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来自科威特的订单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第327章来自科威特的订单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刘韬刚刚回京休假,便接到了老朋友的电话。

    100辆80式主战坦克、20辆80式自行高炮以及相应的炮弹,100‘前卫’防空导弹发射器,500枚‘前卫’防空导弹,2万5千支78式自动步枪、1000支78式手枪、200挺78式机枪、50挺78式重机枪、50支78式重狙枪,‘鹰击’反舰导弹6套、神盾-0和神盾-2各两套,再加上技术服务费,合同总共13亿美元!

    刘韬暗暗惊叹着。

    之前科威特他也是有多次接触的,双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不过科威特基本上都是给它的阿拉伯穷兄弟们买武器。

    这一次却是科威特自己买,显然要用于自身的。

    甚至于,他听到了一个消息,那便是科威特要前来访华。

    同时,他也得知了,拉希德在战场上取得了大胜,不到一个月时间便歼灭了波斯人两个坦克装甲师的恢复战绩。

    刘韬得到这个消息后,若有所思着。

    他自然不会相信,什么阿拉伯世界大团结,伊拉克雄心勃勃着,萨大姆可是天降猛男,对于科威特这个弹丸之地、却是盛产石油的小国,那可是虎视眈眈着。

    估计拉希德取得大胜,科威特恐怕是喜忧参半。

    这才有现在迫不及待地,前来采购武器装备。

    不过这样也好,不然的话,自己哪里来这么大的订单。

    坦克、自行高炮、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分两年交付,至于其他的枪械,则是今年便可以交付。

    签订合同协议后,刘韬也去了兵器工业总公司。

    现在全国正式开启三线厂‘军转民’改革,很多原来的三线军工厂划给地方工业局。

    兵器工业总公司划拨了一大笔钱,以帮助兵器工业系统的三线厂,完成‘军转民’改革。

    随着盘山集团承担起西南四省兵器工业系统的三线厂改革发展问题,现在盘山集团的兵器工业生产能力,已经超越了之前西南四省兵器工业系统的总产能,武器的先进性和质量更不是之前可以相比。

    再加上这几年兵器工业总公司也着实赚了不少钱,有着钱支持兵器工业系统的三线厂进行‘军转民’改革。

    除了一些大型兵工厂或者超大型兵工厂,西南四省以外的兵器工业系统的三线厂,全部划入当地的工业局,而兵器工业总公司则是替他们销账,让这些三线厂可以轻装上阵,也帮助他们走出大山,转入县城或者城市。

    兵器工业总公司每年赚到的钱,很大部分都是投在三线厂的‘军转民’方面。

    兵器工业系统的改革与发展,如火如荼地在展开着。

    各个系统的三线厂,目前以兵器工业系统的改革与发展是最顺利的,引发的事情也是最少。

    至于其他系统的三线厂,‘军转民’则没有那么顺利。

    因为他们能够投入的钱没有兵器工业总公司那么多,甚至有的还拿不出钱帮助系统的三线厂进行‘军转民’,使得‘军转民’的路并不好走。

    兵器工业总公司,会议室。

    刘韬等正在开会着。

    “刘韬同志,你们盘山集团的三线厂消化得怎么样?多久能够消化完?”邹稼华看向刘韬。

    今天这场会议,是关于兵器工业系统三线厂‘军转民’改革的会议。

    邹稼华是当年便参加新四军的老干部,在共和国建立后赴莫斯科包曼高等工业学院机械制造系学习,归国后任沈阳第二机床厂(中捷人民友谊厂)工艺科工工艺师,然后履任副主任工程师、厂副总工程师、厂副总工程师、副厂长兼总工程师、代厂长、厂长。

    后调任一机部机床研究所所长兼党高官,后调任一机部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然后便往国防工业办公室担任副主任。

    去年的老干部退休制度推出后,邹稼华以56岁年龄来到五机部,主持五机部的工作。

    邹稼华对于刘韬自然也很熟悉,五机部大名鼎鼎的‘财神爷’。

    盘山集团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兵器工业系统,而是跨多个系统发展。

    但是毫无疑问,盘山集团是整个兵器工业系统最大的公司,甚至可以说是现在华夏最大的公司。

    盘山集团承担着整个西南四省兵器工业系统三线厂的改革与发展,整个西南四省兵器工业系统的三线厂全部划入了盘山集团。

    盘山集团下辖的西南兵器工业总公司,兵器工业产能,超过了西南四省以外,兵器工业系统所有军工厂的总和,而且超过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西南兵器工业总公司各个厂,也是率先走出困境,走出那十年造成的影响,代表的是改革开放路线。

    同时,盘山集团也是国家改革试点单位,担负着国家改革重任,为国营厂改革探索一条可行的道路。

    “各位同志,现在我们已经基本消化大半工人,让这些工人走上正轨,预计再有两年时间,便可以将西南四省兵器工业系统的职工全部整合进西南兵器工业总公司.”刘韬介绍着目前西南四省的建设情况。

    盘山集团在西南四省的情况各不相同,云省会比较分散,有多个工厂,分散各方,辖区有大有小,大的话辖区便有1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镇的面积,小的也有三四千亩地。而在贵、桂、川蜀三个省份,则是高度集中,以基地的形式存在。

    不管是军工生产基地,还是民用领域工业生产生产基地,都是属于超大型的生产基地。

    甚至都会形成,一座生产基地便是一座城市的局面。

    等到真正生产基地都完成,西南四省就再也没有兵器工业系统的三线厂。

    原先的其他三线厂,基本上都会归于地方。

    而这些原本的三线厂,都会封存十年。若是十年都没有再启用,基本上也就都永远不会启用。

    若是启用,基本上也就代表着S3赛季正式开打。

    邹稼华心中暗暗惊叹着,盘山集团不愧是财大气粗,有钱就是好办事。

    大家都为三线厂改革与发展而头疼着,盘山集团却是显得游刃有余,不断地通过砸钱,以及自身的改革来整合。

    要知道西南四省的三线厂,数目可不在少数。

    不过也正是这样,大大减缓了兵器工业总公司的压力,使得兵器工业总公司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放在其他省份兵器工业系统的三线厂的改革与发展,而不是纯粹作为包袱甩给了地方工业局。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