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3章.风流少年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唐小兵第0043章.风流少年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太极宫!

    孔子庙!

    凡是华夏的历史人物,到了最后都会请进庙堂,然后手里捧着一块象牙板,中规中矩地坐在神龛之上,接受天下人的香火供奉。

    孔子作为一个影响了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人物,在唐朝也受到了极高的礼遇。

    如果老先生泉下有知,那么这一场盛大的诗会,他应该是非常开心的!

    “诗会准备入场!”

    小太监大声宣布皇帝的命令后,接下来就有一帮人进入了孔子庙。

    这些人可不是一般人物,都是在历史上留有名号的。

    年龄最大的是章怀太子李贤,他是唐高宗的第六个儿子,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时年二十一岁。

    只见他上下一身白,甚至连幞头也是白的。

    手里拿着一本线装书,是他的伴读,唐初大诗人王勃的诗集。

    不过,此时此刻的王勃却并不在长安,远在,几千里之遥的交趾。

    王勃的父亲,因为受到王勃的牵连,被贬到交趾去当县令了。

    这是后话不提!

    比他小一岁的是后来的唐中宗李显,唐高宗第七个儿子,武则天第三个儿子。此人可是个了不得的历史人物,曾经两度上朝做皇帝,不过最后死于妻女之手。

    接下来进场的,就是后来的唐睿宗李旦,也是两次上朝做皇帝,后来禅位于皇太子李隆基,自称太上皇。

    他们三个人到齐之后,就开始不停的寒暄,看样子兄弟三个已经很久没有在一起玩了。

    原因不是别的,是因为他们共同的母亲武则天有意为之。

    武则天这个时候已经有了做皇帝的打算,因此它下面的几个儿子都不能随随便便地串通在一起,除了这种诗会的集体活动。

    “哎哟,三位皇兄都在呀!”

    一串银铃般的笑闹声,打断了他们三个人。

    回头一看,原来是最小的妹妹,太平公主李令月。

    “六皇兄,七皇兄,八皇兄,三位皇兄怎么来这么早?是不是想个法子一起来对付我呀?”

    看来这个太平公主的确是个伶牙俐齿,完全不亚于他们的母亲武则天。

    “小妹,你不是说还有一位客人吗?”六皇兄李贤问道。

    “我一个人就可以对付你们三个人,根本就不要别人帮忙!”太平公主说道。

    “我猜应该就是上官婉儿,听说你们经常在一起玩?”七皇兄李显问道。

    “七皇兄,我和婉儿的事情你怎么知道的?”

    “你们那点事情,在宫廷内外闹得满城风雨,听说那个上官婉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样样精通倒不至于,但是完全可以和你们比试比试!”

    “小妹,你太不把你这三位皇兄放在眼里了。上一次我们那么帮你,这一回搞诗会,你居然胳膊往外拐,难道良心不痛吗?”八皇兄李旦反问道。

    “唉呀呀,三位皇兄,我怎么敢和你们过不去,到时候你们在母后的面前,随便说我一句坏话,那我岂不是要被贬为庶人?”

    太平公主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们其实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已经看到了高宗皇帝的其他子女的结局。

    前三个都是皇子和宫女所生的,在宫廷的地位自然很低。

    四皇兄李素节,是武则天的死对头萧贵妃生的,这种场合他自然不会参加。

    五皇兄孝敬皇帝李弘,已经先他们而去了。

    因此,平时偶尔和太平公主在一起玩的,就是这三位皇兄了。

    再加上上官婉儿,总共就有五个人,参加今天的诗会比赛。

    “哎呀,真是的,这上官婉儿怎么还没来?”

    太平公主在孔庙转了一圈,烧过香之后等了半天,居然还没等来上官婉儿,觉得有些无聊。

    “小妹,上官婉儿的身世你知道吗?”李贤问道。

    “我当然知道呀,是罪臣上官仪的孙女!”

    太平公主从小也是聪明得很,她在母亲武则天的身旁生活,也是目睹了很多国家大事。

    这一时期的武则天,除了劝农桑之外,接下来就是尊孔了。

    因此,在孔庙举办这种诗会活动,是武则天完全支持的。

    就在这个时候,有太监来报。

    “公主,上官婉儿来了!”

    原来,上官婉儿从早上起床之后,就帮她的母亲郑氏洗了一会儿衣服,然后等到太监上朝,就顺便乘坐他们的马车赶到了孔庙。

    唐高宗和武则天在全国各地建了很多孔庙,现在以这座太极宫内的孔庙档次最高。

    里里外外可以说是金碧辉煌,简直是无与伦比。

    想当年自称丧家之犬的孔子,居然能够享受到如此待遇,恐怕真的是做梦都没想到过的。

    “小女上官婉儿来迟了,请公主和三位……殿下恕罪!”

    在唐朝的时候,称呼这些皇子就用殿下。

    “唉呀,快起来,咱们都是姐妹,干嘛这么客气!”

    太平公主一看有些急了,就连忙去拽上官婉儿的衣袖,谁知上官婉儿今天根本就不给她面子,跪在地上怎么也不肯起来。

    “公主,我……”

    “你怎么了?难道你也梦到他了?”

    太平公主皱了皱眉头,回头看一下,呆呆站在原地的三位皇兄,生怕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秘密被他们听了去,到时候在母亲武则天那里又要告她的状。

    上官婉儿点了点头,说道:“这梦好奇怪,你说你一个人梦到就算了,我居然在昨天也做了这个同样的梦!”

    看来真的是梦里啥都有!

    “先别管他,咱们打败这三个人再说!”

    在太平公主的再三恳求之下,上官婉儿这才肯站起来。

    她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为了给太平公主一个大大的面子。

    不管怎么说,两个人之间的身份和地位是有天壤之别的。

    尤其是在这种主仆尊卑的社会,一定要遵守君臣之道。

    “上官婉儿,听说你的诗文不错!”李贤说道。

    “殿下过奖了,我也只是认得几个字而已!”

    “哈哈哈,没想到上官仪的后代就是上官仪的后代,居然这么知书达理!”

    提谁不好,偏要提自己的爷爷上官仪。

    上官婉儿的心里,顿时一阵隐隐作痛。

    不过,她很快就调试了情绪,脸上还是保持着微笑,不卑不亢。

    “殿下,如果说知书达理,哪里比得上你的伴读王勃?”

    一提到王勃,李贤顿时心情就一下子下跌了好几个台阶。

    首先,唐高宗曾经非常欣赏王勃的诗句。

    尤其是在他十六岁所做的《乾元殿颂》中,表露了自己希望能够为国效力的意思,得到高宗皇帝的高度赏识。

    直呼王勃是大唐的奇才!

    只可惜几个月之后,王勃就因为在交趾渡海的时候落水身亡,成为华夏文坛史上千古的憾事。

    他的作品曾经一掷千金。

    然而最牛的则是《滕王阁序》,里面写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千百年来,被后世的文人所传唱。

    有人为此还编了《渔舟唱晚》的名曲来纪念这位早早去世的大诗人大才子。

    这首曲子听起来,真的是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让每一个听者回味无穷,久久不能自已。

    “殿下手里拿的,可是王勃的诗集?”

    “正是,怎么,难道你有想法?”李贤问道。

    “我担心殿下要作弊!”

    “哈哈哈,果然是个心直口快的女子!你怎么这么肯定我会作弊呢?”

    作为在场中五个比试者年龄最大的人,李贤当然不会和比他小九岁的上官婉儿计较。

    “小女子反正是这么想的,殿下要作弊就作弊吧,也没关系!你把王勃的诗照着念都可以!”

    “上官婉儿,在我皇兄面前不得无礼!”

    说这番话的,正是八皇子李旦。

    按说这三位皇子之中,他的脾气最好,但是为什么偏偏由他发飙呢?

    其中的缘由,不用猜也能听得出来。

    那就是要巴结目前还是皇太子的李贤。

    “皇弟,上官婉儿只是个小孩,不要和她计较!”

    “是,六皇兄!”

    八皇子李旦卑微地拱了一下手,然后摸了摸上官婉儿的头,算是两个人和好了。

    上官婉儿没想到他居然会有这么个动作,就把头微微地偏了一下,可是还是让八皇子李旦得逞了。

    这非常微妙的一个举动,让七皇子李显看在眼里。

    他一下子就对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姑娘产生了好感。

    以至于后来他做皇帝期间收了上官婉儿。

    给的名义是昭仪!

    “皇弟,男女授受不亲,你这样直接摸人家的头,恐怕不符合礼仪吧!你看看孔老夫子他老人家,气得七窍生烟了!”

    七皇子李显做了个俏皮的动作,把大家一下子都给逗乐了。

    “怎么,皇弟,难道你喜欢这个小女子了?”

    “两位,你们是来斗诗的,还是来斗我的?”

    听七皇子李显这么一说,另外两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很快就达成了默契。

    看来,这攻防战线就这样形成了。

    “三位殿下、公主,现在可以开始了吗?”

    守在一旁的小太监也许早都等得急了,就单刀直入地问他们。

    “你这个奴才,真的是不识好歹,想什么开始,就什么时候开始,你只管准备就是了!”

    “诺!”

    太监一听立马就慌了,赶紧退了下去。

    “现在就开始!”太平公主说道。

    “诺!诗会比赛现在开始!”

    太平公主开了金口,小太监显得异常兴奋,就连忙大声宣布。

    “慢慢,听我说两句,小妹!”

    “八皇兄,你这是?”

    八皇子李旦说道:“我们几个人好比是在文坛上打猎。首先得要搞清楚,这奖品是什么?免得我们折腾了半天,要白费力气多不划算呀!”

    看来这是不折不扣的功利主义,把太平公主搞得哭笑不得。

    “八皇兄,你是不是还在为上次的事情耿耿于怀?”太平公主问道。

    原来他们上一次诗会比赛,奖品只是一支烧饼。

    以至于得了比赛冠军的八皇子李旦哭笑不得,干脆连水也没喝,直接把这只饼子给吞进了肚子。

    “你觉得我是记仇的人吗?”李旦说道。

    “八皇兄为人厚道,怎么可能会计较这些呢?”太平公主笑道。

    其实,姐妹俩的斗嘴,后来的历史演变又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她的八皇兄李旦有个儿子李隆基,最后逼得太平公主自杀了,这当然是后话不提。

    “那就好,咱们按老规矩来,六皇兄开始!”八皇子李旦说道。

    “怎么又是我?”

    很显然,六皇子李贤已经对这种论资排辈很不满了。

    要是论才华,他的这三位弟弟妹妹完全不在他之下。

    这一时期,他正在干一件大事,那就是组织人员修订《后汉书》,这项宏大的工程已经接近尾声了。

    除此之外,还有几部著作有待完成。

    所以,他自认为这一阵子在写诗作赋方面有些退步。

    在这比赛场上,让他的弟弟妹妹出点风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这个做大哥的,又是未来的九五至尊,做这点让步算得了什么呢?

    “六皇兄,你不要谦虚了,要不我给你出道题?”七皇子李显说道。

    “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请出题吧!”

    “那就以这个豆蔻少女为题,写一首七言绝句!”

    七皇子李显所说的豆蔻少女,其实就是指的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一听,顿时脸羞得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六皇子李贤一听,双掌猛地一击,说道:“没错,我正有此意!”

    于是,他接下来在一张白色纤纸上写下了如下诗句,算是对上官婉儿的夸赞之词。

    上官婉儿身姿轻,

    眸光如水动人情。

    芳华绽放春风里,

    独步江南舞罗纹。

    谁知,他的两位兄弟听了却不是满意,因为他继续写。

    六皇子无奈,就只好继续写下如下诗句。

    红颜绮丽上官家,婉儿才华耀人眼。

    明眸妙语悠然展,心灵高远胜花间。

    坚韧意志铸辉煌,柔情温暖如春山。

    世间少有天仙子,尽展风华任岁月。

    “嗯,有点你的老友王勃的诗意情怀了!”八皇子李旦赞叹道。

    “皇弟,你就这么容易被感动?”七皇子李显很显然有些不服气,说道。

    “皇兄,我这只是实话实说!”

    “我写得不好,不在状态,要不你们来吧!”

    六皇子李贤昨天忙了一通宵,今天又匆匆忙忙地参加他们的诗会比赛,其实也算得上是连轴转了。

    “皇弟,这要求可是你提的,那你何不接着来一首?”七皇子李显说道。

    红颜佳人上官氏,

    秋水长天眉间疏。

    娇若春花傲世态,

    融于风景她是主。

    轻盈身姿如花舞,

    醉人容颜暗香溢。

    聪慧心灵闪光亮,

    才情绝艳谁能及。

    诗画兰台倚玉树,

    文采风华动芳顾。

    琴音绕耳乐汝心,

    尽得世间美与趣。

    曲折命运难掌握,

    欢笑泪痕一同度。

    但愿红颜不变迁,

    时光静好伴相伴。

    “嗯,不错不错,两位皇兄写得都非常的精彩,我作为小妹妹看到了,真的是非常的嫉妒!”太平公主笑道。

    “小妹,要不为兄也给你来一首?”八皇子李旦说道。

    “那太好了,八皇兄的诗情画意也不错!”

    于是八皇子李旦,拿起毛笔开始秀他的草书来。

    太平公主清丽娴,

    风华绝代在人间。

    温婉谦和藏英气,

    举世无双是佳篇。

    玉骨冰肌犹月明,

    眼含星辰映朝晖。

    才情出众诗豪赞,

    文采风华动乾坤。

    德音传世仁义长,

    家国情怀永流传。

    宽宏大度解纷纠,

    太平盛世人心悦。

    凤冠霞帔照苍穹,

    功勋卓著永铭名。

    愿尘缘岁月静好,

    太平公主万世芳。

    “不错不错,八皇兄写得非常好,本公主就算是孤芳自赏了!”

    太平公主高兴地蹦了起来,又看向上官婉儿,问道:“婉儿,你觉得他们的才情怎么样?”

    上官婉儿一听,连忙答道:“公主,他们的确是文采飞扬,不过我总觉得这诗里少了点什么!”

    “哦,那你觉得少了什么?”

    “少了点油盐酱醋!”

    “哈哈哈,婉儿,我就知道你喜欢开玩笑!”

    两个小姑娘顿时叽叽喳喳地开始打闹起来,全然不知道他们现在还在进行诗会比赛。

    “婉儿,听说你最近做了个怪梦?”六皇子李贤问道。

    上官婉儿一听,顿时面色大变。

    因为这个梦,对她来说的确是有些恐怖。

    就是因为那辆马车,不知道什么原因,居然翻到深沟里去。

    而且,他们所有的人都已经……死了。

    这预示着什么,上官婉儿不敢往下想。

    “殿下,我心里害怕,我不敢说!”

    “别怕别怕,有我们三个在,还有公主在旁边都会保护你的!”

    七皇子李显在一旁暗暗地给上官婉儿打气,不知道是在鼓励上官婉儿,还是已经看上了上官婉儿。

    盛情难却,皇命难违。

    上官婉儿只好在太平公主的添油加醋之下,把他们的这个共同的噩梦描述给了这三位皇子听。

    “两位皇弟,最近王公公好像往散关方向连续发送了几次飞鸽传书!你们知道有这事吗?”六皇子李贤问道。

    “不知!”

    “不知!”

    六皇子李贤有些失望,又问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则回答得非常干脆,“这是奉圣人之命!”

    她这里所讲的圣人,有两重意思,一个是指他们的父亲唐高宗,另外一个则是指他们的共同的母亲武则天。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唐小兵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唐小兵》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唐小兵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小兵》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