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上千南侨机工全都要?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抗战从团长开始第二百四十七章 上千南侨机工全都要?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史迪威对于副官提出的建议,还是很心动的。

    严格意义上来说,仰光和曼谷是否合法,都取决于他。

    如果他不同意的话,对方所谓的政权就是一个笑话。

    所以,如果他真的要求对方提供粮食的话,应该不会拒绝。

    这是史迪威自己认为的。

    “嗯,你提议的不错。”良久,权衡一番利弊之后,认为到了他们做出贡献的时候了,史迪威不由夸奖副官。

    “那就试试吧。”

    既然眼下没有太好的办法,史迪威只好同意这个建议。

    谁让苏伊士运河出了问题,不然的话,他根本不需要这么做。

    这段时间盟军正在集结大量的物资以及战舰,准备重新夺回苏伊士运河。

    自从这段运河开通之后,全世界的海运变得更加繁荣。

    相比之前的好望角和南美的德雷克海峡,苏伊士运河真的是非常安全。

    毕竟前两个可都是被称为死亡之角,船员坟墓。

    这条线路又长又危险。

    但是,危险就不走了么?

    苏伊士运河开通也没多少年,在这之前,海运的航线,不都是走这两条路么?

    现在无非是增加了一些成本与风险。

    但对美军来说,重要么?

    不!

    一点都不重要!

    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打算往英帕尔再继续运送物资。

    之前那批武器,纯粹是因为史迪威之前就申请调拨了一批武器装备。

    原本的他雄心壮志,想要大展宏图,在东南亚战场上,做出一番事业。

    结果,武器刚刚抵达,就被一纸调令,勒令他卖给暹罗。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这批武器最终的目的地是波斯。

    用来加强波斯的实力,抵抗苏军的入侵。

    而史迪威需要的武器装备,则需要一段时间。

    至于从澳洲运来,这一路上都是日军的防区。

    虽说南云忠一率领了一支舰队前往地中海,防区的海军实力削弱了许多。

    但也仅仅是削弱了,真要是被日军知道,他们偷运武器装备,肯定会前来围追堵截。

    除非等到他们拿下瓜岛之后,美军的太平洋舰队才能抽调舰队前来护航运输船。

    也就是说,这一段时间,史迪威所谓的反击等等,都成了笑话。

    甚至连物资补给都削弱许多。

    不得已,开始将主意打到仰光和曼谷的身上。

    “史迪威将军……”这边史迪威正在为物资发愁,那边韦维尔上将的电话又再次响起。

    “远征军为什么停止进攻了?他们不是应该按照计划,向日军发起进攻么?我得到的消息,他们竟然停下来种地。”

    “难道他们想要占领我们的领土么?”电话刚接通,就听到韦维尔上将如同机关枪的话,听的他脑壳一阵头大。

    “韦维尔上将,现在苏伊士运河丢了,盟军的物资运不过来,英帕尔积攒的物资已经无法支持他们远征,所以他们只能停下来休整,种地解决一部分粮食问题。”史迪威无奈的说道。

    闻言,韦维尔上将一愣,一向物资充裕的英帕尔竟然物资不足了?

    这到底有多少远征军?

    结果!

    随口一问,得到的数据吓的他胆战心惊。

    三十多万远征军?

    这么多?

    难怪以英帕尔的物资,也无法满足这么多部队的消耗。

    确实是出乎了他的预料。

    细问之下,才知道其中有二十万的土著。

    而且还是缅人土著,这让韦维尔上将的脸色有些难看。

    “史迪威将军,我必须要提醒您一点,缅甸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您现在的一些行为,已经破坏了大英帝国的利益,仰光的政权是不合法的。”韦维尔上将深呼吸一口气说道。

    在这之前,缅甸哪怕全丢了,韦维尔上将都没有任何心疼。

    因为他知道,只要能够击败日军,早晚能够重新夺回这里。

    结果呢?

    现在告诉他,缅人自己弄出一个独立政权。

    等于是损害了大英帝国的利益,这对韦维尔上将来说,根本无法接受。

    但考虑双方的关系,他又不能立马翻脸。

    “韦维尔上将,我们需要弄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眼下最重要的是解决天竺的日军,而不是仰光的政权问题。”史迪威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韦维尔上将的意思。

    正如前面寸云生提议的,这是一个肢解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的最佳时机。

    否则战争结束了,大英帝国依靠庞大的殖民体系还是可以成为世界第一列强。

    那么美利坚努力的这一切,有什么意义?

    所以,史迪威必须要支持仰光的新政权,支持缅人的自己选择。

    更重要的是,这个老小子还是完全拎不清楚,难道不知道眼下最重要的是解决天竺的日军么?

    要知道天竺的日军可是从本土抽调二十万精锐。

    一旦抵达天竺,就英军的那点部队,打得过日军么?

    结果!

    这家伙就知道盯着这三瓜两枣。

    “史迪威将军,这场战争我们肯定会赢,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绝对不允许大英帝国的领土受到任何的损害。”韦维尔上将深呼吸一口气,语气冰冷的说道。

    “你说的这些,我会考虑的,不过眼下我需要大英帝国的帮助,杜聿明率领的远征军需要大量的武器装备以及物资,不知道韦维尔上将能否解决,否则的话,他们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继续前进。”史迪威一句话直接让韦维尔上将闭嘴了。

    现在不仅史迪威缺,他也缺。

    打电话的目的不就是,希望史迪威能够匀出一部分物资。

    结果!

    人家反而找他伸手。

    考虑到双方之前的矛盾,韦维尔上将直接回了一句,他需要考虑一番,随后挂断电话。

    “史迪威将军,恐怕没有物资的话,那些远征军想要继续前进的话,是不可能的。”副官有些担忧的说道。

    “那就让他们继续种地,反正拖下去,着急的是英军,跟我有什么关系?”史迪威冷笑一声。

    他现在只想祈祷苏伊士运河能重新夺回来,否则的话,他这个英帕尔基地,恐怕坚持不了多久。

    “史迪威将军,山城又发来电报,希望能兑现之前答应的武器装备。”这时,通讯参谋走进来,恭敬的说道。

    之前为了换取山城出动远征军,史迪威可是亲自给山城发电报,表示愿意提供五个师装备。

    看在这五个师的装备份上,山城才答应出动十万远征军,进入天竺消灭日军。

    现在人家发来电报,自然是催促史迪威兑现承诺。

    闻言,史迪威眉头微皱,原本确实可以兑换这五个师装备,但现在肯定是无法兑现。

    想到这,史迪威开口说道。

    “告诉他们,装备正在运输的路上,还需要一段时间。”

    “是。”

    ………

    “支队长……”孟烦了还没说完,就被寸云生打断道。

    “还是喊我团座吧,听起来顺耳。”

    见此,孟烦了也没反驳,而是笑着说道。

    “团座,刚刚昆明的军统发来电报,询问我们下一批装备什么时候抵达。”

    “让他们等着,最近产能不够,等产量上来了再说。”寸云生摇摇头,眼下特遣队正在扩编,到处都需要武器,所以出售的数量也就降低了。

    “他们的意思是,最近黑市上军火的价格又涨了。”

    “这个时候大量出货的话,肯定能大赚一笔。”孟烦了解释道。

    “???”寸云生有些不解的看着他。

    “据说是因为史迪威答应给山城的五个师装备没有兑现,结果部队完成了整编,装备没有到齐,所以山城那边闹的很凶。”

    “黑市也就应声涨价。”孟烦了连忙开口解释。

    “这帮家伙的嗅觉还真灵敏啊。”寸云生立刻就明白了这些人的想法,无非就是趁着这个时候涨价赚钱。

    关键他现在真的抽调不出来更多的装备。

    自从知道自己的计划被盟军识破之后,他就有意开始扩充部队。

    所以对外出售的装备数量也在大幅度降低。

    “那您的意思是?”孟烦了再次追问道。

    “先停一段时间,至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山城是得不到美械装备了。”寸云生知道苏伊士运河一时半会是无法畅通了。

    就算畅通了,他也有办法让它继续堵上个一年半载。

    “是。”

    就在这时,一名参谋走进来快速的说道。

    “长官,大马来人了。”

    “?????”寸云生一脸发懵的看着对方,什么大马?

    直到对方详细解释之后,才知道原来是马来西亚的南侨机工。

    说到南侨机工,这里面就复杂了。

    全称‘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

    是抗日战争时期,从南洋各地回国参与抗战的三千多名华侨汽车司机以及修理技术人员的通称。

    如果说南洋的华侨,在爱国方面有等级的话,那么大马的华侨绝对是第一。

    这是毋庸置疑的。

    滇缅公路如何顺利修建成功的,其中就离不开南侨机工的支援。

    只是没想到,他们竟然会找到自己。

    这确实让寸云生感到意外,同时又有一丝自豪。

    “长官,见不见?”参谋开口问道。

    “见,怎么不见?要给足尊敬,知道么?”寸云生叮嘱道。

    “是。”参谋立刻转身。

    而孟烦了疑惑的问道。

    “团座,大马这个时候来人是什么意思?”

    听到这话,寸云生略作思考,看了一眼日历,忽然明白了对方的来意。

    几个月之前,机工们为抗战运回的军用物资总数达45万吨,为此,机工们付出了上千条人命。

    现在是七月份,离机工一大队解体不远了,也就是说这些机工们现在需要自谋出路。

    也就是,如果他们找不到出路的华,恐怕就要沦落在街头了,到时候就真的是难民了。

    尤其是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海外的资助也断了。

    他们应该是为了活下去,才找到了自己。

    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是那个人。

    “长官,我是南侨机工一大队的临时首领侯西反,希望您能救救南侨机工们。”一见面,侯西反就哭了起来。

    这段时间,他们过的日子真的是惨不忍睹。

    有些老弱机工只能住在地窖内。

    如果没有药品的话,恐怕就得死在地窖内。

    闻言,寸云生感同身受,这些定居异国他乡的华侨们,明明可以远离战争,但为了祖国,毅然决然献出自己的生命。

    结果得到的,跟他们付出的完全不成正比。

    至少在寸云生眼里,山城的那帮混蛋,确实欠他们的。

    滇缅公路能够顺利运输那么多军用物资,不就是依靠这些南侨机工么?

    结果呢?

    有的人直接饿死在地窖里。

    这到底是谁的错呢?

    “先喝口水,有什么事慢慢说,能解决的,我一定替你解决。”寸云生接过孟烦了递过来的水杯,然后安抚的说道。

    一杯水下肚,侯西反的情绪瞬间稳定了许多,随后开始说起南侨机工的不容易。

    随着侯西反的诉说,旁边的孟烦了则显得很淡定。

    对他来说,这才是正常的。

    像寸云生那种一见面就给猪肉炖粉条的军官,那是真的菩萨心肠。

    按照孟烦了说的话,一群吃草的玩意,竟然破天荒的能吃到肉。

    “也就是说,伱们现在需要自谋出路?”寸云生再次说道。

    “是的,我们希望您能帮我们介绍一份工作,我们可以从事军事运输工作。”侯西反知道寸云生的川军团是直属盟军司令部,由他出面肯定没问题。

    而且他可是仔细打听过,寸云生的口碑很好,没有任何虐待部下,喝兵血的行为。

    “没问题,我的特遣队需要大量的司机,以及修理工,你可以让你的人全都来我这里,薪水按照盟军司机标准发放。”寸云生大手一挥,直接将这批南侨机工全部收归麾下。

    要知道,他早就眼馋这批南侨机工,之前是因为实力弱,你去拉拢人家,人家不一定搭理你。

    但现在人家主动送上门,那就不一样了。

    “啊?全都要?”侯西反直接懵了,他们可是有两千余人啊。

    全都要?

    他们有这么多卡车么?

    “是的,全都要,至于你担心卡车的问题?放心吧,不用担心,我这里多的就是卡车,不仅如此,还有飞机,坦克,军舰,都需要人。”寸云生笑着说道。

    感谢大家的包容!以及投票等等!呜呜呜呜呜呜!哭瞎了!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抗战从团长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抗战从团长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抗战从团长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抗战从团长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