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当头一棒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穿越:从八佰到巴顿第38章 当头一棒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按照计划,日军登陆主力从西向东依次是国崎支队、第6师团和第18师团。

    国崎支队先遣队的登陆地点,是金山卫城西侧3公里左右的海月庵一带。

    这个距离,有效避开了戚家墩炮台那两门七五野炮的有效射程,同时也在金山卫城迫击炮阵地的射程之外。

    根据情报,海月庵是62师的团级指挥部,指挥枢纽。调防离开之后,此处只有步兵57人和重机枪一挺。

    国崎支队,对付这样的小股兵力,那还不是牛刀杀鸡!

    海月庵国崎支队先遣队两侧,是第6师团的预设登陆点有两个区域。

    一处是陈宅、太平桥之间,另一处是太平桥以东约2公里到施家桥之间。

    根据情报,这几处区域的防御都非常空虚!

    在金山卫西侧的,是日军第18师团,他们的登陆区域,分别是北沙、金山嘴、漕泾、漴缺等地。

    第114师团作为预备队,等到前面两个师团稳固登陆场之后,他们再上去。

    国崎支队、第6师团,这都是在华北战场上刚刚立下赫赫战功的王牌师团,调动到此处牛刀杀鸡,很显然,这也是陆军部“皇道派”大佬们,想要给海军部以及“统制派”大佬们,打一场“表演赛”!

    简单来说,皇道派就是“日本优先、天皇优先”派系,主张立即废弃一切与英美鬼畜签署的条约,翻脸,开战!

    所谓统制派,可以理解为“在现有国际秩序和条例之内,徐徐图之”,主张先当英美代理人干毛熊,通过干毛熊积累实力后,再与英美鬼畜决战。

    只能这么简单解读了吧,因为无论哪一派,其实都脑子抽抽逻辑混乱,都是找死的玩法。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和八一三淞沪事变,实际上是分别是日军两个派系挑起来的。

    就在对华如何瓜分细节上,日军也分成了“关东军系”、“华北系”和“华中系”,分别想让自己这一派系在本土各个要害部门中利益最大化,希望自己这个派系能够分到更多的资源。

    1937年11月,挺关键的。

    因为他们喊出来的“三个月解决华夏问题”,从七七事变算起,三个月已经过了,从八一三事变算起,还差几天就三个月了,其结果是,哪里都没有能够解决。

    吹牛逼的那帮人肯定是想要一直打下去,但八格牙路的,一直打下去,得有钱啊!

    在当时讨论方案的时候,鬼子管账的头子就已经告诉他们了,最多半年,时间再长,经济就崩溃了!

    (根据风险提示删去100多个字)

    然而整个10月份,华北推进符合预期,而且还有惊喜,那就是SD省主席韩复榘效仿东北军,为保存实力放弃抵抗,南渡黄河!这让“华北系”扬眉吐气!

    但此时的淞沪战场上,整个10月份中日双方却是在反复拉锯作战,日军打的很苦,17个常备师团已经不够了,日军被迫“复活”了菊师团,也就是此次派往金山卫的第18师团。

    为啥说被迫复活呢?

    因为菊师团是日本曾在一战时期全歼青岛德军的“第一王牌师团”,所以才有“菊”这个代号!

    与此相比,国崎支队隶属的第五师团代号是“钢”,而第六师团,不好意思还没有代号……

    后来日本被英美鬼畜逼迫,想要跟德国关系拉近,于是就把这第18师团“封印”了!

    现在也是实在没辙了,好在德国人无所吊谓,人家现在已经强悍到可以去自己揭开伤疤仔细研究当然的失败了,对于曾经在东方打败过自己的日本,人家德国人并没有任何小心眼。

    但毕竟第18师团刚刚复活,虽然是由驻防湾湾的久留米师团预备役老兵组成,但毕竟这个师团没有实战经验。

    于是,在华北战场上立下战功的两个派系,“关东军系”的第五师团,“华北系”的第六师团,此次都争着过来分一杯羹!

    尤其是“关东军系”,目前特别骄狂!

    国崎支队,其实就是第五师团第9旅团。

    分出一半兵力,抢走了金山卫登陆战先遣队的任务。

    与此同时,第五师团另一个旅团,是太原会战的主力和前锋部队!

    11月8日,南北两线,两个大目标,头功都应该是第五师团!

    此时第五师团的师团长是板垣征四郎,隶属于东条英机“剃刀”兵团。

    第五师团的“钢”,意思就是,剃刀刀刃上的好钢。

    关于谁担任先遣队,第五、第六、第十八这三个师团是有争议的。

    驻防湾省的久留米师团,练的就是登陆夺岛科目,“华中派”也是希望用这个王牌师团也给自己挣点面子。

    然而“关东军系”和“华北系”讥笑连连!

    虽然登陆作战比较复杂,但日本作为岛国,找到个类似的地形进行演习没啥困难。

    日军全面侵华的酝酿由来已久,这些士兵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演习了!

    最终确定,三个师团分别从西路、中路和东路,各负责一条进攻线路,分进合击,大家比赛!

    憋着一股劲的日军,很是期待!

    11月5日,日军开始登陆的时候,岸上浓雾中,零星有枪声响起。

    日军先遣部队并没有还击!

    在他们听起来,这与其说是还击,不如说是壮胆!

    农历十月初三,已经过了寒露和霜降节气,距离立冬只有三天时间了,海水虽然还不至于刺骨,但也绝不会舒服!

    但是对于演习过多次有着丰富经验的日军士兵,这点小困难,开胃菜而已!

    他们耐心地在泥地里匍匐前进!耐心清理着那些阻碍前进的障碍物!

    一阵乒乒乓乓的枪声过后,浓雾里的光柱再也看不见了。

    不过,那些耗材们,已经完成他们的使命了!

    柳川平助看看时间,两个小时过去了,已经是凌晨三点多,第二波次也送上去了,现在正在装运第三波次。

    前面三个波次全是步兵,重机枪和82口径迫击炮都没给他们配备,主要说携带太不方便了!

    步枪、轻机枪、掷弹筒、60迫击炮,这就是他们最主要的武器!

    七五山炮,七五野炮,九二步兵炮,以及更大口径的火炮,按照计划,那都是他们稳住滩头阵地之后才会投送过去的。

    浓雾中,所有在滩头发指示信号的日谍被一举全歼!一个都没有漏网!

    此次金山卫反登陆作战,常凯申安排戴春风当这个“总协调人”,显而易见是把“反谍堵漏”放在首要位置上的!

    金山卫正北30公里的朱泾镇,反登陆作战前敌指挥部就设置在此处。

    总协调人戴春风今天穿的是黑色中山装,在一群穿军装的人中十分醒目。

    74军副军长冯森发肩膀上挂的是少将牌牌,所以老戴琢磨了一下,把自己的上校军装脱掉换了中山装。

    另一个扎眼的人,就是彭小文了。

    将官校官扎堆的指挥部里,上蹿下跳东奔西走的像个大马猴似的,是个少尉……

    不过这个少尉,他军装外面,穿了一件老毛子飞行员的皮夹克。

    中不中,西不西,土不土,洋不洋。

    听说是他用几箱白酒换的。

    “独山方向没有登陆?都跑到全公亭去了?”

    “报告!独山方向那几个日谍迷路摔到沟塘了,没有在规定时间及时赶到,所以没有发出信号!”

    “还有漴缺方向,川沙方向,也出现了日谍没有在规定时间赶到的现象!不过,第18师团并没有受到影响,他们全都如期抵达了登陆点!”

    戴春风侧着脑袋,小声对彭小文说道:“你小子可以啊!对小鬼子的情报掌握的比我还细……”

    “我会日语,你又不会。我会英语,你又不会。”

    彭小文翻翻眼撇撇嘴。

    对于日军的情报工作,美国人做的最细,卡尔逊提供了一些给彭小文,交换一些他需要的。

    “嘿!娘希匹的……”

    戴春风小声骂了一句,扭头走开,不搭理彭小文了。

    海上,柳川平助拉着一个参谋下围棋,表演自己大战在即稳若老狗的大将风度。

    “司令,参谋本部电文!”

    “念!”

    “是!”

    机要参谋念了起来。

    “再次确认!你部登陆后,须与海军协同在杭州北岸登陆,尽速前进到SH市西南地区,同上海派遣军一起消灭上海周围之敌人。”

    柳川平助冷笑了起来。

    协助上海遣军完成任务,这是参谋本部出发前给第10军拟定的作战指导方针。

    但是柳川平助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这么保守。

    接应上海派遣军,把华夏军队逼走?

    柳川平助根本就不是这么想的!

    抬手打断了机要参谋,柳川平助轻声说道:

    “回电!我部已经向下属师团下达最新作战指令。”

    “目前,金山卫登陆作战进展顺利!”

    “根据进展,我军决定,登陆后在金山卫城东西两面地区迅速展开!”

    “我军将向北切断沪杭铁路,向西北攻占并控制松江,一举切断敌军主力退路!”

    打发走了机要参谋,看着黑沉沉的夜色,柳川平助心头波涛汹涌。

    不过瘾啊!太不过瘾啦!

    对手应该给自己制造点难度才行吧!

    自己怎么也应该像那些前辈似的,比如说东乡平八郎,比如说乃木希典,总是要有像样的对手,才能衬托出自己这个……一代名将!

    最好这个对方非常非常强,就像甲午年那样,逼得日军旗舰挂上那面旗帜,旗语就是让人血脉贲张的“帝国兴废,在此一战”!

    一生如果不能打一场那样的仗,那简直是军人的遗憾!

    杭州湾,钱塘潮渐渐消退,浓雾依旧,还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

    天色渐渐亮了起来,第二波次和第三波次的日军登陆士兵们聚集在一起,开始吃饭团子。

    再过十几分钟,六点整,将会看到信号弹,整个一条海岸线,二十多公里,几千名日本士兵一起冲锋,那将是何等壮观的局面!

    为了记录下来这个难忘的时刻,日军第一波次就把随军记者送上来了,他们拿着照相机和摄影机,细心地做好防水防雨工作,等着记录冲锋的时刻和胜利的时刻。

    “砰!”

    “砰!”

    “砰!”

    三发红色信号弹在天空中炸开。

    “杀给给!”

    各小队的小队长和军曹长拔出指挥刀,向日军士兵发出了冲锋的命令!

    进攻,开始了!

    “轰轰轰轰轰轰”,一连串沉闷的爆炸声,似乎是从华夏守军阵地那里响起来的……

    浓雾中,有冒着火星子的东西从空中飞过来!

    不像是炮弹,炮弹速度那么快,肉眼怎么可能看的见?

    而且,哪有八格牙路的那么大的炮弹,像个大粽子似的……

    “轰!”

    “轰!轰!轰!”

    猛烈的爆炸声,连绵不绝!

    几公里之外的运兵船舰队,隐约能够看到橘红色的爆炸火光!

    八嘎!

    轻型护卫舰的舰长山本浪目瞪狗呆,他这个角度看过去,应该是绵延二十多公里的海滩上,同时发生的爆炸!

    刚刚那三发红色信号弹,倒是八格牙路是谁发射的?

    又或者,华夏守军早有准备,在日军登陆部队发射信号弹的同时,实施炮火覆盖?

    可是,这个炮火密度,这不得有上百门火炮啊,这不可能啊!

    而且这个爆炸声,这全都是重炮啊!听起来,都不止是150口径!

    但是也不对啊,山本浪疑惑不解,华夏守军要是有几百门150口径重炮,日本浪糊心了也不敢发动侵略啊!

    其实没良心炮并不是用来杀伤步兵的,而是用来攻坚战斗摧毁工事的。

    正是因为开了挂知道日军会攒着三波登陆兵到齐之后才发动进攻,所以才有了这么个针对性的设计。

    二十公里正面,二十多个重要登陆点,不少于150个汽油桶,埋设这些个玩意儿,教导营工兵连都不够用,还从74军借了两个工兵连!

    提前还特么得计算角度和装药量,布置一个得至少俩钟头,点上火发射出去就听个响,然后跑过来拖着屁后面那根绳就得往后面跑!

    当然那些坑顺带着就可以留给步兵当做散兵坑用!

    不管怎么说,一百五十个大炮仗这一波下去之后,当头一棒,小鬼子直接被炸懵了……

    可惜的是,只有一波!

    操作费时,难度大,精度全无保障,安全系数差……

    唉!穷啊!但凡有口饭,谁愿意吃树皮草根观音土啊!

    金山卫战斗!

    就此开启!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穿越:从八佰到巴顿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穿越:从八佰到巴顿》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穿越:从八佰到巴顿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越:从八佰到巴顿》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