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年轻人卷不动怎么办?
这位北大女孩,果断将曾经的许姓首富变成了前老板,她就是北大养蜂人——潘艺文。
潘艺文独自在武陵深山老林里做起了养蜂人,她说人生最惬意的幸福就是在晚霞最美的地方,有一栋小木屋,不被爸妈催婚,无需打卡上班。
由于她不懂技术,她特意还请了刚哥、刚嫂来负责养蜂,而自己则当起了甩手掌柜,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打上几盘最火的手游。
“不要啪噻,我们这么肉。”
面对作者的询问,员工刚哥显得有些恼火,原本不干活的老板潘姐,突然变得非常勤快,这反而增加了员工的工作强度。
因为,她钉进去的钉子必须要花费更多的力气才能拔出来,武陵山区的养蜂人一般不在春天采蜜,而是选择在繁殖蜂群,等到秋天时,再去采那特级的五倍子蜜(由五倍子花产出),潘姐保守的算过一笔账,一群蜂产二十斤的蜜,一年就至少七八吨,净利润大概不到一百万,简直赚麻了。
中秋夜,潘姐坐在了秋千上赏月,看着朋友圈内三百多个点赞,以及马上就要丰收的季节,腿上勒出的血印子也不觉得疼了。
这天,到了收获的季节,可能是老板亲自上阵的缘故,由原本至少要奋战十个通宵,现在就需要九个半小时便能全部干完。预期六吨的目标,实际产量只有六百斤。
由于彩虹蜂场是八个村集体共同持股的官方单位扶贫项目,潘姐每年都要缴纳分红款二十五万,现在上哪儿去找钱?
总结下来,潘姐除了多了两个前男友,其他一无所获。
一个不干活的老板,加上两个让蜜蜂出逃的员工,预计年产量八吨的蜂蜜,结果只有六百斤,一年时间就赔了几十万,因为是八个村集体持股的扶贫项目,现在还要缴纳一年的分红款。
无奈之下,潘姐只能带我一起回家去找她父母,顺便请他们帮个小忙。虽然潘爸是个很成功的商人,但从小到大,他都以自己的女儿为荣,考上北大的那一年,潘爸那是相当得意,逢人就吹嘘自己的女儿。当潘姐带着全校唯一创业大奖回家时,潘爸查出了直肠癌,自从生病后,潘爸已经看淡了很多事情。曾经喜欢的摄影,也变成了看X光片,唯一的骄傲就是女儿从北大毕业了,自从潘姐得知父亲的病,只有中医或许有点儿用,且药引子是蜂蜜后,就逼着潘爸食用各种名贵的蜂蜜,于是潘爸的病历本上又增加了糖尿病。
老中医说,一定是假蜂蜜中的蔗糖含量太高惹的祸。潘姐知道这一点后,马上就辞掉了广州总部的工作,义无反顾地扎进了武陵山,但北大才女去养蜂,这让潘爸有点儿接受不了。即使蜂蜜再甜,潘爸也觉得是苦的。为了守住父亲最后那点儿骄傲,潘姐最终告诉了父母,蜂蜜销售一空,自己的创业十分成功。后来,潘姐透支了信用卡,向朋友借了八万,才凑齐了村集体的分红款。
潘姐创业一年却负债好几十万,看着空空如也的蜂场,潘姐总结了一句话:“技术不到位嘛,现在蜂场上一群蜂都没了。”
虽然,一年的时间,潘姐没搞懂怎么养蜂,可她玩某手游的技术却提升了很多,一时之间潘姐就成了全村人茶余饭后的笑柄。
有村民评价他:“她这个学历拿到社会上来,比不过割草的大妈。”
既然无路可退,那就只能挣扎前行,潘姐听闻在摩围山上有个养蜂高手,他的地位就如同金庸武侠中的洪七公,他就是龙七。
龙大叔被誉为巴渝蜂王,最辉煌的时候,蜂群足有上万,挥手借出四百多万毫不眨眼。全亚洲最大的峰会也是在他这里召开,然而就在这时,国内市场上疯狂涌现了一批假蜂蜜,他的百吨五倍子特级蜂蜜只卖出了白菜价,为此龙大叔只能藏身于摩围山中躲债。
本以为潘姐会是他的救星,但听到潘姐也欠了几十万后,龙大叔燃起的希望又迅速变得黯淡起来,临走时龙大叔告诉潘姐,因为她们的到来,这里也已经暴露,他会转移自己的位置,希望她们不要再过来找自己了。
然而,在见过了龙大叔这个养蜂高手后,潘姐决定要下一盘大棋,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和战略规划,潘姐不仅重新找到了龙大叔,还成功请他出山,但那天谁都没有请客吃饭,此时油菜花已经遍地金黄,对于养蜂人来说,正是繁蜂时间,错过就要再等一年。北大才女加上巴渝蜂王,武陵山自然保护区加五倍子特级蜂蜜,凭借这两大IP,潘姐只用了十多天,就成功融到了千万投资。
龙大叔见证了她的实力后,无奈地对我说:“我借个烟钱都费劲儿,她一次路演就搞了千多万的投资,唉,啥子钱不钱的,主要还是心情愉快。”
龙氏家族历经四代传承,每一辈都是个顶个的顶尖养蜂高手,有一座还没完工的中蜂文化园,成了村民们怀念龙七的文化遗址。最有意思的是,来找龙大叔讨债的人,分成了两拨意见不同的集体。一波是由本地债主组成的护龙小分队,他们坚信只要人在钱就在。另一波是由社会人员组成的,什么招数都用,就在快过年的时候,龙大叔回家看望母亲,两方人马对峙在一起,一直持续到了大年初二。自这件事后,护龙小分队就此成立,每天都有人志愿在龙大叔的家门口巡逻。
护龙小分队的骨干成员是这么评价龙大叔的:“你莫要小瞧他,他当年也是有故事的人。长期喝茅台、吸中华,我也跟着他一路喝了不少茅台、吸了不少中华。”
潘姐和龙大叔联手后,潘姐就决心要打造一个我国武陵山五倍子蜂蜜经济走廊,一番雄心壮志不仅打动了已经欠债六百万的龙七,还通过路演拿到了一千万的天使投资。董事长负责出钱管钱,占大股;总裁潘姐则是和执行总裁龙七出工不出钱,占小股;潘姐的彩虹蜂场以及龙大叔的摩围山蜂场都纳入了新公司一起经营。
有了投资后,龙大叔都精神百倍,与潘姐正式见面的那一天,龙大叔特意将自己曾经获得的劳模奖章挂到了胸前,当年龙七被誉为七爷的劲头儿,似乎在这一刻又重新回来了。龙大叔送给了潘姐一个礼物,全市第三届仅有六十个的劳模奖品,接着龙大叔就开始招聘会计和出纳。
第一个来应聘的是可以通篇背诵《道德经》的杨秀才——杨得劲,他没有简历,初中毕业。在他看来,出纳就像是古代的账房先生般简单。自己掌握一万之内的加减乘除,肯定是没有问题。
第二个是来应聘会计的王大兵,他手写简历,毕业于北京哈工大。
龙大叔:“哈工大在哪里?”
王大兵:“在北京。”
龙大叔:“你不要蒙我。”
王大兵:“哈尔滨理工大学的证,本科,它属于分校。”
龙大叔:“哦,学的什么专业?”
王大兵:“管理专业。”
龙大叔:“毕业证呢?”
王大兵:“毕业证才丢不久。”
龙大叔:“又无简历,又无毕业证。”
王大兵:“可是能补一张毕业证,后面……”
龙大叔:“你学的到底是什么专业?”
王大兵:“体育专业。”
龙七听到他的回答,表示十分无语,但招聘启事在网上挂了一个星期,来面试的只有他们哼哈二将。
龙大叔想找的会计和出纳,不应是这样才对,但奈何招聘这么长时间了,为了不埋没人才,龙大叔只能先让他俩干着再说。
交给他俩的第一件事,就是修灯,显然相比较会计和出纳,他们俩更适合做电工。第二件事就是打扫厕所,厕所里的美女照片,让饱读圣贤书的杨得劲觉得十分龌龊,要不是看在两千块钱的月薪份上,恐怕他早就拂袖而去。毕竟,这已经比上一份工作多出了足足一千多。让他们俩最不明白的,这个蹲坑为啥要这么设计?两人分析了很久,才弄懂龙大叔的良苦用心,只有这个角度才能看到美女照片。
王会计是个十分好面子的小伙儿,春节前他要订婚,于是月供三千的他买了一辆越野车,当初多喝了几杯,没能飙过交警,只能将自己的爱车运到摩围山上。杨秀才的上一份工作是传菜员,因为不堪忍受女同事的授受不亲而愤然离职。最终,缘分让两个人相聚于摩围山上。
说了这么多,还是将焦点汇聚在养蜂技艺上。
养蜂这门技艺从古朝鲜时期开始,经三国(高句丽、百济、新罗)时期,一直在不断地发展。
在我国,养蜂季节大约为5至8月下旬,我国人民在深入了解蜜蜂习性的基础上,一般选安静、宽广、开阔而无障碍物的地方养蜂,合理制造利用了保护或摆弄蜂箱和蜜蜂的工具及蜂蜜加工工具。
传统养蜂技艺已有千年以上历史,早在《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古籍中就有用蜂毒治病、保健、滋补的记载。
分布在云南境内的蜂群有酿蜜型和非酿蜜型二类,种群繁多。但无论什么蜂,它的蜂群都是由蜂王、雄蜂、工作蜂和侦查蜂组成。
最具代表性的酿蜜型蜂群为蜜蜂,最具代表性的非酿蜜型蜂群为胡蜂。
下面就以蜜蜂和胡蜂为例讲述养殖技术:抓捕野蜂或选择蜂群来交配、过冬、装箱养殖、放山养殖、采收加工食用七个步骤。
所需用具为:交配室、育种室、过冬桶,防蜂衣、割刀、捕套等
养殖蜜蜂一定要有蜂桶。
蜂桶一般用空心老树做成也可用木板制作蜂桶由蜂桶、蜂桶盖,蜂洞三部分组成制作时,用干松毛或干稻草明火对蜂桶进行消毒杀菌但不能烧焦,焦味蜜蜂不接受。消毒后的蜂桶里面还要洒上诱蜂水,诱蜂水一般用蜂蜡泡水制成,然后用新鲜牛粪固定左右蜂桶盖,以保证蜂桶内蜜蜂生活所需的温度。而后,用牛粪封口时要预留出蜂洞供蜜蜂进出,蜂洞一般留在中央,也可留在两边。蜂洞口还要涂上蜂蜡,方便侦查蜂快速找到蜂洞。待封口的牛粪干固后,蜂桶就可拿去诱蜂放养了。
采蜜基本上一年两次(夏秋两季),有时隔在秋季大量采蜜,人们通过养蜂生产味美营养高的蜂蜜、蜂蜡、蜂皇浆、蜂毒等,同时提高农作物产量,这一劳动生活风俗依然相传至今。
许多家庭、合作农场和企业的养蜂场传承祖先创造的养蜂经验和风俗,同时采用先进科技养蜂法来管理蜜蜂、加工蜂蜜,每年大量生产蜂蜜和蜜蜂产品。
养蜂风俗于二零一七年10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养蜂采蜜是我国传统的农业养殖业,大家熟知蜂农追花逐蜜,四季不休,怎么看也是一件浪漫的事情。而野蜂是大家避之不急的危险,却世代受傈僳族人追捧,成为他们犒劳家人的美食、增加收入的来源。
傈僳族与野蜂几百年来形成的驯养关系,更近于一种自然的游牧方式。
前不久,作者曾到德昌傈僳乡村采访这项神奇的习俗,亲眼目睹傈僳人捕蜂养蜂取蜂的过程,着实令人心惊肉跳、不可逼视。
傈僳族是个古老的民族,几经迁徙,现分布于泰国、缅甸、我国四川或云南等地。
德昌这支傈僳族人曾与世隔绝,锻炼出一项神奇的本领——驯服野蜂。
因而,他们又被称为野蜂部落。德昌傈僳人自古有一种说法:“三只土蜂能杀死一头牛,一窝马蜂能蜇死一个人。”
即使,如此危险也不能阻止他们寻找野蜂的脚步。走进德昌县傈僳族居住区,你会发现许多傈僳人家的房前屋后都悬挂着马蜂窝,马蜂来回飞舞,形成一道别处没有的独特景观。
据说,德昌80%的傈僳人家都养野蜂。养殖野蜂的种类较多,有马蜂、土琴蜂、牛角蜂、狗屎蜂等近二十种。他们将野蜂巢取回家悬挂在房前屋后,不需要喂养,野蜂自己会在蜂巢内繁殖。每年三四月份,正是傈僳人出门寻蜂、招蜂、取蜂蛹的时候。
寻找野蜂,他们有一套奇特的方法,先捉上一两只蚱蜢等昆虫,固定在一根细棍上当诱饵。然后用一根长头发,一端打上活结,另一端拴上白色的火草皮或鸡毛等显眼的、分量很轻的东西,用作跟踪的参照物。只见,他们拿着有昆虫的细棍在林间舞动,不一会儿就引来马蜂绕着棍子飞舞。随即,捕蜂人停下动作,马蜂便飞到棍上啃虫肉。捕蜂人缓缓地把细棍移下来,瞅准时机,将事先准备好的拴有醒目标志物的头发丝,牢牢套在蜂腰上。马蜂将肉啃成一个接近花生米大的肉团后,将其抱起往“家”飞,捕蜂人随即跟着马蜂飞跑。由于捕获了猎物,马蜂的灵活度和飞行速度都慢了很多,捕蜂人就跟着白色的参照物追,看落在什么地方,就能找到蜂窝的准确位置。接下来,是取蜂窝。他们一般是采用火烧后迅速用一块布包裹住野蜂窝,然后用刀割下。在这个环节上,他们常会被蛰伤。通常是白天取,但如果是大蜂窝,为了安全起见会改在晚上取,将蜂窝取回系在房前屋后,野蜂在新的家开始新的生活。从此,野蜂变成了家蜂,蜂窝由小变大,一般在冬天来临时,蛹化成蜂前取蜂蛹。
捕蜂人先用刀割开大蜂包,然后把白生生的蜂蛹取出,从蜂蛹堆里找出蜂王,放回空巢,再将蜂包封好,又挂到房前屋后,继续喂养。过不了多久,蜂巢里又会产出新的蜂蛹来,如此循环利用。第一次取蜂蛹的时间在8月左右,以后在9和10月各取一次。傈僳人捕野蜂,不需要任何工具也没有什么防护措施,靠的就是经验与智慧。
养野蜂,取蜜取蛹,不仅能自己食用,而且能出售贴补家用,成为了傈僳人增收的门道。他们世居于云南、四川等西南地区,属山地农耕、狩猎民族,长期混居于西南地区的彝族、纳西、白、哈尼、汉等民族中间,其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等与藏缅语族彝语支相同或相近。
早在元代,德昌路所辖的威龙、普济两州(今属米易县),即有傈僳族人居。明代洪武年间,傈僳人不堪官兵和土司欺压之苦而被迫逃迁,散居于川滇结合部的金沙江、雅砻江流域。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和光绪二十年(1894)两次永北起义,都曾引起傈僳族较长时间的大迁徙,往返流离,最终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布局。
据傈僳族族谱记载:傈僳人分为姜子树派和羊角树派。原住在窝勒的张姓傈僳人为逃避战乱而分别迁离,临行前,弟兄两个人“破碗为契”,各持一块儿碗片,作为以后亲人遇逢时相认的标记。之后,哥哥带族人顺安宁河南下,渡金沙江入云南,先住在永仁,后迁至禄丰。弟弟一行溯安宁河北上入德昌,在茨达河下游溯花马河到四方碑(今六所乡陈所村),搭棚而居。后因外来垦荒的汉人增多,遂又迁往上游老窝铺(今六所乡兴安村),在山林中栖身。此后,又有傈僳人从米易、攀枝花、盐边乃至云南等地,逐渐迁入德昌,分别在金沙、南山一带聚居。
据统计,一九五一年,德昌县有傈僳族264户、1419人。一九八四年,四川省人民官方单位批准德昌县金沙、南山两乡建为傈僳族乡。汉区的巴洞乡团结村、宽裕乡新裕村、乐跃镇沙坝村,有傈僳人小聚居村落。一九九零年,德昌县有傈僳族4868人。到2022年德昌县已有傈僳人口7000余人,是四川省傈僳族人口最多的县。
德昌傈僳族因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被誉为保持最原始风情的傈僳族分支。捕猎野蜂是他们狩猎的一项技能,这种技能到底传了多少代,没人说得清楚。
德昌傈僳族野蜂养殖习俗主要分布于乐跃镇沙坝村傈僳族小聚居村落、汉区的巴洞镇团结村、宽裕乡新裕村、金沙傈僳族乡和南山傈僳族乡等地。
傈僳族野蜂养殖习俗广泛存在于民间,大家相互学习,非个体传承,能世代相传下来,皆为群体传承。
过去,傈僳族人家很穷,男人大多养殖野蜂。现在,农村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大多数人将精力放在发展农业生产上,加之捕养野蜂有一定的危险性,很多年轻人已经不愿去做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的转型,德昌傈僳族野蜂养殖习俗如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保护,将面临消亡的危险。
张华生先生是这个项目的主要传承人,长期进行传习活动,还积极参与各级部门组织的展示活动。同时,德昌县傈僳族学会成立以来,积极推动傈僳文化地深入研究,开展民族文化保护、发展对策研究,为民族文化开发、保护管理、继承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学术支持,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培养传承人,文化 部门将加强年轻艺人的培养,举办培训班或资助传承人,让他们形成传习自觉,不断扩大交流,对外搭建研究平台。到2025年,将规划设计含傈僳族野蜂养殖习俗展厅在内的傈僳原乡。到2026年,将创建傈僳原乡4A级景区。
在布置好傈僳族展厅同时,把傈僳族文化保护利用纳入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实施好。作者相信在民间群体传承和官方单位持续保护的双向奔赴下,傈僳族的养蜂文化将会绽放出新的活力与生机。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这位北大女孩,果断将曾经的许姓首富变成了前老板,她就是北大养蜂人——潘艺文。
潘艺文独自在武陵深山老林里做起了养蜂人,她说人生最惬意的幸福就是在晚霞最美的地方,有一栋小木屋,不被爸妈催婚,无需打卡上班。
由于她不懂技术,她特意还请了刚哥、刚嫂来负责养蜂,而自己则当起了甩手掌柜,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打上几盘最火的手游。
“不要啪噻,我们这么肉。”
面对作者的询问,员工刚哥显得有些恼火,原本不干活的老板潘姐,突然变得非常勤快,这反而增加了员工的工作强度。
因为,她钉进去的钉子必须要花费更多的力气才能拔出来,武陵山区的养蜂人一般不在春天采蜜,而是选择在繁殖蜂群,等到秋天时,再去采那特级的五倍子蜜(由五倍子花产出),潘姐保守的算过一笔账,一群蜂产二十斤的蜜,一年就至少七八吨,净利润大概不到一百万,简直赚麻了。
中秋夜,潘姐坐在了秋千上赏月,看着朋友圈内三百多个点赞,以及马上就要丰收的季节,腿上勒出的血印子也不觉得疼了。
这天,到了收获的季节,可能是老板亲自上阵的缘故,由原本至少要奋战十个通宵,现在就需要九个半小时便能全部干完。预期六吨的目标,实际产量只有六百斤。
由于彩虹蜂场是八个村集体共同持股的官方单位扶贫项目,潘姐每年都要缴纳分红款二十五万,现在上哪儿去找钱?
总结下来,潘姐除了多了两个前男友,其他一无所获。
一个不干活的老板,加上两个让蜜蜂出逃的员工,预计年产量八吨的蜂蜜,结果只有六百斤,一年时间就赔了几十万,因为是八个村集体持股的扶贫项目,现在还要缴纳一年的分红款。
无奈之下,潘姐只能带我一起回家去找她父母,顺便请他们帮个小忙。虽然潘爸是个很成功的商人,但从小到大,他都以自己的女儿为荣,考上北大的那一年,潘爸那是相当得意,逢人就吹嘘自己的女儿。当潘姐带着全校唯一创业大奖回家时,潘爸查出了直肠癌,自从生病后,潘爸已经看淡了很多事情。曾经喜欢的摄影,也变成了看X光片,唯一的骄傲就是女儿从北大毕业了,自从潘姐得知父亲的病,只有中医或许有点儿用,且药引子是蜂蜜后,就逼着潘爸食用各种名贵的蜂蜜,于是潘爸的病历本上又增加了糖尿病。
老中医说,一定是假蜂蜜中的蔗糖含量太高惹的祸。潘姐知道这一点后,马上就辞掉了广州总部的工作,义无反顾地扎进了武陵山,但北大才女去养蜂,这让潘爸有点儿接受不了。即使蜂蜜再甜,潘爸也觉得是苦的。为了守住父亲最后那点儿骄傲,潘姐最终告诉了父母,蜂蜜销售一空,自己的创业十分成功。后来,潘姐透支了信用卡,向朋友借了八万,才凑齐了村集体的分红款。
潘姐创业一年却负债好几十万,看着空空如也的蜂场,潘姐总结了一句话:“技术不到位嘛,现在蜂场上一群蜂都没了。”
虽然,一年的时间,潘姐没搞懂怎么养蜂,可她玩某手游的技术却提升了很多,一时之间潘姐就成了全村人茶余饭后的笑柄。
有村民评价他:“她这个学历拿到社会上来,比不过割草的大妈。”
既然无路可退,那就只能挣扎前行,潘姐听闻在摩围山上有个养蜂高手,他的地位就如同金庸武侠中的洪七公,他就是龙七。
龙大叔被誉为巴渝蜂王,最辉煌的时候,蜂群足有上万,挥手借出四百多万毫不眨眼。全亚洲最大的峰会也是在他这里召开,然而就在这时,国内市场上疯狂涌现了一批假蜂蜜,他的百吨五倍子特级蜂蜜只卖出了白菜价,为此龙大叔只能藏身于摩围山中躲债。
本以为潘姐会是他的救星,但听到潘姐也欠了几十万后,龙大叔燃起的希望又迅速变得黯淡起来,临走时龙大叔告诉潘姐,因为她们的到来,这里也已经暴露,他会转移自己的位置,希望她们不要再过来找自己了。
然而,在见过了龙大叔这个养蜂高手后,潘姐决定要下一盘大棋,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和战略规划,潘姐不仅重新找到了龙大叔,还成功请他出山,但那天谁都没有请客吃饭,此时油菜花已经遍地金黄,对于养蜂人来说,正是繁蜂时间,错过就要再等一年。北大才女加上巴渝蜂王,武陵山自然保护区加五倍子特级蜂蜜,凭借这两大IP,潘姐只用了十多天,就成功融到了千万投资。
龙大叔见证了她的实力后,无奈地对我说:“我借个烟钱都费劲儿,她一次路演就搞了千多万的投资,唉,啥子钱不钱的,主要还是心情愉快。”
龙氏家族历经四代传承,每一辈都是个顶个的顶尖养蜂高手,有一座还没完工的中蜂文化园,成了村民们怀念龙七的文化遗址。最有意思的是,来找龙大叔讨债的人,分成了两拨意见不同的集体。一波是由本地债主组成的护龙小分队,他们坚信只要人在钱就在。另一波是由社会人员组成的,什么招数都用,就在快过年的时候,龙大叔回家看望母亲,两方人马对峙在一起,一直持续到了大年初二。自这件事后,护龙小分队就此成立,每天都有人志愿在龙大叔的家门口巡逻。
护龙小分队的骨干成员是这么评价龙大叔的:“你莫要小瞧他,他当年也是有故事的人。长期喝茅台、吸中华,我也跟着他一路喝了不少茅台、吸了不少中华。”
潘姐和龙大叔联手后,潘姐就决心要打造一个我国武陵山五倍子蜂蜜经济走廊,一番雄心壮志不仅打动了已经欠债六百万的龙七,还通过路演拿到了一千万的天使投资。董事长负责出钱管钱,占大股;总裁潘姐则是和执行总裁龙七出工不出钱,占小股;潘姐的彩虹蜂场以及龙大叔的摩围山蜂场都纳入了新公司一起经营。
有了投资后,龙大叔都精神百倍,与潘姐正式见面的那一天,龙大叔特意将自己曾经获得的劳模奖章挂到了胸前,当年龙七被誉为七爷的劲头儿,似乎在这一刻又重新回来了。龙大叔送给了潘姐一个礼物,全市第三届仅有六十个的劳模奖品,接着龙大叔就开始招聘会计和出纳。
第一个来应聘的是可以通篇背诵《道德经》的杨秀才——杨得劲,他没有简历,初中毕业。在他看来,出纳就像是古代的账房先生般简单。自己掌握一万之内的加减乘除,肯定是没有问题。
第二个是来应聘会计的王大兵,他手写简历,毕业于北京哈工大。
龙大叔:“哈工大在哪里?”
王大兵:“在北京。”
龙大叔:“你不要蒙我。”
王大兵:“哈尔滨理工大学的证,本科,它属于分校。”
龙大叔:“哦,学的什么专业?”
王大兵:“管理专业。”
龙大叔:“毕业证呢?”
王大兵:“毕业证才丢不久。”
龙大叔:“又无简历,又无毕业证。”
王大兵:“可是能补一张毕业证,后面……”
龙大叔:“你学的到底是什么专业?”
王大兵:“体育专业。”
龙七听到他的回答,表示十分无语,但招聘启事在网上挂了一个星期,来面试的只有他们哼哈二将。
龙大叔想找的会计和出纳,不应是这样才对,但奈何招聘这么长时间了,为了不埋没人才,龙大叔只能先让他俩干着再说。
交给他俩的第一件事,就是修灯,显然相比较会计和出纳,他们俩更适合做电工。第二件事就是打扫厕所,厕所里的美女照片,让饱读圣贤书的杨得劲觉得十分龌龊,要不是看在两千块钱的月薪份上,恐怕他早就拂袖而去。毕竟,这已经比上一份工作多出了足足一千多。让他们俩最不明白的,这个蹲坑为啥要这么设计?两人分析了很久,才弄懂龙大叔的良苦用心,只有这个角度才能看到美女照片。
王会计是个十分好面子的小伙儿,春节前他要订婚,于是月供三千的他买了一辆越野车,当初多喝了几杯,没能飙过交警,只能将自己的爱车运到摩围山上。杨秀才的上一份工作是传菜员,因为不堪忍受女同事的授受不亲而愤然离职。最终,缘分让两个人相聚于摩围山上。
说了这么多,还是将焦点汇聚在养蜂技艺上。
养蜂这门技艺从古朝鲜时期开始,经三国(高句丽、百济、新罗)时期,一直在不断地发展。
在我国,养蜂季节大约为5至8月下旬,我国人民在深入了解蜜蜂习性的基础上,一般选安静、宽广、开阔而无障碍物的地方养蜂,合理制造利用了保护或摆弄蜂箱和蜜蜂的工具及蜂蜜加工工具。
传统养蜂技艺已有千年以上历史,早在《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古籍中就有用蜂毒治病、保健、滋补的记载。
分布在云南境内的蜂群有酿蜜型和非酿蜜型二类,种群繁多。但无论什么蜂,它的蜂群都是由蜂王、雄蜂、工作蜂和侦查蜂组成。
最具代表性的酿蜜型蜂群为蜜蜂,最具代表性的非酿蜜型蜂群为胡蜂。
下面就以蜜蜂和胡蜂为例讲述养殖技术:抓捕野蜂或选择蜂群来交配、过冬、装箱养殖、放山养殖、采收加工食用七个步骤。
所需用具为:交配室、育种室、过冬桶,防蜂衣、割刀、捕套等
养殖蜜蜂一定要有蜂桶。
蜂桶一般用空心老树做成也可用木板制作蜂桶由蜂桶、蜂桶盖,蜂洞三部分组成制作时,用干松毛或干稻草明火对蜂桶进行消毒杀菌但不能烧焦,焦味蜜蜂不接受。消毒后的蜂桶里面还要洒上诱蜂水,诱蜂水一般用蜂蜡泡水制成,然后用新鲜牛粪固定左右蜂桶盖,以保证蜂桶内蜜蜂生活所需的温度。而后,用牛粪封口时要预留出蜂洞供蜜蜂进出,蜂洞一般留在中央,也可留在两边。蜂洞口还要涂上蜂蜡,方便侦查蜂快速找到蜂洞。待封口的牛粪干固后,蜂桶就可拿去诱蜂放养了。
采蜜基本上一年两次(夏秋两季),有时隔在秋季大量采蜜,人们通过养蜂生产味美营养高的蜂蜜、蜂蜡、蜂皇浆、蜂毒等,同时提高农作物产量,这一劳动生活风俗依然相传至今。
许多家庭、合作农场和企业的养蜂场传承祖先创造的养蜂经验和风俗,同时采用先进科技养蜂法来管理蜜蜂、加工蜂蜜,每年大量生产蜂蜜和蜜蜂产品。
养蜂风俗于二零一七年10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养蜂采蜜是我国传统的农业养殖业,大家熟知蜂农追花逐蜜,四季不休,怎么看也是一件浪漫的事情。而野蜂是大家避之不急的危险,却世代受傈僳族人追捧,成为他们犒劳家人的美食、增加收入的来源。
傈僳族与野蜂几百年来形成的驯养关系,更近于一种自然的游牧方式。
前不久,作者曾到德昌傈僳乡村采访这项神奇的习俗,亲眼目睹傈僳人捕蜂养蜂取蜂的过程,着实令人心惊肉跳、不可逼视。
傈僳族是个古老的民族,几经迁徙,现分布于泰国、缅甸、我国四川或云南等地。
德昌这支傈僳族人曾与世隔绝,锻炼出一项神奇的本领——驯服野蜂。
因而,他们又被称为野蜂部落。德昌傈僳人自古有一种说法:“三只土蜂能杀死一头牛,一窝马蜂能蜇死一个人。”
即使,如此危险也不能阻止他们寻找野蜂的脚步。走进德昌县傈僳族居住区,你会发现许多傈僳人家的房前屋后都悬挂着马蜂窝,马蜂来回飞舞,形成一道别处没有的独特景观。
据说,德昌80%的傈僳人家都养野蜂。养殖野蜂的种类较多,有马蜂、土琴蜂、牛角蜂、狗屎蜂等近二十种。他们将野蜂巢取回家悬挂在房前屋后,不需要喂养,野蜂自己会在蜂巢内繁殖。每年三四月份,正是傈僳人出门寻蜂、招蜂、取蜂蛹的时候。
寻找野蜂,他们有一套奇特的方法,先捉上一两只蚱蜢等昆虫,固定在一根细棍上当诱饵。然后用一根长头发,一端打上活结,另一端拴上白色的火草皮或鸡毛等显眼的、分量很轻的东西,用作跟踪的参照物。只见,他们拿着有昆虫的细棍在林间舞动,不一会儿就引来马蜂绕着棍子飞舞。随即,捕蜂人停下动作,马蜂便飞到棍上啃虫肉。捕蜂人缓缓地把细棍移下来,瞅准时机,将事先准备好的拴有醒目标志物的头发丝,牢牢套在蜂腰上。马蜂将肉啃成一个接近花生米大的肉团后,将其抱起往“家”飞,捕蜂人随即跟着马蜂飞跑。由于捕获了猎物,马蜂的灵活度和飞行速度都慢了很多,捕蜂人就跟着白色的参照物追,看落在什么地方,就能找到蜂窝的准确位置。接下来,是取蜂窝。他们一般是采用火烧后迅速用一块布包裹住野蜂窝,然后用刀割下。在这个环节上,他们常会被蛰伤。通常是白天取,但如果是大蜂窝,为了安全起见会改在晚上取,将蜂窝取回系在房前屋后,野蜂在新的家开始新的生活。从此,野蜂变成了家蜂,蜂窝由小变大,一般在冬天来临时,蛹化成蜂前取蜂蛹。
捕蜂人先用刀割开大蜂包,然后把白生生的蜂蛹取出,从蜂蛹堆里找出蜂王,放回空巢,再将蜂包封好,又挂到房前屋后,继续喂养。过不了多久,蜂巢里又会产出新的蜂蛹来,如此循环利用。第一次取蜂蛹的时间在8月左右,以后在9和10月各取一次。傈僳人捕野蜂,不需要任何工具也没有什么防护措施,靠的就是经验与智慧。
养野蜂,取蜜取蛹,不仅能自己食用,而且能出售贴补家用,成为了傈僳人增收的门道。他们世居于云南、四川等西南地区,属山地农耕、狩猎民族,长期混居于西南地区的彝族、纳西、白、哈尼、汉等民族中间,其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等与藏缅语族彝语支相同或相近。
早在元代,德昌路所辖的威龙、普济两州(今属米易县),即有傈僳族人居。明代洪武年间,傈僳人不堪官兵和土司欺压之苦而被迫逃迁,散居于川滇结合部的金沙江、雅砻江流域。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和光绪二十年(1894)两次永北起义,都曾引起傈僳族较长时间的大迁徙,往返流离,最终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布局。
据傈僳族族谱记载:傈僳人分为姜子树派和羊角树派。原住在窝勒的张姓傈僳人为逃避战乱而分别迁离,临行前,弟兄两个人“破碗为契”,各持一块儿碗片,作为以后亲人遇逢时相认的标记。之后,哥哥带族人顺安宁河南下,渡金沙江入云南,先住在永仁,后迁至禄丰。弟弟一行溯安宁河北上入德昌,在茨达河下游溯花马河到四方碑(今六所乡陈所村),搭棚而居。后因外来垦荒的汉人增多,遂又迁往上游老窝铺(今六所乡兴安村),在山林中栖身。此后,又有傈僳人从米易、攀枝花、盐边乃至云南等地,逐渐迁入德昌,分别在金沙、南山一带聚居。
据统计,一九五一年,德昌县有傈僳族264户、1419人。一九八四年,四川省人民官方单位批准德昌县金沙、南山两乡建为傈僳族乡。汉区的巴洞乡团结村、宽裕乡新裕村、乐跃镇沙坝村,有傈僳人小聚居村落。一九九零年,德昌县有傈僳族4868人。到2022年德昌县已有傈僳人口7000余人,是四川省傈僳族人口最多的县。
德昌傈僳族因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被誉为保持最原始风情的傈僳族分支。捕猎野蜂是他们狩猎的一项技能,这种技能到底传了多少代,没人说得清楚。
德昌傈僳族野蜂养殖习俗主要分布于乐跃镇沙坝村傈僳族小聚居村落、汉区的巴洞镇团结村、宽裕乡新裕村、金沙傈僳族乡和南山傈僳族乡等地。
傈僳族野蜂养殖习俗广泛存在于民间,大家相互学习,非个体传承,能世代相传下来,皆为群体传承。
过去,傈僳族人家很穷,男人大多养殖野蜂。现在,农村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大多数人将精力放在发展农业生产上,加之捕养野蜂有一定的危险性,很多年轻人已经不愿去做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的转型,德昌傈僳族野蜂养殖习俗如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保护,将面临消亡的危险。
张华生先生是这个项目的主要传承人,长期进行传习活动,还积极参与各级部门组织的展示活动。同时,德昌县傈僳族学会成立以来,积极推动傈僳文化地深入研究,开展民族文化保护、发展对策研究,为民族文化开发、保护管理、继承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学术支持,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培养传承人,文化 部门将加强年轻艺人的培养,举办培训班或资助传承人,让他们形成传习自觉,不断扩大交流,对外搭建研究平台。到2025年,将规划设计含傈僳族野蜂养殖习俗展厅在内的傈僳原乡。到2026年,将创建傈僳原乡4A级景区。
在布置好傈僳族展厅同时,把傈僳族文化保护利用纳入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实施好。作者相信在民间群体传承和官方单位持续保护的双向奔赴下,傈僳族的养蜂文化将会绽放出新的活力与生机。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