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个人君的样子?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第一百五十五章 有个人君的样子?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庆历七年,五月末。

    等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大军也就可以出发了。

    正所谓河北人知河北事。

    黎元军自己大抵都知道,河北地区是最容易发生兵变、叛乱的。

    不过大部分的兵变、叛乱,都只需好好地谈一谈,劝一劝就好。

    有时候实在是朝廷派来的人逼得太急了。

    很多人这才不得不铤而走险。

    六月初。

    大军便渡过了黄河。

    紧接着,开始沿着黄河北上。

    至于赵昕……

    当然不会出发得这么快,甚至出不出发,还两说呢。

    毕竟这么危险的事,自己也得好好地考虑考虑自己的爹爹,还有苗娘子。

    虽说他自己不怕,但是他爹爹跟苗娘子怕啊。

    再说了,万一出了开封城,水土不服,又或者是半路中暑,这又不是后世。

    他爹爹就他这么一个儿子啊。

    想了想……

    此次他们的目的地是大名府。

    按照每天行军二十公里来算,满打满算,也是十天,大概就能抵达。

    当然中间可能还会有休整,以及练习一下扎营。

    赵昕原本的目的,是为了出去亲眼看看,然后顺便体察民情。

    不过现在的话……

    还是等他们趟完了雷,自己认为从开封府到大名府安全了再说吧。

    关键……

    若是真的出了什么事,其实这几十公里,不到二百公里的距离,斥候来回传递书信,也不会很慢。

    赵昕也就看在他爹爹没儿子。

    否则……

    他早就自己出去了!

    当大军一路沿着黄河北上的时候,赵昕便只能是在家里跟小妾传授知识,等着。

    其实……

    感觉大名府还是近了!

    应该再往前再推进至少二百里的。

    ……

    而朝廷群臣这边。

    他们当然也知道了赵昕要派兵出去的事。

    讲道理!

    有一点点惊讶。

    不过一想到,赵昕身边的赵珣,也不是一般人。

    当初官家之所以看重,就是因为这赵珣曾在官家的面前亲自排兵布阵过。

    如此一想,便又觉得合理了。

    估计现在很多人还在想着,其实赵昕在练兵这一块,其实出力很少,这支军队,大抵全都是赵珣的形状。

    因此,便有谏官向官家委婉地提醒,豫王殿下才这么小,这兵权如今肯定都落在赵珣的手上,这样让赵珣一个人长期掌握着兵权,对豫王殿下来说,是否真的能算得上是一件好事?

    将来要是所有士卒都只听赵珣,不听豫王殿下的该怎么办?

    那这不就是唐代时的那些掌握着兵权的宦官没什么两样吗?

    到时候,说不定废立豫王殿下,全在他们须臾之间。

    赵祯在听完了以后,也是回道:“卿等的话,不无道理,我回去问问。”

    然后赵祯便回去问赵昕,这支黎元军,是不是全都是赵珣的形状。

    赵昕便道:“爹爹你在想什么呢,这可都是我一点一点地给训练成这样的。确实!赵珣他们见到士兵的时间,肯定比我见到士兵的时间要长,但士兵还不至于不知道连谁才是他们真正的主帅,还不知道。”

    赵祯便道:“这不是提醒你一下么?自五代战乱以后,士兵作乱的事情屡屡不鲜,你得自己注意着才好。”

    赵昕便道:“我这可都是良民,跟爹爹你那些贼配军不一样,而且,他们的妻子、儿子都在我手里呢。是我给他们分的地,又不是赵珣给他们分的地。”

    赵祯平静地想了想,这倒也是一句大实话。

    紧接着赵昕便又道:“我朝总是怀疑武官,甚至是直接鄙视的这种陋习,我以为,还是很有必要适当地扭转一下。总是看轻武官,觉得他们总是会造反,防备武官防备得如此严实,这绝对是我朝武德不兴最大的原因之一。”

    “士兵都不以建功立业为荣,全都发多少钱,办多少事,这到了打仗的时候,一个人头赏十贯钱,自然也就会屡屡发生贪功冒进之事。”

    “即便是将来打了胜仗,估计他们都能给因为抢夺战利品,而打成败仗。关键这平常还得花高价去养着他们,一有不顺他们的意的,他们就兵变、叛乱。”

    赵祯便问道:“所以最兴来你又有办法了?”

    赵昕便回道:“没有,我又不是天上的仙人,哪能什么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

    赵祯:“……”

    不过赵祯倒是在梦里,见到了仙人。

    仙人说了最兴来,所以他才把赵昕的小名叫做最兴来的。

    唔……

    然后越想,赵祯就越是觉得。

    最兴来这么聪明,一定跟这个有着很大的关系!

    其实他们老赵家,都很迷信。

    固然,有的迷信,是为了做给别人看,以增长皇室的权威。

    但是有的,他们是真的信!

    不然,又何至于给那些僧人、秃驴送钱。

    不过最近这一两年倒是好多了。

    因为赵昕不让他送以后,他爹爹基本上也就不去送了。

    ……

    到了庆历七年,年中。

    这一年,大宋朝堂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减免地方百姓的赋税。

    不减免不行,不减免的话,叛乱说不定也就更多了。

    当然!这肯定不是赵昕的主意。

    是他爹爹,跟章得象,以及他老师晏殊等人所讨论出来的结果。

    赵昕对此,倒是无所谓吧。

    这减一减,也好,起码对百姓,还是有利的。

    不过章得象已经老了。

    今年都开始说要致仕了。

    这空出来的位置,该由谁来担任?

    范仲淹肯定不行!

    那个在西北打仗没主意的夏竦,肯定也不行。

    而且像夏竦这种人,一看就是奸臣有没有。

    光是看对方这名字,赵昕就觉得对方不是什么好人了。

    随后……

    两父子便又开始琢磨,这宰执的人选,该选谁才好。

    章得象确实老了,干不动了,他们得提前做好准备。

    以及……

    赵祯也是问了问赵昕,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赵昕自然是一脸惊讶的表情,“爹爹你怎么会想到让我当宰执?”

    赵祯便道:“你不是一直很想当中书令、尚书左仆射?”

    赵昕便道:“说是那么说,但是当不好,是会被人看轻的。以后我还怎么夺过,不对,怎么继承爹爹你的官家之位!”

    说完,还坐在床榻的桌案上,一只手拍了拍他爹爹的肩膀。

    不用说!

    接下来自然是一顿打。

    太过于无法无天了!

    而且赤着脚坐桌案上,有个人君的样子?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北宋: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