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香蕈(xùn)饺子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715.香蕈(xùn)饺子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喊上骆妈,还有跟着骆妈过来的罗少安。

    还有开启自动跟随,赶都赶不走的褚杰和小赵。

    大家一起动手,端上准备好的各种食材原料。

    回到骆一航家里做家宴。

    名义的话,就算迎接林师傅吧。

    让客人下厨,怪不好意思的。

    (客气客气,别当真。)

    骆一航家的厨房也够大,施展的开。

    林师傅过来先吊高汤。

    用泡发的香菇、干笋、黄豆芽吊素高汤。

    这三样号称素汤三霸。

    吊高汤需要一个小时。

    趁着吊汤的功夫。

    徐师傅熬他的料。

    天府名厨,做毛血旺不屑于用外面卖的火锅底料,得自己熬。

    王师傅,也开始备他的菜。

    林师傅让开火眼,在厨房桌子上调馅和面擀皮。

    馅是用荠荠菜和香干碎调的素馅。

    擀皮擀的却不是饺子皮,是馄饨皮那种薄薄的,不对,比馄饨皮还薄,拿起来能透亮。

    形状倒还是圆形。

    “您这是包饺子还是包馄饨啊?”骆妈发现了其中差异。

    “用馄饨皮包饺子。”林师傅亮出一个小秘密。

    “我第一次做的时候,用的是饺子做法,感觉不太对。后来去了一趟高邮,汪老是高邮人。发现那边把馄饨称作淮饺,皮薄如纸。换了当地的馄饨皮再做一次,感觉对了。所以啊,我做了改良,用薄皮包小饺。”

    “有什么不一样么?”

    “等做出来就知道了。”

    他还卖了个关子。

    林师傅擀皮,骆一航他们一起动手包饺咂。

    然后,就翻车了。

    这么薄的皮,太考验技巧了。

    小赵一上来,连续捅破了七张,放弃不干了。

    人家褚杰多聪明,根本没上手。

    罗少安更聪明,捅破了还又拿一张往上补,又捅破又补一张,三张合起来比饺子皮还厚,最后包成一个小包子。

    这个就归他。

    骆一航还好,小心翼翼慢慢弄,耗时好几分钟,包出一个小小的饺子。

    包是包出来了,外观嘛,就不要谈了。

    就这林师傅还夸奖呢,“对,对,就只能包这样小小的饺子,淮阴小饺嘛。”

    骆一航表示,放弃。

    太折磨了。

    这一大帮人里,唯有骆妈还能跟上趟,慢慢悠悠好半天一个,还能保持个完整造型,也没捅破。

    等林师傅都把皮擀完了,这边包饺子的五个人,战绩十个。

    林师傅洗了手,加入战场。

    只见他捏起一张饺子皮,抹一点点馅料在中间,不知怎的一捏一搓,就包好一只。

    圆滚滚、胖嘟嘟,坐在案板上特别好看。

    接下来,就是林师傅的表演时间,几秒钟一个,手底下快极了。

    这就是人间的参差啊,别拿爱好跟人家的职业比,真比不过。

    刷刷刷刷案板上摆满。

    骆妈那边刚又包了六个。

    林师傅已经包了四十多个。

    数数人头,再看看锅。

    差不多能做一拨了。

    “这东西必须趁热,要不我先做一轮,尝尝味道。”

    这项提议收到了一致同意。

    ——

    林师傅起锅烧油,油温180度下锅炸饺子。

    还专门让骆一航在边上守着。

    “这道菜最关键的啊,就是在刚炸好的时候倒入素高汤。”

    然后,就出现了骆爸刚回来的那一幕。

    时间刚刚好。

    每人分到一小碗。

    骆一航先喝一口汤。

    这汤是真鲜啊,有强烈的香菇和笋的风味。

    豆芽味道却消失无踪,分辨不出。

    “为什么汤里尝不出豆芽?”骆一航有问题直接问。

    林师傅递来一个赞许的目光,“黄豆芽在素高汤里的作用是提鲜,重点在提。它本身味淡。”

    懂了,当催化剂用。

    解开疑惑后,骆一航又舀起一只小饺子放进嘴里。

    一口下去,口感非常有趣啊。

    饺子的外皮有些像炸过的响铃卷口感,泡了一下又软。

    又脆又软的。

    而馅料更是神奇,荠菜的清香、豆干的咸香,两种味道不同,口感也不同的食材,在嘴里融合,相得益彰。

    最最奇特的是,明明全素的,没有肉,却吃出了肉味。

    这点不光骆一航发现了。

    其他人也发现了。

    小赵快人一步,好奇问道:“为什么我吃出了肉味啊。”

    闻言。

    林师傅像埋藏的彩蛋被人发现了一样快乐,嘴角上翘,笑容在脸上浮现,“香蕈饺子的妙处就在于此,油炸以后变蓬松的外皮,能吸进去汤味。”

    “鲜味都在汤里,一包一裹,它能骗过舌头,以为是肉汤。”

    “用饺子皮就达不到这效果,饺子皮厚,不容易炸蓬松,汤味吸的不够透,饺子是饺子,汤是汤,它融合不起来。”

    原来还有这么多细节。

    汪曾祺散文中就只有几句话,五六十个字。

    林师傅就通过这么一点点文字,研究出这么多。

    把菜谱给复现出来了。

    得费多少功夫。

    不对,不仅仅是复现,而是进化升级。

    相信汪老小时候,近一百年前,观音庵中做的香蕈饺子绝无此种滋味。

    因为这五个小饺子。

    小赵已经愿意奉林师傅为偶像。

    这是文学少女和文学厨子之间的共鸣。

    这才是追星啊。

    是读者与作者之间,隔着时空的对话。

    是故事照进现实。

    果然是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骆一航挑起大拇指,“林师傅,您真不愧为美食之都的艺术家。”

    美食之都的艺术家?

    小赵反应多快,马上明白是林师傅的外号。

    吹捧张口就来。

    “林师傅,您太牛了,您将文字中的美味变成了现实中的佳肴,让人仿佛穿越了时空,感受到了汪老笔下的风味。”

    “您不仅是一位厨师,更是一位艺术家,将文学与美食完美融合,让人在品尝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您的这道菜是对文学作品的完美诠释,每一口都能感受到汪老所感触到的情感和故事的深度,您的烹饪艺术让文学变得更加生动和立体,您让这些文字活了起来。”

    这遣词,这造句,这一连串,给林师傅捧得啊,晕晕乎乎,他就得意这个。

    当场就把小赵引为知己。

    不对,这是文艺少女和文艺中老年的惺惺相惜。

    而李永云之后的动作,更是让林师傅老怀大慰。

    李永云呼噜呼噜扒拉完自己碗里,连汤都喝的点滴不剩,随后把碗一伸,“林爷爷,我还要……”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