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装有空调?(求首订)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第119章装有空调?(求首订)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生产车间。

    刘韬带着专家团来到了这里。

    当看到自行高炮,所有人都忍不住露出震惊之色。

    仅仅只是看一眼,都会被吸引住。

    颜值实在是太高了!

    “刘韬同志,这涂装?”有个专家忍不住问道。

    “各位专家,这款自行高炮的炮塔和车体上的涂装采用的是磨砂涂装!”刘韬介绍着。

    “磨砂涂装?”

    专家们忍不住地看向刘韬。

    刘韬笑了笑,开始解释着磨砂涂装这种独特涂装。

    磨砂质感的涂装不仅令其外观更显精致,更蕴含着深层次的军事设计智慧。

    它并非是为了增添美感,更是基于多重考量的智慧之举。

    这种磨砂质感的设计不仅能有效地增加表面摩擦力,提高自行高炮在复杂地形中的通过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减少反光,降低坦克被敌方红外、光学等探测手段发现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自行高炮的隐蔽性和生存能力。

    他一直坚信着,颜值就是战斗力!

    众人听到刘韬的解释,不禁惊叹了起来。

    这仿佛给大家打开了一扇窗户,看到了新的天地一般。

    同时暗暗佩服着刘韬的创新能力。

    “刘韬同志,现在安装的两门35mm高射炮,以后能不能安装更大的高射炮?”有个专家问道。

    火炮的威力,可是和口径大小成正比的。

    “现在我正在研制70mm高射炮,等到70mm高射炮研制成功后,安装上性能不会有什么变化!”刘韬笑道:“这个大家伙,可不仅仅是作为自行高炮的,后面是要作为第三代坦克,加厚装甲和安装120mm滑膛炮,甚至是140mm口径的滑膛炮。”

    若只是现在自行高炮,发动机功率不需要达到1500匹马力,只需要850到900匹马力就够了!

    很多专家心中闪过一抹火热。

    第三代主战坦克,这是大家做梦都想拥有的。

    可是在几年前的研讨会的时候,已经形成共识,直接研制第三代主战坦克不现实,跨度太大,没有足够的人才以及技术储备,比较能够实现的还是研制第二代主战坦克,而且就算是研制第二代主战坦克,也得花费十年时间甚至是二十年时间。

    而现在,从这辆自行高炮上,他们看到了希望所在!

    有人开始进入驾驶舱,发现驾驶舱空间显得大了很多。

    方向盘是一个椭圆形的方向盘,宽度大概只有人的小臂这么宽。挂挡杠也小了很多,操作时候显得轻松许多。

    驻车杠也是小小的。

    这款自行高炮的驾驶舱,已经有非常高的现代化了,和三四十年后小车的自动挡差不多,哪怕一个完全没有开过坦克的新手,旁边有人指导,也能开坦克。

    亲自尝试的专家,纷纷惊叹着这辆自行高炮的自动化太惊人了,方向盘和自动挡变速箱使其操纵性能更加灵便,学起来简单易上手,这对于培养车长有巨大的好处,在作战时也可以发挥更大的威力。

    王保国也是很激动,亲自尝试了一下,好好地过了一把瘾。

    而当刘韬亲自驾驶着80式自行高炮,面对着前方一个3米宽的壕沟,直接以7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过壕沟,一众专家都惊呼了起来。

    其他专家开的时候,因为是第一次开,都是小心翼翼的。

    可是刘韬开的时候,那完全不一样,刘韬对它太熟悉了。

    80式自行高炮的优越性能,在刘韬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然后就是一众专家,都不由得苦笑起来。

    在没有来之前,他们将信将疑,甚至大部分都是持怀疑态度的。

    可是当看到样车的时候,大家在兴奋、激动之余,就是苦笑。

    这还需要验收么?还需要评审么?

    事实胜于雄辩!

    刘韬展现出来的技术,各方面都碾压了他们,他们有资格评审么?

    火力、火力指挥控制、电源供给‘三位一体’的自行高炮,除了‘猎豹’自行高炮,也就只有80式自行高炮了!

    “刘厂长,我想问一下,为何要安装空调?”祝老问道。

    他发现,80式自行高炮里竟然有制冷系统。

    这简直是离谱!

    刘韬解释道:“夏天的时候,舱内太热了,有空调可以改善舱内环境,可以让装甲兵更舒适,也更能发挥出战斗力。”

    “而且这款自行高炮,第一出口目标是中东,那里气温高,产油国富得流油,舱内有空调,人家才愿意买。”刘韬说道。

    他凭什么从欧美、苏联手中抢客户,除了物美价廉之外,就是考虑周到,服务到位。

    别看只是装个空调,但是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属于开天辟地的壮举。

    一众专家面面相觑。

    有个专家皱着眉头道:“装甲兵以前都不需要,现在弄个制冷系统,是不是多此一举,太浪费了!”

    “以前不是不需要,而是没有那个条件,没有技术,只能苦一苦装甲兵。”刘韬反驳道,“现在有这个条件,有这个技术,为何还要让装甲兵挨那份苦?”

    “技术是用来造福人类的!”刘韬强调道。

    装甲车车载空调技术,刘韬可是花了不少力气才攻克的,空调技术可不仅仅是为了装甲车,更是为了盘山机械厂的民用领域发展。

    生产空调,绝对是一个很不错的生意。

    “可是若是有空调,相当于多了个隐患。”那个专家皱着眉头。

    “哪里有什么隐患!”刘韬摇了摇头。

    无非是取舍问题罢了!

    之所以现在坦克装甲车没有装空调,主要是有四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受空间影响,坦克驾驶舱本就狭小,如果再安装空调,坦克兵下脚的地方可能就没有了。

    第二个因素是容易暴露自己,空调除了产生冷气以外还会产生热量,因此它会增加坦克的红外特征。要知道当下是一个红外武器十分流行的时代,所以坦克装有空调的坦克很容易被敌方的红外探测设备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第三个因素是增加消耗,只要空调在工作就会有消耗,如果它借坦克发动机的‘东风’工作就会增加坦克的负担,如果给空调安装一个独立的发动机就会进一步的占用坦克的空间,使坦克驾驶舱更加拥挤不堪,进退两难。

    第三个因素则是车载空调技术的限制,现在车载空调技术有限,不稳定性很高,会如同一颗定时炸弹,坦克装甲车的环境都是比较恶劣的,甚至多是在野外,车载空调一不小心就会出现爆炸这对于坦克装甲车毫无疑问是致命的。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