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不能错过第三次工业革命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第380章 不能错过第三次工业革命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这一个规划,刘韬花了不少时间去做。

    作为一个过来人,他太清楚现在正在进行的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可以称之为计算机革命,也可以称之为信息化革命。

    这个观点,其实应该是出现在90年代,也就是得好几年以后,是随着个人计算机越来越普及,互联网技术大规模应用浪潮应运而生的。

    电脑的普遍,互联网的发展,影响着整个社会,给社会各个领域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提升了整个人类的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甚至可以说,第三次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提升,创造的巨大财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华夏是刚好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难得机会,在短短几十年前,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也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华夏人几十年所经历的社会变化,是欧美一两百年才有的经历。

    而华夏也从一个大家印象中穷国弱国,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缔造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华夏的综合国力也大幅度提升,这一点是有目共睹。

    刘韬希望这一世,华夏更早的开启第三次工业革命,更早的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从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获取更多的好处,更快地提升自己的实力。

    刘韬就很认可一种说法,那就是说美国引领着第三次工业革命,而第三次工业革命让美国得以延续世界霸主地位至少四十年!

    当然了,也有人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指生物技术革命,因为在这几十年时间里面,生命技术取得了很多突破性成功。更有人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空间技术革命、纳米技术革命、海洋技术革命等。

    刘韬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是,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这次科技革命可以称之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在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他着实不希望,华夏是等到后面才努力抓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尾巴,那里面充满着太多运气,一个不慎就错过了。

    一旦错过,都不知道得多奋斗多少年,不知道等下一次工业革命得等多久,又会因为错过第三次工业革命而付出多么大的代价。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拟定了一个如此庞大的计划。

    刘韬的话,让整个会议室都不由得寂静下来,很多人张了张口,却是说不出话来。

    老人率先打破了寂静的环境,“你确定这是第三次工业革命?”

    “是的,我非常确定。”刘韬点点头道:“在计算机和互联网方面的探索,我们走在全世界的最前面,我们对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影响非常清楚。”

    “第二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这方面我们都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刘韬说到这里充满着自信。

    2G技术,已经不是问题了,在盘山集团总部、盘山机械厂、马龙军事训练基地都已经进行试验,效果相当不错。

    至于计算机技术,他手中的技术绝对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

    “投资这么大,国家根本无力支撑起你这个计划。”老人直指问题本质。

    没钱!

    计划再好,没钱都白搭。

    “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现在国家确实财政收入比较有限,但是我们国家发展速度很快,财政收入也会增加。”刘韬缓缓地说道:“现在我们可以先进行试点,比如建设根服务器,可以先建设其中一部分,然后先局部组网,等到有效果之后,再进行联网,建设其他的根服务器。”

    “就像织网一样,一步一步来。这些根服务器,就像重要节点。”刘韬说道:“等到我们取得成效,可以通过与其他国家合作,帮他们进行建设,赚取利润反哺国内建设。”

    刘韬举了个例子:“就像金龙电脑,我们就是以出口赚取主要利润,反哺国内,让国内的电脑价格远低于海外。”

    “一开始我们可以慢一些,后面慢慢提速。”刘韬说道:“按照我预测,24年时间完全可以建成整个计划。”

    “至于通信方面,可以以公司企业的形式,进行运营,一边营收一边将利润投入建设,源源不断地进行投资。”刘韬对此是深信不疑的,财政收入会不断增加,同样通过公司形式运营营收、将利润投资建设。

    “在建设‘京九铁路’方面,我们便有意识铺设了两条光缆,这些将会成为线路联通沿线城市,后面其他铁路建设也可以选择以此作为连接点,最终进行全国组网。”刘韬说道:“比如铁道部可以成立一个铁通,在满足自己通信要求外,也可以向社会提供服务。我们盘山集团也可以成立一个盘通或者西南移动、西南电信,以西南四省作为试验点,从而向四周延伸。国家也可以成立华夏电信、华夏移动,进行企业运作。”

    有个领导听到这里,不由得说道:“这简直是乱弹琴,那么多家通信企业,这不是重复建设,资源巨大浪费么。”

    “可是这也可以让大家进行竞争,良好的市场竞争,可以促进彼此的进步。”刘韬说道。

    电子工业部的负责人听到这话,差点吐血。

    这看起来不仅仅盘山集团要往通信伸手,甚至还要引入铁道部。

    铁道部,这可是铁老大。

    竟然在‘京九铁路’建设时便已经筹划着,这考虑还真是够深的。

    刘韬其实没有说的是,建设‘沈海高速’就已经同时建设两条线路了。

    这也是谋划在前,同时建设,免得后面还得重复建设,造成巨大的浪费。

    后面哪怕需要升级,那也是直接更换电缆,走向还是那个走向。

    刘韬谋划在前,要做的在后。

    在通信方面,他自然也想参一手。

    不仅是为华夏通信事业做贡献,还是为盘山集团留底蕴。

    (本章完)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