿去了。
一连三天大雪,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被埋在雪底下了。
连日阴晦的天空,今天好不容易露出了笑脸,柔和的阳光照在白皑皑的雪地上,反射出刺目的光芒。
虽说是阳光普照,依然是朔风凛冽,酒招儿被吹得猎猎作响。
一大早,客店掌柜的就催着小伙计小三儿把店堂里的炭火升得旺旺的,将屋子烤得暖烘烘的;督促着厨房大师傅将一应酒菜准备齐全;自己则不时跑到店门外翘首以待客人的光临。
掌柜的姓徐,自称是徐霞客的后裔,就因为他的老祖宗游崀山时在此刻字留书,所以他才大老远地跑到这儿来开店。此说不管是否属实,但从徐掌柜的身上,却实在难以看出一丁点儿徐霞客那种文人墨客的遗迹来。大概是年代久了,早就发生变异了吧!
已经好几天不见一个客人了,今天一大早,一只雪鹊对着徐掌柜的窗口叫个不停;接着红日初升,霞光万道。
好兆头,预示着今天肯定有客人来。
然而整个上午,路上别说是人,就连兽也不曾见过半只。
直到晌午过后,终于来客人了,而且一来就是好几批。
首先是一伙架鹰牵犬的凶猛恶汉,拥着一位锦衣公子,一路大呼小叫地进山而去。这批人并未进店,徐掌柜也巴不得,这些豪门恶少,还是少惹为妙。
稍后来的是一位身材高大、背微驼的红面老者,左手拄一根拐杖,右手提一个大包袱,穿一件老羊皮外袄,足下是半统牛皮靴,带一顶掩耳皮风帽,帽檐下露出的绺绺银发与颌下那一蓬根根见肉的赤髯相映成趣。
红面老人一进门,徐掌柜忙带着小三儿笑呵呵地迎上前去:“是老管家呀!快请坐,请坐。哎呀,天这么冷,您老又这么大年纪了,真够戗的!去城里啦?”
显然,红面老者乃是这里的常客。他一边在靠窗口的一张桌边放下包袱、拐杖,一边笑道:“就要过年啦,还缺些年货,趁天气好,到城里走了趟。”
红面老人脸上虽带着笑容,却难掩一丝淡淡的隐忧。
徐掌柜与红面老者相识多年,一眼就看出他今天的神情有点反常,不由诧然道:“怎么啦?您老不舒服?”
红面老人摇摇头说:“没什么。还是老规矩,一壶二锅头,一碟花生米,再加一碗麂子肉。”
徐掌柜帮着小三儿将酒菜、碗筷端上,刚欲与老人侃谈,门帘一掀,一前一后走进两名大汉来。
徐掌柜一见又来了客人,忙不迭地迎上前去招呼:“两位客官,请坐,请坐!大冷的天,快喝两杯暖暖身子,小店有上好的白干……”
走在前面的大汉不耐烦地一挥手,喝道:“少啰嗦,有什么好吃的搬上来就是了。”边说边与同伴在靠门口的一张空桌边相对坐下。
两大汉生得豹头环眼,一身羊皮大袄,里面是青色劲装,肋下吊着百宝囊,背上斜背着单刀,相貌威猛,粗胳膊阔肩膀,年约四十上下,看去就不像善类。
那年头,凡开店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有辨人之明,要一眼就能看出哪些客人是有钱的阔大佬,哪些是混白食的小无赖;哪些是出手阔绰、豪爽大方的江湖客,哪些是斤斤计较、爱财如命的土财主……若不分辨清楚,见人就糊吹乱拍,也许就拍到马腿上去了。
徐掌柜虽处身于荒村野店,不精此道,但毕竟人老成精,善于察言观色。一见两人模样,就知不是好惹的主儿,忙回头吩咐小三儿尽选上好的酒菜往上送,自己却悄悄地退回柜台后面去了。
小三儿一见两大汉的凶像,心里就有点发毛,慌慌张张地将酒菜送上后,即远远地退到一边。
两大汉也不多说话,各自闷声吃喝,偶尔以一双阴森森的眼光瞟一眼一直背向着他们的红面老人。
红面老人自从两大汉进来后,心情反倒平静下来了,一个人不慌不忙地自斟自饮,悠然自得。
整个店堂里充溢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气氛,除了红面老人和两大汉的吃喝声外,只偶尔闻及一两声炭火爆裂的“噼啪”声。大有“山雨欲来、乌云压城”之势。
徐掌柜躲在柜台后面冷眼旁观,凭他的经验,已敏感到两大汉似是冲着红面老人而来的。
暗忖:也不知老管家是如何得罪了这么两个煞神的?万一这两个家伙欲对老管家动粗,凭老管家那走路都颤巍巍的身子,又怎么受得了?看来,得想个什么法子帮帮老管家才好。
徐掌柜冥思苦想,却始终没有想出能帮助红面老人脱困的好办法来。
终于,红面老人在招呼他结账了。他神色惊慌地走近红面老人,低声说:“老管家,些许小资算小老儿请您的啦,您老快走吧!”
红面老人笑道:“那怎么成?我们虽是老主顾了,但账还得算清楚,告辞啦。”边说边起身背好包袱,拄着拐杖,并顺手将一块散碎银子放在桌上,转身向门外走去。
徐掌柜眼见他那微驼的背影蹒跚地消失在门外,心中暗叹一声,只能暗暗祷告:但愿菩萨保佑老人一路平安回家吧!
两大汉一见红面老人离去,双双一打眼色,亦起身向门外跟去。
眼看两大汉就要跨出店门,徐掌柜忙叫道:“两……两位客官,你们的酒钱……”
话未完,陡闻一声冷喝:“给你!”一道白光闪电般地向他迎面射来。吓得他惊叫一声:“妈呀!”却不知该如何躲闪。
突感一阵微风拂过,似有人将他上身一推,迫得他仰面便倒。那道白光恰好擦着他的鼻尖而过,“啵”的一声,击在他身后的柱子上。
好险!
待他爬起身来,早已不见了两大汉的踪影。却见小三儿两眼愣瞪着他身后的柱子发呆。忙转身一看,只见柱子中央嵌着一块白亮亮的东西,上前用手一摸,是银子!从外表推测,一坨这么大的银子恐怕足有十两吧!而现在竟齐崭崭地嵌进了柱子里面,那大汉的手劲可真厉害呀!
徐掌柜不由惊出一身冷汗,乖乖!这一下若打在人身上,岂不打个大窟窿?若不是刚才有人及时将自己推倒,此时恐怕已没命了。
是谁救了我?四下一看,除了仍呆愣着的小三儿外,并无旁人。难道是小三儿?不像。那是谁?
唔,一定是祖宗菩萨显灵了。好心有好报呀!
当他眼见两大汉尾随红面老者出门时,心里颇为紧张。突然灵机一动,想以收酒菜钱为借口,拖住两大汉一会儿,也好让红面老人走得更远一点,不想,险险为此惹来杀身之祸。
** ** ** **
小河上游距“迎客松”约十余里处,高耸一块巨石,活像一位身披铠甲、巍然屹立的将军,这就是崀山著名十二景之一的“将军石”。
相传远古时期,这一带气候宜人,六畜兴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不想却引来异族南蛮人的觊觎。那南蛮人一个个青面獠牙、身长力大、野蛮凶残,凭仗一身蛮力,不断前来骚扰、掠夺,欺凌百姓,让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
终于出现了一位叫颖龑的青年英雄,他带领人们奋起反抗,历经无数次的血战,赶跑了南蛮人,恢复了美好家园。消息传达天庭,天子钦封颖龑“上将军”。
为保护家园不再被掳掠,“上将军”颖龑率勇士镇守边关,屡败蛮军,令南蛮人不敢越边关一步。
后将军不幸误中奸计,身陷重围,中箭身亡。
颖龑将军虽被乱箭穿身,雄躯却屹立不倒,怒目圆睁,威视敌军。南蛮人见状大畏,赶紧引军退去,从此再也不敢来犯。
将军伟躯,日久风化成石,人们称之为“将军石”。
这一传说,千百年来不断激励着崀山儿女,在历代保家卫国的战争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如南宋名将杨再兴,就是崀山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孕育出来的民族英雄*。
正面远望巨石,俨然是一员傲视战场、威风凛凛的战将;绕到巨石后观,却又似一位赤胆忠心、手捧朝笏正在朝见天子的人臣,故又名“崀笏朝天”。
对内赤诚尽忠,对外威慑敌胆,正是古之忠臣良将之完美写照。
明御史曹一變游历至此时赋诗曰:“拔地芙蓉耸翠痕,嶙峋千尺指天门,扶夷江水平如掌,红云捧日朝至尊。”
清初名士冒辟疆亦曾在此吟哦道:“湘西南粤鄂西东,别有将军石一峰,巍然屹立诚勇在,魁梧杰秀惊憧瞳。”
腊月的“将军石”,早已披上了一身银白色的冰甲,在晚霞的映照下,闪现出绚丽的光彩,更增添了“将军”的雄姿英风。
陡然,“将军石”下横空如虹般地射落两名豹头环眼的粗壮大汉,正是在“神松店”跟踪红面老人而去的两位凶猛恶汉。
两人一落地,鹰目四扫,脸上均浮现出一片讶异之色。
只听一名大汉道:“噫!怪了,莫非是眼花了不成?适才在那边山头,分明瞧见这儿有人,怎么如今非但不见人影,连脚印也不见一个?”
雪地上一平如镜,哪有人兽走过的踪影?
另一大汉目光流动,阴冷地道:“只怕是我们碰见‘鬼’了。”
先前说话的大汉不屑地说:“老二,咱们兄弟生平杀过的人不在少数吧?要真有鬼,那咱们身后岂不是早已跟了一大群?”
被称为老二的大汉冷“哼”一声道:“既然不是鬼魂,老大,今天我们可遇上高人了。”
老大点点头说:“不错,能够在雪地里不留下一点痕迹的,必然是身俱‘踏雪无痕’之类轻功的高人了。不知是哪一路的人物?这个时候进山来干吗?”
老二冷冷地道:“你仔细想一想,难道就不值得怀疑吗?”
老大疑惑地说:“你是指……那个糟老头子?”
老二低沉地道:“不错!我们先前在路上碰上那个糟老头时,只是觉得他那个身形外貌有点特别,好像在哪儿见过似的,至少也应该是曾听人说起过的,所以才想查个究竟。哪知这糟老头儿滑溜得很,竟一下就在我们眼皮底下神秘地失踪了,我当时就觉得奇怪。要知能躲得过咱们兄弟眼睛之人,岂能是常人?现在想来,假如那位糟老头子就是这位身俱‘踏雪无痕’轻功的高人的话,那自然是武林中的一流高手。老大,你想想看,‘上头’不是一再指令我们要留心注意一个如此形貌的人吗?”
老大一惊,道:“你是说……‘赤面天罡’?”
老二点点头说:“我猜十有八九是他。嘿嘿!若真是他,合该我们兄弟走运了。”
老大忙道:“对,对!听说‘上面’找寻这老匹夫已找了十多年了,却连一点影子都没有。我们若把发现‘赤面天罡’之事报上去,岂不是大功一件?哈哈!天助我们也。快回去报告吧,迟了恐怕这老匹夫又溜到其它地方去了。”
老二摇摇头道:“别急,还有几个问题我们得想办法搞清楚。第一,那糟老头究竟是不是‘赤面天罡’,我们只是猜测,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否则一旦有误,上面怪罪下来,我们就费力不讨好了。第二,若证实真是那老匹夫的话,得想办法探出他的隐身处来,然后顺藤摸瓜,找出他背后的那个什么‘五绝仙子’来,那才是上面要找的正主儿哩。我们……”
老大不等老二说完,连连摇头道:“老二,你别贪心太大。就凭咱们兄弟两人,岂能将那‘五绝仙子’、‘赤面天罡’捉住?得啦!别说那‘五绝仙子’乃是二十年前纵横江湖的‘武林双秀’之一,功力高不可测。就是那‘赤面天罡’,也是当年令人谈虎色变的人物,其功力岂非泛泛?我看还是早点回去邀集人手,方为上策。”
老二“嘿嘿”冷笑道:“就算他‘五绝仙子’、‘赤面天罡’有三头六臂,难道咱们‘舜皇双煞’就是吃素的?再说,我也并不是说去找他们拼斗呀,咱们只要暗中摸清他们的居处就行了。老大,难道你连这点胆量也没有?”
老大——“舜皇大煞”仍摇头道:“老二,你别激我,这不是怕不怕的问题。你应该有自知之明,若一旦被他们发觉而动起手来,咱们十有八九不是敌手,说不定连小命也丢掉了。功劳虽然重要,小命更是要紧。老二,以前我每次都听你的,这回你就听我一次吧!”
老二——“舜皇二煞”阴阴地说:“想不到相交数十年的‘舜皇大煞’,竟是如此贪生怕死之徒。也罢!既如此,我也不愿拖累你,你就先回去吧。我一个人也要将那什么‘五绝仙子’、‘赤面天罡’揪出来,看看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奢栏人物,竟令‘舜皇大煞’如此害怕。”
“舜皇大煞”闻言脸色时青时白,心中气怒不已,但最后还是忍下满腔的怒火,长叹一声,道:“老二,既然你一意孤行,我也只好舍命陪君子,陪你一起闯一趟了,谁叫咱们是兄弟呢?”
“舜皇二煞”虽在不断地冷言相激,乍听“舜皇大煞”此言,也颇为感动,一把抓住“舜皇大煞”的手,激动地说:“老大,你不愧是我生死与共的好兄长呀。”
“舜皇大煞”淡然道:“只是,那老匹夫鬼影子也不见了,我们到哪儿找去?”
“舜皇二煞”阴森森地说:“这个你放心,我自有办法能找到他。”
“什么办法?”
“从那糟老头子的形迹看来,当就居住在这一带附近。而且,我看那野店里的掌柜似乎与那糟老头子颇为熟悉,只要回去抓住那掌柜的,不愁问不出那糟老头子的下落。”
“不错,此计甚妙。只是……不知那掌柜的死了没有?”
“没有,那老儿竟无巧不巧地摔了一跤,恰好躲过了银锭的一击。”
“那算他命大,正好我们还用得着他,这就走吧。”
话音刚落,陡闻“将军石”顶上传来一阵“嘿嘿”冷笑:“没想到‘舜皇双煞’竟是如此的毫无人性,就连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也不肯放过。”
*【史载:杨再兴(1104-1140年),南宋抗金名将,南宋武冈军(治所在今湖南省新宁县盆溪)瑶族人,据传是宋初名将杨业的后代。宋崇宁三年(1104年)出生于城步,年幼丧父,随母李氏来新宁崀山盆溪外婆家居住。自幼习武,枪法神奇。年长后初随曹成为寇,后成为岳家军的骨干,为岳飞破伪齐立下大功,大破金兀术于郾城下,史称“郾城大捷”。后误入小商河,战死沙场】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大地被冰雪严严地裹进了冬日的梦里。
埋在雪底下的人们一任风吼雪舞,一个个都躲在自己的土砖茅屋里,生着旺旺的大火,煮着大块的腊肉血粑,架起火塘上方的“神仙桌”,一边烤火聊天,一边慢慢地品尝着自酿的米酒。
残冬下雪,对他们来说是好事,“瑞雪兆丰年”嘛!他们又何愁之有?
这是一年辛苦集中享乐的季节!
这是养精蓄锐准备春耕的季节!
此时,乃清乾隆年间,历史上有名的“康乾盛世”年代。以“十全武功”治天下的乾隆皇帝,向以雄才大略、治国有方盛载史册。
从表面上看来,的确是国泰民安、六蓄兴旺。然而在暗地里,却永远是暗流汹涌。尤其是在波谲云诡的江湖上,几乎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
这里是地处湘西南十万大山中的扶阳古城。碧绿的夷江水优雅地环城而过,形成天然的护城河。然后直泄宝庆府,汇成资水,注入浩瀚的洞庭湖。
自古以来,这条扶夷江水给予了当地居民多少富庶!土壤赖以滋润,人们赖以为生。河水永远是那么清澈,水底游鱼历历在眼。
春暖以后,绵延两岸的杏花绿柳,更赋予了人们多少诗情画意。
从古城沿扶夷江逆水而上约五六十里,就是以风景灵秀奇美闻名于天下的崀山。历代均有不少文人墨客,不惜跋山涉水,以到此一游为幸。
传说,最早发现崀山之美的,乃是远古一代明君舜皇爷,就是“崀山”之名,还是舜皇爷“钦赐”的哩!
崀山脚下,一条小河从崀山深处蜿蜒而出,注入奔腾的扶夷江。寒冬季节,小河水面已结了冰,但冰层下面的水流,却犹如波诡云谲的江湖,永远是不会静止的,始终在缓缓地流动。
小河下游近出口处的中央,生一天然巨石,上长苍松两株,每株均直上百尺,粗有三人合抱,枝桠如怒龙张髯,覆盖面足有五亩大小,当地人称之为“迎客松”。
以巨石为中心支点,两侧各有一座石拱桥与小河两岸相连。此桥不但沟通了小河两岸的交通,也是进出崀山的必经之路。
巨石临江一面光滑如镜,其上刻诗一首:“古石竖何年,苍松种在巅,盘根虽缺地,劲节可参天。老杆为鳞甲,新枝愈翠妍,几经霜雪练,德气最尔坚。”笔力苍劲,据说还是徐霞客游崀山时所留。
石拱桥的左岸有两间茅屋,屋前挂起一张酒招儿,上绣“神松店”三个大字,显然是一家荒村野店。
这种店,酒菜、茶水一应俱全,如果客人赶不上宿头,也可在这儿暂住一宵。大长炕,不论男女,尽可用最便宜的价钱往上滚,以便熬过一宿。
由于此地并非通都大邑,加上寒冬腊月,大雪封山,因此别说是留宿的客人,就是歇脚的行人也难得见到几个。可以想象,客店的生意自然也好不到哪儿去了。
一连三天大雪,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被埋在雪底下了。
连日阴晦的天空,今天好不容易露出了笑脸,柔和的阳光照在白皑皑的雪地上,反射出刺目的光芒。
虽说是阳光普照,依然是朔风凛冽,酒招儿被吹得猎猎作响。
一大早,客店掌柜的就催着小伙计小三儿把店堂里的炭火升得旺旺的,将屋子烤得暖烘烘的;督促着厨房大师傅将一应酒菜准备齐全;自己则不时跑到店门外翘首以待客人的光临。
掌柜的姓徐,自称是徐霞客的后裔,就因为他的老祖宗游崀山时在此刻字留书,所以他才大老远地跑到这儿来开店。此说不管是否属实,但从徐掌柜的身上,却实在难以看出一丁点儿徐霞客那种文人墨客的遗迹来。大概是年代久了,早就发生变异了吧!
已经好几天不见一个客人了,今天一大早,一只雪鹊对着徐掌柜的窗口叫个不停;接着红日初升,霞光万道。
好兆头,预示着今天肯定有客人来。
然而整个上午,路上别说是人,就连兽也不曾见过半只。
直到晌午过后,终于来客人了,而且一来就是好几批。
首先是一伙架鹰牵犬的凶猛恶汉,拥着一位锦衣公子,一路大呼小叫地进山而去。这批人并未进店,徐掌柜也巴不得,这些豪门恶少,还是少惹为妙。
稍后来的是一位身材高大、背微驼的红面老者,左手拄一根拐杖,右手提一个大包袱,穿一件老羊皮外袄,足下是半统牛皮靴,带一顶掩耳皮风帽,帽檐下露出的绺绺银发与颌下那一蓬根根见肉的赤髯相映成趣。
红面老人一进门,徐掌柜忙带着小三儿笑呵呵地迎上前去:“是老管家呀!快请坐,请坐。哎呀,天这么冷,您老又这么大年纪了,真够戗的!去城里啦?”
显然,红面老者乃是这里的常客。他一边在靠窗口的一张桌边放下包袱、拐杖,一边笑道:“就要过年啦,还缺些年货,趁天气好,到城里走了趟。”
红面老人脸上虽带着笑容,却难掩一丝淡淡的隐忧。
徐掌柜与红面老者相识多年,一眼就看出他今天的神情有点反常,不由诧然道:“怎么啦?您老不舒服?”
红面老人摇摇头说:“没什么。还是老规矩,一壶二锅头,一碟花生米,再加一碗麂子肉。”
徐掌柜帮着小三儿将酒菜、碗筷端上,刚欲与老人侃谈,门帘一掀,一前一后走进两名大汉来。
徐掌柜一见又来了客人,忙不迭地迎上前去招呼:“两位客官,请坐,请坐!大冷的天,快喝两杯暖暖身子,小店有上好的白干……”
走在前面的大汉不耐烦地一挥手,喝道:“少啰嗦,有什么好吃的搬上来就是了。”边说边与同伴在靠门口的一张空桌边相对坐下。
两大汉生得豹头环眼,一身羊皮大袄,里面是青色劲装,肋下吊着百宝囊,背上斜背着单刀,相貌威猛,粗胳膊阔肩膀,年约四十上下,看去就不像善类。
那年头,凡开店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有辨人之明,要一眼就能看出哪些客人是有钱的阔大佬,哪些是混白食的小无赖;哪些是出手阔绰、豪爽大方的江湖客,哪些是斤斤计较、爱财如命的土财主……若不分辨清楚,见人就糊吹乱拍,也许就拍到马腿上去了。
徐掌柜虽处身于荒村野店,不精此道,但毕竟人老成精,善于察言观色。一见两人模样,就知不是好惹的主儿,忙回头吩咐小三儿尽选上好的酒菜往上送,自己却悄悄地退回柜台后面去了。
小三儿一见两大汉的凶像,心里就有点发毛,慌慌张张地将酒菜送上后,即远远地退到一边。
两大汉也不多说话,各自闷声吃喝,偶尔以一双阴森森的眼光瞟一眼一直背向着他们的红面老人。
红面老人自从两大汉进来后,心情反倒平静下来了,一个人不慌不忙地自斟自饮,悠然自得。
整个店堂里充溢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气氛,除了红面老人和两大汉的吃喝声外,只偶尔闻及一两声炭火爆裂的“噼啪”声。大有“山雨欲来、乌云压城”之势。
徐掌柜躲在柜台后面冷眼旁观,凭他的经验,已敏感到两大汉似是冲着红面老人而来的。
暗忖:也不知老管家是如何得罪了这么两个煞神的?万一这两个家伙欲对老管家动粗,凭老管家那走路都颤巍巍的身子,又怎么受得了?看来,得想个什么法子帮帮老管家才好。
徐掌柜冥思苦想,却始终没有想出能帮助红面老人脱困的好办法来。
终于,红面老人在招呼他结账了。他神色惊慌地走近红面老人,低声说:“老管家,些许小资算小老儿请您的啦,您老快走吧!”
红面老人笑道:“那怎么成?我们虽是老主顾了,但账还得算清楚,告辞啦。”边说边起身背好包袱,拄着拐杖,并顺手将一块散碎银子放在桌上,转身向门外走去。
徐掌柜眼见他那微驼的背影蹒跚地消失在门外,心中暗叹一声,只能暗暗祷告:但愿菩萨保佑老人一路平安回家吧!
两大汉一见红面老人离去,双双一打眼色,亦起身向门外跟去。
眼看两大汉就要跨出店门,徐掌柜忙叫道:“两……两位客官,你们的酒钱……”
话未完,陡闻一声冷喝:“给你!”一道白光闪电般地向他迎面射来。吓得他惊叫一声:“妈呀!”却不知该如何躲闪。
突感一阵微风拂过,似有人将他上身一推,迫得他仰面便倒。那道白光恰好擦着他的鼻尖而过,“啵”的一声,击在他身后的柱子上。
好险!
待他爬起身来,早已不见了两大汉的踪影。却见小三儿两眼愣瞪着他身后的柱子发呆。忙转身一看,只见柱子中央嵌着一块白亮亮的东西,上前用手一摸,是银子!从外表推测,一坨这么大的银子恐怕足有十两吧!而现在竟齐崭崭地嵌进了柱子里面,那大汉的手劲可真厉害呀!
徐掌柜不由惊出一身冷汗,乖乖!这一下若打在人身上,岂不打个大窟窿?若不是刚才有人及时将自己推倒,此时恐怕已没命了。
是谁救了我?四下一看,除了仍呆愣着的小三儿外,并无旁人。难道是小三儿?不像。那是谁?
唔,一定是祖宗菩萨显灵了。好心有好报呀!
当他眼见两大汉尾随红面老者出门时,心里颇为紧张。突然灵机一动,想以收酒菜钱为借口,拖住两大汉一会儿,也好让红面老人走得更远一点,不想,险险为此惹来杀身之祸。
** ** ** **
小河上游距“迎客松”约十余里处,高耸一块巨石,活像一位身披铠甲、巍然屹立的将军,这就是崀山著名十二景之一的“将军石”。
相传远古时期,这一带气候宜人,六畜兴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们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不想却引来异族南蛮人的觊觎。那南蛮人一个个青面獠牙、身长力大、野蛮凶残,凭仗一身蛮力,不断前来骚扰、掠夺,欺凌百姓,让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
终于出现了一位叫颖龑的青年英雄,他带领人们奋起反抗,历经无数次的血战,赶跑了南蛮人,恢复了美好家园。消息传达天庭,天子钦封颖龑“上将军”。
为保护家园不再被掳掠,“上将军”颖龑率勇士镇守边关,屡败蛮军,令南蛮人不敢越边关一步。
后将军不幸误中奸计,身陷重围,中箭身亡。
颖龑将军虽被乱箭穿身,雄躯却屹立不倒,怒目圆睁,威视敌军。南蛮人见状大畏,赶紧引军退去,从此再也不敢来犯。
将军伟躯,日久风化成石,人们称之为“将军石”。
这一传说,千百年来不断激励着崀山儿女,在历代保家卫国的战争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如南宋名将杨再兴,就是崀山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孕育出来的民族英雄*。
正面远望巨石,俨然是一员傲视战场、威风凛凛的战将;绕到巨石后观,却又似一位赤胆忠心、手捧朝笏正在朝见天子的人臣,故又名“崀笏朝天”。
对内赤诚尽忠,对外威慑敌胆,正是古之忠臣良将之完美写照。
明御史曹一變游历至此时赋诗曰:“拔地芙蓉耸翠痕,嶙峋千尺指天门,扶夷江水平如掌,红云捧日朝至尊。”
清初名士冒辟疆亦曾在此吟哦道:“湘西南粤鄂西东,别有将军石一峰,巍然屹立诚勇在,魁梧杰秀惊憧瞳。”
腊月的“将军石”,早已披上了一身银白色的冰甲,在晚霞的映照下,闪现出绚丽的光彩,更增添了“将军”的雄姿英风。
陡然,“将军石”下横空如虹般地射落两名豹头环眼的粗壮大汉,正是在“神松店”跟踪红面老人而去的两位凶猛恶汉。
两人一落地,鹰目四扫,脸上均浮现出一片讶异之色。
只听一名大汉道:“噫!怪了,莫非是眼花了不成?适才在那边山头,分明瞧见这儿有人,怎么如今非但不见人影,连脚印也不见一个?”
雪地上一平如镜,哪有人兽走过的踪影?
另一大汉目光流动,阴冷地道:“只怕是我们碰见‘鬼’了。”
先前说话的大汉不屑地说:“老二,咱们兄弟生平杀过的人不在少数吧?要真有鬼,那咱们身后岂不是早已跟了一大群?”
被称为老二的大汉冷“哼”一声道:“既然不是鬼魂,老大,今天我们可遇上高人了。”
老大点点头说:“不错,能够在雪地里不留下一点痕迹的,必然是身俱‘踏雪无痕’之类轻功的高人了。不知是哪一路的人物?这个时候进山来干吗?”
老二冷冷地道:“你仔细想一想,难道就不值得怀疑吗?”
老大疑惑地说:“你是指……那个糟老头子?”
老二低沉地道:“不错!我们先前在路上碰上那个糟老头时,只是觉得他那个身形外貌有点特别,好像在哪儿见过似的,至少也应该是曾听人说起过的,所以才想查个究竟。哪知这糟老头儿滑溜得很,竟一下就在我们眼皮底下神秘地失踪了,我当时就觉得奇怪。要知能躲得过咱们兄弟眼睛之人,岂能是常人?现在想来,假如那位糟老头子就是这位身俱‘踏雪无痕’轻功的高人的话,那自然是武林中的一流高手。老大,你想想看,‘上头’不是一再指令我们要留心注意一个如此形貌的人吗?”
老大一惊,道:“你是说……‘赤面天罡’?”
老二点点头说:“我猜十有八九是他。嘿嘿!若真是他,合该我们兄弟走运了。”
老大忙道:“对,对!听说‘上面’找寻这老匹夫已找了十多年了,却连一点影子都没有。我们若把发现‘赤面天罡’之事报上去,岂不是大功一件?哈哈!天助我们也。快回去报告吧,迟了恐怕这老匹夫又溜到其它地方去了。”
老二摇摇头道:“别急,还有几个问题我们得想办法搞清楚。第一,那糟老头究竟是不是‘赤面天罡’,我们只是猜测,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否则一旦有误,上面怪罪下来,我们就费力不讨好了。第二,若证实真是那老匹夫的话,得想办法探出他的隐身处来,然后顺藤摸瓜,找出他背后的那个什么‘五绝仙子’来,那才是上面要找的正主儿哩。我们……”
老大不等老二说完,连连摇头道:“老二,你别贪心太大。就凭咱们兄弟两人,岂能将那‘五绝仙子’、‘赤面天罡’捉住?得啦!别说那‘五绝仙子’乃是二十年前纵横江湖的‘武林双秀’之一,功力高不可测。就是那‘赤面天罡’,也是当年令人谈虎色变的人物,其功力岂非泛泛?我看还是早点回去邀集人手,方为上策。”
老二“嘿嘿”冷笑道:“就算他‘五绝仙子’、‘赤面天罡’有三头六臂,难道咱们‘舜皇双煞’就是吃素的?再说,我也并不是说去找他们拼斗呀,咱们只要暗中摸清他们的居处就行了。老大,难道你连这点胆量也没有?”
老大——“舜皇大煞”仍摇头道:“老二,你别激我,这不是怕不怕的问题。你应该有自知之明,若一旦被他们发觉而动起手来,咱们十有八九不是敌手,说不定连小命也丢掉了。功劳虽然重要,小命更是要紧。老二,以前我每次都听你的,这回你就听我一次吧!”
老二——“舜皇二煞”阴阴地说:“想不到相交数十年的‘舜皇大煞’,竟是如此贪生怕死之徒。也罢!既如此,我也不愿拖累你,你就先回去吧。我一个人也要将那什么‘五绝仙子’、‘赤面天罡’揪出来,看看他们到底是什么样的奢栏人物,竟令‘舜皇大煞’如此害怕。”
“舜皇大煞”闻言脸色时青时白,心中气怒不已,但最后还是忍下满腔的怒火,长叹一声,道:“老二,既然你一意孤行,我也只好舍命陪君子,陪你一起闯一趟了,谁叫咱们是兄弟呢?”
“舜皇二煞”虽在不断地冷言相激,乍听“舜皇大煞”此言,也颇为感动,一把抓住“舜皇大煞”的手,激动地说:“老大,你不愧是我生死与共的好兄长呀。”
“舜皇大煞”淡然道:“只是,那老匹夫鬼影子也不见了,我们到哪儿找去?”
“舜皇二煞”阴森森地说:“这个你放心,我自有办法能找到他。”
“什么办法?”
“从那糟老头子的形迹看来,当就居住在这一带附近。而且,我看那野店里的掌柜似乎与那糟老头子颇为熟悉,只要回去抓住那掌柜的,不愁问不出那糟老头子的下落。”
“不错,此计甚妙。只是……不知那掌柜的死了没有?”
“没有,那老儿竟无巧不巧地摔了一跤,恰好躲过了银锭的一击。”
“那算他命大,正好我们还用得着他,这就走吧。”
话音刚落,陡闻“将军石”顶上传来一阵“嘿嘿”冷笑:“没想到‘舜皇双煞’竟是如此的毫无人性,就连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也不肯放过。”
*【史载:杨再兴(1104-1140年),南宋抗金名将,南宋武冈军(治所在今湖南省新宁县盆溪)瑶族人,据传是宋初名将杨业的后代。宋崇宁三年(1104年)出生于城步,年幼丧父,随母李氏来新宁崀山盆溪外婆家居住。自幼习武,枪法神奇。年长后初随曹成为寇,后成为岳家军的骨干,为岳飞破伪齐立下大功,大破金兀术于郾城下,史称“郾城大捷”。后误入小商河,战死沙场】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