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司法院,前身就是大理寺,也就是三法司之一,只作为中央直属机构存在,并没有垂直体系。
改名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司法院、都察院独立于行政体系外,并且开始逐步完善自己的垂直体系,简单来说就是像六部那样在地方省府县三级都建立相对应的垂直管理衙门。
不过目前来说想要实现肯定是有压力,国宪内阁至今,两院仅在南京和江苏、浙江两省建立下属衙门,而且也只是到省府一级,县一级都做不到。
因此在两院没有覆盖到的地方,案件的审断依然由行政衙门兼职负责。
眼下南京的司法院卿就是当初海瑞的随官邹应龙,正所谓人以类聚,跟在海瑞身边几年,邹应龙也喜获雅号。
‘邹石头’
没血没肉、无情无义。
不过邹应龙倒是坦然接受,不仅接受,还拿着这个雅号到处说。
有了这个雅号之后替他省多少心,也不用担心被人托关系走后门的麻烦,你别开口,我也省的拒绝,多好。
“堂官。”
经历司的官员敲开邹应龙的门走进来,手里抱着一堆案宗:“南京刑曹上个月的案宗送来了,您过目。”
“放着吧。”
邹应龙随口一句,继续埋头处理自己案头上的公务,等忙完之后才开始翻看这些案宗。
看着看着,邹应龙的眉头就皱了起来,他冲门外喊了一句:“来人。”
一名书吏走进见礼。
“大人。”
“先办这个案子,通知案子的原被告,三天后来。”
“是。”
书吏接过这份案宗离开,其走后,邹应龙的眉头依旧是紧锁。
苦思许久之后,邹应龙起身走出衙门,坐上马车直奔长安街。
他到这里,自然是为了见海瑞。
“部堂。”
海瑞值房的门并没有关,这也是海瑞一贯以来的做派,用他的话说,他的值房是公家的,在这里,他没有任何见不得人的事。
邹应龙走进来打了一声招呼,海瑞抬起头来,严肃的神情有不少缓和。
“云卿来了,快坐。”
“下官此来是有个案子想和部堂您汇报一下。”
“说来听听。”
“是这样。”
邹应龙将案子如实做了汇报:“自古有言玉不过手,这是古玩玉器行的规矩,防小人不防君子,宝源行这么做明显是欺负人家不懂行规。”
“云卿。”海瑞微微皱了下眉头:“不要拿规矩出来说事,法律是法律,规矩是规矩,就是因为规矩不可能所有人都遵守所以才需要法律。”
“部堂说的是。”邹应龙点头,随后叹气:“部堂,这案子您看该怎么判。”
不等海瑞开口,邹应龙马上又道:“下官翻过《大明律》了,律法条文没记那么细,不可能具体到这种鸡毛蒜皮的案子上。”
海瑞也不由皱眉:“你说的是,咱们的律法还是不健全的,这几年国家发展的快,暴露了很多问题出来,但是咱们的律法跟不上。”
他并没有问邹应龙要原被告的证词,这种案子不需要看证词,肯定是各执一词。
“证人有吗?”
“没证人。”
邹应龙摇头:“所以光凭双方自己说的话,如何判断真相?向着谁不向着谁?”
“这不是偏向谁的事。”海瑞拧眉道:“或者说无论怎么判,咱们都会被诟病偏袒。”
“是啊,麻烦就麻烦在这里了。”
还没等海瑞想出主意,他如今的随官走了进来:“部堂,胡阁老有请。”
“可说什么事吗?”
“内阁刚下了道任命公文,改兵部尚书谭纶为辽东总督,三日后便要起程北上,胡阁老请您和都察院的王宪台一起过去,连同刑部的裴部堂、谭总督一道商量朝廷在辽东颁行的特别律法。”
“特别律法?”
“辽东情况复杂不同地方省司,太师指示要按照辽东现行情况颁定一套律法出来,所以胡阁老出面组织三法司一道商讨。”
海瑞于是起身:“事不宜迟,这就去。”
说罢动步便走,邹应龙急的在后面喊了一声:“部堂,那下官这。”
“你自己先想想办法。”
海瑞顾不上邹应龙的事,匆匆忙赶往胡宗宪的值房。
文渊阁以前是内阁的办公场所,随着陆远调整内阁阁员的职责划分后,胡宗宪和张居正便搬出了文渊阁,他俩各自有自己的值房,文渊阁完全成了陆远一个人的,因此也被戏称为首揆殿。
不在一起办公也好,内阁现在是三人,万一将来五人六人,分工不同的情况下都聚在一起办公,反而会影响效率。
各忙各的也不用碰头通气。
海瑞是走的干净利落,邹应龙可就要一个人头疼了。
思来想去,邹应龙决定去事发地也就是鼓楼街的宝源行看看。
不过在此之前,邹应龙先跑了一趟南京知府衙门找高拱。
“什么风把邹院卿吹来了。”
高拱见到邹应龙还有些诧异,玩笑道:“你司法院的人可很少来我们知府衙门。”
“找肃卿兄你帮个忙。”
“难得你邹石头还会找人帮忙,请说,愚兄能帮的一定尽力。”
“借小弟一个懂古玩玉器的大师用用。”
高拱啊了一声:“这是做什么?你打算买古玩玉器。”
“只是去宝源行逛逛。”
“宝源行?”高拱眉头一簇:“那地方惹官司了?”
“倒是瞒不住肃卿兄你。”
邹应龙也知道高拱才思敏捷,便不多糊弄点头说道:“是有个官司和宝源行有关。”
“我这衙门里哪有这号能人。”高拱没有多问,推荐道:“不过你要的这种人才宫里多的是,司礼监十二局里稍微上点岁数的内官监哪个不是鉴宝的大师,毕竟几千年来历朝历代的好东西都在宫廷里,经他们的手保管,你去司礼监借吧。”
“行,多谢肃卿兄。”
邹应龙不耽误,拱手就要告辞,身后的高拱此刻开口喊了他一句。
“云卿,愚兄多嘴问一句,宝源行的案子麻烦吗?”
邹应龙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怎么,这家店和肃卿兄有关系?”
“没有没有。”高拱忙道:“不过这家店是王家的产业。”
“哪个王家?”
“原吏部尚书王学夔。”
邹应龙眉头一皱,随即面无表情的说道:“知道了,多谢肃卿兄提醒。”
说完便动身离开,高拱见状无奈摇头。
自己和邹石头说这个干什么,毫无意义。
邹应龙去往司礼监借了一个四十来岁的内官监,两人乔装打扮佯作主仆去往宝源局,这里装潢的十分富丽,门庭广大,进进出出的顾客不在少数,邹应龙二人并不起眼。
内官监陪着邹应龙转了一圈,很快便发现了端倪之处,凑到后者耳边小声说道。
“邹大人,奴婢见到假货了。”
“什么东西?”
“就您左手边那个柜台第二排第三个的玉坠,不像是真的血沁玉。”
“什么叫血沁玉?”
内官监刚想解释,一名伙计已经走了过来:“这位老爷,您这也转半天了,可有相中的物件?”
邹应龙面不改色来到内官监口中的柜台前,一指那玉坠:“爷想看看这个。”
“哎哟,您可真是好眼力。”
伙计忙将这玉坠取出来,嘴里带着话:“这可是顶好的血沁玉,几百年才出一个,戴在身上能驱邪避凶,遇难成祥,您过目。”
就在伙计说话的功夫,又有几名伙计在不动声色间站到了邹应龙四周,不经意间便将邹应龙和其他顾客隔绝开,这里成了一个独立的小天地。
这微妙的变化邹应龙自然察觉到,但他也不多说,只说要看看货,那伙计便将装有这玉坠的锦盒递给邹应龙。
“老爷,玉不过手。”
内官监才刚刚开口提醒,邹应龙已经伸手去接,就在他手指快要触摸到锦盒时,那伙计却已经松开了手。
锦盒还没落地,玉坠已经从中甩了出去,啪的一声落在地上摔的裂开。
“哎哟,大老爷,您、您怎么如此不小心啊。”
伙计急的跺脚:“这、这可怎么办啊。”
几名围在附近的伙计立马凑过来,刚打算将地上已经碎裂的玉坠捡起,却被邹应龙带来的内官监抢先一步抓在手中。
这内官监不多说话,只是将玉坠牢牢攥住,似笑非笑的看向伙计。
“小兄弟,你刚才说这是什么?”
“这可是顶好的血沁玉,我们店里的尖货了。”
“尖货,我看是赝品吧。”内官监一句话,那伙计立马就要变脸,还不等其开口,内官监压低声音言道:“这种事最好莫要声张,是真是假你知我也知,声扬开来,砸的可是你们宝源行的牌子。”
伙计吃不准劲头,告罪一声去请来掌柜,这掌柜四十来岁,来到便冲着邹应龙二人抱拳。
“两位老爷辛苦,听说老爷失手碎了小店的货,还说是赝品?”
“是不是赝品,我这双招子隔着您的柜台就能认出来。”
“嗬,您这口气可是不小,莫不是小店生意红火,抢了尊府上的买卖?”
“我和你们不是同行。”内官监眼皮一抬:“咱家宫里出来,替宫里挑两块好物件赏赐人的,掌柜的还打算坚持说咱家手里这块玉是真的?若是如此,咱家可就要起调门了。”
掌柜的脸色变了,眯着眼盯着这内官监半天,直到后者扯下粘贴的假胡子后这才相信,立马赔上笑脸。
“哎哟,原来是公公当面,失礼失礼,看来真是小店打了眼,误把李鬼做了李逵,您辛苦,替小店甄别出来,小人多谢。”
说罢便取出一银票:“小小心意,您老笑纳。”
邹应龙瞥了一眼,二百两的面额,手笔不小。
内官监不再言语,退步到邹应龙身后,掌柜的这才关注到,知晓肯定是更大的人物,脸上谄媚笑容更甚。
“心意就不收了,但这块玉,老夫要收走。”
邹应龙拿过这块玉:“没问题吧。”
“瞧老爷您这话说的,这种假货我们宝源行当然不会留了,您就是留下来,小人也是当您面碎了它。”
邹应龙冷笑一声转身离开。
他现在心里大概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了。
宝源行里面有假货,这些个假货宝源行出不掉因此用了这种手段。
要是买家懂行懂规矩,拿过来自然能认出真假,那就不会买。
当然,懂行的人也不会当场说出这东西是假货,那无疑是砸了宝源行的招牌,这种断人财路的得罪行为可不是懂行人会干的愚蠢事。
而不懂行的人就会和自己一样伸手去接,宝源行的伙计把物件往地上一碎,那买家浑身是嘴都说不清楚了。
就算他把这假货攥手里去衙门对质,宝源行的人也可以说是买家中途调的包。
这就是个扯皮的事。
不过,就算自己现在知道了宝源行干的勾当又能如何呢?
邹应龙再次头疼起来。
总不能自己亲身经历一次,就推定之前这案子也是如此吧。
那就把法律当儿戏了。
突然间,邹应龙双眼一亮有了主意。
那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改名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司法院、都察院独立于行政体系外,并且开始逐步完善自己的垂直体系,简单来说就是像六部那样在地方省府县三级都建立相对应的垂直管理衙门。
不过目前来说想要实现肯定是有压力,国宪内阁至今,两院仅在南京和江苏、浙江两省建立下属衙门,而且也只是到省府一级,县一级都做不到。
因此在两院没有覆盖到的地方,案件的审断依然由行政衙门兼职负责。
眼下南京的司法院卿就是当初海瑞的随官邹应龙,正所谓人以类聚,跟在海瑞身边几年,邹应龙也喜获雅号。
‘邹石头’
没血没肉、无情无义。
不过邹应龙倒是坦然接受,不仅接受,还拿着这个雅号到处说。
有了这个雅号之后替他省多少心,也不用担心被人托关系走后门的麻烦,你别开口,我也省的拒绝,多好。
“堂官。”
经历司的官员敲开邹应龙的门走进来,手里抱着一堆案宗:“南京刑曹上个月的案宗送来了,您过目。”
“放着吧。”
邹应龙随口一句,继续埋头处理自己案头上的公务,等忙完之后才开始翻看这些案宗。
看着看着,邹应龙的眉头就皱了起来,他冲门外喊了一句:“来人。”
一名书吏走进见礼。
“大人。”
“先办这个案子,通知案子的原被告,三天后来。”
“是。”
书吏接过这份案宗离开,其走后,邹应龙的眉头依旧是紧锁。
苦思许久之后,邹应龙起身走出衙门,坐上马车直奔长安街。
他到这里,自然是为了见海瑞。
“部堂。”
海瑞值房的门并没有关,这也是海瑞一贯以来的做派,用他的话说,他的值房是公家的,在这里,他没有任何见不得人的事。
邹应龙走进来打了一声招呼,海瑞抬起头来,严肃的神情有不少缓和。
“云卿来了,快坐。”
“下官此来是有个案子想和部堂您汇报一下。”
“说来听听。”
“是这样。”
邹应龙将案子如实做了汇报:“自古有言玉不过手,这是古玩玉器行的规矩,防小人不防君子,宝源行这么做明显是欺负人家不懂行规。”
“云卿。”海瑞微微皱了下眉头:“不要拿规矩出来说事,法律是法律,规矩是规矩,就是因为规矩不可能所有人都遵守所以才需要法律。”
“部堂说的是。”邹应龙点头,随后叹气:“部堂,这案子您看该怎么判。”
不等海瑞开口,邹应龙马上又道:“下官翻过《大明律》了,律法条文没记那么细,不可能具体到这种鸡毛蒜皮的案子上。”
海瑞也不由皱眉:“你说的是,咱们的律法还是不健全的,这几年国家发展的快,暴露了很多问题出来,但是咱们的律法跟不上。”
他并没有问邹应龙要原被告的证词,这种案子不需要看证词,肯定是各执一词。
“证人有吗?”
“没证人。”
邹应龙摇头:“所以光凭双方自己说的话,如何判断真相?向着谁不向着谁?”
“这不是偏向谁的事。”海瑞拧眉道:“或者说无论怎么判,咱们都会被诟病偏袒。”
“是啊,麻烦就麻烦在这里了。”
还没等海瑞想出主意,他如今的随官走了进来:“部堂,胡阁老有请。”
“可说什么事吗?”
“内阁刚下了道任命公文,改兵部尚书谭纶为辽东总督,三日后便要起程北上,胡阁老请您和都察院的王宪台一起过去,连同刑部的裴部堂、谭总督一道商量朝廷在辽东颁行的特别律法。”
“特别律法?”
“辽东情况复杂不同地方省司,太师指示要按照辽东现行情况颁定一套律法出来,所以胡阁老出面组织三法司一道商讨。”
海瑞于是起身:“事不宜迟,这就去。”
说罢动步便走,邹应龙急的在后面喊了一声:“部堂,那下官这。”
“你自己先想想办法。”
海瑞顾不上邹应龙的事,匆匆忙赶往胡宗宪的值房。
文渊阁以前是内阁的办公场所,随着陆远调整内阁阁员的职责划分后,胡宗宪和张居正便搬出了文渊阁,他俩各自有自己的值房,文渊阁完全成了陆远一个人的,因此也被戏称为首揆殿。
不在一起办公也好,内阁现在是三人,万一将来五人六人,分工不同的情况下都聚在一起办公,反而会影响效率。
各忙各的也不用碰头通气。
海瑞是走的干净利落,邹应龙可就要一个人头疼了。
思来想去,邹应龙决定去事发地也就是鼓楼街的宝源行看看。
不过在此之前,邹应龙先跑了一趟南京知府衙门找高拱。
“什么风把邹院卿吹来了。”
高拱见到邹应龙还有些诧异,玩笑道:“你司法院的人可很少来我们知府衙门。”
“找肃卿兄你帮个忙。”
“难得你邹石头还会找人帮忙,请说,愚兄能帮的一定尽力。”
“借小弟一个懂古玩玉器的大师用用。”
高拱啊了一声:“这是做什么?你打算买古玩玉器。”
“只是去宝源行逛逛。”
“宝源行?”高拱眉头一簇:“那地方惹官司了?”
“倒是瞒不住肃卿兄你。”
邹应龙也知道高拱才思敏捷,便不多糊弄点头说道:“是有个官司和宝源行有关。”
“我这衙门里哪有这号能人。”高拱没有多问,推荐道:“不过你要的这种人才宫里多的是,司礼监十二局里稍微上点岁数的内官监哪个不是鉴宝的大师,毕竟几千年来历朝历代的好东西都在宫廷里,经他们的手保管,你去司礼监借吧。”
“行,多谢肃卿兄。”
邹应龙不耽误,拱手就要告辞,身后的高拱此刻开口喊了他一句。
“云卿,愚兄多嘴问一句,宝源行的案子麻烦吗?”
邹应龙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怎么,这家店和肃卿兄有关系?”
“没有没有。”高拱忙道:“不过这家店是王家的产业。”
“哪个王家?”
“原吏部尚书王学夔。”
邹应龙眉头一皱,随即面无表情的说道:“知道了,多谢肃卿兄提醒。”
说完便动身离开,高拱见状无奈摇头。
自己和邹石头说这个干什么,毫无意义。
邹应龙去往司礼监借了一个四十来岁的内官监,两人乔装打扮佯作主仆去往宝源局,这里装潢的十分富丽,门庭广大,进进出出的顾客不在少数,邹应龙二人并不起眼。
内官监陪着邹应龙转了一圈,很快便发现了端倪之处,凑到后者耳边小声说道。
“邹大人,奴婢见到假货了。”
“什么东西?”
“就您左手边那个柜台第二排第三个的玉坠,不像是真的血沁玉。”
“什么叫血沁玉?”
内官监刚想解释,一名伙计已经走了过来:“这位老爷,您这也转半天了,可有相中的物件?”
邹应龙面不改色来到内官监口中的柜台前,一指那玉坠:“爷想看看这个。”
“哎哟,您可真是好眼力。”
伙计忙将这玉坠取出来,嘴里带着话:“这可是顶好的血沁玉,几百年才出一个,戴在身上能驱邪避凶,遇难成祥,您过目。”
就在伙计说话的功夫,又有几名伙计在不动声色间站到了邹应龙四周,不经意间便将邹应龙和其他顾客隔绝开,这里成了一个独立的小天地。
这微妙的变化邹应龙自然察觉到,但他也不多说,只说要看看货,那伙计便将装有这玉坠的锦盒递给邹应龙。
“老爷,玉不过手。”
内官监才刚刚开口提醒,邹应龙已经伸手去接,就在他手指快要触摸到锦盒时,那伙计却已经松开了手。
锦盒还没落地,玉坠已经从中甩了出去,啪的一声落在地上摔的裂开。
“哎哟,大老爷,您、您怎么如此不小心啊。”
伙计急的跺脚:“这、这可怎么办啊。”
几名围在附近的伙计立马凑过来,刚打算将地上已经碎裂的玉坠捡起,却被邹应龙带来的内官监抢先一步抓在手中。
这内官监不多说话,只是将玉坠牢牢攥住,似笑非笑的看向伙计。
“小兄弟,你刚才说这是什么?”
“这可是顶好的血沁玉,我们店里的尖货了。”
“尖货,我看是赝品吧。”内官监一句话,那伙计立马就要变脸,还不等其开口,内官监压低声音言道:“这种事最好莫要声张,是真是假你知我也知,声扬开来,砸的可是你们宝源行的牌子。”
伙计吃不准劲头,告罪一声去请来掌柜,这掌柜四十来岁,来到便冲着邹应龙二人抱拳。
“两位老爷辛苦,听说老爷失手碎了小店的货,还说是赝品?”
“是不是赝品,我这双招子隔着您的柜台就能认出来。”
“嗬,您这口气可是不小,莫不是小店生意红火,抢了尊府上的买卖?”
“我和你们不是同行。”内官监眼皮一抬:“咱家宫里出来,替宫里挑两块好物件赏赐人的,掌柜的还打算坚持说咱家手里这块玉是真的?若是如此,咱家可就要起调门了。”
掌柜的脸色变了,眯着眼盯着这内官监半天,直到后者扯下粘贴的假胡子后这才相信,立马赔上笑脸。
“哎哟,原来是公公当面,失礼失礼,看来真是小店打了眼,误把李鬼做了李逵,您辛苦,替小店甄别出来,小人多谢。”
说罢便取出一银票:“小小心意,您老笑纳。”
邹应龙瞥了一眼,二百两的面额,手笔不小。
内官监不再言语,退步到邹应龙身后,掌柜的这才关注到,知晓肯定是更大的人物,脸上谄媚笑容更甚。
“心意就不收了,但这块玉,老夫要收走。”
邹应龙拿过这块玉:“没问题吧。”
“瞧老爷您这话说的,这种假货我们宝源行当然不会留了,您就是留下来,小人也是当您面碎了它。”
邹应龙冷笑一声转身离开。
他现在心里大概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了。
宝源行里面有假货,这些个假货宝源行出不掉因此用了这种手段。
要是买家懂行懂规矩,拿过来自然能认出真假,那就不会买。
当然,懂行的人也不会当场说出这东西是假货,那无疑是砸了宝源行的招牌,这种断人财路的得罪行为可不是懂行人会干的愚蠢事。
而不懂行的人就会和自己一样伸手去接,宝源行的伙计把物件往地上一碎,那买家浑身是嘴都说不清楚了。
就算他把这假货攥手里去衙门对质,宝源行的人也可以说是买家中途调的包。
这就是个扯皮的事。
不过,就算自己现在知道了宝源行干的勾当又能如何呢?
邹应龙再次头疼起来。
总不能自己亲身经历一次,就推定之前这案子也是如此吧。
那就把法律当儿戏了。
突然间,邹应龙双眼一亮有了主意。
那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