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太后昨儿想了一个白日,昨夜又辗转反侧一宿,最终心中的担忧还是大过顾忌。
“茱萸,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床幔外的茱萸上前两步:“回太后,现在是辰时。”
“你去瞧瞧皇上下早朝了吗,如果见到清王,请清王来见哀家。”
“太后,王爷方才就来了慈宁宫,现在就在外边候着。”
太后瞬间清醒过来。
莫非清王也是为兄长的事前来?
“怎么没人来叫哀家。”
“是清王听说太后这几日在喝药, 不许奴婢们扰了太后安睡。”
“备水,服侍哀家梳洗。”
听到脚步声,清王起身拱手:“儿子见过母后。”
“坐吧。”
“母后身体好些了吗?”
清王忧心忡忡:“儿臣也是昨夜才听说母后的病情,时辰太迟不便进宫,只好今日下朝再来请安,母后凤体有恙,该早些让人通知儿子才是啊。”
儿子话里话外满是关怀,太后心里受用。
“无甚大碍,老毛病而已。”
那日廉王出宫后,太后心里藏了事,叫太医并非真的身体不适。
只人算不如天算。
不知是不是思虑过重,太后这两日还真犯了老毛病。
“秦竖确实是不像话。”清王骂了侄子两句,叹息道:“自家孩子虽该责骂,但是儿臣知道母后气归气,心里定也忧心他身上的伤势,您这病就是这么出来的。”
“儿臣前几日已经让清王府的医师去了廉王府协助大夫医治,母后无需牵挂。”
太后摆手让屋里伺候的人都退下。
“秦竖的事是小事,你舅父的事情才是大事。”
“舅父的事情?舅父在岭南出了何事?”
清王面上的错愕不似作假,太后由此判定他对卫振的事情毫不知情。
看来事情未下定论之前,皇上还是顾着她这个母后的面子,并未在朝堂上提起此事。
太后悬了几日的心,终于稍稍落定。
秦竖被四皇子用弹弓打,廉王跟着丢面子,再到后来太子让人打断秦竖的腿,这些小打小闹都不重要。
太后真正想知道的是皇上心里是不是还顾念手足之情,还顾念着她这个母后。
周明帝为了个外人不顾自家人,默许太子行事,都让她寝食难安。
即便周明帝是自己养大的,太后知道他重情义,心里还是会忧虑。
如今想来,或许是她过虑了。
“母后,舅父究竟出了何事?”
太后回过神,将那封折子以及周明帝让太子去查的事情都跟清王说了。
清王大惊失色:“居然有这种事情,母后可知那折子从何而来?”
“哀家不清楚。”
当着亲儿子的面,太后也不隐瞒。
“卫家是哀家母族,卫巡抚是哀家的兄长,这些事皇上能告诉哀家,哀家却不能多问,这叫避嫌。”
到底隔了层肚皮,就不能无所顾忌。
这些话太后也只能跟清王说。
“母后先别担心,舅父行事谨慎,不可能如此糊涂,舅父从小小县令到一州巡抚,太容易遭人妒忌,此事定有隐情。”
清王所说与太后所想大差不差。
“哀家也是这么想,前些年战乱不断,武将尚能提刀持剑上战场一酬壮志,像你舅父这样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空有满腔忠君报国之心,肩不能提手不能扛又有何用。”
“如今虽不能说外患已全部肃清,但大周还算安稳,皇上有心有力治天下了,像你舅父那样的文官机会终于来了。”
“承蒙皇上信任,将你舅父从知县提拔为巡抚,哀家不相信你舅父会这么糊涂。”
想起战乱那些年,太后面上难免露出唏嘘之色。
清王心下嗤之以鼻,笑太后天真。
这天下有几个人当官是为忠君报国。
卫振远在岭南,天高皇帝远,又是太后兄长,多的是人巴结。
他能拒绝一次两次清王相信。
那十次、二十次呢?
就算一开始不会迷失本心,一旦尝到其中滋味,面对诱惑有几人能拒绝?
“母后说的有道理,儿子也不相信舅父会做出这种事情。”
“既然皇上已经让太子亲自前往岭南查探虚实,想必皇上心里也跟咱们一样相信舅父,您不用担心。”
“哀家就是不放心所以才将此事告知于你。”太后神情凝重:“你说的没错,或许皇上心里也是相信你舅父,但是太子……”
“母后是不相信太子吗?”
“不是不相信,而是哀家知道皇上会顾念哀家,太子不会。”
不管是白狸,还是秦竖,太子从未看在她这个皇祖母的面子上行违心之事。
这一次恐怕也是如此。
清王看出他这个母后嘴上说得再好听,其实心里想的未必跟嘴上说的完全一致。
“母后不用多心,太子虽心冷了些,但是大公无私毋庸置疑,倘若舅父真的是遭人陷害,相信太子会还舅父一个清白。”
太后委婉道:“哀家就担心太子在调查的过程中万一受人蒙蔽,一旦如此,后果不堪设想。”
清王已经猜到太后打算。
但他不想自己说出来。
有些话要太后自己说,万一出了问题,也有太后为他兜底。
“儿臣以为母后完全可以放心,以太子的能力手段,应该不至于受人蒙蔽。”
太后默然片刻,也不再跟儿子拐弯抹角。
“哀家还是不放心,你派几个可信之人走一趟,暗中查查此事,哀家才能放心。舒清,此事哀家就仰仗你了。”
舒清是清王的字。
“母后信任儿子,儿子知道,只是……”清王犹豫:“此事皇上并未让外人知晓,若是皇上得知儿臣派人去岭南暗中调查此事,儿臣恐无法跟皇上交代。”
“这是小事,若是皇上问起,你只管说是哀家的意思。”
她担心兄长人之常情,皇上知道就知道了,也定能理解,不至于为此发难。
清王要的就是太后这句话:“好,儿臣这就去安排。”
“去吧,如果有什么消息,你记得让人提前知会哀家。”
顿了顿,太后又道:“哀家比谁都希望你舅父是被人污蔑,否则,哀家就真的再也无颜面对皇上。”
清王郑重点头:“儿臣定会竭尽所能为舅父洗清冤屈,不会让母后为难。”
“好,哀家相信你。”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茱萸,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床幔外的茱萸上前两步:“回太后,现在是辰时。”
“你去瞧瞧皇上下早朝了吗,如果见到清王,请清王来见哀家。”
“太后,王爷方才就来了慈宁宫,现在就在外边候着。”
太后瞬间清醒过来。
莫非清王也是为兄长的事前来?
“怎么没人来叫哀家。”
“是清王听说太后这几日在喝药, 不许奴婢们扰了太后安睡。”
“备水,服侍哀家梳洗。”
听到脚步声,清王起身拱手:“儿子见过母后。”
“坐吧。”
“母后身体好些了吗?”
清王忧心忡忡:“儿臣也是昨夜才听说母后的病情,时辰太迟不便进宫,只好今日下朝再来请安,母后凤体有恙,该早些让人通知儿子才是啊。”
儿子话里话外满是关怀,太后心里受用。
“无甚大碍,老毛病而已。”
那日廉王出宫后,太后心里藏了事,叫太医并非真的身体不适。
只人算不如天算。
不知是不是思虑过重,太后这两日还真犯了老毛病。
“秦竖确实是不像话。”清王骂了侄子两句,叹息道:“自家孩子虽该责骂,但是儿臣知道母后气归气,心里定也忧心他身上的伤势,您这病就是这么出来的。”
“儿臣前几日已经让清王府的医师去了廉王府协助大夫医治,母后无需牵挂。”
太后摆手让屋里伺候的人都退下。
“秦竖的事是小事,你舅父的事情才是大事。”
“舅父的事情?舅父在岭南出了何事?”
清王面上的错愕不似作假,太后由此判定他对卫振的事情毫不知情。
看来事情未下定论之前,皇上还是顾着她这个母后的面子,并未在朝堂上提起此事。
太后悬了几日的心,终于稍稍落定。
秦竖被四皇子用弹弓打,廉王跟着丢面子,再到后来太子让人打断秦竖的腿,这些小打小闹都不重要。
太后真正想知道的是皇上心里是不是还顾念手足之情,还顾念着她这个母后。
周明帝为了个外人不顾自家人,默许太子行事,都让她寝食难安。
即便周明帝是自己养大的,太后知道他重情义,心里还是会忧虑。
如今想来,或许是她过虑了。
“母后,舅父究竟出了何事?”
太后回过神,将那封折子以及周明帝让太子去查的事情都跟清王说了。
清王大惊失色:“居然有这种事情,母后可知那折子从何而来?”
“哀家不清楚。”
当着亲儿子的面,太后也不隐瞒。
“卫家是哀家母族,卫巡抚是哀家的兄长,这些事皇上能告诉哀家,哀家却不能多问,这叫避嫌。”
到底隔了层肚皮,就不能无所顾忌。
这些话太后也只能跟清王说。
“母后先别担心,舅父行事谨慎,不可能如此糊涂,舅父从小小县令到一州巡抚,太容易遭人妒忌,此事定有隐情。”
清王所说与太后所想大差不差。
“哀家也是这么想,前些年战乱不断,武将尚能提刀持剑上战场一酬壮志,像你舅父这样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空有满腔忠君报国之心,肩不能提手不能扛又有何用。”
“如今虽不能说外患已全部肃清,但大周还算安稳,皇上有心有力治天下了,像你舅父那样的文官机会终于来了。”
“承蒙皇上信任,将你舅父从知县提拔为巡抚,哀家不相信你舅父会这么糊涂。”
想起战乱那些年,太后面上难免露出唏嘘之色。
清王心下嗤之以鼻,笑太后天真。
这天下有几个人当官是为忠君报国。
卫振远在岭南,天高皇帝远,又是太后兄长,多的是人巴结。
他能拒绝一次两次清王相信。
那十次、二十次呢?
就算一开始不会迷失本心,一旦尝到其中滋味,面对诱惑有几人能拒绝?
“母后说的有道理,儿子也不相信舅父会做出这种事情。”
“既然皇上已经让太子亲自前往岭南查探虚实,想必皇上心里也跟咱们一样相信舅父,您不用担心。”
“哀家就是不放心所以才将此事告知于你。”太后神情凝重:“你说的没错,或许皇上心里也是相信你舅父,但是太子……”
“母后是不相信太子吗?”
“不是不相信,而是哀家知道皇上会顾念哀家,太子不会。”
不管是白狸,还是秦竖,太子从未看在她这个皇祖母的面子上行违心之事。
这一次恐怕也是如此。
清王看出他这个母后嘴上说得再好听,其实心里想的未必跟嘴上说的完全一致。
“母后不用多心,太子虽心冷了些,但是大公无私毋庸置疑,倘若舅父真的是遭人陷害,相信太子会还舅父一个清白。”
太后委婉道:“哀家就担心太子在调查的过程中万一受人蒙蔽,一旦如此,后果不堪设想。”
清王已经猜到太后打算。
但他不想自己说出来。
有些话要太后自己说,万一出了问题,也有太后为他兜底。
“儿臣以为母后完全可以放心,以太子的能力手段,应该不至于受人蒙蔽。”
太后默然片刻,也不再跟儿子拐弯抹角。
“哀家还是不放心,你派几个可信之人走一趟,暗中查查此事,哀家才能放心。舒清,此事哀家就仰仗你了。”
舒清是清王的字。
“母后信任儿子,儿子知道,只是……”清王犹豫:“此事皇上并未让外人知晓,若是皇上得知儿臣派人去岭南暗中调查此事,儿臣恐无法跟皇上交代。”
“这是小事,若是皇上问起,你只管说是哀家的意思。”
她担心兄长人之常情,皇上知道就知道了,也定能理解,不至于为此发难。
清王要的就是太后这句话:“好,儿臣这就去安排。”
“去吧,如果有什么消息,你记得让人提前知会哀家。”
顿了顿,太后又道:“哀家比谁都希望你舅父是被人污蔑,否则,哀家就真的再也无颜面对皇上。”
清王郑重点头:“儿臣定会竭尽所能为舅父洗清冤屈,不会让母后为难。”
“好,哀家相信你。”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