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都说世事无常,这话向来不假。
就在张家以为这事说定了,已经开始张罗采买成婚所需的东西时,孟家这边却逢了大变。
清明节扫墓踏青都离不了酒,孟半烟自然也跟着不得闲。忙过清明后一段时间,才找了个天气好的日子,带着准备好的东西去了县衙。
县衙并不是天天都有人告状,县令更加不可能整天坐在堂上摔惊堂木审案子。
甚至因为老百姓大多惧怕衙门和官吏,有什么矛盾绝大多数时候都会选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除非出了人命案或是实在按不下的仇怨,才会有人上衙门来告状。
毕竟告状是要花钱的,不管是请状师写状纸,又或者见了大人打官司上下疏通,即便最后告赢了大部分时候也还是吃亏,最终得好处的只有衙门的人。
所以衙门平日多是找关系走路子的商人学生们上门,也不一定事事都要找县令,就算想找也没那么大的脸面,县太爷是普通老百姓说见就见的吗。
县衙里还有县丞主簿,底下还设有六房书吏,再往下还有各种杂吏衙役。
这些人大多都是祖传父父传子的差事,世世代代都在这潭州城里住着,比起外来做官的县令,大家还是更习惯找他们办事。
孟半烟早前就已经和县衙里的孟主簿把事情谈妥了,今日过来本是打算直接找户房典吏拿放妻书,却不想帖子递给门房上的衙役,就没了回音。
每天来衙门上求事的人不少,不管大事小情总得给看门的几个辛苦钱。
门房上的人也机灵,摆几张条凳放在门房外面背阴的地方,再弄个大壶弄点茶叶沫,夏天冷茶冬天热水,好叫人等得住。
孟家在潭城县是富户,酒坊的生意又比别的更加能和官吏打交道,再有王春喜这一层关系在,平时她有事来求从来不用等太久。
这天却不知道里头出了什么岔子,帖子递进去就没个消息。眼看着一起坐在条凳上的人一个一个往里面去,孟半烟心中也不免打起鼓来。
她怕是孟家那些族老听着风声要坏自己的事,又掏出个荷包塞给门房上的杂役,央他进去把王春喜给找来。
却不想等了半晌连王春喜也没等到,杂役出来摇着头只说里面忙着没见到王捕快,让她不如先回去,明天再来。
本来没找王春喜之前孟半烟也想先回家算了,现在连小舅舅都见不到,孟半烟就更不敢走了。来回踱步两圈又静下心来继续等,一直等到傍晚太阳都要落山了,才被门房上的杂役请出来。
“姑娘,要不要去王家,小舅爷白天忙晚上总要回家。”
“不,先回家吧。”
如果今天是孟家族老从中作梗,别说在忙,就算是刀架到脖子上了王春喜也一定会想方设法给自己传信儿。
既然不是,那肯定就是被更棘手的事绊住了,连给自己送个信也不方便。既然是这样那自己现在就不该去外公家,一动不如一静,先等等看吧。
枯坐了半日,孟半烟只觉得全身酸疼疲倦得厉害。县衙离家不过两条街的距离也懒得再赁轿子,就带着翠云慢慢往回走。
谁知刚走进巷子口就撞见自家门前停着个轿子,轿子旁还站着个秋禾,一见孟半烟就赶紧迎上来了。
“孟姑娘安。”
秋禾唇角微微上扬眼眸低垂,离孟半烟还有三两步的距离便停下道了个万福,礼仪规矩比孟半烟在知府家中见过的太太小姐们还要周到。
“秋禾姑娘怎么这时候还在外面,轿子里不会是你家公子吧。”
送酒那日之后,过了三天武承安就差人送了谢礼上门。一碗烧刀子换了四匹绸缎两匹烟罗纱,还有各色干货鲜果,摆了个满满登登,看得王春华直咋舌,直说这礼送得太重不敢收。
谢礼送上门的时候孟半烟不在,等她回来看过东西倒是觉得武承安送的东西十分合心意。
武承安是京城来的官家公子,就算只是来养病散心手头也一定有不少好东西。
他要是真挑几个贵重摆件花瓶送过来,才是打人脸。那不是谢礼,那是摆明花钱买自己那一碗酒,是不想跟自己打交道的意思。
布料干活鲜果再多,只要不是贡品也贵不到哪里去。况且四匹布料两匹颜色鲜亮两匹颜色素净,一看就是用心准备的,孟半烟很满意。
本来是想着等家里的事忙得差不多了,再带些东西上门去走动走动,没想到这少爷先出门了。
“还能是哪个呢。这两天公子身子骨见好,就有些坐不住了,总想着只差奴仆上门道谢不像话。”
秋禾边走边同孟半烟解释,还不忘扶一把刚从轿子里出来武承安,“这不刚能下地走动,就过来了。”
两家门对门住着,要孟半烟说就算把两家宅子走个对过儿也就是一抬腿的功夫。偏武承安体弱多病不敢让他劳累半分,竟弄了个轿子把人抬出来。
上次见面武承安没下床,这次孟半烟才发现这人生得还挺高。比自己高了大半个头去,粗粗一算也是将近六尺的男儿。
只是太瘦了,挺拔的背脊看上去像青竹,瘦得春衫穿在身上都有些打晃,着实有些形销骨立的劲儿。好在脸色不算难看,看得出来是真比之前好了不少。
“问了门房上的人,说孟老板出门了没回。家中只有夫人在家不敢贸贸然上门,今天天气好就干脆在外头等一等,想着等不到就回家,过几日再来的。”
武承安难得出门一趟,不愿就这么回去,干脆等一等。不敢站在外头吹风,更不好让路过的人瞧见自己一个男人守在孟家家门口,孟家一个寡妇一个未成亲的女子,容易遭人闲话。
便坐在轿子里等,没人的时候撩开轿帘往外看看,来了人把帘子放下来,旁人也不知道轿子里坐着的是谁,也没人在意这些。
倒是武承安心中难得有些别样感触,往日自己病得再厉害,出了府门也是正经爷们,从没有什么不敢叫人看见的时候。
现在坐在轿子里避着人,倒真有些像家中那些娇养的姊妹女眷了。怪不得二妹妹每次出门都说没意思,不是带着帷帽就是坐车坐轿,还生怕别人看了去,是没什么意思。
“赶紧进来坐坐吧,幸好碰上了,要不让公子白跑一趟我心里也不舒服。”
孟半烟笑着把人让进门来,又差婆子去东小院跟王春华说一声,这个时辰了总要留人吃顿饭,王春华愿意过来就来,懒得见生人就独自把饭菜摆在东小院也行。
“那天去大公子屋里,瞧见大公子的茶斋实在心痒,可惜我这边地方小没个花园子,要不然我也要把这堵墙给砸了。”
两人在书房坐定,孟半烟不问武承安身体养得如何了更不打算一上来就问你外公好不好,你家长辈怎么放心让你一个人来潭州养病这样不上道又招人烦的话。
挑了个自己真心羡慕又不出错的事当话头儿,就当是闲聊只要别四目相对没话说就行了。
“我第一次见那茶斋也觉得好,听孙管事说这宅子的舆图是外公亲手规划,园子里的一草一木也是从山上慢慢移栽下来。要不是近几年外公年纪大了又要守着书院,怕是我也不能独自占了这么个好地方。”
武承安这么一说,孟半烟也想起来自己还小的时候对门确实也常常有人进出,只不过那时候自己年纪小,对门那家没有年纪相仿的玩伴儿,就不在意那些。
两人一个是潭城县的地头蛇,一个是来了潭城县又基本不怎么出门仿佛没来的病龙,都有意互相交好,一时间聊得很好。
晚上王春华没过来,孟半烟做生意这么些年早没有男女大防这一说,留人吃饭武承安也没推拒,席上还假模假式装作不经意的问起上次的酒。
“武公子还在养身体,那么烈的酒还是少喝为好。”
“我不是酗酒之徒,只是这潭城县里的酒水实在淡了些。我这病是胎里带来的,还能活几年我不知道大夫也说不好,便只好活着的时候尽量不亏待自己了。”
北边的酒比南边的醇厚也更烈,京城更是什么好酒都不缺。武承安虽然身子差但酒量却不错,来了潭城大半年也没喝到过适口的酒,实在是有些馋了。
武承安说起自己的病弱十分坦然,这让孟半烟对他的印象又更好了一点,自己的心情也好了一点。
她从小在外公那里见多了讳疾忌医的人,有些明明是自己的病还要怪大夫给看坏了,更有些人病的时候哭哭啼啼求上门,好了就连路过都要绕着医馆大夫走说是嫌晦气,实在是气人得很。
心情好了,干脆让翠云去库房里打了些自酿不卖的米酒来,“那酒太烈,就不给公子尝了。不如试试这个,虽是米酒滋味却好,我向来不卖。”
孟半烟酿的米酒颜色米白质地微稠,打开封坛的泥酒香很快散开,不算浓却悠长,入口更是醇厚浓香不涩口,喝得武承安眼睛一亮:“好酒!”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就在张家以为这事说定了,已经开始张罗采买成婚所需的东西时,孟家这边却逢了大变。
清明节扫墓踏青都离不了酒,孟半烟自然也跟着不得闲。忙过清明后一段时间,才找了个天气好的日子,带着准备好的东西去了县衙。
县衙并不是天天都有人告状,县令更加不可能整天坐在堂上摔惊堂木审案子。
甚至因为老百姓大多惧怕衙门和官吏,有什么矛盾绝大多数时候都会选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除非出了人命案或是实在按不下的仇怨,才会有人上衙门来告状。
毕竟告状是要花钱的,不管是请状师写状纸,又或者见了大人打官司上下疏通,即便最后告赢了大部分时候也还是吃亏,最终得好处的只有衙门的人。
所以衙门平日多是找关系走路子的商人学生们上门,也不一定事事都要找县令,就算想找也没那么大的脸面,县太爷是普通老百姓说见就见的吗。
县衙里还有县丞主簿,底下还设有六房书吏,再往下还有各种杂吏衙役。
这些人大多都是祖传父父传子的差事,世世代代都在这潭州城里住着,比起外来做官的县令,大家还是更习惯找他们办事。
孟半烟早前就已经和县衙里的孟主簿把事情谈妥了,今日过来本是打算直接找户房典吏拿放妻书,却不想帖子递给门房上的衙役,就没了回音。
每天来衙门上求事的人不少,不管大事小情总得给看门的几个辛苦钱。
门房上的人也机灵,摆几张条凳放在门房外面背阴的地方,再弄个大壶弄点茶叶沫,夏天冷茶冬天热水,好叫人等得住。
孟家在潭城县是富户,酒坊的生意又比别的更加能和官吏打交道,再有王春喜这一层关系在,平时她有事来求从来不用等太久。
这天却不知道里头出了什么岔子,帖子递进去就没个消息。眼看着一起坐在条凳上的人一个一个往里面去,孟半烟心中也不免打起鼓来。
她怕是孟家那些族老听着风声要坏自己的事,又掏出个荷包塞给门房上的杂役,央他进去把王春喜给找来。
却不想等了半晌连王春喜也没等到,杂役出来摇着头只说里面忙着没见到王捕快,让她不如先回去,明天再来。
本来没找王春喜之前孟半烟也想先回家算了,现在连小舅舅都见不到,孟半烟就更不敢走了。来回踱步两圈又静下心来继续等,一直等到傍晚太阳都要落山了,才被门房上的杂役请出来。
“姑娘,要不要去王家,小舅爷白天忙晚上总要回家。”
“不,先回家吧。”
如果今天是孟家族老从中作梗,别说在忙,就算是刀架到脖子上了王春喜也一定会想方设法给自己传信儿。
既然不是,那肯定就是被更棘手的事绊住了,连给自己送个信也不方便。既然是这样那自己现在就不该去外公家,一动不如一静,先等等看吧。
枯坐了半日,孟半烟只觉得全身酸疼疲倦得厉害。县衙离家不过两条街的距离也懒得再赁轿子,就带着翠云慢慢往回走。
谁知刚走进巷子口就撞见自家门前停着个轿子,轿子旁还站着个秋禾,一见孟半烟就赶紧迎上来了。
“孟姑娘安。”
秋禾唇角微微上扬眼眸低垂,离孟半烟还有三两步的距离便停下道了个万福,礼仪规矩比孟半烟在知府家中见过的太太小姐们还要周到。
“秋禾姑娘怎么这时候还在外面,轿子里不会是你家公子吧。”
送酒那日之后,过了三天武承安就差人送了谢礼上门。一碗烧刀子换了四匹绸缎两匹烟罗纱,还有各色干货鲜果,摆了个满满登登,看得王春华直咋舌,直说这礼送得太重不敢收。
谢礼送上门的时候孟半烟不在,等她回来看过东西倒是觉得武承安送的东西十分合心意。
武承安是京城来的官家公子,就算只是来养病散心手头也一定有不少好东西。
他要是真挑几个贵重摆件花瓶送过来,才是打人脸。那不是谢礼,那是摆明花钱买自己那一碗酒,是不想跟自己打交道的意思。
布料干活鲜果再多,只要不是贡品也贵不到哪里去。况且四匹布料两匹颜色鲜亮两匹颜色素净,一看就是用心准备的,孟半烟很满意。
本来是想着等家里的事忙得差不多了,再带些东西上门去走动走动,没想到这少爷先出门了。
“还能是哪个呢。这两天公子身子骨见好,就有些坐不住了,总想着只差奴仆上门道谢不像话。”
秋禾边走边同孟半烟解释,还不忘扶一把刚从轿子里出来武承安,“这不刚能下地走动,就过来了。”
两家门对门住着,要孟半烟说就算把两家宅子走个对过儿也就是一抬腿的功夫。偏武承安体弱多病不敢让他劳累半分,竟弄了个轿子把人抬出来。
上次见面武承安没下床,这次孟半烟才发现这人生得还挺高。比自己高了大半个头去,粗粗一算也是将近六尺的男儿。
只是太瘦了,挺拔的背脊看上去像青竹,瘦得春衫穿在身上都有些打晃,着实有些形销骨立的劲儿。好在脸色不算难看,看得出来是真比之前好了不少。
“问了门房上的人,说孟老板出门了没回。家中只有夫人在家不敢贸贸然上门,今天天气好就干脆在外头等一等,想着等不到就回家,过几日再来的。”
武承安难得出门一趟,不愿就这么回去,干脆等一等。不敢站在外头吹风,更不好让路过的人瞧见自己一个男人守在孟家家门口,孟家一个寡妇一个未成亲的女子,容易遭人闲话。
便坐在轿子里等,没人的时候撩开轿帘往外看看,来了人把帘子放下来,旁人也不知道轿子里坐着的是谁,也没人在意这些。
倒是武承安心中难得有些别样感触,往日自己病得再厉害,出了府门也是正经爷们,从没有什么不敢叫人看见的时候。
现在坐在轿子里避着人,倒真有些像家中那些娇养的姊妹女眷了。怪不得二妹妹每次出门都说没意思,不是带着帷帽就是坐车坐轿,还生怕别人看了去,是没什么意思。
“赶紧进来坐坐吧,幸好碰上了,要不让公子白跑一趟我心里也不舒服。”
孟半烟笑着把人让进门来,又差婆子去东小院跟王春华说一声,这个时辰了总要留人吃顿饭,王春华愿意过来就来,懒得见生人就独自把饭菜摆在东小院也行。
“那天去大公子屋里,瞧见大公子的茶斋实在心痒,可惜我这边地方小没个花园子,要不然我也要把这堵墙给砸了。”
两人在书房坐定,孟半烟不问武承安身体养得如何了更不打算一上来就问你外公好不好,你家长辈怎么放心让你一个人来潭州养病这样不上道又招人烦的话。
挑了个自己真心羡慕又不出错的事当话头儿,就当是闲聊只要别四目相对没话说就行了。
“我第一次见那茶斋也觉得好,听孙管事说这宅子的舆图是外公亲手规划,园子里的一草一木也是从山上慢慢移栽下来。要不是近几年外公年纪大了又要守着书院,怕是我也不能独自占了这么个好地方。”
武承安这么一说,孟半烟也想起来自己还小的时候对门确实也常常有人进出,只不过那时候自己年纪小,对门那家没有年纪相仿的玩伴儿,就不在意那些。
两人一个是潭城县的地头蛇,一个是来了潭城县又基本不怎么出门仿佛没来的病龙,都有意互相交好,一时间聊得很好。
晚上王春华没过来,孟半烟做生意这么些年早没有男女大防这一说,留人吃饭武承安也没推拒,席上还假模假式装作不经意的问起上次的酒。
“武公子还在养身体,那么烈的酒还是少喝为好。”
“我不是酗酒之徒,只是这潭城县里的酒水实在淡了些。我这病是胎里带来的,还能活几年我不知道大夫也说不好,便只好活着的时候尽量不亏待自己了。”
北边的酒比南边的醇厚也更烈,京城更是什么好酒都不缺。武承安虽然身子差但酒量却不错,来了潭城大半年也没喝到过适口的酒,实在是有些馋了。
武承安说起自己的病弱十分坦然,这让孟半烟对他的印象又更好了一点,自己的心情也好了一点。
她从小在外公那里见多了讳疾忌医的人,有些明明是自己的病还要怪大夫给看坏了,更有些人病的时候哭哭啼啼求上门,好了就连路过都要绕着医馆大夫走说是嫌晦气,实在是气人得很。
心情好了,干脆让翠云去库房里打了些自酿不卖的米酒来,“那酒太烈,就不给公子尝了。不如试试这个,虽是米酒滋味却好,我向来不卖。”
孟半烟酿的米酒颜色米白质地微稠,打开封坛的泥酒香很快散开,不算浓却悠长,入口更是醇厚浓香不涩口,喝得武承安眼睛一亮:“好酒!”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