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
瞿塘峡作为三峡中最短的一段,但也是最险要的一段,其江面最窄处不过五十米,瞿塘峡入口江北为赤甲山,相传因古代巴国的赤甲将军曾在山上屯营故而得名,亦有说是因为山上的岩石含有氧化铁呈现红色而得名;江南是白盐山,因岩石富含钙质,有如盐般的灰白光泽。
赤白二山隔江相峙,其状如门,故曰夔门。
“难怪昔日的公孙述能于蜀地建制称号。”荀攸立于船头,沐浴着江风,望着险恶的夔门叹道:“纵使是常人占据如此的险要,只怕都将自信天下没有人能奈何自己,更不用说如公孙述那般的豪杰了……夔门可谓天下雄也,可叹去年荆州别驾刘阖,竟是妄图有引荆兵入蜀的想法,岂不知蜀人只需要在白帝置千人守卫,就算荆兵有十万之众,也是过不了此地。”
“父亲说的极是。”荀攸早慧的儿子荀适开口应和道:“益州有如此的险塞,更兼自荆州进军益州,乃是逆大江而上,士卒劳顿辛苦……别驾刘阖自信满满,在刘荆州面前立下军令状,单身进入巴郡,煽动巴地的民夷,声势固然浩大,可白帝城在蜀兵手中,荆州之兵不得进入蜀地,刘阖势单力薄,独木难支,最终为刘益州所枭首,此乃自然之理也。”
闻言荀攸回头顾看了一眼荀适,仿佛在次子荀适稚嫩的脸庞上看到了一个身影,他早夭的长子荀辑的身影,荀辑小的时候也是聪慧无比,和荀适一般对事物有着独特的见解。
一念至此,荀攸脸上半是欣慰,半是悲伤,欣慰的他面前的次子荀适生有宿慧,为人聪明伶俐,悲伤的是他那早夭的长子荀辑,若是荀辑不曾早夭,现下当是一名英朗的青年了。
“适儿,山川险要固然重要,但并不足以凭恃,在德不在险……刘阖之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低估了刘益州,以为刘益州是如传闻中一样,乃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哪里知道刘益州乃是潜龙在渊。”
从蒯良、蒯越二位荆州重臣的口中,荀攸得知了刘璋平定巴郡叛乱的详情,这个时候刚好拿出来教育起了荀适:“刘阖行事不密,在巴郡煽动民夷的情况被刘益州所侦查到了,而刘益州第一时间没有去大张旗鼓的发兵征伐,而是派遣中郎将高沛假意南下征讨叟夷,实则顺大江而下,固守了江州和白帝两处重地……巴郡郡治江州不失,刘阖一来得不到江州城内的辎重粮草,二来不能凭借江州挡住成都来兵,他所发起的叛乱就成不了气候,而白帝城不失,则荆州之兵望蜀地兴叹,一兵一卒也别妄想进入蜀地,刘益州思虑周全,先固守了江州和白帝,而后发兵征伐刘阖,俯仰之间,刘阖自然落败。”
荀适闻言先是默然思索了一会,而后说出了他的见解:“刘益州所作所为,有点像是假途灭虢的计策,面上一套,背地里一套,却是有些诡谲难测了。”
“兵法吗?是这样的。”荀攸听的荀适有些正义的话语,开始讲解起了兵法:“孙子曰,兵者,诡道也。两军交锋,不是说两边人明面上摆开架势,以正正之旗攻击堂堂之阵,你一拳我一脚的你来我往,兵事乃是生死大事,只要能赢,就不必在乎赢的过程如何,先赢了再说其他,输家是不配拥有任何东西的。”
荀适皱起了眉头,荀攸的话过分的看重利益,却对道义没有任何的引入,他昂首问上一句:“父亲,只要能赢,便是做任何事情都行吗?做出些违背道义的事情也可以吗?”
“也不全是,赢,也要赢的体面,赢的光采……若是如同鼠辈一样,做出些不符合道义的事情,就比如现下荆州和益州结盟,但有一天,刘益州没有任何的先兆突然背盟,发蜀兵顺大江而下攻击荆州,这里刘益州纵使趁着荆州不备,赢上了一阵,却是失了道义,失了人心……刘益州这时候作为赢家,于士人眼中,只怕是看不起他的为人的。”荀攸摇了摇头,微笑着循循善诱道。
“而刘益州同刘阖,两方并没有任何的交情,这个时候刘益州拿出什么计策对付刘阖,都是说的过去的,没有人会去指摘什么……再者去年巴地的乱子,是刘阖一意煽动起来的,而且是趁着故益州牧刚辞世不久,居丧之期做出煽动巴地豪强叛乱这种事情……刘阖自当该死,刘益州一刀杀了刘阖却是便宜了刘阖。”
“孩儿明白了,要赢,更要符合道义的去赢。”一双眸子有如黑珍珠一般,透露着清澈慧光的荀适点了点头,认真无比的应了下来荀攸的教诲。
小孩的天性使然,荀适很快将刚才讨论的兵事抛之脑后,他斜着脑袋问起了荀攸:“父亲,蜀郡太守一职已由蜀中名士陈实坐领,您虽是向朝廷请求担任蜀郡太守一职,可现下,朝廷的旨意在蜀地,只怕不如刘益州的号令分量重,孩儿恐你赶赴成都后,拿不到蜀郡太守一职。”
“是啊,现在的州牧就好春秋时候的诸侯一样,于州内独断专行,肆意妄为,哪里会去认朝廷的旨意,为父这个蜀郡太守的职位,只怕难以拿下……亲疏有别,为父一个外人,何如陈实在刘益州帐下任事的时间长,更得刘益州的垂青。”荀攸点了点头。
荀适提溜着一双澄亮的眼珠,在眼眶里打了个转后说道:“所以孩儿以为,我们不如回到颍川故土去,叔祖(荀彧)不是来信了,说是曹兖州即将击败吕布,还兖州一个太平,让我们在荆州稍候些时日,即可安然返回故土。”
闻言荀攸伸出手抚了抚荀适的小脑袋,故土难离,思乡之情,人人皆而有之,他自是也思念颍川的。
见荀攸并不答话,荀适补上了一句:“还是说父亲想去冀州,冀州也有一位叔祖(荀谌),想必父亲到了冀州,在叔祖的说项下,能在袁盟主帐下得任高官。”
听闻过袁绍的声名,有所倾心袁绍的荀适劝说道:“凭借父亲的才干和名声,到了哪里都是会受到重用的,袁盟主那自不例外……孩儿听外间说了,说是昔时初平的年号正应着袁盟主的字-本初二字,眼下天下虽是有些乱糟糟的,但早晚袁盟主会平定天下,还天下一个太平……就连兖州那位被叔祖(荀彧)称赞有命世之才的曹兖州,不也是借助了袁盟主的力量,才在兖州举州叛乱的时候站稳了脚跟,并在这段时日屡次击败了吕布……所以孩儿认为,冀州虽是远了一些,但是比起兖州机会更大一些。”
对于荀适给出了两个选择,一往兖州,二投冀州,荀攸在心底却是全都给否决了。
虽是正如荀适所言,荀攸的两位族叔,荀彧在兖州曹操手下任职,荀谌在冀州袁绍帐下任事,荀彧和荀谌皆是有书信递给荀攸,邀请荀攸前往兖州和冀州共谋大事。
而不管荀攸选择兖州还是冀州,皆可得到曹操或是袁绍的重用,更别提荀攸本身就是海内名士,昔年受到过大将军何进的招揽,自是不管到哪里都是会受到隆重接待的,就像在荀攸在荆州时,受到了蒯良、蒯越兄弟的隆重接待。
“狡兔三窟。”荀攸一字一顿的说出了四个字,言明了他的心意。
‘这和兔子有什么关系。’这个时候荀适难得的露出了些疑惑,不理解荀攸话中的意思,他斜着脑袋思索了起来。
荀攸却是没有给出解释,他沉默了下来,面色淡然无比,立于船头继续望向蜀地的山川和大江。——
刘璋检阅无当飞军的校场内,无当监沈弥为刘璋所准备的节目到了收尾的时候了。
至于沈弥所表演的节目效果,只需见到刘璋脸上若有若无的笑意,便可知道刘璋是非常满意的。
刘璋的心情很好,只不过几个月的时间,沈弥就将懒散的青羌训练的有模有样,能根据旗帜和鼓声令行禁止,擂鼓进军和鸣金收兵看上去像是那么一回事,可见沈弥是用了心的,在训练青羌这件事上出了大力。
虽是比起刘璋前世见过的人民军队,他面前这群青羌的队列不怎么十分的整齐,有似一条弯弯扭扭的蚯蚓,但终归还能摆出一条线来。
刘璋没有根据前世的记忆去做过分的苛求,毕竟对于封建时代的军队,他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时代也满足不了他的高要求。在农耕为主要产出的时代,弄出一堆脱产的士卒已是不易,妄想脱产士卒贴近人民军队的严整,只怕比登天还难。
检阅完无当飞军,刘璋领着一众将校回到了中军大帐。
入座后的刘璋缓缓开口,无有意外的夸赞起了沈弥:“文渊这段时间辛苦了,青羌虽是悍勇好战,但生性懒散,素来不喜军中严整的号令,而文渊出任无当监不过数月,此辈便同我汉军一样,闻鼓而进,鸣金而退,称得上一句令行禁止……可见文渊是下了大功夫的,这件事上,卿是有功的。”
“为明公效力,何谈辛苦,我出任无当监一职,自当规训青羌之辈,令此辈明了军事上的号令。”沈弥听的刘璋赞善,立即避席谢道。
刘璋摆了摆手,微笑着摇了摇头:“训练青羌之事,虽是我任命文渊伱担任无当监的初衷,可事情做的好,自然是有功的,更别提今日我检阅无当飞军,可以道上一句喜出望外……有功不赏,岂不是说我于赏罚之事上不公道,文渊居无当监一职,又有本职的校尉,我意加‘陷阵’二字于文渊校尉之前,号为‘陷阵校尉’。”
“谢明公。”同刘璋一样,沈弥闻言有些喜出望外,他出席向着刘璋隆重的拜谢而下,领下了陷阵校尉一职。
居于上首的刘璋微笑着点了点头,任命沈弥为陷阵校尉一事,他思虑已久,沈弥少言语,不怎么喜欢饮酒,为人稳重可靠,所都统的二千士卒中,有八百人身披重甲,铠甲具皆精练齐整,在平定南中的战事中,所击无有不破,陷阵二字,正好符合沈弥的表现。
检阅完无当飞军,嘉赏了无当监沈弥,刘璋继续踏上了返回成都的旅途,安坐在马车上的刘璋颇是有些自得,沈弥训练无当飞军卓有成效,对于他接下即将发起的汉中之战相当的有帮助。
蜀道难,蜀地的道路一向不是平坦整齐,在蜀地行军时不时需要翻山越岭,于山崖间前行,而青羌作为山野里的蛮夷出身,日常的活动就是翻山越岭,甚至能够身披铁甲在山道间阔步前行,就此能胜上张鲁帐下的士卒几分。
刘璋打定主意,就让张鲁这位天师道教的师君,尝一尝无当飞军的滋味如何,同时作为无当飞军成军后的开门红。
而拿下汉中,日后杀出蜀地,同样需要无当飞军发挥他们善于翻山越岭的能力,出蜀的道路比起蜀地到汉中的道路可是更为崎岖难行。
恰意的遐想了片刻的刘璋,翻阅起了成都递来的文书,当头一封是到达白水关的黄权发来的。
黄权在文书上讲,他打算趁着夏收前,试探性的做出大举发兵攻打阳平关的姿态,让米贼张鲁感到惊慌并征调汉中百姓入伍,就此扰乱汉中夏收的节奏,为后面真正开打的汉中之战开一个好头。
虽是黄权发来文书,但拥有刘璋赐下假节的他,在白水关拥有独断专行的权利,这封刘璋手上的文书只不过是告知一声而已,现下黄权估计已经向着阳平关发兵了。
刘璋提笔在这封文书上写上了一个‘准’字,作为他这位益州牧同意的标志,黄权虽然拥有假节的权利,可以先行事后申报,但事后申报的文书上,刘璋必须打上自己同意的‘准’字,维护他的权威。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瞿塘峡作为三峡中最短的一段,但也是最险要的一段,其江面最窄处不过五十米,瞿塘峡入口江北为赤甲山,相传因古代巴国的赤甲将军曾在山上屯营故而得名,亦有说是因为山上的岩石含有氧化铁呈现红色而得名;江南是白盐山,因岩石富含钙质,有如盐般的灰白光泽。
赤白二山隔江相峙,其状如门,故曰夔门。
“难怪昔日的公孙述能于蜀地建制称号。”荀攸立于船头,沐浴着江风,望着险恶的夔门叹道:“纵使是常人占据如此的险要,只怕都将自信天下没有人能奈何自己,更不用说如公孙述那般的豪杰了……夔门可谓天下雄也,可叹去年荆州别驾刘阖,竟是妄图有引荆兵入蜀的想法,岂不知蜀人只需要在白帝置千人守卫,就算荆兵有十万之众,也是过不了此地。”
“父亲说的极是。”荀攸早慧的儿子荀适开口应和道:“益州有如此的险塞,更兼自荆州进军益州,乃是逆大江而上,士卒劳顿辛苦……别驾刘阖自信满满,在刘荆州面前立下军令状,单身进入巴郡,煽动巴地的民夷,声势固然浩大,可白帝城在蜀兵手中,荆州之兵不得进入蜀地,刘阖势单力薄,独木难支,最终为刘益州所枭首,此乃自然之理也。”
闻言荀攸回头顾看了一眼荀适,仿佛在次子荀适稚嫩的脸庞上看到了一个身影,他早夭的长子荀辑的身影,荀辑小的时候也是聪慧无比,和荀适一般对事物有着独特的见解。
一念至此,荀攸脸上半是欣慰,半是悲伤,欣慰的他面前的次子荀适生有宿慧,为人聪明伶俐,悲伤的是他那早夭的长子荀辑,若是荀辑不曾早夭,现下当是一名英朗的青年了。
“适儿,山川险要固然重要,但并不足以凭恃,在德不在险……刘阖之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低估了刘益州,以为刘益州是如传闻中一样,乃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哪里知道刘益州乃是潜龙在渊。”
从蒯良、蒯越二位荆州重臣的口中,荀攸得知了刘璋平定巴郡叛乱的详情,这个时候刚好拿出来教育起了荀适:“刘阖行事不密,在巴郡煽动民夷的情况被刘益州所侦查到了,而刘益州第一时间没有去大张旗鼓的发兵征伐,而是派遣中郎将高沛假意南下征讨叟夷,实则顺大江而下,固守了江州和白帝两处重地……巴郡郡治江州不失,刘阖一来得不到江州城内的辎重粮草,二来不能凭借江州挡住成都来兵,他所发起的叛乱就成不了气候,而白帝城不失,则荆州之兵望蜀地兴叹,一兵一卒也别妄想进入蜀地,刘益州思虑周全,先固守了江州和白帝,而后发兵征伐刘阖,俯仰之间,刘阖自然落败。”
荀适闻言先是默然思索了一会,而后说出了他的见解:“刘益州所作所为,有点像是假途灭虢的计策,面上一套,背地里一套,却是有些诡谲难测了。”
“兵法吗?是这样的。”荀攸听的荀适有些正义的话语,开始讲解起了兵法:“孙子曰,兵者,诡道也。两军交锋,不是说两边人明面上摆开架势,以正正之旗攻击堂堂之阵,你一拳我一脚的你来我往,兵事乃是生死大事,只要能赢,就不必在乎赢的过程如何,先赢了再说其他,输家是不配拥有任何东西的。”
荀适皱起了眉头,荀攸的话过分的看重利益,却对道义没有任何的引入,他昂首问上一句:“父亲,只要能赢,便是做任何事情都行吗?做出些违背道义的事情也可以吗?”
“也不全是,赢,也要赢的体面,赢的光采……若是如同鼠辈一样,做出些不符合道义的事情,就比如现下荆州和益州结盟,但有一天,刘益州没有任何的先兆突然背盟,发蜀兵顺大江而下攻击荆州,这里刘益州纵使趁着荆州不备,赢上了一阵,却是失了道义,失了人心……刘益州这时候作为赢家,于士人眼中,只怕是看不起他的为人的。”荀攸摇了摇头,微笑着循循善诱道。
“而刘益州同刘阖,两方并没有任何的交情,这个时候刘益州拿出什么计策对付刘阖,都是说的过去的,没有人会去指摘什么……再者去年巴地的乱子,是刘阖一意煽动起来的,而且是趁着故益州牧刚辞世不久,居丧之期做出煽动巴地豪强叛乱这种事情……刘阖自当该死,刘益州一刀杀了刘阖却是便宜了刘阖。”
“孩儿明白了,要赢,更要符合道义的去赢。”一双眸子有如黑珍珠一般,透露着清澈慧光的荀适点了点头,认真无比的应了下来荀攸的教诲。
小孩的天性使然,荀适很快将刚才讨论的兵事抛之脑后,他斜着脑袋问起了荀攸:“父亲,蜀郡太守一职已由蜀中名士陈实坐领,您虽是向朝廷请求担任蜀郡太守一职,可现下,朝廷的旨意在蜀地,只怕不如刘益州的号令分量重,孩儿恐你赶赴成都后,拿不到蜀郡太守一职。”
“是啊,现在的州牧就好春秋时候的诸侯一样,于州内独断专行,肆意妄为,哪里会去认朝廷的旨意,为父这个蜀郡太守的职位,只怕难以拿下……亲疏有别,为父一个外人,何如陈实在刘益州帐下任事的时间长,更得刘益州的垂青。”荀攸点了点头。
荀适提溜着一双澄亮的眼珠,在眼眶里打了个转后说道:“所以孩儿以为,我们不如回到颍川故土去,叔祖(荀彧)不是来信了,说是曹兖州即将击败吕布,还兖州一个太平,让我们在荆州稍候些时日,即可安然返回故土。”
闻言荀攸伸出手抚了抚荀适的小脑袋,故土难离,思乡之情,人人皆而有之,他自是也思念颍川的。
见荀攸并不答话,荀适补上了一句:“还是说父亲想去冀州,冀州也有一位叔祖(荀谌),想必父亲到了冀州,在叔祖的说项下,能在袁盟主帐下得任高官。”
听闻过袁绍的声名,有所倾心袁绍的荀适劝说道:“凭借父亲的才干和名声,到了哪里都是会受到重用的,袁盟主那自不例外……孩儿听外间说了,说是昔时初平的年号正应着袁盟主的字-本初二字,眼下天下虽是有些乱糟糟的,但早晚袁盟主会平定天下,还天下一个太平……就连兖州那位被叔祖(荀彧)称赞有命世之才的曹兖州,不也是借助了袁盟主的力量,才在兖州举州叛乱的时候站稳了脚跟,并在这段时日屡次击败了吕布……所以孩儿认为,冀州虽是远了一些,但是比起兖州机会更大一些。”
对于荀适给出了两个选择,一往兖州,二投冀州,荀攸在心底却是全都给否决了。
虽是正如荀适所言,荀攸的两位族叔,荀彧在兖州曹操手下任职,荀谌在冀州袁绍帐下任事,荀彧和荀谌皆是有书信递给荀攸,邀请荀攸前往兖州和冀州共谋大事。
而不管荀攸选择兖州还是冀州,皆可得到曹操或是袁绍的重用,更别提荀攸本身就是海内名士,昔年受到过大将军何进的招揽,自是不管到哪里都是会受到隆重接待的,就像在荀攸在荆州时,受到了蒯良、蒯越兄弟的隆重接待。
“狡兔三窟。”荀攸一字一顿的说出了四个字,言明了他的心意。
‘这和兔子有什么关系。’这个时候荀适难得的露出了些疑惑,不理解荀攸话中的意思,他斜着脑袋思索了起来。
荀攸却是没有给出解释,他沉默了下来,面色淡然无比,立于船头继续望向蜀地的山川和大江。——
刘璋检阅无当飞军的校场内,无当监沈弥为刘璋所准备的节目到了收尾的时候了。
至于沈弥所表演的节目效果,只需见到刘璋脸上若有若无的笑意,便可知道刘璋是非常满意的。
刘璋的心情很好,只不过几个月的时间,沈弥就将懒散的青羌训练的有模有样,能根据旗帜和鼓声令行禁止,擂鼓进军和鸣金收兵看上去像是那么一回事,可见沈弥是用了心的,在训练青羌这件事上出了大力。
虽是比起刘璋前世见过的人民军队,他面前这群青羌的队列不怎么十分的整齐,有似一条弯弯扭扭的蚯蚓,但终归还能摆出一条线来。
刘璋没有根据前世的记忆去做过分的苛求,毕竟对于封建时代的军队,他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时代也满足不了他的高要求。在农耕为主要产出的时代,弄出一堆脱产的士卒已是不易,妄想脱产士卒贴近人民军队的严整,只怕比登天还难。
检阅完无当飞军,刘璋领着一众将校回到了中军大帐。
入座后的刘璋缓缓开口,无有意外的夸赞起了沈弥:“文渊这段时间辛苦了,青羌虽是悍勇好战,但生性懒散,素来不喜军中严整的号令,而文渊出任无当监不过数月,此辈便同我汉军一样,闻鼓而进,鸣金而退,称得上一句令行禁止……可见文渊是下了大功夫的,这件事上,卿是有功的。”
“为明公效力,何谈辛苦,我出任无当监一职,自当规训青羌之辈,令此辈明了军事上的号令。”沈弥听的刘璋赞善,立即避席谢道。
刘璋摆了摆手,微笑着摇了摇头:“训练青羌之事,虽是我任命文渊伱担任无当监的初衷,可事情做的好,自然是有功的,更别提今日我检阅无当飞军,可以道上一句喜出望外……有功不赏,岂不是说我于赏罚之事上不公道,文渊居无当监一职,又有本职的校尉,我意加‘陷阵’二字于文渊校尉之前,号为‘陷阵校尉’。”
“谢明公。”同刘璋一样,沈弥闻言有些喜出望外,他出席向着刘璋隆重的拜谢而下,领下了陷阵校尉一职。
居于上首的刘璋微笑着点了点头,任命沈弥为陷阵校尉一事,他思虑已久,沈弥少言语,不怎么喜欢饮酒,为人稳重可靠,所都统的二千士卒中,有八百人身披重甲,铠甲具皆精练齐整,在平定南中的战事中,所击无有不破,陷阵二字,正好符合沈弥的表现。
检阅完无当飞军,嘉赏了无当监沈弥,刘璋继续踏上了返回成都的旅途,安坐在马车上的刘璋颇是有些自得,沈弥训练无当飞军卓有成效,对于他接下即将发起的汉中之战相当的有帮助。
蜀道难,蜀地的道路一向不是平坦整齐,在蜀地行军时不时需要翻山越岭,于山崖间前行,而青羌作为山野里的蛮夷出身,日常的活动就是翻山越岭,甚至能够身披铁甲在山道间阔步前行,就此能胜上张鲁帐下的士卒几分。
刘璋打定主意,就让张鲁这位天师道教的师君,尝一尝无当飞军的滋味如何,同时作为无当飞军成军后的开门红。
而拿下汉中,日后杀出蜀地,同样需要无当飞军发挥他们善于翻山越岭的能力,出蜀的道路比起蜀地到汉中的道路可是更为崎岖难行。
恰意的遐想了片刻的刘璋,翻阅起了成都递来的文书,当头一封是到达白水关的黄权发来的。
黄权在文书上讲,他打算趁着夏收前,试探性的做出大举发兵攻打阳平关的姿态,让米贼张鲁感到惊慌并征调汉中百姓入伍,就此扰乱汉中夏收的节奏,为后面真正开打的汉中之战开一个好头。
虽是黄权发来文书,但拥有刘璋赐下假节的他,在白水关拥有独断专行的权利,这封刘璋手上的文书只不过是告知一声而已,现下黄权估计已经向着阳平关发兵了。
刘璋提笔在这封文书上写上了一个‘准’字,作为他这位益州牧同意的标志,黄权虽然拥有假节的权利,可以先行事后申报,但事后申报的文书上,刘璋必须打上自己同意的‘准’字,维护他的权威。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