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红楼梦庄园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穿越古代,做大哥真难第六十九章 红楼梦庄园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因陈家之力的注入,林鹏巧妙地将曹员外捧为了此地话语权的掌控者。尽管曹家的势力根基深厚,且时有阻挠,但曹员外的个人威望却是无人能及,足以压过一切纷争。

    而在陈家湾,陈茂才亦非等闲之辈。他深知那些大姓家族要带走自己女儿的真正用意,自然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想要从中分一杯羹,捞取些许好处。

    白公馆之侧,屹立着一座宏伟的酒庄,占地之广,近达十亩。这不仅仅是一个酒庄,更是一个藏酒之地,酒窖之深,酒香之浓,足以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此刻的陈家湾,因着这些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正悄然掀起一场风云变幻的较量。

    林鹏娓娓道来,阐述的入木三分。优质的酒水,需在漫长的窖藏岁月里,酒液内的各类成分悄然发生着一系列深沉而复杂的化学反应,仿佛一场无声的交响乐。

    正是这样的蜕变,使得酒体愈发淳厚丰满,味道和谐统一,每一口都流露出无比的柔滑与细腻。

    而这一切,不仅仅是为了让酒水本身臻于完美,更是为了其未来潜在的升值空间铺设基石。

    正因如此,在窖藏酒水的事业上,林鹏凭借后世积累的深厚理论知识,巧妙地向一些精明的商人抛出橄榄枝,吸引他们前来投资融资。

    毕竟,如此庞大的储备量,对于资金的占用也是相当惊人的。他凭借着智慧与眼光,将这看似沉重的负担,转化成了双方共赢的契机。

    另一方面,曹家庄的新式四轮马车已然打造完成,自曹家庄出发,一路驶向随县,再直达那鹤鸣书院。

    林鹏别出心裁,竟采用后世才有的公交之制,开设了班车运输,实在是新颖至极。

    此举实则是为了便利那些远道而来的读书人或书院学子,使他们能够轻松前往那红楼梦庄园。

    而新开的雪琴书苑更是别出心裁,实行会员制制,学子们回去时还能领取免费的交通券,真可谓一举两得。

    此刻的曹雪芹,已在曹家庄投身于印刷产业之中。他除了出版那些引人入胜的话本,还精心印制了学子们必备的四书五经等书籍,真可谓功在千秋。

    而据闻,他后续还将承接更多的印刷业务,为更多的学子提供学习的便利。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又是一年岁末。随县的冬天,凛冽的寒风如同刀子般刮过每一寸土地,寒冷刺骨。

    尤其是这里,山峦起伏,树木却稀疏,使得那份寒意愈发显得逼人。官府对于砍伐树木的管理极为严格,严禁随意砍伐,用以烧火取暖,更是难上加难。

    随县,这个位于群山之中的小县城,能源匮乏,生活艰难。然而,大自然的恩赐并未完全遗忘这片土地,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尤其是铁矿,闪烁着诱人的光芒。只是,这些铁矿皆为官营,私人涉足其中,难如登天。

    然而,命运似乎总在不经意间为林鹏留下一线生机。在距离随县二百里外的枣阳,竟有一个庞大的煤矿,如同黑夜中的明灯,为他的生活带来了一线希望。

    林鹏站在寒风中,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知道,无论如何,他都要抓住这个机会,为自己的未来搏一搏。

    “曹员外,随县煤场此刻的煤炭储量究竟几何?”林鹏向曹云鹏探询道。

    曹云鹏微微一笑,从容答道:“煤炭的存量,足以支撑我们这几个村落的燃用,无需忧虑。”

    他口中的“几个村落”,实际上涵盖了曹家庄、刘家坳以及陈家两个村落。至于那红楼梦庄园,煤炭的储备亦是绰绰有余,足以应对庄园内的日常所需。

    然而,林鹏他们并未过分追求煤炭的囤积。原因在于,现今的百姓对煤炭的便捷性尚未有深刻的认识。他们仍习惯于传统的薪柴,对于煤炭的利用尚显生疏。

    当然,有烟煤的利用仅限于村庄之内,而无烟煤的炼制才是林鹏他们真正的利润之源。他们深知,随着时间的推移,煤炭的价值将会逐渐被百姓所认识,而他们也必将因此获得更为丰厚的回报。

    在寒冬的脚步悄然逼近之际,刘家坳的大来与大根两位领头人,召集了村里的几位壮丁,他们齐心协力,共同为村子里的家家户户修建起能够燃烧煤炭的火灶。

    这火灶之所以被称为火灶,而非人们常说的火炕,皆因中原地区独特的气候特点。火灶的设计巧妙,燃烧之时,烟道内有一个特殊的静压区,它如同一位静默的守护者,既能够巧妙地将烟雾分流,又能在其中滞留多余的热量,让温暖在屋内持久不散。

    而这个静压区,其实便是火炕的雏形,与壁炉中那神秘莫测的空腔位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这寒冷的冬日里,它就像是一个温暖的怀抱,守护着村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夜晚。

    这个冬天,因为有了这些御寒的物件,似乎连凛冽的寒风也变得柔和了几分。特别是自曹雪芹的《雪琴书苑》开张以来,那书苑内的温度恰到好处,让笔墨流淌间不再感到手指的僵冷。

    学子们闻讯而来,络绎不绝,书苑内总是弥漫着浓厚的书香气息。

    或许是因为这份浓厚的读书氛围,鹤鸣书院的先生们也时常受到曹雪芹的邀请,前来《雪琴书苑》共赏佳作。

    久而久之,民间竟流传起一个传说,称《雪琴书苑》乃是这世间的第二所书院,其文化底蕴与学术氛围,竟能与那历史悠久的鹤鸣书院相提并论。

    随着冬去春来,大地逐渐苏醒,万物复苏。刘家坳裴家的土地上,那些曾经不适宜农耕的土壤,如今都被精心种上了葡萄藤。

    连那原本荒芜的山坡,也披上了翠绿的新装。葡萄藤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曾经,裴家的土地因为土壤贫瘠而不适宜农耕,如今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勤劳的裴家人,用智慧和汗水精心耕耘着每一寸土地。他们引进了优质的葡萄品种,将那些曾经荒芜的土地种上了葡萄藤。

    这些葡萄藤在阳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逐渐覆盖了整个裴家的土地。

    在春风的吹拂下,葡萄藤轻轻摇曳,仿佛在跳着欢快的舞蹈,庆祝着春天的到来。

    每当夜幕降临,月光洒在葡萄藤上,给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葡萄藤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宛如一颗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大地上。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穿越古代,做大哥真难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穿越古代,做大哥真难》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穿越古代,做大哥真难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越古代,做大哥真难》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