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浮生 第八十七章 以技证道,师法自然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仙路多娇渺渺浮生 第八十七章 以技证道,师法自然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莫小北的这一番说辞,也是让陈随清大感意外,目光如炬地在他身上来回打量了好一会之后,才略显惊讶的说道:“你叫什么名字?”

    “回教谕,学生,方寸。”

    “嗯!说得很好,想法也很独到,而且说得也很有道理,几乎就说到了丹药的本质特点。

    小伙子相当不错!

    小小年纪能给出这样的“见解”来也是相当难得,你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悟性”也不错。好好努力,好好学下去,将来即便没有炼丹天分,单凭你这份悟性以后在炼丹一道上的成就,想来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说完,扫了眼其他人之后,就又说道:“诸位,刚才你们这位小师弟有一个问题,说不知道灵石是怎么形成的?那大家有没有人出来给他解惑一下。”

    这一刻,场中气氛罕见的变得有些沉寂了起来。

    所有望向莫小北的目光,都带上了一抹难以名状的复杂,有羡慕,有钦佩,也有不甘,但更多的则是“不以为然”。

    莫小北对陈随清的夸赞,也有些不置可否。

    自己几斤几两他还是有数的,他觉得他就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对自己没有出丑已然很欣慰了,能得到陈随清如此夸赞,他自己也挺意外的。

    所以,此刻的他并没有感受到一丝自豪感,满眼都是意外之色!

    如此过了四五息之后,陈随清见没人起身,略一皱眉,就接着说道:“怎么?这么多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吗?还是在场众人,没有一人知道灵石是怎么形成的?”

    陈随清话音刚落,与莫小北正对的正西方位,外八卦兑卦处,一位十八九岁的女弟子,突然站起了身来。

    这女弟子站起的一瞬,就让众人眼前一亮,随即殿内一众弟子便被她牢牢的吸引住了目光。

    她身着一身鹅黄色的轻纱衣裙,身姿修长,明眸皓齿,相貌清纯可人,但神情却略显忧郁,与莫小北先前见过的那曾柔倒是有几分相像,不过,比起曾柔的呆傻木讷样来,这位就显得灵动多了,一看就是个聪慧伶俐之人。

    虽是被众人火炬般的目光直视,但她的眼神中,却是无一丝一毫的慌乱和羞怯,白皙的脸庞上也是波澜不惊,没有显露出任何的异样来。

    没刻意的躲避众人的目光,平静的与众人对视了一眼后,她就轻启红唇,从容不迫的说道:“灵石也算是精金矿石的一种,但它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就要比一般的金精矿石更加的苛刻和复杂了。

    一处地方想要形成灵石,首先满足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该处地方必须得有“地脉”。

    俗话说“人有经络,地有地脉。”

    而灵石就是“地脉”吸收了“天地元气”之后形成的。

    然而,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地脉。

    大地上的地脉虽说与人体经络一般,错综复杂,有很多,但它也有自己分布的规律。

    因此,只有分布了地脉的地方才会凝结出灵石来,才有可能形成灵石矿。

    这是灵石形成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先的有地脉。

    第二个条件,有了地脉之后,还需要该处地方有充沛的天地元气,供地脉吸收。如果,没有充沛的天地元气,同样是无法凝结出灵石来。

    这好比一个天赋异常的人,却出生在一个没有天地元气的地方一样,那他既是天赋再出众,最终也是无法修炼的。

    如果一处地方有了地脉,又有了充沛的天地元气后,那地脉就会经年累月的慢慢吸收天地元气,直到地脉中的天地元气浓郁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凝结出灵石来。

    不过,这里还需要一个条件,那就是当地脉吸收到天地元气后,这些天地元气,还需要受到地气、地温和地压的几重压迫,以此使得地脉中的天地元气被不断地压缩,不断地凝炼,最后才能凝结出灵石来。

    另外,这里需要的也不单单是地气、地温和地压这几个条件,可以说这一过程需要的条件是非常的复杂,需要的是地下的综合环境对地脉中天地元气的一个综合作用,有点像是一块干纱布想要让它渗出水滴来,只有让它先吸收了一定的水分,之后还要使劲拧它,他才会渗出水滴来的道理是一样的。

    这也是,为什么每一块灵石都是“六方晶体”的矿物晶体,而且长得一模一样的原因,同时,也是为什么每一块灵石,都会有一个面,出现一个晶尖的原因。

    说的更形象一点,这个过程好比炼气境和洞天境修士将灵气炼化为真元的过程,不但要修士的奇经八脉,也需要有天地元气,还需要有炼气功法。

    当然,不是说有了这三个条件,就能将天地元气炼化为真元,如果失去了人体,失去了人体内的其他部位,那这个过程还是无法进行的。

    同样的,不是说满足我刚才说的几个条件就一定能形成灵石,这只是我所说的必要条件而已,至于其他的条件我也说不清楚。

    还有,世间存在的灵石,也不单单是现在市面流通的这种“下品灵石”,至于中品灵石、上品灵石是怎样形成的,是不是跟下品灵石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一样,我也是不得而知的。

    另外,这个过程也是及其的漫长。虽然不知道一条地脉凝结一块灵石需要多长时间,但每一条灵石矿的形成,都是经过几千万年的时间后才能形成。”

    说完,这女弟子轻轻蹙了蹙眉稍,就又说道:“刚才那位师兄说,灵石和丹药有点像,而且感觉两者的形成过程也很相似,他这个观点我也是赞成的。

    另外,我听我爷爷说,灵石乃是天地之精所化,是“石”中之“精”。听了刚才那位师兄的说法后,我突然觉得灵石的形成过程,还有修士修炼的过程,以及丹药的炼制过程,应该是殊途同归的。

    如果说“灵石”是石中之精,那“真元”就是人体之精,而“丹药”就是药物之精。

    至于,为什么叫“丹”,我觉得那只是个称谓,并没有实际的意义。”说完,这女弟子也没理会众人异样的眼神,淡淡地与陈随清对视了一眼后,便自顾自的默默坐了下来。

    见这女弟子不再说话,殿内的其他弟子,不论男女无不深吸一口气后,就各自屏住了呼吸,随后一个个犹如痴呆了一般,齐齐望着她,竟是发起了愣来。

    而那女弟子在这一刻却显得极其平静从容,宛如置身事外,那淡然自若的姿态,不但不让人反感,反而还让不少男弟子眼冒金星,神情热切,满眼间流转的都是深深的爱慕之意。

    莫小北也不例外,他真是被这个年轻貌美,而又满腹学识的女弟子给吸引住了,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眼神中也是满含钦佩和崇拜。

    此时,不要说是这些普通弟子了,就连陈随清一时间也有些愣神了。

    就这样,殿内顿时陷入了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如此,过了四五息之后,陈随清凭着过人的见识和不俗的修为,便率先反应了过来。随后,就一脸欣喜的一边鼓掌,一边笑着说道:“本以为你能说出灵石是地脉吸收了天地元气之后凝结而成就很不错了,不想,你竟能解释得如此细致。

    小姑娘,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学识,真是让我又惊又喜啊!

    诸位,你们是不是也很涨见识啊!

    来,给你们这位小师妹,鼓鼓掌。”

    众多男弟子早就有点心痒难耐了,此时得了陈随清的号召,哪还有片刻的犹豫,当即就一个个不知手疼的,使劲地拍动起了手掌来。

    “呱唧!呱唧!......”

    听到众人的掌声后,那女弟子忧郁的眼神中终于起了变化,脸上也微微闪起了一丝红晕,霎时间,越发显得清纯动人。

    如此,过了七八息之后,陈随清见掌声依旧,无奈地笑了笑,就再次双手虚按,制止起了众人来。

    直到,场内喧嚣尽去,他瞥了眼那女弟子之后,才又笑着说道:“小姑娘!来,告诉大家你叫什么名字。”

    那女弟子,起身向陈随清敛衽一礼后,就略显羞怯地说道:“学生,叶子菡。”

    闻言,陈随清一脸讶然的问道:“哦!姓叶吗?那“凉州学政使”叶檀叶大人是你什么人?”

    “是学生,祖父。”

    “哦!难怪你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学识。”说完,顿了一顿,就继续说道:“嗯!既然来了我们连云道宗,就要好好学,万不能在你祖父面前落了宗门的面子。”

    “学生定会努力!”

    “嗯!以后关于炼丹一道上,有啥不明白的或是有啥疑惑的地方,可以直接来找我。”

    “是!”

    “嗯!先坐吧!”

    见叶子菡坐下,陈随清本想继续说下去,可忽然又想起了莫小北来。

    转头瞥了一眼后,就对着莫小北说道:“小伙子,你也坐吧!”

    莫小北连忙回了一声“是”之后,便也坐了下来。

    见此,陈随清走回到先前的位置后,就接着说道:“诸位,灵石的形成过程确实与我们的修炼方式以及炼制丹药的方法有相通之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炼气功法和炼丹方法,就是先辈们通过对灵石形成过程的解析、研究和借鉴之后,才创造出来的。

    这也是“道法自然”、“丹道同源”、“以丹悟道”、“以丹证道”这些说法的由来。

    其实,不但是炼丹,事实上“修真百艺”,都源于“师法自然”,每一门都是先辈们通过观察和借鉴自然之后总结出来的,因此它们都会或多或少的触及到”天道”的问题。

    至于像阵法、符纹、炼丹、武艺、炼器这些道艺,之所以名列前茅,就是因为它们从根本上,都更加的接近于“天道”和“自然”。

    另外,“技之极,道也。”当一门道艺达到一定的境界后,就会追溯到产生它的根源之上,触及到“天道”,回归到自然。因而,道艺的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一门技能,它也是我们认知天道和自然的一种途径。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各种道艺的终极目标,都是“以技证道,回归自然。”

    也正是由于各种道艺,不但都“师法自然”,同根同源,而且它们的终极目标也是回归自然,殊途同归,因此,它们之间难免就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互相渗透的影响。

    所以说,炼丹的方法不但与修炼的方式相同,它甚至与炼器的方法也有相似之处,更甚至它还与符纹也有密切的联系。继而,想要学好一门道艺,大家不但要精研于一艺,同时,还要学会互相借鉴,博采众长。

    好了,关于这个问题,因涉及到天地奥妙,我就说这么多,说的太多或是太深,以你们如今的修为境界,也是无法理解的,说多了也不过是浪费大家的灵石和时间。

    另外,关于灵石的问题,刚才的那个小姑娘已经说的很好了,我也就不再过多解释了。

    大家要是对这方面的知识感兴趣,下来自己去藏经阁查看相关的典籍,或是将来等修为境界上来了,成了内门弟子,“证道院”会有一门叫《天地洪炉》的经学类课程,是专门讲述这方面知识的。

    好了!现在咱们回归正题。

    对于“丹”的解释,大家还有没有其他的看法了?要是有,可以直接站起来回答的。”

    过了片刻,见众人只是面面相觑,再无一人起身,陈随清谈谈的笑了笑,就继续说道:“看来,诸位和我一样,很难再给出比刚才那两位更加贴切和深刻的答案了。

    “丹药像灵石,丹药是药物之精,”这样的看法,确实已经揭示到了丹药的本质特点,可以说,已经算的上是这个问题的终极答案了。

    不过,“丹药”这个概念,也非他二人理解的这样简单。

    事实上,它的内涵是非常广泛的,广泛到从古至今还没有人能给它一个明确的定义。

    而先前几人的观点也没错,他们的看法虽然有失偏颇,不能全面和深刻的反映出丹药的本质特点来,但他们的看法也是触及到了丹药的内涵,也是包含在丹药这个概念之内的。

    所以说,大家对“丹药”这个概念的理解也不要局限于此,以后还要继续进行深入的思考。

    好了,话虽如此,但我们这门课毕竟是一门系统的课程,是一门道艺,如果对“丹药”不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来,那就无法进行下去了。

    所以,在讲述这门课的内容之前,我们要先给丹药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那什么是“丹药”呢!

    所谓的“丹药”,就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从自然产物中提炼而成的“药物”。

    而一定的方法就是指炼丹的方法,而自然产物,就是我们所说的“本草”,那么最后炼制而成的药物就是我们的“丹药”。

    这个定义虽然还是很模糊,很笼统,但它却也概括出了“丹药”这个概念,最核心的内涵来。

    而我们这门课就是围绕着它的核心内容,炼丹方法、本草以及最终炼制而成的“丹药”,而展开讲述的。

    不过,本课程只是一门基础类的纲要课程,因此,我们是无法对所有涉及到内容都讲解的面面俱到。

    因而,大家的学习目标也是旨在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从整体上对炼丹一道,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和认识。

    好了,接下来我就说说,我们这门课具体讲述那些内容。

    总的来说,我们这门课共有五大块的内容。

    第一块内容,是我们的总论部分。

    这部分内容,我们主要是通过讲述”丹道“的流传、演变和发展过程,以此让大家对炼丹的理论体系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第二块内容,是关于可以用来入药炼丹的”自然产物“的讲解,这部分内容是炼丹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我们学习炼丹的基础中的基础。

    只有弄明白了,”自然产物“对人体使用的规律和原则,我们才能选择出合适的”药物“来入药炼丹。

    当然,自然界中可以用来入药炼丹的产物何其之多,我们不可能全都讲到,所以我们这里还是以“本草”为主,“矿物”为辅,进行举例分析。

    第三块内容是关于炼丹方式、方法和步骤的讲解。

    这部分内容是炼丹的另一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我们这门课的重点,同时,他也是我们学习“丹道”的主要目标。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学习这部分容。

    第四块内容是关于“丹药”的分类,用途、以及品质划分的讲解。

    第五块内容是我们的实操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由你们的两位助教来完成,他们二人会向你们演示几次丹药炼制的完整过程。以此,尽可能的让每一个人,都能熟悉和掌握炼制丹药的步骤和关键要点。

    由于这门课的课时有限,而“丹道”的内容又太过博大精深,所以,在本课讲述过程中,我是无法对所有的内容都做出太深或是太细的讲解来,希望大家,能谅解!

    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了。

    明天,咱们正式讲述第一大块的内容。”

    说完,陈随清向殿内众人微笑着示意一番后,便华丽的退场离开。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仙路多娇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仙路多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仙路多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仙路多娇》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