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太偏僻!?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第295章太偏僻!?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翌日。

    刘韬和工作组的人碰了个面。

    这个工作组的级别很高,充分显示着上面对香江的重视。

    工作组的办公地点,有着全副武装的战士进行站岗,也有安保公司的保镖提供安保服务着。

    这个办公地点,乃是位于中环,中环是香江最为繁华之地,这栋大厦原本是属于置地的,现在属于盘山集团的,工作组位于整栋大厦最好的楼层。

    新华社香江分社社长,都只能在工作组担任副组长。

    “领导!”刘韬看向工作组组长,身体都不由得直了一些。

    这一位领导,之前刘韬在京城见过,那是身经百战的将领,同时又曾经在粤省待过,属于军政都很擅长的领导。

    他没有想到,在退居二线以后,领导竟然来到香江担任工作组组长。

    “刘韬同志,京城一别,没想到再见已经是在香江。”领导笑了笑,随后跟工作组的其他人介绍着刘韬:“这位是刘韬同志,兵器工业系统的,华夏盘山集团总公司总经理,那是我们华夏的财神爷,我们工作组现在工作地点,还是刘韬同志提供的。”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刘韬,都纷纷感到诧异。

    受限于信息的传播,以及刘韬并不高调,知道他的人还是很少的。

    这里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到刘韬。

    “这位是新华社香江分社社长,朱社长,这位是.”领导一一介绍着其他工作组领导,随后介绍着工作组的情况。

    这个工作组的规模很庞大,足足有五百人,囊括了各个领域,工作组的使命便是维护香江在这几年社会平稳,经济发展,确保香江顺利回归。

    刘韬也一一介绍着自己一行人。

    “这次有你们的行动,我相信香江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甚至创造新的辉煌。”领导笑着说道。

    刘韬沉吟道:“领导,为了香江有足够的人才来支撑未来的发展,我计划建立香江理工大学和香江城市大学,为香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条件,不过这方面需要工作组和港府进行沟通,取得港府的同意和支持,毕竟大学是属于香江的,离不开港府的支持。”

    刘韬也是进行过调查,已然明白,香江目前之所以没有出现高新技术企业,主要还是香江的人才储备不行,特别是理工科人才。

    这次不管是理工大学还是城市大学,都会以理工科为主,平衡香江目前文强理弱的局面。

    大学,始终是技术的驱动力。

    香江想要真正完成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大量的人才。

    “建立大学是好事,这是完全有利于香江发展的,这事我们工作组会跟港府进行交流沟通。”领导点点头说道。

    刘韬说道:“接下来我们将会在香江建造计算机制造厂、汽车制造厂、摩托车制造厂、家电制造厂、手机制造厂,这方面会投入很大,应该可以解决香江这边大量的就业问题。”

    原本这些工厂是打算设置在鹏城,不过现在的情况,得考虑在香江这边也同时建设工厂。

    香江的局面必须稳住,不然的话后果还是挺严重的。

    作为内外交流一个重要窗口,只要香江持续繁荣,那么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将资金引入大陆,同时后面大陆在香江上市融资,都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现在大陆,可是还没有股市。

    社会也普遍没有钱,在资金方面是非常欠缺的。

    领导听着刘韬所说,微微颔首着,这五个厂都可以为香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只要大家都有工作,自然也就敢消费,整个香江也就平稳下来。

    上面对香江的定位很清晰,那就是大陆进出口物品的中转基地。

    也正是因为大陆很多进出口物品都是以香江为中转基地,这给香江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国家改革开放正在加速,未来的进出口贸易会越来越繁荣,因为香江实行的自由贸易政策,这里也将会成为大陆沟通世界的中转基地。

    刘韬等人与工作组进行真诚坦率的交流,双方是自己人,工作组需要刘韬等投资建厂稳住香江、为香江的未来提供发展的保障。而刘韬他们也免不了要跟工作组长期打交道,很多事情都得得到工作组的支持,或者通过工作组去解决。

    现在他们已经差不多控制住了关系到民生的一些产业,比如电力、交通、煤气、供水等行业。

    他们接下来也会有更大的动作,比如从鹏城方面引来更多的水,供应香江。还有现有发电站扩能以及新的电站建设投资,这些都是基于未来香江的发展。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那就是重修主要干道,让这些干道的道路标准提高,达到可以直接让80式主战坦克行驶,而不会碾压坏路面。

    “天水围、东镇围,是不是太偏僻了?”领导有些惊讶。

    天水围、东镇围是位于香江新界元朗区,这里几乎都是小农经济,附近除了一些原住民外,便是一些从内地偷偷游泳偷渡过来的,属于香江非常偏僻的地方。

    天水围与鹏城就隔着一个鹏城湾,距离鹏城也就不到5公里,而东镇围与鹏城隔着就更近了,就隔着一条鹏城河,距离不到两百米。

    “偏僻好呀,最是适合工厂,要是在繁华之地,反而不适合了。”刘韬笑了笑,“繁华之地,到时候设置业务方面的,以及研究院。”

    有他在,其实不需要什么研究院。

    可是却又需要吸引人才加入,并且提供就业岗位。

    “等到工厂建立起来后,这里也就会吸引人到来了,有了人,发展就会很快,也许用不了几年时间,便会变成繁华之地。”刘韬说道。

    其实这一次的行动,可不仅仅是投资建厂。

    随着黄金、白银、钻石等从非洲、南洋运过来,刘韬和霍英東也会扩大在首饰方面的。

    首饰方面的生意,这可是绝对有赚无赔的,仅仅出售黄金、回收黄金这一项业务,那都能赚不少。

    而这里的首饰方面,只要将黄金、白银、钻石加工成首饰,便可以销售前往日韩、宝岛、南洋等国家或者地区,市场可以说相当的广阔。

    偏僻这事,刘韬就不担心。

    天水围、东镇围那里可以修建路,也可以修建码头,以后甚至可以修建地铁,只要舍得投钱,交通设施的完善无非是时间问题而已。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