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长安乱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季汉刘璋第370章 长安乱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长安城内。

    一场晨间的会议散去,李傕目送着侯选、程银、梁兴等关中诸将离去,望着关中诸将的背影,他神色中若有所思,眸子里有着道不出的复杂意味。

    同样是望着关中诸将离去的背影,凉州双雄之一的郭汜面色轻松,一脸的愉悦和欢快。

    待关中诸将走的远了些,郭汜转向朝李傕言道:“稚然,看样子侯选、程银、梁兴等人不愿给刘璋小儿当狗,没有归降刘璋小儿的意愿……不然今日也不会主动递上来刘璋小儿的招降文书,这些人当是铁了心的坐我们这条船了。”

    郭汜一口一个刘璋小儿,虽是不能在战场上胜上刘璋一二,但口舌上他不愿落于下风。

    面对郭汜的开怀,李傕却是显得闷闷不乐,像是有什么心事萦绕在心头,眉头揪起,不曾舒展开来。

    李傕的异样,虽是郭汜为人小憨,但他也是察觉了出来,他出言问道:“稚然,这等的好事,你为何如此闷闷不乐,不应该开怀一场吗?”

    李傕重重的舒了一口气,他反问道:“什么好事?”

    一句反问后,李傕在帐内的主位坐下,拿起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水,面带愁绪的一杯饮尽,饮完一杯后他还嫌不够痛快,索性拿起酒壶,将壶口对上自己的嘴巴痛饮了起来。

    ‘什么好事?’郭汜被李傕的这一句反问弄得有些胡涂了,他顺而反问了一句:“当然是侯选献上蜀军招降文书一事啊,还能是何事?”

    “我说稚然,你近日怎生这般奇怪?”郭汜面露疑惑,神色中尽是不解。

    “诶。”李傕叹了一口气,他挑眉道:“阿多,你且看看这封蜀军的文书,你不觉得的有什么问题吗?”

    李傕一边说着,一边将文书递给郭汜。

    “问题?”郭汜接过文书,他上看下看了起来,良久,他纳闷了一声:“看不出来,若说真有什么问题的话,那就是涂抹修改的地方太多了,可见书写这封文书的书吏,不是个什么精细的人。”

    “你这不是看出来了吗?”李傕先是笑了一声,然后笑意转冷:“堂堂益州牧帐下的书吏,书写一封招降用的文书,会弄的到处都是涂抹修改吗?”

    “嘶……”郭汜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个时候他有了一二点明悟:“稚然你说的对,这用于招降的文书,弄的和一张草稿一样,的确不是很符合常理,刘璋小儿行事颇有章法,断乎不是这样粗粝的人。”

    “也即是说,我们手上的这封文书不是原稿,而是侯选、程银等人修改过的,是不是这个意思?”郭汜恍然大悟的向李傕征求着。

    “然也。”李傕肯定的道了一句:“某敢断定,这封文书断乎不是原稿,而是侯选、程银等人精心修改过的,不愿你我知晓文书的真正内容。”

    李傕这里自傲了一句:“似侯选、程银等人这般卑浅的伎俩,也就是能瞒过你郭阿多,断然是不能瞒的过我的。”

    郭汜没有因为李傕抬高自己、贬低于他而生恼,他只一拍大腿道:“好一个侯选,这是猜到了我们知晓文书的事情,所以干脆的献上文书,用于蒙蔽我们的认知……只叹侯选、程银等人以为他们在第二层,却不知道稚然你已经在第三层了。”

    事关生死,在被李傕一指点破谜团后,郭汜夸赞着李傕,毫不吝啬。

    “既是这般,长安岂不是不安全了。”在夸耀完李傕后,郭汜忧心了起来。

    “是啊,长安不安。”李傕直直的叹了口气:“如今侯选、程银、梁兴等人皆生二心,之所以不骤然发难,想必是碍于他们的妻子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所以没有万全的把握,他们一时间也不会发难。”

    “只是侯选、程银、梁兴等人终究是个遗患,我们须得好生料理了他们才行,不然长安城内一乱,蜀兵趁机发难,你我之命,断乎难保。”

    郭汜听的是频频点头,似勾心斗角、权谋往来,这些事情他是远不及李傕,所以一贯以来,他都是唯李傕马首是瞻,当即他出言问道:“稚然,当如何行事为宜。”

    “着实难办。”李傕听到郭汜的询问后,他面色揪然,似是不顺:“侯选、程银、梁兴等人如今以为我们对他们不曾疑心,同我们尚且是虚以委蛇,所以我们可以趁几人不备,伺机诛杀,但侯选、程银、梁兴等人好杀,可他们麾下的将士却未必会臣服于你我,恐是鼓噪而去,四散分离,说不得还会因为主将遇难,反攻于你我。”

    “嗯。”郭汜点头,李傕所言极是,侯选、程银、梁兴这些关中军头好杀,但他们麾下的将士大抵是他们的亲族子弟,决计不会在侯选、程银、梁兴等人死后,就归顺他和李傕的,只会是生出大乱子来。

    就在李傕、郭汜二人商量之时,但见远处传来金鼓之声,直入云霄,二人听得真切,纷纷望向了帐外,数息之后,帐外迎来一名报信的亲卫。

    亲卫朗声言道:“将军,蜀军攻城。”

    亲卫简短且精准的表达出了他想传达的信息,李傕闻言点了点头,不用亲卫通禀,只听到金鼓之声,他便知晓定然是那位刘益州不甘寂寞的领军攻城。

    “阿多,走吧。”李傕朝着郭汜招呼了一声,随即二人踏出大帐,往城墙而去,身为主将,他们自然不能待在帐内,而是应该在城头坚守,做一个表率,毕竟事关他们的性命安危。

    李傕、郭汜的脚程很快,不多时就来到了用于登上城楼的马道处,二人阔步向上走去。

    这时又是一名报信的亲卫赶来,向着李傕、郭汜言道:“禀将军,蜀军乱发火箭,将我们用于抵御飞石的毡布点燃了,眼下已经焚了大半,夏都尉眼疾手快,但也只是收拢保护住了一部分。”

    还未登上城楼,就听到一件好消息传来,李傕和郭汜立即都面露不虞之色,双眉高高的吊起,眸子里蕴含着怒意。

    李傕思索一二刻后,他开口言道:“把库存的毡布打湿,面上敷一层黄泥,继续挂到城墙上,用来防备蜀军的飞石车。”

    蜀军有计,李傕自然有备,狡黠机智的李傕很快就想出了一条计策,赢来了身侧郭汜的赞扬:“稚然,还得是你啊。”

    李傕面色不变,但嘴角微微扬起,表达出他还有略有自得。

    不多时,李傕和郭汜登上了城楼,身为主将登上城楼的二人,很快稳定住了军心士气,原本因为被蜀军焚毁毡布而慌乱的凉州士卒,这个时候稳定了下来,一个个忙活起了自己手上的事情。

    李傕扫视了一眼城外的蜀军,他顿时就露出了疑惑的神色,无他,盖因蜀军今日的阵仗略小,不似以往一样分兵攻打,反倒是专门向着他来的。

    “嘶……”李傕心中泛起了嘀咕,他感觉有些不太对劲,今日的风向着实有些奇怪,他不由得回头眺望起了城内,心中忧心忡忡,面色有若不定的天气。

    可蜀军正在攻城,是以李傕虽是心有不安,但也只能按下心中翻腾的思绪,立身于城楼之上,统帅指挥麾下的士卒好生守御。

    李傕身侧的郭汜倒是不做他想,他只望着城下的蜀兵,目光中尽是恶狠狠的杀意,他恨,恨刘璋小儿搅扰了他的快活日子。

    本来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关中快活无比,而关东诸侯对他的悖逆行径都是视而不见,唯独面前的刘璋小儿,放着好好的蜀地不居,反倒是兵向关中,同他相争了起来。

    ‘刘璋小儿,你真该死啊!’坐守孤城的郭汜心中谩骂了一句。

    接下来,蜀军的攻城手段一如既往,先是用飞石车不断的抛射巨石,向着城头狂轰滥砸,而李傕、郭汜一方,做出了反射性的应对,他们命士卒遮掩住身形,用布置在城墙外的毡布、安放在城楼上的巨盾去抵御蜀军的飞石。

    ‘蜀有飞石车,我有硬木盾。’郭汜依仗着面前的巨盾,面色轻松的同蜀军的飞石车相抗了起来,飞石虽是迅猛且极具冲击力,可势大力沉的石头,飞至城头时,总归是气短了,攻不破巨盾的守御。

    只是今日的蜀军却是有些奇怪,以往蜀军发射数轮飞石后,会接着使用冲车、云梯对着城墙发去攻击,毕竟飞石车再好,也拿不下城楼,终归还是得用冲车去冲击城门、用云梯攀上城楼,如此才能拿下城池。

    时间一久,不要说李傕,就连郭汜心中也泛起了嘀咕,事情确乎有些不太对劲了。

    就在李傕和郭汜心中疑惑的时候,但见城内一道烟柱冲天而起。

    城内生变矣。

    “稚然,是走水了吧。”郭汜面色惊慌,在士卒的提醒下他看见了城内的那道烟柱,他第一时间往好处去想。

    “嗯,当是走水了。”李傕一脸淡然,可握紧的拳头表示他的心情可不是淡然:“阿多,你在此地不要走动,好好坚守住,我去看看什么情况。”

    “好好好,有什么消息可速速传来。”郭汜连连点头,他应着李傕的话。

    李傕也不多言,他向着城楼的马道走去,此刻他心中猜疑万生。

    是简简单单的走水吗?李傕不敢肯定,他有些怀疑是侯选、程银、梁兴趁着他们守御城池的时候发难,就此献城给那位刘益州做个投名状。

    李傕的怀疑也不是无端而生,他瞧见了走水的方向,那分明是他羁押侯选、程银、梁兴等人妻子的地方,他推测,当是侯选、程银、梁兴等人有意先夺回妻子,兼之献出城池。

    很快,李傕确定了他的猜想,只见随着前面那一道烟柱,有数道的烟柱冲天而起,在这无风的日子里,烟柱扶摇直上。

    正如李傕所作的推测,确乎是侯选、程银、梁兴等人发难,侯选、程银、梁兴等人听到蜀军攻城的消息后,且知道蜀军只专攻李傕、郭汜据守的城池,他们知道机会来了。

    俗语云:‘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于是侯选、程银、梁兴等人趁机兴兵向着李应、李桓所据守的营垒发起了攻击,盖因李应、李桓的营垒之中,羁押着他们的妻子,他们本意是静悄悄的袭取回妻子,然后再去打开城门迎入蜀军,可未曾料到为李应、李桓发觉,两方顿时发生了一场大战。

    “梁将军,你且去打开城门迎入刘益州,由我和程将军拿下这处营垒,夺回我们的妻子。”侯选道了一句,一时间拿不下李应和李桓据守的营寨,他先迎入蜀军再说,只需蜀军一进城,胜负便可分明,他们也就是有功之臣了。

    “好。”梁兴点头应下,他领着麾下亲卫向着城墙而去,这里他的方向是他和侯选等人据守的南面城墙,不同于此刻正在交兵的西面城墙。

    不多时,梁兴抵达了南面城墙,他吩咐麾下士卒立起降旗,并大开城门,做出一副归降的模样,向着远处的蜀军斥候示意。

    蜀军斥候侦知了这个情况,很快就通禀到了正在指挥攻打长安西面城墙的刘璋处。

    “南面城门打开,城头竖起降旗,似是城中有变。”斥候三言两句通禀了情况。

    刘璋点了点头,城中有变的消息,其实不必斥候言说,但见长安城内升腾起了的烟柱,便知道城内出现了乱子。

    郑度闻言顿然雀跃了起来,他拱手向刘璋言道:“明公,必是关中诸将和李傕、郭汜生隙,两方当是眼下正大战于长安城内,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明公,可趁此时挥师南门,拿下长安城。”

    彭羕有些不敢置信,昨夜方才发去用于离间的文书,今日城内就生出了乱子,这未免太快了,是以他进言道:“不可,城内情形如何,未可知也,还不知道是不是李傕、郭汜的诱敌之计,为我们挖的陷阱,当今之计,须得再观察一二,然后再做决断。”

    一个参军,一个兵曹,一个突进,一个谨慎,道出了各自的意见。(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国:季汉刘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季汉刘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季汉刘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季汉刘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