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 在家行医饿不死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这个中医好年轻053 在家行医饿不死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一个多小时后,陈崇义带着一个年纪和他差不多的朋友,有说有笑地回到了家里。

    “爸,回来啦?准备扎针吧!”

    陈瑾坐在沙发上看书,见到陈崇义回家,立即让出了沙发,准备给他扎针。

    “这个你刘叔,身体不太舒服,你一会儿给他看看吧!”

    陈崇义一边脱掉外套,做扎针前的准备,一边说道。

    “刘叔,你先坐会儿,我给我爸扎完针就给你看。”陈瑾给他倒了一杯茶水。

    卖茶叶的刘金禄大叔,陈瑾是认识的。

    刘金禄五十岁出头,中等身高,身材壮实。

    他常年在镇上的市场经营茶叶生意。茶叶有一部分是在批发商那儿进的货,有一部分是到附近山下茶农那儿收购的散装茶叶。

    陈崇义最喜爱喝的石崖茶就是在他那儿买的散装茶。有时候运气好,还能买到纯手工加工的野生茶。

    陈瑾很快给陈崇义扎上针,随后给刘金禄把脉问诊。

    刘金禄身体没什么大毛病,就是腰痛,但并不剧烈,只是隐隐作痛,劳累加重,按揉或热敷能缓解。

    他的脉偏细,尺部明显不足。

    这是肾阳虚引起的腰痛。

    由于自己开中药水平很有限,经过沟通,陈瑾建议他做针灸。

    这就得等陈崇义针灸结束后才能开始治疗。

    刘金禄也不着急,和陈崇义有说有笑地闲聊着,直到陈瑾给陈崇义起了针,他才趴在沙发上。

    陈瑾给他扎腰部和腿部的穴位。

    腰部除了扎痛点疏通局部经络气血,还取了肾俞穴和腰阳关,以壮腰益肾。

    “腰背委中求”,腿部取委中穴通调足太阳经气。

    “虚则补其母”,小腿内侧取足少阴肾经的母穴复溜穴,以补益腰肾。

    总共扎了八九针,最后在肾俞穴处做温针灸,加强温补肾阳和祛风散寒的功效。

    这都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肾虚腰痛的取穴方法,所以陈瑾也没费多少心思。

    给刘金禄治疗结束后,已经十一点多了。

    他从沙发上起身站起来,活动活动了腰部,满意地说着“舒服”。

    然而补肾是个慢活,陈瑾知道他的腰痛不可能一两次就好,对他说道:“刘叔,你这个腰痛,没那么快好,有空的话要过来多扎几次才行。”

    “明天得到东坪村那边收茶叶,大概没空过来了。”刘金禄说道,“过两天吧,过两天我再过来接着做针灸。”

    又和陈崇义闲聊了一会儿,刘金禄就提出告辞了。

    陈崇义热情地要将他留下来一起吃午饭,刘金禄有些不好意思看病还蹭饭,就找了理由推辞了。

    临走前,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沓纸币,抽了一张五十元放到了桌面上。

    陈瑾家乡一带的人们,对看病花钱这件事有一个朴实的认知:

    看病必须要给钱,不管多少。不好明着给的,就用红纸包成一个红包,哪怕两毛钱也是个利是(讨个吉利)。

    如果看病不给钱,或不给个利是,是一件很不吉利的事情,疾病就不容易好,就算好了也会有其他灾难降临到自己头上。

    不管是不是迷信,总之有这个风俗,当医生的就饿不死。

    陈瑾收拾完用过的针具,正要上楼去看书,陈崇义忽然将她叫住了。

    “陈瑾,等下你镇上的秀萍姑姑可能过来找你看看。”

    “还有村东头那个张老师,以前在镇上中学教书的,退休后在镇上开了个粮油店,你认识吗?他也是中风,快两年了,走路脚还是一拐一拐的,晚点也可能过来坐坐。”

    陈瑾有些意外:“怎么突然那么多人来找我?”

    陈崇义有些得意地说道:“我就出去转了一圈,你不知道,他们看见我才摔倒不到半个月,就能自己走到镇上去赶集,一个个都快惊掉了下巴,都问我在哪里治的,找谁治的……”

    ……

    陈秀萍是下午三点才来找陈瑾看病的。

    她和陈瑾其实没有血缘关系,只是同一个村的人,后来嫁到了外面村。

    陈瑾的父母在多年前刚开始“农转商”的时候,是在蔬菜市场做的菜贩子,和陈秀萍两口子搭伙。

    由于陈秀萍也姓陈,陈崇义夫妻就让孩子们管她叫姑姑。

    后来陈崇义夫妻由蔬菜市场转向了成衣市场,最后在肉食市场的屠宰业上安定下来,做的新鲜禽类食品买卖。

    但陈秀萍两口子一直还在蔬菜市场做菜贩子。

    “哎哟,住在这里呀!”陈秀萍一进门就笑盈盈地说道,“好多年没来了,我问了好几个人才找到这里。”

    她今年才四十二三岁,身高在南方算是比较高的,瘦瘦的身子,跟个竹竿似的。脸上也没多少肉,瘦长而萎黄,扎着个低马尾。

    “秀萍姑好!”陈瑾打了个招呼。

    “哎哟,陈瑾啊,好久没看见你了,听你爸说,你都大学毕业一年多了啊!”陈秀萍笑呵呵地说道。

    “嗯,去年就毕业了。”陈瑾说着,给她准备了一杯茶。

    “在哪里工作啊?桂城还是宁都?”

    “都不是,在齐东省济城工作。”

    “哎哟,这么远啊?回家一趟多不容易!”陈秀萍感叹道,“怎么不回这边工作?桂城多好,回家也不算太远。在镇上开个小诊所也不错,咱们这儿也没个像样的中医,你要回来开诊所,肯定有治不完的病人。”

    陈瑾只是笑笑,说道:“我哪有那本事自己开诊所,先在外面历练几年再说吧。”

    他们哪里知道小诊所不是想开就开的,需要相关资质。

    那一年,政策还未放开,还没有开始实施中医诊所备案制,开一家个体诊所,需要医师证注册后执业满五年才可以。

    陈瑾才刚考完试,拿到证书还得半年左右,距离开一家自己的诊所还得有几个年头。

    何况创业也需要本钱,以她目前的收入,只够养活自己而已,根本攒不下多少钱。

    家里条件也不算太好,总不能工作了,还开口向父母要钱吧?

    陈崇义可不像陈瑾那样心里有数,一听自家开个诊所挺不错的,就有些心动,说道:“要真回来开诊所好啊,把小许叫过来一块儿干……”

    “爸,开诊所哪有那么容易?”陈瑾赶紧打断了他的废话,“开诊所是需要资质的,我现在还没那资质,你就别瞎想了,先把你的病治好再说。”

    陈崇义这才说道:“先给你姑看看吧。”

    陈秀萍喝了两口茶水,就挪到了陈瑾身旁的座位上,伸出右手,说道:“我最近不知道怎么了,头发掉得比较多,妇科方面也不太好。你给我看看,开几副中药调理调理。”

    陈瑾一听有妇科方面的问题,担心老爸在旁边不合适,一会儿问到一些隐私问题,陈秀萍可能会不好意思照实说。

    “爸,康复训练时间到了,你可别刚好了些就偷懒啊!”陈瑾对陈崇义说道。

    “我什么时候偷过懒?小许让我每天上午下午各锻炼一次,每次半小时左右。我现在是早晨加一次,傍晚加一次,一天练四次……”

    陈崇义说着,起身出去锻炼了……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这个中医好年轻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这个中医好年轻》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这个中医好年轻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这个中医好年轻》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