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吃吃吃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家父汉武,子不类父?第49章 吃吃吃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经‘后爹’这么一遭,交谈的和谐氛围荡然无存,虽然霍去病后来脸色缓和了些许,可场间依旧有些冷了。

    这种情况下。

    刘据也不好再扯些别的,更不好说什么‘我见表兄的弟弟天资不凡、根骨奇佳,一起叫出来聊两句?’

    嗯……之所以表述的比较生分,是因为,刘据跟霍光本就生分,两人之间并没有亲缘关系。

    顶多。

    就是刘据喊霍去病表兄,霍光喊霍去病兄长,仅此一个纽带。

    总而言之。

    由于气氛划入尬点,刘据主动提出了告辞,霍去病也知道自己有些失态,并未强留。

    “今天怠慢了殿下。”

    “表兄言重。”

    正厅前,刘据止住了霍去病相送的步伐,拱手道:“改日太子宫晏饮,表兄可将弟弟一同带上,今日便不叨扰。”

    “留步。”

    随后在家臣的引导下,刘据草草结束了这趟拜访旅程,出府离去。

    待太子走后,霍去病独自坐在厅内,沉默无言。

    这一刻,他的内心很复杂,脑中时而闪过抛弃自己的父亲,时而又浮现不知该怎样面对的母亲。

    对比自己不堪的经历,霍去病难免想起表弟,姨母疼爱有加,陛下关怀备至。

    而他自己呢?

    谁都不会知道,在外人眼中或锋芒毕露、或不可一世的骠骑将军,其实也有软弱的一面。

    他是人。

    一个刚到二十岁,有血有肉的人,谁又能清楚,他时刻凌厉、强硬的外表,不是故意展现出的一种遮掩呢?

    可能是,可能不是。

    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霍去病自己真正清楚……

    不过。

    每当情绪低落时,他总能想起一个人的教导,那人与他有着相同遭遇,乃至更凄凉,却爬了起来、最后站至顶峰!

    那人,是霍去病的舅舅,卫青。

    同为私生子,卫青幼年有机会去到父亲家,但亲生父亲并不将其视为儿子,其父的嫡子,也不将卫青视为兄弟。

    卫青在那里,被当作奴仆呼来喝去,肆意羞辱。

    以至于。

    年长一些后,卫青宁肯去做平阳公主的骑奴,也不愿再留在亲生父亲的家中!

    再后来,卫子夫入宫,卫青一路高歌猛进,官拜大将军!

    霍去病始终记得。

    在自己的童年里,舅舅曾对他说过的一番话:“出身卑微,便用你手中的枪、胯下的马,杀出一个高贵!”

    “功成名就,衣锦还乡。”

    “届时,且问一句,到底是他们不认儿子,还是儿子,要不要认他们,到底谁高攀,谁不配!?”

    霍去病从不做以德报怨的事情,向来有仇报仇,敢爱敢恨。

    官拜骠骑将军,打下河西之地,创下赫赫威名后,他衣锦还乡了,去见了自己的亲生父亲。

    昔日相逢的场景,仍在霍去病脑中清晰可见。

    那天。

    河东太守出迎至平阳侯国的传舍,遣人将一个拘着身子、面露窘迫的小吏请来。

    父子间,二十年来第一次见面。

    整整二十年,这是霍去病第一次见到父亲,也是霍仲孺,第一次见到那个‘流浪在外’的儿子。

    当河东太守恭敬地向自己施礼时,仍是小吏之身的霍仲孺一时无措,竟也呐呐行礼,口称:“拜见骠骑将军!”

    那一刻。

    霍去病没有感到舒爽,反而索然无味。

    什么怒斥、悲愤、火气,通通消失无踪影,看着这个和自己有着血缘关系的人,霍去病还施一礼,平静道:“父亲。”

    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置田买地,转身走人……

    他不应该对自己的父亲产生任何负面情绪,不值当,霍去病相信,自己以后一辈子都不会再去河东郡,那里已经没有能让自己记挂的人!

    唯一一个,他也带到了长安。

    大人的过错是大人们,霍去病不会迁怒孩子,既然和自己同一血脉,该照顾还是会照顾。

    厅内。

    收起杂乱的思绪,片刻间,霍去病又成了那个自信、强大的冠军侯,面露严肃冷峻。

    即使在后院见到霍光时,仍旧是这幅面孔,与父亲二十年初见,与这个弟弟何尝不是如此。

    对待他,霍去病心中涌现的更多是身为兄长的责任。

    出于责,自然严。

    “今日带你见了太子,你们都是少年人,以后可以多亲近亲近。”后宅内,霍去病对弟弟道。

    霍光放下手中物件,虽同为一父,他却与霍去病性格截然相反,恭敬守礼,一丝不苟地作揖行礼。

    “是,兄长。”

    “嗯。”霍去病点了点头。

    屋中沉默一阵,他才接着道:“我准备给你安排个职位,读再多典籍,也得以识人会用为主。”

    “如果跟太子说一声,能安排一个太子舍人,我举荐的话,也能让你入宫,在陛下身边做个郎官,你自行斟酌。”

    闻言。

    霍光扫了眼刚刚放下的竹简,又行一礼,“敢问兄长,两者职责有何异同?”

    “都有护卫、以备咨询之责,区别是一个经常出入未央宫,一个来往于太子宫。”

    听完这话,霍光目露思索。

    片刻后,应道:“以兄长与太子的关系,入太子宫恐受优待,弟不愿徒耗兄长情分,请入未央。”

    “好!”

    ……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且说刘据这头,回了太子宫,他便张罗起宴席,准备宴请宾客。

    先前与霍去病说的改日晏饮,并不是一句客套话。

    只不过请霍去病吃饭,确实是改天。

    而今天。

    得先请太子太傅、太子少傅!

    刘据出宫以来,朝中与他有些关联的大臣都有贺礼送到,简单粗暴的,如霍去病一百亲兵,含蓄文雅的,如司马相如写的辞赋。

    更多的,还是美酒、玉器一类。

    既然出了宫单干,就得一一回敬,拉拢维持关系也好,全当礼节也罢,总得有个表示。

    谈起‘敬’,自然得先敬师者,也就是太傅、少傅。

    请客吃饭,也得讲究个顺序不是。

    敬之后,便是礼了,关系不远不近,有点交情的那种‘礼’。

    这一波客人,有张骞、司马相如、东方朔,以及李广。

    是的。

    李老头为了感谢河西之战中,太子卖的那个‘西去扫除残余匈奴’人情,也送了贺礼。

    尽管他们都是朝中大臣,可人一多,又是开着殿门,光明正大的宴请,反而不必忌讳了。

    最后。

    折腾了两天,终于轮到请霍去病搓一顿,同席的有霍光,还有舅舅卫青,以及他的三个儿子,卫伉、卫不疑等。

    很显然,这是一场家宴。

    关系亲近,自然不用讲究什么‘敬’‘礼’一类虚的,放在最后,他们不会介意,也乐得自在。

    这一套,就好比送礼吃席,主办方总是先礼让长者,再让客人,最后,自家人才会上桌,一个道理。

    说了这么久的请客吃饭,又扯到送礼吃席,一直都围绕着吃吃吃展开。

    自不是无的放矢。

    因为刘据捣鼓出来的这个‘吃’,他不一样!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家父汉武,子不类父?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家父汉武,子不类父?》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家父汉武,子不类父?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家父汉武,子不类父?》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