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大胆地试,大胆的闯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第147章大胆地试,大胆的闯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此时,会议室气氛相当的轻松。

    刘韬也没有一开始的紧张、拘谨。

    “有些同志认为,你们厂生产的先进武器不宜出口,对此你有何看法?”老人的巴蜀口音很重。

    乡音难以改变,很多人话一说出口,别人就知道他是哪里人。

    老人少小离家,也少有回巴蜀,但是巴蜀口音一直没有改变过。

    刘韬无奈地说道:“要是国家每年军费能有现在的数十倍、一百倍,80式自行高炮、80式坦克自然都不宜出口,而是列装部队。”

    “哪怕这些出口版,性能比不上自用版,不过放在世界上依旧非常先进,绝对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刘韬颇感无奈道:“若是部队能够像西德一样,给盘山机械厂上千辆订单,我们也舍不得将这么高的武器装备出口。”

    其他领导都是一怔。

    老人失笑道,“你这同志.”

    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大势所趋。

    也因此,今年经过几轮商讨,最终形成了精简部队方案,要差不多裁军一百万。

    未来几年,军费都差不多,不会有多少增幅,部队数量减少,而强化技术兵种的比例,更新武器装备,从而提高部队战斗力。

    老人可是了解过,像80式自行高炮、80式坦克是贵,但是更贵的其实是炮弹。

    总不能买了武器,结果没炮弹,那不就是成了摆设。

    炮弹上面要花的钱,甚至超过装备方面的钱。

    要是部队采购上千辆自行高炮、坦克,那部队甚至连馒头都吃不起。

    “看看我们研制出80式自行高炮、80式坦克,部队到现在总共给出的订单是5辆80式自行高炮、10辆80式坦克,再加上训练弹、炮弹之类,总计4000万人民币,这些钱甚至还不够80式自行高炮的研制经费了,更不要说80式坦克研制经费。”刘韬忍不住大吐苦水,“至于生产线,看看我们为了建设能够生产制造80式自行高炮、80式坦克,总投资超过十个亿!”

    “这仅仅是工厂建设的钱,不包括仪器设备、培训工人的投入!”

    “要是不出口赚钱,甚至都没钱搞研究,更不要说建设生产线了!”刘韬说出残酷的事实,说一千道一万,还不是现在华夏太穷了:“我们能够建设现代化工厂,还不就是靠着出口贸易创造的利润?”

    “不管白猫黑猫,只要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刘韬总结道。

    老人露出赞赏之色,“这话说得好,不管黑猫白猫,能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经济建设也是一样,无论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只是一种资源配置手段,与政治制度无关。资本主义可以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只要能够发展生产力,都可以在实践中使用。”

    刘韬愣了愣。

    难道‘猫论’这个时候就有了?

    “既然伱们盘山机械厂作为改革试点单位,就应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老人勉励说道,“有些同志的担心,我看是多余的,就算盘山机械厂改革试点失败,再差难道能比两年前只是三线厂还要差?”

    以盘山机械厂现在的情况,哪怕改革失败,那都是属于大赚特赚,毕竟固定资产摆在那里,更不要说还有那么多先进技术!

    有些人对盘山机械厂投资建设新厂很有意见,认为这些钱应该上缴,由国家统一调配,毕竟现在到处都需要用钱。

    可是最终,这些都被挡了下来。

    盘山机械厂作为改革试点单位,有着很大的自主权。

    投资建设新厂,不过是出于盘山机械厂自身的发展考虑,钱是盘山机械厂自己掏的,也不需要国家掏钱,建设工厂还能拉动地方经济建设,创造就业岗位。

    云省在少了三线建设大笔资金,经济建设并没有放缓,反而提速了,不就是因为盘山机械厂的投资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么。

    原本盘山机械厂不过是个中小型军工厂,职工都没有多少,在三线军工厂都只是排列中下游水平,但是现在盘山机械厂职工就有数万人,再加上家属就超过二十万人,已经发展成了超大型军工厂。

    而且这种发展还是属于高速发展中,在可以预见中,盘山机械厂都会高速发展。

    “我们有些同志啊,怕年轻人犯错误,年轻人富有活力,充满锐气,要让年轻人勇敢地去闯,大胆地去试,而不是束手束脚。”老人说道,这是对刘韬的勉励,也是对一些人的敲打。

    刘韬有些晕乎乎地离开,心中涌现惊天骇浪。

    管中窥豹,从今天在会议室所听到的弦外之音,他知道有些领导对自己是有意见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成了一枚棋子。

    稳了稳内心,刘韬眼中充满着坚定之色。

    沦为棋子,说明他有当棋子的价值,没有价值,连当棋子的资格都没有。

    随着归途将近,刘韬好好地陪着家人。

    这次返京,除了刘韬之外,还有他二姐一家都回京了,便住在四合院那边。

    此时九月份,已经没有夏日酷暑那般烈日炎炎,什刹海的人也愈加地多起来,特别是周末。

    这一日,刘韬来到五机部,看到了此次五机部支援盘山机械厂的干部。

    随着盘山机械厂发展壮大,需要各类型人才,不仅仅是技术人才,还有管理人才!

    刘韬看到了一张略有些熟悉的年轻面孔,心中很是诧异,同样也非常震惊。

    “这位是赵国平同志,之前在办公厅担任秘书,他之前四年就读清华大学化工系基本有机合成专业,去年毕业!”王保国介绍着。

    同时介绍着其他人,这些人有的是赵国平这样的已经有工作岗位,要调去盘山机械厂;有的是原来在科研所或者在大学里面任职,要去盘山机械厂新成立的兵器科学院;也有是在各部委里面已经是干部的,此次要调任去盘山机械厂.

    这就是这个时代,国营厂、地方政府、各部委、高校等等,都是可以调来调去。

    各种人才,都可以通过上级集中调配。

    甚至在恢复高考以后,大学生毕业后,也是通过包分配到各个单位,人才高度计划。

    至于民营企业,此时全国还没有正式的民营企业,哪怕是有人实质上是个体户,但是也还没有正式合法身份。

    现在的个体户,是一个风险极大的行业,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吃花生米。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