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穿云震天 346凌云塔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冲破星云第四卷穿云震天 346凌云塔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陈飞宇刚刚走下飞行器,基地的警报就响了起来。

    “全体注意,凌云塔系统将于5分钟之后发射,请做好发射准备。”

    码头上的工作人员立刻忙碌了起来,他们或是将展开的机械臂收拢,或是将还在搬运的货物就地固定,行驶中的车辆立刻靠到了墙边。完成之后,所有人都小步向着几个地上涂着黄色油漆的区域快跑而去。这场面虽然看起来很紧张,实际上每个人都从容不迫。

    陈飞宇和朱民易也快步走到了最近的一处黄色区域,这里位于墙角,头顶和四周都空荡荡的,墙上挂着若干副耳罩。朱民易摘下两副耳罩,递了一副给陈飞宇。

    “我们这次的运气不错,到码头才碰上发射。上次我过来的时候,地效飞行器在风暴云墙的边儿上等着发射。结果发射完了之后,发动机启动太慢,浪涌又把我们推到风暴区里去了,巨浪差点把飞行器都掀翻了。”

    还不等陈飞宇开口,旁边的一个工作人员就哼笑着说道:

    “老兄,你这不算什么。我才来的时候,摸不准发射规律。刚刚开始上大号,就碰上了发射警报,你自己脑补一下那个画面。”

    那工作人员说完做了一个夸张的表情,他说话的声音比一般人要大,好像是在扯着喉咙喊。而且周围附和着嬉笑的其他人声音也很大,常年在噪音环境下工作让他们养成了这个习惯。

    就在此时,基地的广播再次响起:

    “全体注意,发射一分钟倒计时。”

    众人都扣上了耳罩,然后蹲了下去。坞舱的铁闸门,在液压装置的推动下快速合拢。在这最后的几十秒里,几个老鸟饶有兴致地四下张望着。因为仅从发射预备时,众人脸上的表情,他们就能判断出那些是第一次来凌云塔基地的菜鸟。

    当倒计时归0的时候,陈飞宇立即感受到了来自地面的轻微的震动。随着震动的逐渐加强,一连串如深巷里打铁的金属敲击声仿佛是在墙壁里响了起来。很快,强烈的震动就已经让人无法起身了,船坞里的水面如快要沸腾了一般,涌起了水花。

    那有节奏的金属敲击声已经变成了强有力的高密度脉冲声,就像有一列高铁在隧道里迎面飞驰而来。就在那轰响在转瞬间变得震耳欲聋之时,地面猛地向下一沉。

    随之而来的就是一阵穿云裂石的巨响,就像一架开着加力的战斗机贴着耳膜飞了过去。那巨响虽然来势汹汹,但几乎是在转瞬间就消失在了空气中。

    地上蹲着的人、码头上的机械臂、车道上未运走的货物,甚至是四周的墙壁和地面都不同幅度地摇晃了起来。

    但这并不是幻觉,而是这栋庞大的建筑,全部采用了模块化装配工艺。每一个模块之间都有柔性减震装置,通过有限度的弹性形变消除冲击带来的结构损坏。

    就在陈飞宇跟着众人缓缓站起身来之时,关闭着的坞舱闸门轰轰作响,仿佛有个巨人在重重地敲打着铁闸门。通过闸门上顶部的小窗,还能看到飞溅的白色浪花。

    “发射已结束,下一次发射进入120分钟准备。”

    广播响过之后,工作人员们快速回到了自己的工作中。陈飞宇在指挥中心和基地的负责人做了简单的工作交流之后,就和朱民易在整备间换上了发射服,乘坐着摆渡车沿着宽阔的货运通道向着基地的中心驶去。

    在圆形凌云塔基地的圆心,是一座环形的站台。上边悬停着炮弹弹头形状的发射舱,陈飞宇将其命名为“塔尖”。这枚炮弹的大小,比得上一栋五层小楼了。在发射舱的下边,是一条深不见底的隧道。而上边就是朗朗星空。

    被特殊抗过载外壳包裹的各种货物,正在运输机器人的协助下,被规整地堆入宽大的货舱。发射舱的舱壁很薄,其本身并没有复杂的动力设备,因此运载效率非常高。可以一次性将五千吨荷载送入近地轨道,还有超大构件发射的专用发射舱。

    由于陈飞宇自己作出过规定,除特殊情况外,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任何人,都不得安排专舱发射。因此,他即使作为地球联邦议会总理,依然和普通的航天员使用相同的发射模式。

    货舱被装满之后,发射舱上部的载客区舱门打开了。但人员并不会直接进入舱内,而是会先进入一个胶囊舱,再由机械臂将胶囊舱以最佳抗过载的角度,整齐地码放在人员舱内。

    自从七年前,凌云塔系统投入使用至今,陈飞宇虽然已经经历过若干次凌云塔发射。但每次被关入这个手脚无法动弹,只有微弱蓝光的胶囊舱里的时候,心里还是难免会感到烦躁。这并不是紧张,更像是一种轻微的应激反应。

    “所有人注意,07025号塔尖已进入发射程序。”

    环形站台上一时间警灯闪烁,警报齐鸣。几道圆弧形的闸门缓缓落下,将发射舱和环形站台完全隔离,站台上的工作人员也迅速撤离了出去。

    塔尖发射舱开始沿着轨道向着雾气缭绕的隧道深处滑坠而去。凌云塔发射基地的圆形建筑,露在海面之上的高度只有百余米,在海面之下还有四千多米的深度,直达海床。

    但这远远不是结束,带着特定弧度的隧道一直通往地下十五公里,临近地壳的稳定边缘——莫霍界面,这里将是塔尖发射舱最终等待发射的位置。

    虽然此处的温度已经高达1500度,如果没有水循环系统,塔尖太空舱将会在二十分钟内融化,但凌云塔系统的终点仍在更加炽热的深处。

    数千根由高耐热合金制成的导热管道,在智能微型离子掘进机的牵引下,继续在溶融态的地幔海中向着深处前进。直到抵达地幔和地核的交界——古腾堡面。

    超过太阳表面温度的热量,会被源源不断地通过数千条管道输送到凌云塔基地。只要地核仍旧炽热,凌云塔系统就将拥有取之不竭的强劲能源。

    “舱内人员请注意,07025号尖塔已开始发射程序,发射前一分钟准备。”

    陈飞宇深吸了一口气,胶囊舱的内衬开始缓缓鼓起,将他紧紧包裹在了胶囊舱的正中央。

    “胶囊内人员请注意,发射倒计时15秒准备。请所有人做最后一次深呼吸,之后呼出空气并保持屏息。”

    陈飞宇按照指示,尽力将肺部的空气缓缓排出。

    “9、8、7、6、5、4、3、2、1。”

    “发射!”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冲破星云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冲破星云》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冲破星云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冲破星云》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