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5章.空间盗梦之三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唐小兵第0015章.空间盗梦之三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你真够贱的,下贱的贱!哈哈哈!”

    太平公主看来真的是个刀子嘴,简直是锋利无比。

    不过,太平公主哪里知道,赵塘这叫韬光养晦,低调做人。

    把太平公主给逗得前仰后合。

    “公主,你到太宗的陵前有没有叩头,有没有吃供果?”上官婉儿问道。

    对于小孩子而言,天大的事情都比不上吃饱喝足。

    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两个人之间只相差一岁,他们已经认识很久了。

    至于,有多久大家谁也不知道。

    不过,有一点是众所周知的,那就是他们说话口无遮拦。

    互相打趣挖苦对方,这在两人的交往中也是很常见的。

    太平公主白了一眼道:“我在皇爷爷面前连叩十个响头!”

    朝廷通常有非常严格的礼数,小孩子是不会管这些的。

    “皇爷爷有没有赏赐给你什么?”

    “当然,皇爷爷那里的瓜果很多,很新鲜的,有很多你听都没听说过!”

    虽然关中地区处于帝国的中心,但是周边地区生产的瓜果都会往这里运送。

    “是吗?你倒是说说看?”

    上官婉儿有些嘴馋了!

    “有龙眼!”

    “没听说过!”

    “有荔枝!”

    “更没听说过。”

    当时的龙眼和荔枝,基本上都是从岭南地区运送过来的,由于山高路远,沿途的土匪和猛兽很多,以至于成本非常高。

    不过,这对封建统治阶级来说算不得什么,他们只需要自己享受就行了。

    “你当然都没听说过,你个田舍汉……你农民……不对,你应该叫田舍女,女农民,哈哈。”

    “公主,别这么撒泼好不好?你如此瞧不起我,要不我把你的丑事告诉这些手下,看你以后还怎么在他们面前趾高气扬!”

    看来上官婉儿知道很多太平公主的私事的,如果被捅出去的话那么太平公主就颜面扫地了。

    唐太宗以山为陵,修建了很多建筑物,而且还有军队驻守,大约有一千人左右。

    所以到了节假日,或者是太宗皇帝的忌日。

    王子王孙们都会到这里来,瞻仰这位了不起的先皇帝。

    通常,在太宗皇帝的陵前,子孙是非常尊崇的。

    “你还是想想你自己,我正在我娘亲面前帮你说好话!就你爷爷的死罪,恐怕你要一辈子背下去。”

    看来这应该是姐妹俩之间的话题了,尤其是在太平公主说不过上官婉儿的时候,就会提出来打击上官婉儿。

    一说到爷爷上官仪,上官婉儿眼皮一沉,有些伤心了。

    上官仪早年曾出家为僧,后以进士及第,历任弘文馆直学士、秘书郎、起居郎、秘书少监、太子中舍人。

    他是初唐著名御用文人,常为皇帝起草诏书,并开创“绮错婉媚”的上官体诗风。

    因为得到皇帝的宠幸,本自然也愿意为皇帝分忧。

    后来的一幕幕,想必世人都知道了。

    不过,太平公主的确是口无遮拦,说到她的伤心事了。

    爷爷当初如果不是因为那件事情,也绝对不会被砍头,甚至连父亲也被杀了。

    就是天后娘娘废立的事情,他居然鼓动高宗皇帝废了武则天,褫夺皇后的尊位。

    这个时候的武则天,已经掌握了足够的权力。

    而且,已经给高宗皇帝生了几个皇女皇子。

    太平公主就是最小的女孩子。

    所以,她已经不再像当初那样如履薄冰了,表现的更像是大唐王朝的主人。

    当武则天当着大臣们的面,斥责唐高宗的时候,由于性格非常软弱,唐高宗居然吓得蜷缩到龙椅下面不敢出来。

    最后,在武则天的逼问之下,唐高宗为了躲避祸水,就把矛头指向了上官婉儿的爷爷上官仪。

    这样一来,就闯了大祸。

    上官婉儿是他们一家仅存的独苗,一直到现在还是奴婢身份,没有翻身。

    不过,上官婉儿的母亲也是文人出身,在宫廷劳作之余,教上官婉儿读书识字。

    所以,在她四五岁的时候就开始写诗了。

    名气也就越来越大,甚至传遍了整个皇宫。

    不过,此时此刻的武则天忙于内斗,并没有关注这个可怜的小女孩。

    “好了,公主不说这些了,你怎么到这散关来了?”

    “我也好奇怪,明明在皇爷爷的供桌前吃瓜果,吃得正香,没想到大风一吹,然后又一阵巨雾,我居然骑着一匹快马误打误撞到了这里!”

    “是不是咱们心有灵犀?”上官婉儿笑道。

    “对了,你也知道我到这散关来?宫人告诉你的吗?”

    “我听说了,但是我没当一回事!”

    “真的很奇怪,你问问他们。”

    太平公主指着上官婉儿的手下,还有自己的几个随从。

    随从也是一头雾水,说道:“我们也很奇怪,怎么突然之间走着走着,就下起了一场大雾。然后,稀里糊涂的到了这里。”

    太平公主笑道:“难道,是上天把我们送到这里来?”

    “这是一个结界吧。”上官婉儿笑道。

    所谓的结界,就是和古代阵法有相类似的一种东西。

    不过,更多是从宗教的角度。

    道教也有道教的结界!

    一般来讲,佛教是最喜欢讲结界的。

    佛教徒认为,有一种特殊的力量,通常是指地藏王菩萨之类的厉害角色,把某一类人放置于某个地方。

    在这里是与世隔绝的,就像是一只巨大的沙盘。

    然后,进行观察。

    这样,在这一个与世隔绝的范围内,就是结界了。

    在其他的东方神话中,传说天皇大帝和其他的神仙,喜欢用符咒之类的来划定界限。

    如果擅自闯入,就会受到天打雷轰。

    这种结界,在《西游记》的故事里,也有不少最有趣的结界。

    孙悟空用金箍棒给他的师父唐僧画了一个圈,就能确保平安。

    可怜的唐僧,最终还是没有经得起妖怪的诱惑,走出了结界之外,被妖怪掳进了山洞。

    唐僧肉吃了是可以长生不老的,即使是有结界保护,其实也不顶用。

    谁知,太平公主听了唐僧的结界,却不以为然。

    “画了破圈,又有什么用?妖怪该来的还不是照样来?这唐僧也挺可怜的,九九八十一难之后,居然最后还能够成佛。我的皇爷爷还专门给他修了座个塔,建了个寺,让他安心从事翻译工作。”

    “真的是佩服!”

    “你佩服什么?”太平公主笑着问道。

    “我佩服他取经路之上,先是收了只猴子,接着还有一头猪,还有什么鬼和尚。”

    尽管后来有神话的影响,但是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训练猴子,通常可以做一些杂事。

    “当然,还有一匹快马。你瞧瞧,哪像我们?”

    赵塘这才注意到,他眼前的这几匹马已经疲惫不堪,倒卧在地上,直吐白沫。

    这两个小姑娘真的是把马不当人,还真的是好马遭人骑。

    “这明明是朝廷养的马,是属于最好的马!可是,偏偏在这里马失前蹄,差一点……”

    “你还不如再换一匹马!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又是个结界!”

    “在哪里去换?死马当活马医吧!你有本事,你给我找几匹好马过来?”

    “马多的是!不过,我发觉你上官丫头,最近好像有点喜欢拍我的马屁,是不是看到什么了?”

    “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就好比你问这小哥是哪里人!”

    赵塘在心里暗暗叫苦,两个小姑娘斗嘴的矛头又指向了自己。

    太平公主指了指赵塘,说道:“这个人,有三大罪,就可以治他!”

    “是吗?哪三大罪?”

    赵塘一听,居然有些发毛。

    因为,他毕竟是活灵活现的,在这个清醒梦的境界中,痛感是真实的。

    照他们的说法,这里其实就是一个结界。

    也不知道自己何时能够闯出去!

    “第一大罪状,是见人不跪,站在那里,还以为他是谁?貌似一副清高的样子。像我们一样,多多少少都是一些体面人。”太平公主说道。

    也是她说的是对的。

    如果真回到现实世界,恐怕两条腿是保不住了。

    “第二条罪状,就是举止轻巧。我来时,看到他对你婉儿的举止非常轻巧,哪里像是一个下人该做的?”

    “好,你有些事并不知道!”

    “什么?”

    “是他为婉儿画了一幅画像!”

    “是吗?又怎么样?总之,这个人举止过于轻佻,应该鞭打五十下才行!”

    “来人,给我打!狠狠地打!”

    赵塘吓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苦苦哀求道:“公主,你千万不要这么做,你是误会了,我这个样子,生下来就是这样的!”

    “这个样子?瞧你,脸上一副奸邪之相,一看就是个老淫棍。”

    “不是,我的确是这副模样。我认真的时候,是这个样子。搞笑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我睡着了,也更是这个样子!”

    “谁信你的鬼话?”

    “公主先别急,我想听听你的第三条罪状。然后,再打他不迟!”

    “不修边幅,你看他,哪里像我们穿的抻敨,他一副龌龊样,就像长安城边的叫花子。”

    太平公主的话,勾起了上官婉儿的伤心之事。

    她当年和赵塘一样,还不是落魄得像个叫花子一般。

    太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孙女,以聪明和漂亮而闻名于世。

    而眼前的太平公主,刚好相反。

    难道,一个聪明和善良的人一旦进入结界,在这种封闭环境中,就会立马脾气大变?

    或者说,她在宫里压抑久了,不敢发泄。

    一旦出来之后,就要找个发泄发泄?

    赵塘觉得自己确实倒霉!

    宫廷生活,和大多数人想象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也是在唐朝,有一位皇帝在大年初一给宫女们放假,允许他们夜晚外出看花灯。

    可是,一下子跑出去将近几千名宫女,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有去无回的。

    官方调查最后给了个啼笑皆非的结论,那就是这些宫女淫奔了。

    所谓的淫奔,其实就是私奔!

    “那,公主如何才肯放过他?”

    这个时候,上官婉儿已经对赵唐产生了一些好感。

    当然,这种好感也仅限于对他才华的欣赏。

    太平公主笑道:“要想本公主放过他,倒也不难。”

    “好,快快请讲!”

    “需要他吟诗作画!如果让本公主满意,就放过他!”

    “这个?”

    赵塘先是一惊,不过一下子就释然了。

    《唐诗三百首》他是背了很多的,即使不会写,也能拿出来充数的。

    况且,只需要把这个时代之后的一些唐诗拿出来念一念。

    想必,应该就会逃过挨鞭打了。

    “请公主先来!”赵塘毕恭毕敬礼地说道。

    太平公主这个时候诗兴大发,先来了一句。

    “春风送暖入玉门。”

    赵塘一听,心里就有数。

    这不是自己很熟悉的一句唐诗吗?

    他连忙接口道:“桃李芬芳绕身边。”

    太平公主一听,两眼一瞪,看向赵塘。

    不过,她这瞪眼睛可不是因为心生厌恶。

    而是厌恶的心理,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变。

    于是,她继续说道:“三十功名尘与土。”

    这当然是难不住赵塘的,他很快就搭起来了。

    “八千里路云和月。”

    “八千里路云和月,好诗!”

    太平公主终于大悦,居然热情地鼓掌。

    旁边的那些马屁精们,也热情地鼓掌。

    也不知道是为赵塘鼓掌,还是为公主自己鼓掌。

    总之,这一半的军功章有他的功劳,也有公主的功劳。

    赵塘觉得太平公主虽然有些刁蛮,但是人还是其实很不错的。

    尤其是她的声音听起来很是婉转,像是在唱歌,给人的感觉类似天竺之音。

    不过,这个天竺国的人尽管脏兮兮的,吃饭也直接用手抓,不喜欢用碗筷,但是其音乐却是具有魔性的。

    曾几何时,从天竺国过来长安讨饭的人,喜欢吹一种魔笛。

    这种魔笛,确实是带有魔性。

    天竺人一边使劲吹,一边就会看到眼镜蛇从坛子里钻。

    而那条蛇也奇怪,它会随着迷幻的旋律而舞动。

    当然,这通常是天竺国的人在长安街头摆摊才会这样做的。

    一般的天竺国人,他们不会这样做。

    而且,他们也会很瞧不起这类人。

    因为,这种摆摊设点的人,在他们国家是处于最低的一个级别。

    天竺国人总共分了四个层级。

    “公主,你现在肯原谅他了吗?”上官婉儿问道。

    太平公主想了一想,却盯着赵塘,却久久不语。

    很快,她发现自己的失态。

    因为,她紧盯着赵唐的某个地方不放。

    不由得两颊绯红,道:“本公主可以先饶过他不死,不过……”

    “不过什么?公主,难道,你想把他抢回来,做你的如意郎君?”

    “去,你这个疯丫头,瞧你说的,也想挨打?”

    太平公主此时此刻也只有十一二岁,比上官婉儿小了一岁。

    在唐朝,小女孩子早早地就会许配给夫家了。

    然后,找个合适的时间出阁。

    由于太平公主是金枝玉叶,因此说亲的人,可以说是踏破了门槛。

    但是,唐高宗并没表示什么,而武则天却是横加刁难。

    因为,武则天实在是喜欢这个最小的女儿了。

    她就像稀世珍宝一样,被武则天夫妇俩捧在手心。

    稀世珍宝怎能轻易示人?

    所以,一直到现在,作为一个正常的年龄来讲,太平公主应该会许配人家的。

    然而,这个时候的太平公主还是孑身一人。

    “公主,你如果不这样想,也没啥。但是,他倒是可以给你提供些乐子。”上官婉儿说道。

    赵塘一听,这个上官婉儿到底是损我,还是夸我呢?

    给她找乐子?

    难道,我赵某人如此可爱?

    像一只阿猫阿狗一样,被人牵来牵去,使唤来使唤去?

    赵唐还没有往下想,只听上官婉儿道:“此人是我这次带着朝廷的旨意,来任命他做乐正的,是最低品阶从九品下的乐正。”

    太平公主一听,不以为然道:“就他?做乐正,还是九品官?”

    “是,怎么?公主殿下是不是觉得这官给封得太小了?”

    太平公主鄙夷道:“这倒不是,这从九品下的乐正,我听说每年好歹还有五十二担粮食,还有每个月一个半贯钱的官俸,你觉得他配吗?”

    赵塘一听,心里很是不好受。

    五十二担粮,其实就是五千两百斤。

    每年发一次,至于每个月的官俸,这也是唐代的最低官阶。

    像他级别的官员,一个月就是一个半贯钱,也就是一千五百文钱了。

    一千五百个铜板,每天大概能够用掉的是三十个铜板。

    对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人来,说是足够了。

    但是,如果是有家室的人,那恐怕也是远远不够的。

    当然,如果再加上那五十二担粮食,就没什么话好说了。

    他有些怀疑,自己的干老子其实还是藏了一点私心的。

    因为,这五十二担粮食好歹也能充实他的府库。

    刚才在后花园,就看到一堆堆的粮仓。

    这些粮仓,想必是他的官俸。

    唐朝时期,官员发工资,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发的粮食。

    所以,封建政府历来是非常重视农业,把农业当成根本。

    如果没有农民交租,那么整个封建国家就没办法运作。

    “我最近有点心事!”

    太平公主说到这里,脸上有些黯然。

    “你倾国倾城的小公主,居然还有心思?到时候,你不怕你身边的人,都被你的娘亲折磨死吗?”

    “我说的是真话,你别嘴贫了!”

    “什么话?难道,最近又有人给你找如意郎君了?”

    “确实不是,我不感兴趣。最近很烦,因为我娘亲的生日快到了。我想给她送一幅画。”

    “送一幅画?这还不简单?那么多宫廷画师,谁都可以帮你的。况且,他们吃穿住用,都是大唐官府负责的,你还怕什么?还担心什么?”

    “倒不是这个原因。找个普普通通的画师,画个丹青是可以的。但是,我的娘亲为了考验我的孝心,给我出了一个难题!”

    “什么难题?难道做娘亲的,还这样对待自己的女儿不成?”

    “你先不要说,听我说完!”

    “那好,愿公主明示!”

    “她想画一幅自己的生肖画。”

    “也挺好的,生肖画,宫廷画是不是就行了?”

    “一般的生肖画倒没什么,但是我娘亲的生肖画,恐怕一般的画师没办法应付的。”

    “什么意思?”

    “画中人要会动!”

    “如果说画中人要会动,确实是有点难!”

    “画中人会动?”

    赵塘一听,心里有了底。

    这个小姑娘所说的画中人会动,其实就像传统文化中的刺绣一样。

    比如说湘绣。

    湘绣从不同侧面看,画面是不一样的。

    而且,湘绣中的花鸟鱼虫,还有人物形象,从不同的角度,就呈现不同的画面。

    其实,这是光线折射所造成的。

    这对赵塘来说,算不得什么。

    只听到太平公主一边鄙夷地看着赵塘,一边叹着气,说道:“如果你能够为本公主解决这个大难题,我倒是可以不打你。”

    赵塘一听,道:“公主说话可算话?”

    “当然,并且你这个乐正之职,可以继续保留。还可以为我的娘亲提建议,让你进大唐的宫廷画院去做一个最低品阶的画师。”

    “做画师?最低品阶的?”

    “还是从九品下,没了。”

    从九品下起步,每年又多了将五十二担粮食。

    而且,所得的铜板差不多每个月可以得三贯钱。

    这三贯钱,就是三千文。

    每个月可以花这么多钱。

    想来,他赵塘把这钱用来在长安城里花天酒地。

    真个实现一日看尽长安花。

    简直是太简单不过的事情!

    想到这里,赵塘道:“谢过公主,不过公主是现在要吗?”

    “我现在倒不要,但是必须赶在天后娘娘十二月过生日之前,送到长安城里。”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倒是可以尝试。不过,我从来没有见过天后娘娘的宝像。就怕到时候画错了,画得不好,天后娘娘怪罪下来,那岂不是罪过一件。”

    “如果是这样的话,倒也是有些道理的。”太平公主想了想,又道,“你看这样行不行?我这里有一套画册,是宫廷画师画的。不过,我的娘亲不满意,但有些画册本公主认为画得还可以。毕竟把我娘亲的形象给画出来了。你在此基础上,可以再美化美化。”

    既然没有办法见到天后娘娘武则天本人,如果从画册上管窥以知全豹……

    不对,这个说法不对。

    如果,从画册中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这其实也没什么难的。

    于是,赵塘就愉快地接下了任务。

    “公主,你看看他刚刚画的我怎么样?”

    上官婉儿微微一笑,把赵勇刚刚完成的水墨肖像画摆在桌面之上。

    这时的水墨已经完全干了,不过在灯光的照映之下,还散发出一股淡淡的幽香。

    太平公主仔细地端看了一番,不由得赞道:“真像。其实,光像倒没什么,最主要的是把咱们的上官姐姐画得更漂亮了。”

    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的确是唐代的一对最牛的姐妹花。

    难怪,后来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就最喜欢他们。

    上官婉儿称为巾帼宰相,太平公主都是另外一个武则天。

    只不过,后来运气没有她的母亲那么好。

    以至于野心膨胀,最后被侄儿子李隆基勒令就地自杀了。

    “上官姐姐,我还带了一本书!”

    “什么书?”

    “,你能不能给我讲讲这几句?”

    说完,太平公主就把《尚书》里面的一句经典读了读。

    “罔游于逸,罔淫于乐。”

    上官婉儿笑道:“我是这样理解的,不知道对不对。这两句大意是:不可游荡于安逸,不可过分地享乐,人活着总要有所事事,生活才有意义,生命才有价值。就人的身心健康来说,有工作,有休息,又有娱乐,才能充实而又健康。而过分地沉溺于安乐,生活没有意义,生命毫无价值,同时也会影响到身心的健康。这两句可用于告诫人不可过分沉溺于安乐。”

    “好像是那么一回事。不过,太子太师好像不是这么说的。”

    “太子师爷?就是那些老古董老顽固?”

    “是,他们的确是老顽固死不开窍的那种,别理他们了,我们不用跟他们玩,我们只管跟我们玩得开心就行了!”

    “真开心。”

    在桌面上,侍从又摆上了两杯清茶,上官儿吟道:“春风送暖入屠苏,绿意融融引芳玉。”

    太平公主微笑着回应道:“秋水共长天一色,月华如燕洒人间。”

    赵塘一听,心里不由得一惊。

    原来这么漂亮的诗句,居然真的是出自只有十二三岁的黄毛丫头嘴中,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

    不过,他想一想,也觉得并不奇怪。

    因为,在唐朝,印刷术还没有大量普及。

    那个时候能够读书的人,要么是身份显贵,要么是有其他特殊原因。

    而作为唐朝地位最高的小女孩,自然就有机会读书了。

    另外,需要提一句的是,唐朝的人考取了功名,也不一定能马上就当官。

    他们还必须要在长安滞留一阵子,短则一年,多则五到七年,这在当时叫称之为候选。

    他们在此期间无事可做,虽然有了功名,但是还没有正式分配官职。

    最喜欢干的就是当教师爷,尤其是当达官贵人的教师爷。

    如果有谁当了太子这些皇亲国戚的太师爷,那就是更不得了的事情了。

    接下来,他们又继续交流这些优雅的文字,品味这美丽的意境。

    以及彼此之间心灵的碰撞,能够让旁人感受到无穷无尽的艺术之美。

    他们也谈论起历代文人名片等等,居然忘却了时间和身份的差距。

    “公主,有一句诗,我希望能够展露婉儿的心机。”

    太平公主笑了笑,说道:“请讲。”

    “逐仙赏,展幽情,逾昆阆,迈蓬瀛。游鲁馆,陟秦台。污山壁,愧琼瑰。檀栾竹影,飙风日松声。不烦歌吹,自足娱情。”

    “好诗,可惜本公主对不上来。因为,本公主想上更衣室了!”

    “更衣室?难道公主吃了啥不干净的东西?”

    “呸,瞧你说的,一定要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才要上更衣室吗?你这么说,小心我也用鞭子打你。”

    “这倒不用。”

    就这样,他们两个人你来我往地讨论《尚书》等经典,看上去很是情投意合。

    赵塘看在眼里,也明白了一些事情。

    因为,在很多野史之中,曾经传说他们两个人不仅仅是情敌,还是政敌。

    当然,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也是非常常见的。

    通常出于某种目的,就能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也能说成黑的。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两个最倒霉的帅哥。

    分别是宋代的陈世美和潘仁美!

    这二美,美就美在他们在其人生的道路之上,美美地干了一番事业。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陈世美被别人说成是舍妻抛子,娶宋仁宗的女儿为妻,当了驸马爷。

    结果,被包拯大人给铡了脑袋。

    这其实是陈世美家乡的那些文人,为了贬低陈世美而故意写的一本戏折子。

    这个戏折子流传至今,反而成了铡美案的主要情节。

    至于,潘仁美,也就更离谱了。

    他本名叫潘美,是北宋大将。

    当时在岭南,有一个独立的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叫南汉。

    宋太祖赵匡胤通过不太光彩的方式建立宋朝之后,就有了进一步统一全国的心思。

    潘美大将就主动带兵征讨,南汉被消灭。

    然后,他的子孙后代又留在了韶关。

    于是乎,又有一批南汉的遗老遗少开始写折子,诋毁潘美大将。

    潘美加上了一个仁字,说他潘仁美和杨家将的关系搞不好,彼此之间互相拆台。

    当然在细折子里面,潘仁美是负面的,杨家都是正面的。

    当然,这是赵塘的理解。

    两个人说来说去,又回到丹青艺术的探讨上来。

    太平公主说道:“你的画,想必应该画了很久?”

    上官婉儿摇了摇头,说道:“才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他就帮我画好了。”

    “这么快?我也想要!”

    小姑娘的好奇心,是免不了的。

    “既然如此,还不赶快听令!”上官婉儿呵斥道。

    赵塘一听,仿佛看到了一年之后的武则天才人的样子。

    上官婉儿仅仅是过了一年多,就被武则天封为才人。

    而且,专门用来写圣旨传达命令的才人。

    看来,上官婉儿是很适合这个工作的。

    “赵某不才。不过,我愿意为公主效劳,肝脑涂地!”

    “你个田舍汉,我不需要本公主不需要你肝脑涂地。不过,你肝脑涂地浪费了,倒是可以用来画画的。”

    赵塘一听,道:“当然,如果公主需要的话,我愿意!”

    “不错,这样,你也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手法,给我画一副等身相。”

    “是。”

    于是,赵塘又为太平公主设计了几个非常经典的动作。

    不过,他并不敢使用敦煌壁画飞天的样子让太平公主模仿。

    倒是让太平公主摆了个最舒适自在的动作,那就是盘腿坐在赵唐面前。

    然后,手上做了个拿捏的动作。

    一只手拿着一只瓶子,另外一只手则手心向上,指尖微微合拢。

    看上去,就像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一样。

    在唐朝,佛教达到了顶峰。

    关于佛教的艺术,也有一个顶峰。

    太平公主因为这个动作,确实是和人们日常所想象的观世音菩萨是一致的。

    等太平公主摆好姿势之后,赵唐很快就帮她勾勒出一幅坐像。

    画好之后,赵唐心里不由得暗暗夸赞,这简直是天衣无缝。

    太平公主一看自己画像已经画好,就连忙开心地站起身来。

    “画得真妙,这不就是我的母亲?”

    “公主,当然是,您很像您的母亲。因为,您是她的亲生女儿。”

    “不是,我是说我这样子,很像洛阳郊外龙门石窟的大卢舍那像!”

    “你说是那里吗?”

    确实是很像,大卢舍那像是龙门石窟最大的坐像。

    那些工匠就是仿照武则天的样子雕刻的。

    当然,这里面有拍马屁的成分。

    但是,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当时人们对这位天后娘娘的喜爱和认可。

    “这画你们好好保存起来!”

    随从一听,点头称诺。

    “这样,姐姐,你这幅画我也帮你收起来,我要带回去好好装裱!然后,献给我的母后看看,让她知道这世间居然有如此美妙的画作。”

    “不可,公主。您本人的画作可以这么做,但是我就不行了。我上官婉儿是罪人之后,一直到现在都还没脱罪!”

    “好,姐姐,时间都过去这么久了,这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我的母亲,她现在人很忙,一天到晚要处理很多朝政公务,我这做女儿的不太喜欢这些,虽一直想帮她,可惜有心无力。你如果有此等心事,你倒是可以帮我母亲的。”

    “是吗?我就怕我的能力也不够!”

    “能力不够?为了你的家族脱罪,难道你还怕吗?”

    “这我倒是想,但是恐怕真的能力不够!”

    “要什么能力?我母亲每天要处理大量公文,她要做的就是修改和批改公文。我有一次到宫内去看了一下,她的公文有这么厚厚的一沓。每天都要看十几万字的奏折,真的是累得够呛。她的年龄本来不大,现在看起来确实老了很多!”

    上官婉儿低头沉默,没有答话。

    而赵塘却多少了解一些,历史上确实有位皇帝,因为公文看得太多被累死的。

    这位皇帝就是秦始皇!

    据说,秦始皇每天要看五十万字的公文。

    再加上当时并没有纸张,只有厚厚的竹简,他最后被就累死了,也只是五十出头,真的是可惜。

    尽管后世的一些皇帝也是差不多这样的年龄去世的,但是原因却并不一样。

    比如太宗皇帝,就是误食了方士的丹药,结果过早离开人世。

    “如果你愿意,只要你肯点头,我到时候就会在我母亲面前替你美言几句。”

    两人把画收起来之后,又继续聊了一阵子家常。

    不过,都是一些日常生活的话,旁人也不敢多听。

    因为听了怕招来祸端,赵塘自然也不例外。

    从这两个小姑娘如此亲密的样子,赵塘了解到正史之中所记载的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很不正常的。

    因为他们两个其实是非常要好,怎么可能是情敌和政治对手?

    尽管在这清醒梦境之中,他没办法和张小斐沟通。

    但是张小斐的话却时刻提醒自己,只可惜自己神识还没到一定地步,没办法把自己的想法让张小斐知道。

    这时,张小斐就提醒他。

    “你千万要小心,我觉得他们两个人有些不太对劲。”

    在张小斐的再三提醒之下,赵塘这才开始稍微的提高了一些警惕。

    “另外,还要告诉你。他们如果要到将军府上去,你千万不要答应。我知道,你虽然说不出话,但是很想问为什么。你反正记住我的话就行了,千万不要答应!如果最后实在是扛不过去,必须要把这起案件弄清楚,查处清楚之后才答应。”

    张小斐所说的查处清楚,就是这一车人全部死亡的原因要调查清楚。

    可是要想调查清楚,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赵塘知道,这恐怕应该是阿爷的意思了。

    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两个,在自己的面前继续嬉戏打闹,两小无猜的样子,看上去真的是很天真。

    接下来,他们说的一些俗语,赵塘却听不太懂。

    因为,唐朝有很多俗语,跟后世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赵塘大跌眼镜,也是他做梦都没想到的。

    只见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跳着闹着,突然刮来了一阵怪风,进而起了一阵风沙,他们被迫低下头去。

    等那阵怪风一过,又猛地抬起头来。

    赵塘看到的一幕,把他吓得肝胆俱裂。

    因为,此时此刻的上官婉儿已经面目全非。

    只见她头发蓬乱,眼珠突出,鲜血沾满了衣襟。

    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刚死的鬼魂,而且还是枉死的。

    一股强大的怨念,直逼向赵塘的头顶。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唐小兵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唐小兵》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唐小兵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小兵》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