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杨玉瑶的诱惑,凤凰东来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唐天将军第一百四十七章 杨玉瑶的诱惑,凤凰东来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禄山终于又有母亲了。”

    安禄山激动得一蹦三尺高。

    “请圣人和母亲允许禄山舞一曲。”

    说罢,安禄山起身献舞。

    正常的胡旋舞蹈,需要鼓乐齐奏,更换专门的服饰,在旋律中起舞。

    但安禄山没有如此,他展现出更纯朴的一面,不要鼓乐,起身就在李隆基和杨玉环面前舞动起来。

    肥胖的身躯,左旋右转,迅如疾风。

    安禄山有自己的一套规律,手臂的挥摆,双脚的挪移,丝毫不差节奏。

    “玉环你看,安将军竟能跳出如此精湛的舞姿。”

    杨玉瑶拉着杨玉环说道。

    人不可貌相,谁能想到这么一个大胖子,能舞得一手好胡旋。

    杨玉环也觉得惊奇,她本身就是一个舞者,能看出安禄山的胡旋舞,经过长时间练习。

    “七郎,看禄山是多有趣的人,你们要多交流,教导他一些兵法!今后就是我的左膀右臂。”

    李隆基摸着胡须微笑,并向李瑄说道。

    在他心目中,安禄山虽然勇猛善战,和李瑄这样的名将无法比拟。

    李瑄曾制定过灭突厥汗国,扼制回纥,阻击吐蕃,经略西域的战略。

    相比之下,东北部的战争,如同小打小闹。

    高句丽覆灭后,东北只是部落多,但都是些小部落,真正厉害的,只有奚、契丹,还多次被大唐击败,现已投靠大唐。

    安禄山帮助大唐完成对东北的控制足矣,听采访处置使、李林甫、裴宽等人对安禄山的夸赞,他十分放心将东北交给安禄山。

    “臣遵旨!”

    李瑄拱手答应。

    就安禄山这举止,如果没有实质证据,说他造反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安禄山一舞完毕,迎来掌声,李瑄也像模像样地去鼓掌。

    “母亲觉得孩儿之舞可堪入眼……”

    安禄山跳完舞,满怀期待地问杨玉环。

    “安将军跳得极好!”

    杨玉环还未适应过来安禄山的称呼,她看安禄山的眼神,不忍拒绝。

    “母亲想看,以后进入长安,禄儿逢宴必舞。”

    安禄山看样子更加高兴了。

    然后他又对李隆基一拜:“圣人在上,请允许臣以后入宫时,先拜见母亲!”

    “这是为什么?”

    李隆基好奇,问安禄山原因。

    一般臣子入朝,必先见圣人,皇帝至高无上。

    “臣是胡人,胡人把母亲放在最前面,把父亲放在后面。臣觉得这样会是孝顺的人。”

    安禄山用真诚的眼睛看着李隆基。

    “哈哈……胡儿该有孝心!”

    李隆基听后大喜,轻抚安禄山的背部,像是真把他当干儿子一样。

    “圣人什么时候能给母亲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呢!”

    安禄山为了讨好杨玉环,开始请李隆基为杨玉环册封。

    朝野虽都知道杨玉环已经实为“后宫之主”,但杨玉环终究未有名分。

    这件事情,杨玉环自然不能问,杨家姐妹也不能提。

    高力士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多嘴。

    群臣更不会“有悖伦理”地上奏李隆基立曾经的“儿媳”为妃子。

    全靠李隆基自己。

    安禄山心中也有打算,他担心杨玉环一直以“娘子”的身份侍奉帝王。

    这样他拜干娘的事情,就大打折扣。

    “禄山,你不明白这其中的复杂!”

    李隆基不让安禄山多说。

    他认定安禄山是“未开化的纯朴人”,这种的事情不是安禄山可以讨论的。

    杨玉环也微微失望。

    既然都走到这一步了,一直没有名分,召来颇多非议。

    “寿王为宁王守孝已满,圣人可先选贤良淑德的士族子女,为寿王指定寿王妃。”

    李瑄没有提册封杨玉环的事情,反而先让李隆基为寿王指认妃子。

    这一点为杨玉环册封铺垫,十分关键。

    有的事情,大家心知肚明,不用说明。但寿王作为“受害者”,现在还未有王妃,必须为寿王选妃。

    “玉环,带禄山在此游赏,我与七郎要谈一些要事!”

    李隆基脸色凝重,看李瑄一眼,准备与李瑄谈一谈,为玉环册封的事情。

    安禄山是没有教化的胡人,他觉得李瑄能在这件事帮助他。

    两人开口所说高低立判。

    就这样,李瑄和李隆基一起去沉香亭二楼。

    安禄山暗自懊恼,很明显,李瑄更受李隆基看重,这样的事情不找他商议,而是找李瑄。

    看来他还要做得更多。

    对于李瑄,他一定不能得罪。

    杨玉瑶眼中光亮更甚,她很精明,也看出李瑄更得李隆基信赖。

    越看越觉得全身美妙!

    杨玉环不禁期待,她忍受俗世的目光许久,这一次或许真有可能。

    “如果我立玉环为后,朝野会如何议论?”

    落座以后,李隆基突然向李瑄抛出这個问题。

    “圣人不可。”

    李瑄立刻劝说道。

    因为他知道李隆基并不会立杨玉环为后。

    自王皇后被废,李隆基心里认为“皇后”不吉利,特别他经历武则天,韦后事件后。

    他认为皇后的头衔,使她们能女主天下。

    所以,即便是开元年间极为受宠的武惠妃,掌后宫之权,却终未至皇后。

    李瑄觉得李隆基这句话,是试探他。

    “有何不可呢?难道玉环不配母仪天下吗?”

    李隆基还来劲了,继续问李瑄。

    “臣为圣人的名声着想。非皇后,也可典范天下。”

    李瑄诚惶诚恐地向李隆基一拜。

    “那七郎认为该册封玉环为何?我觉得玉环不该只是三妃啊!”

    李隆基微微一笑。

    “恕臣直言!在开元之前,还有贵妃之称!”

    李瑄向李隆基缓缓说道。

    唐初的时候,后宫共有四妃,分别是贵妃,德妃,贤妃,淑妃。

    李隆基登基后,根据法象之意,改四妃为三妃:华妃、惠妃、丽妃。

    以前的九嫔、婕妤都被取消。

    贵妃,为地位最高的妃子。

    以杨玉环为贵,显得与众不同。李隆基也可以博取美人欢心。

    “七郎真乃我腹心也!”

    李隆基大赞。

    自今年起,他一直在考虑为杨玉环的册封。

    皇后他不可能封,但又觉得杨玉环乃上天赐给她的礼物,封惠妃、华妃、丽妃又有些不妥。

    他心中已经有封贵妃的想法。

    “只是怕大臣们会有争议,百姓会有议论。”

    李隆基又道,虽然过去这么长时间,但他依旧怕后续的影响。

    “臣预测明日必有凤凰从东面飞来,这一定是祥瑞的征兆。明日上朝臣请求圣人为娘子册封。这等喜事,当免去京兆百姓一月赋税,朝野只会夸赞您!”

    李瑄若有所指地向李隆基说道。

    自古权贵都知道,所谓龙凤麒麟玄龟出现,都是杜撰而来。

    但帝王喜欢听到这样的事迹,会让史官明确记载,作为太平盛世的象征。

    大臣们也不能否认。

    再适当给京兆百姓一些优待,即便议论,也只是笑谈而已。

    至于其他地方,最多当花边新闻来说。

    作为穿越者的李瑄,知道今年杨玉环封为贵妃,会很平顺。

    杨玉环出入宴会,大臣们知道不可逆转,已经默认。

    “七郎若非将帅,也当有宰相之才!”

    李隆基认同李瑄的话,对李瑄夸赞道。

    “为圣人分忧,这是臣分内之事!”

    李瑄向李隆基拱手。

    再出沉香亭的时候,李隆基抓住李瑄的手,脸上挂满笑容。

    李隆基没心情游玩,他要策划玉环册封为贵妃,越快越好。

    李瑄很识趣,以刚回长安,未与父谈为由,拜离兴庆宫。

    安禄山不得不离开,声称以后会日日拜见!

    李瑄到兴庆宫大门前,等待的亲卫牵着汗血宝马而来,但杨玉瑶突然出现,并亲切地称呼李瑄:“七郎,我们顺路一起。”

    “与三娘子一起,是我荣幸!”

    顺路李瑄不好拒绝。

    不过只顺一段路,杨玉瑶的宅院在平康坊以南紧接着的宣阳坊。

    但李瑄是骑马,杨玉瑶并未穿马服,是乘车而来。

    “七郎,圣人要封我妹妹为什么?”

    李瑄还未上马,杨玉瑶就迫不及待地李瑄询问。

    她看到李隆基出沉香亭的时候,那么高兴,又对杨玉环说“该给玉环名分了”,她猜测李瑄一定知道李隆基对杨玉环的封号。

    如果是皇后,她们杨家就富贵了。

    “我也不知啊!”

    李瑄装糊涂。

    他当然不会告诉杨玉瑶。开元年间,楚国公姜皎与李隆基无话不谈,十分得宠。

    但姜皎自以为是,拿着与李隆基的密聊,在外面装逼,弄得人尽皆知,让李隆基很没面子。

    所以姜家那么显贵的门楣,一夜破败。

    “请七郎与妾身一起乘车!”

    杨玉瑶无奈,知道问不出什么来,于是宴请李瑄到她车上。

    “这不太方便!我喜欢骑马,不敢去打扰三娘子。”

    这一次,李瑄婉拒杨玉瑶。

    坐在杨玉瑶车上,指不定就把他拉到她的府邸。

    哪怕什么都没发生,他也不能与杨玉瑶有过多牵扯。否则杨玉环和李隆基会怎么看他?

    而且李瑄不需借助杨玉瑶的势,所以他没必要迁就。

    “妾身准备有好酒,在府邸待与七郎共饮。”

    杨玉瑶理了一下发丝,上前几步,媚眼如丝地望着李瑄。

    她以为以她的风情,勾勾手就能让李瑄随她上车。

    “父亲有命,无法再去三娘子的府邸,改日有空,一定前去拜访。”

    李瑄不吃杨玉瑶这套。

    虽然杨玉瑶是万中无一的美女,还有独特的风情,但他不敢招惹这样的女人。

    “七郎别害羞嘛!妾身有要事与你商议。”

    杨玉瑶突然拉住李瑄的手臂,换了一个理由。

    李瑄真是无语,怎么还上起手来了。

    果然和历史记载一样,虢国夫人大胆奔放,风流不羁。

    “父亲有吩咐,孩儿不能不应。三娘子告辞!”

    李瑄轻拉开杨玉瑶,向她拱手一礼,翻身上马。

    他无视这种诱惑,策马离开,亲卫跟随。

    这一下让杨玉瑶咬着红唇,她没想到李瑄这么难对付。

    这更激起她的欲望,一想到李瑄的英雄事迹、才华横溢,她就全身紧绷,不能自己。

    她并不认为自己这么做有什么不好,她的丈夫早就病逝了,长安贵族之间的风流韵事太多。

    连李林甫都和开元名相裴光庭的妻子,行苟且之事。

    裴光庭的妻子武氏为武三思的女儿,由于武三思有恩于高力士,使高力士对武氏很好,可以说李林甫当上宰相,武氏功不可没。

    对唐代文人来说,嫖妓是风花雪月,是为小雅。

    对权贵女子来说,即便私通被发现,顶天了就是“离婚”,甚至有可能相安无事,各过各的。

    更何况杨玉瑶这种寡妇。

    “一定要把你拿下!”杨玉瑶看着李瑄的背影,心身放松后,心中暗暗发誓。

    “娘子,有一个叫杨钊的男子,他说从蜀地而来,想拜见您!”

    这时,一名仆人来到车马前,向杨玉瑶禀告道。

    “我以为杨钊要像井底之蛙一样,老死在蜀地,没想到他还有魄力来到长安!”

    想到杨钊,杨玉瑶轻嗤道。

    她丈夫刚死不久时,曾在蜀地与杨钊来往,耐不住寂寞,发生私情。

    杨钊身材高大,容貌白美,确实让她有一阵很喜爱。

    现在看到李瑄后,她对杨钊索然无味。

    跟李瑄一比较,杨钊就是一个废物!

    不过杨玉瑶还是回去见一见杨钊,不说私情,他们还是远方堂兄妹,现在杨家即将富贵,引荐给圣人,为他谋求个一官半职也行。

    ……

    宋国公府。

    李瑄回府的时候,家人到齐,正式欢迎他回来。

    连在长安周围的姐姐,都回来参加欢宴。

    虽不是宰相,李瑄却已是位极人臣。

    凭借“大才子”“大诗人”的身份,让李瑄“军功入相”的概率,无限提高。

    长安都在传,李瑄可能在三十岁之前,成为宰相,最多不超过三十五岁。

    家宴中,李瑄与亲人们把酒言欢,非常轻松欢乐。

    像李玉莹,就喜欢听七兄讲带着兵马,驰骋万里,营救老弱妇孺的故事。

    她现在不是懵懵懂懂,也能理解她的玩伴们为什么仰慕李瑄。

    天下虽大,但哪有七兄这样文武双全的英雄?

    还是这么年轻,和长安许多未出阁的士女们,年龄相仿。

    怎会不被崇拜?

    李玉莹也希望她将来的夫君能如七兄一样。但她眼睛一暗,这注定不可能!

    当晚,李瑄又同李适之聊到半夜。

    翌日的早朝,在朝会日常事务结束后。

    李瑄向李隆基上奏,为寿王指定妃子。

    李隆基同意!

    “启禀圣人,昨日长安城外传有凤凰东来,它全身沐浴火焰,高五尺,美轮美奂,最终停在渭水旁的杨树上,周围的百姓,看到它煽动四下翅膀,听到它整整啼鸣十五声。”

    随后李瑄又奏道,一个很玄乎的故事。

    群臣惊诧,李瑄好歹也是一个大才子,怎么会说这种胡话?

    凤凰来仪,这样的大事,他们怎么会不知道呢?

    虽自大唐建立以来,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祥瑞。

    这些祥瑞包括瑞兽、天兆、神仙显灵,以及如天宝元年的太上老君下凡,“灵符事件”等等。

    但好像自汉代以来,再也没见过凤凰出现。

    “竟然有凤凰祥瑞降临,可惜朕无缘目睹啊!”

    李隆基颇为遗憾,他突然又道:“史官将此次祥瑞记录下来。诸卿觉得这祥瑞代表着什么?”

    “启禀陛下,这是您神文圣武,所以才有此兆,寓意国泰民安!”

    “启禀陛下,凤凰来兮,是上天对圣人的认可!”

    “启禀陛下,自古明君现,祥瑞才至……”

    “能出现凤凰,必是尧舜一样的君主出现……”

    拍马屁的大臣也不管凤凰是真是假,一个个上前恭贺。

    圣人已经令史官将此祥瑞记录在史籍上,即便是假的,也可以当是真的。

    没有大臣能反驳凤凰没有出现!

    “李将军,朕总觉得凤凰的举动在暗示什么,你认为呢?”

    大臣们都没有说在点子上,李隆基笑问李瑄这个“始作俑者”。

    “凤凰灵瑞,固然是盛世才会出现。但臣认为,凤凰从东飞来,代表的是母仪天下;它落在杨树上,指得是姓杨的女子,有这样的德行。它煽动四下翅膀,啼叫十五下,应该是指四月十五日是册封杨氏女子母仪天下的良辰吉日。”

    李瑄自圆其说。

    但大臣们都知道李瑄的意思。

    四月十五,还有五天时间。

    李七郎还真有一手。

    一直工于心计,玩弄权术的李林甫面色一变,这小子比他还能玩心思。

    这件事要传到杨玉环的耳中,那以后李瑄出事,杨玉环必定会为李瑄求情。他即便有办法,也难以一下将李瑄拍死。

    心思缜密的李林甫明显能感觉到李隆基对待杨玉环不一样。

    那种宠爱,即便是当初对面武云儿也不存在。

    他感觉到李隆基像是要让杨玉环陪伴到老一样。

    “李将军言之有理,左相、右相,你们的看法如何?”

    当李隆基开始询问宰相的时候,就是敲定一件事情的前兆。

    “回陛下,臣也觉得如此!”

    韦坚第一时间回应。

    “回陛下,臣也觉得是这样!”

    李林甫不敢拒绝。

    就是不知道怎么册封。

    如果册封为后,肯定会激起反应。

    “臣等附议!”

    李隆基还没确定封什么,大臣们也无话可说。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唐天将军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唐天将军》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唐天将军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天将军》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