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唯识三十颂第10集《唯识三十颂直解》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请大家打开补充讲表第二十三面,三,结劝。

    这个地方讲到第二能变的一个功能——恒审思量。恒生思量它对我们的干扰就是产生一个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它住在果报,来受用一切的果报。这个自我意识也在我们的造业的过程当中,引导一个所谓的自我来造业。

    这段我们做一个总结:

    (三)结劝

    由七识妄起我痴我见我慢我爱,遂使五度诸行,不能忘相,咸成有漏,故名杂染。若欲出离轮回,必先勤观“无我”。

    这个地方讲到我们心识的一个主要的过失相,就是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第七意识的颠倒产生一个自我意识,产生一个所谓的痴、见、慢、爱,以这个自我意识来爱着自我,以自我意识来高举自我。这样子的一个自我意识的活动,使令我们在造业的时候,前六识在造业的时候,虽然造了布施、持戒,乃至于禅定,都是以自我来推动,使令业力都变成有漏业力,就没有所谓解脱的功德了,这些业都被自我意识染污了,所以“若欲出离轮回,必先勤观无我”,是这个意思。

    我们刚开始修学佛法的次第,天台宗刚开始是有相行——刚开始,的确是要经过一个“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我们刚开始去观察我们生命体,看到业力的因缘,说是我们的生命体有善业也有罪业,善业是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所以刚开始是有相行,初学者很难观无我,就是在生命体有一个自我,依止这个自我来造善,也依止自我来断恶,刚开始都是这样子修行,以自我意识来忏悔业障,积集资粮,这叫做有相行—— 以业果的道理来安住自己的内心,

    但是慢慢你要进步了,要到无相行——就是你还是一样的去拜忏,你还是一样的去断恶修善。但是这个时候你能够观察“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当中没有一个自我,没有自我谁去造善呢?就是一念的心去造善,你的菩提心去造善,也是由菩提心去得果报,没有一个自我,这就是修无我。我们要改变第七意识的方法,不是靠布施,你一辈子布施、一辈子持戒,也不能对治自我意识。只有一个方法——勤修无我、靠般若。

    然此第七识之俱生我执,细故难断。

    但是你要对治第七意识我执不容易,这当中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我们的凡夫的加行智,第二个是圣人的根本智。先看我们凡夫要怎么办:

    一、加行智

    必先用第六识与相应之正慧心所,依于大乘教理,如实观察,俾无我正解种子,渐薰渐着。

    刚开始就是用第六识修观,正慧就是观照。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它捏造一个自我以后,第七意识是没法改造自己,就要靠第六意识的修观。当然你要说修止观,你一定要有持戒做基础,持戒是一个保护墙,把这些恶因缘都先断除,那么你有这样一个寂静的身心世界,才能够修止观,所以天台的小止观,说为什么修止观以持戒做基础呢?智者大师说你要一天到晚造罪业,身心躁动,你根本没办法修止观,因为这个罪业是躁动性的。所以刚开始是持戒把躁动性调伏,最后依于大乘的教理如实观照,就是说修我空观你要依止圣言量,依教起观,你不是说出了家以后,把戒持好以后你双腿一盘,你就能够修止观了,没有这回事情。

    佛法强调的是一种清净的传承,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口口相传,把这些修行的法门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你一定要看诸佛菩萨跟祖师的开导,比如说你去爬山,你不是拿了镰刀就可以去爬山了,你要看看这个地图怎么走: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爬山这么一点世间的有为法,尚且要依止过来人的传承,何况是佛法这么微细的心地法门。你有一点差错——差之毫里,失之千里!

    所以我们刚开始说怎么修析空观,它有它的方法,怎么修体空观,怎么修无我?唯识学说:无我就是说先假设有一个我——常、一、主宰,那么假设这个我是住在我们身心当中,但是你观察我们身心世界是刹那刹那生灭,所以假设的我是不存在的,这个就是无我。

    所以说你任何的观照都要根据诸佛菩萨的开导,一步一步的去走。那么这样子你就能够产生一个正解的种子,一个智慧的种子,慢慢的从心中由小而大,光明慢慢的显著。

    那么当然这个加行智是依止教理,这个加行智在唯识学,诸位学过《八识规矩颂》知道,唯识学的加行智——带相观空,空你要带相,带着什么相?带着佛陀的文字相,比如说你修体空观,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你用这个道理来观察你的色法,受、想、行、识都可以,但是你这个空是怎么有的呢?是假借这十个字的引导,空性的智慧才能够出现,带相观空。你完全不带相观空,你就是修无想,修无想没办法对治的,修无想的话是禅定,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依于大乘教理如实观察。

    二、根本智

    第二个根本智现前,诸佛的真实智慧,

    至成熟位,方得无漏实智现前,又即此无漏实智,数数勤修,然后四烦恼种,方得永断。

    前面叫做加行智,带相观空,依止佛陀的圣言量来观空,这个根本智现前叫无漏实智,真实智慧现前的时候,心中是没有任何名相,说是你刚开始要过河的时候,过河要依止船,到了彼岸的时候,你真实我空智慧现前的时候,没有说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十个字都不存在的,但是我空是存在,这十个字不存在,佛法是这么妙,你刚开始依止这十个字来修行,等到你相应的时候,这十个字消失了,但是果地的功德出现了,所以成佛以后智慧是离一切的虚妄分别相。最后总结:

    今人辄谈六度万行,而于破执法门,曾不究心,求出轮回,不亦难乎?!

    ——《观心法要》——

    这是蕅益大师对我们初学者的一个劝勉,说我们一般的初学者当然有理想了,有理想要广度众生、建立佛教,但是我们会忽略内心恒审思量的执取——要破除,在心地上的破执下功夫。当然这样子的求出轮回,不亦难乎?

    我刚出家的时候,我们的得戒和尚,他开导我们修行有三个次第:

    一、净罪集资:他说你刚出家的时候,不管你几岁出家都是一样,刚开始要有一段所谓的净罪集资期,找一个地方安住,安住以后先把佛陀的戒律弄清楚,好好的使令身业、口业,尽量不要生起罪业,远离一些过失的因缘。其次当然要研究教理,一方面忏悔业障、积集资粮,内心当中从断恶修善提升到无住,对身心执着的执取,不敢说完全没有了,但是慢慢的、慢慢的松脱淡薄一点,这个时间起码是要十年,起码十年到二十年的时间,先做内部的整顿,叫做净罪集资期。

    二、积功累德:第二个阶段你慢慢对身心世界的执取淡薄了,这个境界风,顺逆的境界风来吹你的时候当然会晃一下,但是你随时能够保持正念、调伏自己,这个时候你就进入到第二个阶段了——积功累德。做什么都好。办念佛会也好,讲经也好,办活动怎么都好,有因缘你就去做。因为你有前面的自我调伏的基础,就算你在忙碌当中,烦恼它从细缝里面又出来活动,但是你前面正念力一现前的时候它就消失了,叫积功累德。这个时候你能够从动中去历练自己。

    三、安养静修期:到晚年的时候,要回归到静修,为临命终做最后的冲刺,晚年不能再管事情了,这三个阶段。

    如果你一出家的时候就直接去建立佛教、广度众生,你没有经过一个自我净化的阶段,会有什么问题?当然一切法因缘生,你的因缘到最后,晚年的时候福报很大,但是你的心不安,弟子心不安。

    因为你对五蕴的执取很重,那么到晚年的时候你没办法修行,因为你这几十年养成的这个习惯,福报又大,谁也没办法劝谏你,那临终的时候你就颠倒了,因为你从来没有很寂静的去调伏自己,你没有创造这个因缘,这个功德就不会出现,你只是跟众生结结善缘,福报很大,但是你对五蕴身心(自我意识——恒审思量),那个执取非常坚固,你说这怎么办?没办法了。所以我们刚开始,当然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刚开始一定要有理想,否则你不能得菩萨戒体,但是你在实践理想的时候,刚开始先偏重上求佛道。

    金刚经给我们一个菩萨的修学的宗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但是在修学次第上,刚开始先修无住,然后从无住当中从空出假再生起大悲心,

    所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的修学是两个内涵。

    不是一个内涵,是两个内涵,是分成两个次第——先修无住,先让你对你身心世界的执取跳脱出来,然后你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工作。这个时候你会很坦荡的去面对一切的因缘。以平常心:有因缘就做,没有因缘就自己用功,所以这个地方很重要。

    我们再念一遍蕅益大师这段开示:

    今人辄谈六度万行,而于破执法门,曾不究心,求出轮回,不亦难乎?!

    其实我们看经典,诸佛菩萨的开示讲的很清楚很清楚,要怎么修?怎么样的次第,但是我们一般人就是忽略,所以修行失败。

    修行失败不是佛法有问题,不是我们的教法有问题,是我们忽略了很多的重点。

    这个地方是讲破执是我们整个利他的基础。

    好,我们回到讲义,讲义第十三面,那么这个地方讲到恒审思量消灭的方法,是: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我们前面的补充讲表,把出世道就是出世的智慧,我空法空智慧修学的方法跟它的重要性,跟大家一起研究。就是说外道跟佛法的一个最大差别:外道虽然也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但是它没有佛法的智慧,外道它烦恼的调伏,就是无想,什么都不想,把烦恼暂时的压住,但是佛法它不是无想,它是有想,但是它是依止圣言量的想,所以这个地方不同。好,第七意识我们就讲过了,我们看

    戊三、释第三能变相

    前面已经说了第二能变相,看第三能变,这里有一段问答先看问:

    问言:如是已说第二能变。第三能变,其相云何?

    颂曰:

    次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

    了境为性相,善不善俱非,

    此心所徧行,别境善烦恼,

    随烦恼不定,皆三受相应。

    前面是讲到第二能变,思量能变,这个地方讲到第三能变,我们看蕅益大师的注解:

    此以九门释第三能变识之相。而先举前六门颂也。

    九门当中我们先看前六门,有九小段先解释前面六小段。前面的六小段当中,我们先解释壹、贰、叁。先看第一段:

    一、云“差别有六种”者——谓依六根而住,由六根而发,系属于六根,助六根了别,如六根之各缘一尘,故有六种识也。

    前面的异熟思量,初能变、二能变都是一个单一的心识,但是第三能变它等于是一个工作团队了,它在活动的时候是有六个心识一起活动,所以就讲到差别有六种,叫差别门。先讲出这个心识的内容有六个心识,再看第二、第三:

    一、云“了境为性”者——六识皆以了别尘境为自性也。

    二、云“了境为相”者——六识即以了别尘境为行相也。

    前面是一个差别相,这个地方讲到总相。就是说这六个心识在我们的生命当中,到底是扮演的什么角色?就是了境,它能够去了别六尘的境界,前面的异熟跟思量这个功能,都没有明显的去对外界的了别。第八识是异熟,它这个心识就是保存业力,等到因缘成熟的时候,再把业力释放出来变现果报,它的工作就结束了。第七意识的思量,它就是在果报当中产生一个自我意识,住在果报里面去受用果报。那么前六识是干什么呢?面对整个色身香味触法的境界,加以详细的了别。当然这个了别包括去受用果报,也包括了去造作业力,都叫做了别。

    好,我们看附表第十一,把第三能变的一个相貌先做一个简要的说明:

    附表第十一[差别有六种,了境为性相],差别有六种是讲到第三能变的一个别相,了境为性相是说明它的总相,我们看识论:

    《识论》云:“了境为性相者,双显六识自性行相,以了境为自性故,即復用彼为行相故。

    先到第一段,这段是说明它的总相。第三能变的主要功能就是了境,它能够了别六尘的境界,先作一个总说。第二段再看它的别相:

    由斯兼释所立别名,能了别境,名为识故。如契经说:眼识云何?谓依眼根了别诸色,广说乃至意识云何?谓依意根了别诸法。”

    了境的功能开展出来有六个识,这六个识都是依止它的根来安立它的名称,眼识是依止眼根来了别色尘,乃至意识是依止意根了别法尘。那么有关这一点我们看这个表:

    了境为性相,那么我们先说明了境,了境的性相是一个内在体性的内二分跟外在行相的见分,识分我们后面再详细的说明,先知道这个了境就好。差别有六种,就是说明六识各有它所依止的根,跟它所缘的尘境,比如说眼识,它在了别的时候要依止眼根了别色尘,乃至于身识是依止身根了别触尘。所以它都有它依止的根,跟它所了别的范围。第六意识依止意根来了别这个法尘,什么叫法尘呢?前五识落谢的影像,比如说你看到颜色,这个颜色就落到心中,由第六意识来了别。或者是香味等等,五尘落谢的影像,都叫做法尘。

    《成唯识论》是把前六识全部判作一类,叫做了境能变,诸位要研究《八识规矩颂》玄奘大师把八识分成四类,对不对。第八识是一类、第七意识一类、第六识是一类、前五识是一类。《八识规矩颂》它是把心识分成四类,那么为什么有的唯识学,把第六识单独起来不跟前五识合在一起。这个地方《成唯识论》它解释说,因为前五识跟第六识有三点的不同,也可以分开,三点不同我们说明一下:

    一、从空间上来说,前五识的了别境界它是个别了别。我们一般说是十八界根尘识,比如说你眼识在活动的时候,它一定要依止眼根,你这个眼识不能依止耳根活动,不可以。它依止眼根去攀缘色尘,所以你的眼识不能听声音,不可以,它有它的活动范围。所以前五识的了别活动,它是属于一个个别的攀缘——别缘,但是第六识它是——通缘,第六意识它能够通缘色、声、香、味、触的境界,可以。它能够跟眼睛配合去了别颜色,它也可以跟耳朵配合去了别音声,所以第六意识是通缘,有通别的差别。

    二、从时间上来说,前五识只能够攀缘现在,第六识能够攀缘过去、现在、未来。我们前五识的根只能够攀缘现在:眼识就是现在、现在、现在。它不能去回忆过去,也不能去忆想未来。但是第六识它能够去回忆过去,也能够攀缘现在,也可以去对未来打打妄想,都可以,它是通缘三世的,那么前五识只能够缘现在的境界,这个是讲到的第二个不同,时间上不同。

    三、它的生起的因缘,前五识不能单独活动,一定要依止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可以单独活动。就是说前五识它可能看到一个东西,它只能够一刹那,第二刹那,如果第六意识不资助它,前五识就消失了。孔夫子说:“心不在焉,听而不闻,视而不见,食而不知其味。”心不在焉,心就是第六意识。前五识你不管看什么东西,听什么声音,如果第六意识它不帮助你,前五识就马上停止了,所以前五识一定要第六意识的资助。

    第六意识不必靠前五识,当然它如果要攀缘现在的境界,那一定要靠前五识;但是我要回忆过去,你可以眼睛一闭,双腿一盘,想想你以前所学的法语,也可以。所以第六意识它不一定要靠前五识,但是第六意识要了别现前的境界,一定要靠前五识,否则没办法。

    这个地方讲到前五识跟第六意识有三种的差别,所以也可以分开。不过本论是没有把它分开,因为它们都是了境,不管怎么样,都是了别六尘的境界。

    (二)了境三种分别

    了境有三种差别,第一个自性分别,第二个随念分别,第三个计度分别。我们看自性分别:

    一、自性分别——谓于现在所领受诸法,于自相上而分别之。

    自性分别就是一个自相上的分别,就是它不带名言,我们看到一个东西的时候,你还没打妄想的时候,直接去接触这个东西,这个时候心中还没有生起名言,比如说你看这个花,你看到花的形状,但是还没有生起花这句话,这个叫自性分别。所以这个只能够当下第一刹那。

    二、随念分别——谓于昔时所领受诸法,于共相上追念而分别之。(以其随逐明记不忘之“念”心所,五别境心所故名随念。)

    这个随念分别是回忆过去的因缘,共相。你看到这个花以后,你想到以前你所看到的任何的花,那么当然这些活动都要假借名言,我们大部分都是在共相,我们看到一个东西,比如说我第一念看到这个闹钟,只有第一念能看到,第二念以后就活在心中的名言。我开始去想这个闹钟是怎么怎么的,所以我们真正跟外界接触的时间很短,大部分都活在自己的妄想,就是随念分别。

    三、计度分别——谓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之不现前诸法,思构而分别之。(即“慧”心所)

    随念分别它的分别还有一点章法,就是它过去曾经有接触过的东西;计度分别就是说这件事情它完全没有接触,它就能够捏造出来,凭着它的想象力,第六识的想象力。但是计度分别也可能是善也可能是恶,你想一些恶的当然是恶,比如说观想念佛,我们在座诸位谁也没有看到阿弥陀佛,但是你根据《观经》里面的文字,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伦等等。就是依止这个想象的分别叫计度分别。

    八识当中的分别:第八识跟前五识只有自性分别;第七意识有自性分别、有计度分别;那么第六意识具足三种,第六意识它的分别力很强。那么这个地方是把前六识它的功能,了境所产生的三种分别做一个说明。

    好,我们看讲义的第十四面,前面是说明了境能变的功能,就是第三能变的功能——了境,这个地方讲到它造业的情况:

    四、云“善不善俱非”者——谓此六识,若与信等十一相应,即善性摄。若与无惭等法相应,不善性摄。俱不相应即非善非不善,无记性摄也。

    前面我们讲到初能变、二能变,它的体性都是无记的,它不管遇到染污的因缘、遇到清净的因缘,它的体性都是无记——非善非恶,非常稳定的一个体性。但前六识,当然主要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在活动的时候,去了别境界的时候,它的性质是变化很大,善不善俱非。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小国家,这小国家的国王养生有术,活到很老的时候身体还很健康,他的儿子就很紧张,老爸不死他就没办法做国王,后来起恶念就把他父亲用毒药害死,害死以后就自己做国王。当然做国王他的福报就现前了,在五蕴当中得大自在。这个时候在山中有一个阿罗汉,他在禅定的时候就发觉了国王所造的罪业,在七天以后,因为杀父的逆罪堕落到火烧地狱去受果报。阿罗汉他观察这个国王跟他过去生有过师徒的关系,所以阿罗汉出定以后,就来到人间要度化这个国王。当然这个时候是晚上,他不是用走路,用神足通飞到王宫去,在王宫里面虚空中结跏趺座放大光明。

    国王被光明惊醒了以后,看到说“哎呀,你是鬼还是人呢?”阿罗汉说“我是一个人不是鬼”,这个国王说“你是个人,能够显神通那你是一个圣人”,就向阿罗汉顶礼,当然因跟他过去有师徒的关系,就起欢喜心。阿罗汉说“你造了杀业——造了杀父的五逆罪,七天之后一定要堕到地狱去受火烧地狱的果报”。这个国王当然…说是善不善俱非,第六识它有善心也有恶心,阿罗汉这一讲他也惭愧心生起,怎么办呢?有没有办法能够救拔我?阿罗汉说现在什么方法都没办法救拔你。你现在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念南无佛,念七天,能够救拔你。

    这个时候国王就念南无佛,当然一个人有罪业,罪业的逼迫,他就特别专注。念了七天以后,他到第七天吃饭的时候,被饭噎到一口气喘不过来就死掉了。死掉后他杀父的罪业业力太强就马上现前了,初能变阿赖耶识现前,就引导他到火烧地狱得果报。他因为到火烧地狱,他那个果报体跟火一接触的时候痛苦,当然有善根的人跟没有善根还不同,一个人到三恶道去,有善根的人遇到痛苦的时候就刺激他的善根,因为他前面在往生之前念南无佛念得很专注,他就很自然的念南无佛。

    这一念,他这个痛苦的果报就慢慢降低,他旁边那些地狱的众生,看到他念南无佛他们也念南无佛,念一段时间以后,这些人从火烧地狱全部弹出来,这个国王从火烧地狱弹出来以后,他投生在一个婆罗门家庭里面。后来阿罗汉在禅定当中就知道了,就找到这个小孩就把他带回去跟他出家,后来这个小孩子证得阿罗汉果。

    善不善俱非,就是说当初造业是谁?就是第六意识造业;后来念佛是谁?也是第六意识;那么成就阿罗汉是谁?也是第六意识。所以蕅益大师对第六识他提出一个非常客观的评论说:

    第六识——众祸之门,也是众妙之门!

    我们今天会造重大的罪业,靠第六意识。第六意识随顺欲望,就造了很多的罪业。但是我们第六意识也是可以随顺理性的观照,随顺业果的观照,空性的观照,生起种种的善根,所以第六意识的造业力量很大。

    你说第八识摄受很多的业力,异熟——第八识,但是第八识摄受的业力没有一个是第八识造的,第八识没办法造业,是第六意识造给它的,所以第六意识力量很大,善不善俱非。

    我们再看第五段:

    五、云“此心所徧行”等者——谓徧行有五,别境有五,善有十一,烦恼有六,随烦恼有二十,不定有四,共有五十一心所法,皆得与第六识相应。若前五识,但除慢疑见三种根本烦恼,亦除四不定,十小随烦恼,馀皆得相应也!

    所以第六意识它的心所是所有的善心所、恶心所统统具足,它的情绪变化很大。前五识没有慢、疑、见三种根本烦恼,因为前五识没有计度分别。慢、疑、见的活动,一定要夹带思想名言,那么也去除了四种不定、十随烦恼,所以只有三十四个心所。简单说,前五识的活动是以第六识为准,所以

    《成唯识论》——前五识随第六意识而转。

    就是说第六意识是善,前五识都善,说你在这地方拜佛,你的身体在拜佛——善,你眼睛看佛像,眼识也是善,但是第六意识起恶念,你这个拜佛是恶法,因为第六意识是主导者,第六意识如果是恶,前五识都是恶,第六意识是善,前五识都是善,所以前五识随第六意识而转,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地方讲到它造业的情况,它可以造广大的善业,也可以造广大的罪业。就是说第六意识如果随顺欲望就造罪业,随顺于理性的观照,造善业,就这么多的差别。

    我们看第六:

    六、云“皆三受相应”者,谓前六识,皆能领纳顺违俱非境相。领顺境相,名为乐受;领违境相,名为苦受;领非顺非违境相,名不苦不乐受,亦名捨受也。

    前面的善不善俱非,是说明前六识它在因地造业的相貌,这以下是说明它对果报受用的情况,就是第六识它对果报是一个什么态度呢?第六意识如果是跟顺境——随顺自己的心情的境界接触,第六识产生乐受,如果是跟违背心情的境界接触叫苦受。如果非顺非违叫捨受,它的感受具足三种感受。有关感受我们看附表第十二:

    这个感受在《成唯识论》当中讲到说,感受其实就是一种果报,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心跟果报一接触的时候,跟境界一接触就产生一个受——对境界的一个领纳。这个受《成唯识论》先把它分成三种:

    一、逼恼受:我们跟我们违背心情的境界接触,会感受到被这个境界所逼迫而恼害。逼恼受有苦跟忧两种。

    二、适悦受:就是我们跟如意的境界接触,内心当中会感受到一种舒适喜悦的感受,这叫乐跟喜。

    三、不逼不悦受:是跟中庸的境界接触的时候,不逼不悦叫捨受。

    苦、忧、乐、喜:

    苦是粗重无分别,忧是轻微有分别;

    乐是粗重无分别,喜是轻微有分别。

    我们解释一下:苦乐这两种感受是一种身受,身受是前五识相应的。前五识我们说过,前五识的分别只能够自性分别,不能够带名言,它没有计度分别。也就是说色身的感受它是一种直觉。比如说我们现在感到肚子饿,饥饿,没东西吃这种直觉,寒冷——你没有衣服穿,这都是直觉,这种直觉的感受是由过去的业力所变现出来的,跟业力有关系,苦受跟乐受是这样。

    忧跟喜它是一种心理的感受,是由心中的分别而引生的,跟业力没有关系。所以我们的感受——我们受用果报跟业力有关系,也跟你的分别心有关系。比如说我们看有些人他过去的善业很强,你看他人长得也庄严,福报也大,身体也健康,所以他身体的感受都是乐受,但是他心中就是不快乐,闷闷不乐,这是忧,心中有忧,这种感受就是内心的分别,不是外在的物质能够改变的。

    所以我们一般人,没有经过佛法修学的人五种感受统统具足,苦、乐、忧、喜、捨都具足。从《成唯识论》的角度来说,修行者只能够有苦受,不能够有忧,因为忧是你能够决定的。就是说我们今天有痛苦,这个不要说凡夫,阿罗汉都有痛苦。阿罗汉跟境界接触的时候,要是遇到环境的刺激,他也是有直觉的苦受,他心中没有忧,所以这个忧应该是要消灭的。

    在《论语》当中,有一天司马牛问君子,司马牛问孔夫子说“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君子?”孔夫子说“君子不忧不惧”,说你一个君子…,当然君子他还不是一天到晚在房间里面坐,他要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很多的善法,但是君子跟一般人不同,他不管遇到任何逆境,他心中不忧不惧,不忧愁不恐惧。这个时候司马牛就问孔夫子说“不忧不惧,是谓之君子也乎。”说只有不忧不惧的标准就能够做君子吗?我看了很多人,他的心情也是不忧不惧。

    孔夫子看这个司马牛好像没有懂他的意思,就进一步解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一般人,当然他没有事的时候也不忧不惧,但是你能够内省不疚,你能够平常反省自己的身口意,经过你的回光返照以后,你又能够不忧不惧,这个是君子,内心当中一天的所做完全依止道理而行,不随顺欲望——君子不忧不惧。

    一个修行人,可以有痛苦的感受,但这个痛苦的感受在唯识学中它是一刹那的。其实我们一天当中,我们一生当中苦受跟乐受的时间很短,除非你真的是生活资具缺乏太厉害,只要你能够把饭吃饱,衣服穿的暖,其实苦受乐受对我们影响很少,大部分都是忧,因为你这个思想打妄想,它缠绵不断。忧很可怕,你能够对一件事情忧愁十年二十年,你说我没有饭吃,饿一个小时,饭恢复以后苦受就消失了。但是你对一件事情的执取,这个事情就算过去了,你那个忧还是不断的存在,所以这个地方心里的感受影响是很大的。

    当然这个地方就是你要修无住,一个人会产生忧,他的生起原因:你注意观察一个人对这件事情很多的忧愁、挂碍,你一定是有所住,你一定是对某一件事情很执着,从这个地方产生忧。所以阿罗汉他的心没有忧愁,阿罗汉的心是:如鸟飞虚空,踪迹不可得。内心不取亦不捨,无喜亦无忧。阿罗汉的心跟一切法接触的时候,一切法不受,不受一切法。所以他能够保持正念。是这样子的。

    好,我们回到讲义,那么这个地方讲到前六识,它在受用果报的时候有三受,开展出来就是苦、乐、忧、喜、捨五种感受。这个地方我们先把第三能变,九科里面的前面六小科做一个说明,它的重点当然是了境,这个了境它在造业的时候是具足善业、恶业跟无记业;受用果报的时候具足苦、乐、忧、喜、捨,所以它不管是因相果相都非常非常的明显。

    这个地方有没有问题?有关第三能变。我们要是不学佛的人,一个人的内心完全没有经过佛法的训练,他的这个心的三能变,我看主要是由初能变来引导,就是异熟。这个人他生长在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他的业力变成一个果报,他要跟谁结婚,生出什么样的小孩,做什么事情,大概就固定了。恒审思量——随所生所系它就在这一期的果报当中,就安立一个我,这个我一辈子就是心随境转,他前生造什么业,今生就受什么果报,一点都不能改变,他应该快乐,应该痛苦应该怎么样?完全固定。所以一般人没有经过佛法的训练,第三能变很难发挥作用,他的了境能变就是随环境而转,在什么环境就做什么事,只好这样子,一点法子都没有。

    但是修行者的不同点,他第三能变很厉害,他能够改造环境、改造命运。当然我们也不能否定初能变的力量,跟前生的因缘的确有关系,你今生造什么业,你今生的生命的确会受影响,但是第三能变它能够做一些扭转,所以修行者的重点在第三能变,他不会向生命的这种等流性屈服,他知道要去求生净土,断恶修善,改变水流的方向,当然就是靠第六意识。

    我们第六意识刚开始先是思惟业果,先从有相的观察,我应该断恶修善,刚开始。慢慢的从断恶修善当中观察没有一个自我意识,修无住去对治恒审思量,从无住当中得到解脱。当然你无住当中又生心,又念阿弥陀佛,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不住五蕴身心,然后依止弥陀的圣号,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你一方面能够观察我空法空,去解脱你对五蕴的执取,一方面一心皈依阿弥陀佛的圣号,那么你这个佛号念起来会比一般人念的得力,很多人念佛他是这样:他对佛号也是有皈依,但是对五蕴身心执取也很重,这两个方向——拔河,看谁力量强。所以

    念佛人不修般若法门——吃亏!

    佛号真的能救拔你,问题是你对五蕴的执取也很重,两个都要,那么怎么办?五蕴的是熟境界,佛号是生疏的境界,当然随五蕴而转。所以研究唯识学,你会把生命的状态看的很透彻,你会知道谁出了问题?就是问题不是在你的色身,你看外道的苦行,外道来看这个事,我自己起烦恼怎么办呢?用刀子把这个手剁掉,这个手没有错;我不吃饭,吃饭也没错,你这个果报就是要吃饭的,初能变变现欲界的果报就一定要吃饭、睡觉。你一直没有把问题点找出来,那么当然一切法因缘生,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你这个罪业的因缘没有找到,它的因缘就不断的活动,只好这样子,你一直没有找到还灭的因缘。

    但是你研究唯识学,你能够知道谁出的状况?谁没有错?你很清楚,哪一个地方要断,哪个地方要保留,你就很清楚了。

    好,我们今天讲到这个地方。这个唯识学,我希望大家听过以后,稍微复习一下,《成唯识论》它是先把三相初能变、二能变、三能变。它后面讲到流转的地方讲的很详细,生死为什么会流转?由三能变带动,那么如何还灭?如果你前面都不复习,你听到后面你就会有困难,希望大家有空,拿出来稍微复习一下。好,回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唯识三十颂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唯识三十颂》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唯识三十颂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唯识三十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