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拳法奥秘(上)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仙路多娇第二十四章 拳法奥秘(上)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兴许是心中记着要去学拳的事,竖日早晨莫小北不但没睡过头,醒来的时间竟是比平常还提前了不少,等蒋西彤进来叫他起床时,他都已收拾停当。

    先前他本是打算,顺道在伙膳院吃了早饭,直接去学拳的。

    不过,想了想,他还是等了蒋西彤。

    随后,跟两人一起领了饭菜,一同吃过早饭后,才各自离开。

    等莫小北到了昨天练刀的那个院子时,札木合竟是已经提前到了。

    见教拳的师傅先到,莫小北心中也是,即难堪又忐忑。

    慌张的上前,给札木合躬身行了一礼,就说道:“小子来迟,还望扎师傅容谅。”

    好在,札木合的气量与其身量一般宽宏,并未责骂莫小北来晚一事。

    只是,环眼看了一会莫小北后,就说道:“嗯!我也只是今日早到而已,往后,还是会按先前定的时辰过来,你照常便是。”

    说完,又道:“好了!既然来了,那就开始吧!”

    顿了一顿,札木合将手臂环于胸前,耸了耸肩,就接着说道:“嗯!这修炼拳法,大致可以分为“行拳”和“练功”两个部分。

    这练行拳其实就是练拳式,相对来说不难,用点心有个一年两载,就能应运自如。

    但练功部分却是个水磨功夫,需要的是日积月累的硬功夫。

    同时,还有一点需要你注意的是,“功”不是练出来的,而是“养”出来的。

    俗话说:“练拳不懂养,百练功不长”。

    那为什么说,练拳要靠养呢?

    这其中的关键,实际是要向你说明白,“拳力”是从哪里来的问题。

    以目前的拳法种类来说,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沿袭上古“炼体仕”炼体的方法,改造出来的“炼体拳”,另一类,是配合道家练气法门的“道家拳”。

    正因如此,这也就构成了,“拳力”来源的两大途径。

    其一,便是人体自身的皮肉筋骨之力;其二,就是真元转化的“真气”之力。

    先说,这皮肉筋骨之力。

    此力,为先天拙力,是蕴藏在人体皮肉筋骨上的血气之力。

    后天通过练习搬石掇担、伸筋拔骨等法,就可使得人体血气凝实,皮沉肉厚,筋健骨硬,气力大增。

    这种方法是由外而内的来锤炼人体自身,是一种炼体之法,也称“外家功夫”,或是“筋骨功夫”。

    当然,上乘的炼体之法,也讲究从皮肉筋骨的根源处着手,即从人体的“血气精微”处下手。

    你也知道人体的十二经筋、十二皮部,都是附着在经络之上,只有,有经络的地方才会有经筋,才会有皮肉。

    而血气循经络而行,濡养经络。

    血气不足,则经络就会失于荣养,经络不荣,那么经筋皮肉也会萎缩,那所谓的皮肉筋骨之力,也就会随之枯竭。

    而血气一旦充足,则皮肉筋骨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濡养和增强,周身也会变得舒展柔活。

    一旦拳式一开,气动血行,筋膜腾起,伸展柔活,筋骨拧转,练劲迅速,便可发出拔山盖世的气力来。

    同时,人体的骨髓也有精血所生,血气足骨质才会密实。

    所以,好的炼体之法,都是通过锤炼人体的“精血”,让人体的“血气精微”进行脱变,从而使得人体血气凝炼充沛,为“拳力”提供一个优渥的源泉。

    说白一点,血气凝练充沛的人,就会觉得浑身有劲。

    另外,好的炼体之法,不但可以使血气凝练充沛,皮紧肉健,筋长骨密,同时,也能使人体寿命增长。

    这就是所谓的,“筋长则力大,筋长一寸则寿延十年”的由来。”

    札木合说完,略一沉吟,就继续说道:“其实,这上乘的炼体方法,与如今的道家修炼法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前者直接作用与人体的“气血精微”,而后者则是通过炼气功法,将天地元气转换为人体精元,再由精元转化为,人体所需的气血精微。

    两者的本质,都是从人体的本源处着手,来增加人体的力量和延长人体的寿元。

    不同的是,炼体之法注重于,挖掘人体自身潜力,讲究自身“肉体”的脱胎换骨,超凡入圣。

    而道家法门,却是另辟巧径,侧重于改造人体自身,将现有的血肉之身,作为一个“胎盘”载体,来孕育一个新的“人体”,追求的是摆脱现有“肉体”对自身的束缚。

    虽说,道家法门看似不关注现有“肉体”的修炼,但随着修为境界的提升,其实自身的“肉体”也在不断地蜕变。

    尤其是在炼气境的功法中,体现得更加明显,也强调炼气境的修炼目的在于“炼气养体”,与炼体之法殊途同归。

    所以说,道家的修炼法诀,也是一部不错的上乘炼体法诀。

    嗯!那我再说说,拳力来源的第二种途径,真元转换的真气。

    对了!你如今还是炼气境,还没有开辟出丹田气海,说的多了你也听不大明白。

    那我就先给你简单说说,等你修为境界到了,自行琢磨一下也能明白。

    拳法常说:“丹田者,气力之府也。欲练拳艺必先实丹田,欲实丹田优必先练法诀。”

    丹田者,气力之府也。这个很好理解,我就不解释了。

    所谓欲练拳艺必先实丹田,是说真气是真元转化而来,如若丹田气海之中真元不充,则“行拳”时,调动的真气就不足,打出的拳就没力量。

    欲实丹田尤必先练法诀,是说真元是由炼气化精而来,只有修炼了炼气功法才能开辟出气海来,才能将真元转化为真气。

    道家拳法历来崇尚“敛气入骨,意领发自梢,瘦汉担山岳,四两拨千斤,气海是力源”的拳学理论,将“拳力”的来源都归结在丹田气海上。

    而将皮肉筋骨、血气之力视为先天拙力,是大力胜小力的蛮兽行径,常常嗤之以鼻。

    从拳力的来源处就不难看出,这练拳的重点在练功,而练功的重点又在“炼体”和“炼气”上。

    不过,不论是炼体,还是炼气,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所以,才将“练拳”说为“养拳”,同时,也是告诫练拳之人,不要急功近利,一味求快。

    那“养拳”,到底养什么?

    道家拳,内养三宝,精气神(丹田气海),外养三体,身手步。

    炼体拳,内养气血精髓,外养筋骨皮肉。

    说这么多,其实就是让你明白,练拳的关键在哪里,懂的“功夫在拳外”这个道理。

    而我教你的这套拳法,只是一门外家拳,即没有炼体之法,也没有炼气之法,对你身体力量的增加,效果甚微。

    所以,你想要练拳有成,一定要将修为境界提上来,只有突破了炼气境,开辟了气海,修炼出了真气来,你所能发挥出的拳力,才会有质的变化。

    不然,你即是学会了“拳式”,那也不过是些,三脚猫的花架子。

    “谷肉精微化气血,性命全由气血生。”平常多吃点肉吧!

    好了!“练功”部分我就先说这么多,以后有机会了再给你补充。

    下来,我再给你说说“行拳”的关键,这也是,我正真要教你东西,你要用心听,听不懂的要随时问出来。”

    说完,见莫小北点头应“是”,扎木合才又接着说道:“这“行拳”之法,一在于“聚”,二在于“运”。

    拳法高手的评判,不在于拥有多的大力量,而在于能够将身体中的力量,发挥出多少来。

    而武艺的最高境界,就是将自身体内的力量,发挥到极限、极致。

    如果说,练习刀枪剑戟等,是将人体的力量灌注于兵器之中,随后挥洒而出。

    那么拳法其实就是将人体的头,手,足,肩,肘,膝当做兵器来使用。

    其特点在于,力从身借,也从身而出。

    事实上,炼体拳的修炼,一方面在于培养自身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是要将人体,铸造为一件兵器。

    不过,可惜的是,当今道家拳学不尚炼体,好的炼体之法,又音讯难觅。

    这也使得,练拳之人的肉身素质,是很难达到法器和宝器的层次。

    因此,练拳者与练习兵器之人较技时,轻易也不敢短兵相接,大多时,都是远距离的运用身法和拳劲,放长击远的与人较量,很难将拳法,近身搏击的优势发挥出来。

    即便有刚猛勇进之人,想要“肉身”与兵器短兵对抗,也都要配戴与对手兵器相同层次的拳套、战靴、护腕、护肩、护膝等装备,才敢近身与人厮打。”

    说到此处,札木合似是想到什么,突然停了下来。

    过了好一会,才又叹气说道:“唉!此事不说也罢,我还是接着说正事。

    刚才说到了,头,手,足,肩,肘,膝在行拳过程的作用。

    事实上,人体的每一部位,都可以当做“行拳”时,力量汇聚的部位......

    至于怎么汇聚,拳法不同,调用和汇集身体力量的方式就不一样。

    等我具体给你讲授,我教你的拳法时,你再自行体会。”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仙路多娇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仙路多娇》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仙路多娇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仙路多娇》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