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创乐山城邦共议平蜀策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书籍1339182第九章:创乐山城邦共议平蜀策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第九章:创乐山城邦共议平蜀策

    刘惠恕

    且说自犍为之战获胜、黄义明带领军队以及从犍为城征集的工匠队伍,与计子善、吴免冠杨复盆重返乐山城后,诸事进展顺利。黄义明先是委托吴免冠与杨复盆全权负责重修凌云古寺与乐山大佛事宜。因人力不足,黄义明又派人赴峨眉县、井研县、夹江县、沐川县以及峨边彝族与马边彝族居区征集劳工,所征集的劳工,全归吴免冠、杨复盆二人指挥。劳工人力已足,黄义明又与诸葛达协商,认为道家有言“三教同根”,中华自古三教同尊,现既已大兴土木,独修凌云古寺与乐山大佛似乎不妥,便又令吴免冠与杨复盆在乐山城痒序边重修因八大王张献忠入川时捣毁的文庙,供孔夫子像,以便读书人祭拜。又令吴、杨二人派工于凌云寺后悬崖边开凿“注易洞”,供奉道家始祖老子像,以便道教信徒祭拜。

    上述工作安排有序后,黄义明又召集诸葛达、迟浩田、韩百知、计子善四人协商道:前已派使赴犍为县、峨眉县、井研县、夹江县、沐川县五县及峨边彝族与马边彝族两地通报乐山城立城情况,各县回复皆愿意出力修建本县城墙,并希望乐山城早派出农官,指导稻、桑农事,早派驻城尉,助守城池。现当拟定需派人选,并应及时召开合邦大会,宣布乐山城与周边五县、二边行政合一。五人协商结果是:原则以原乐山城五军副将,各带兵五百出任新收五县的城尉;五县的城长,则由迟浩田自五军中挑出知农事、有办事能力的人充任。至于犍为县城长、城尉在犍为之战后已委派,扶正即可。而峨边彝族与马边彝族两地政事城务,可由族长自行处理,乐山城仅派出农官前往指导农业生产即可。

    此外,决定乐山城既已联合所属五县、两边之地结为城邦,以后全称即“乐山城邦”,邦主由黄义明担任,副邦主由原乐山城的三位正副城长诸葛达、迟浩田、韩百知以及城尉计子善来担任,具体仍各负原责。此外,黄文明见吴免冠、杨复盆承担复修凌云古寺与乐山大佛重任颇尽职责,便提议吴免冠亦担任乐山城邦的副邦长,给薪由原定的三级月俸344两,提升至二级511两银子,与黄义明等同级;杨复盆给薪则由原定的四级月俸278两,提升至三级月俸344两,并待复修凌云古寺、乐山大佛工程完后,另委城长职。当黄义明将此决定告知吴免冠、杨复盆后,二人见“乐山城邦”成立,不但未因降将身份受到歧视,反而提升了职级,心中十分高兴,督修凌云古寺与乐山大佛的工作更为卖力了。

    上述诸事处理已毕,黄义明便择吉日召开“乐山城邦”成立大会,除宣布邦主、副邦主人选外,又宣布所属五县城的城长、城尉任命情况如下:

    犍为县:城长向厚德,负责城务兼指导县城所属百姓种稻禾植桑麻事宜。城尉余昌林,由乐山城邦拨兵五百,助守城垣,兼负责该县治安细事。

    峨眉县:城长鲁同明,负责城务兼指导县城所属百姓种稻禾植桑麻事宜。城尉韦坚强,由乐山城邦拨兵五百,助守城垣,兼负责该县治安细事。

    井研县:城长佘昌盛,负责城务兼指导县城所属百姓种稻禾植桑麻事宜。城尉马森木,由乐山城邦拨兵五百,助守城垣,兼负责该县治安细事。

    夹江县:城长苗人杰,负责城务兼指导县城所属百姓种稻禾植桑麻事宜。城尉凤光瑛,由乐山城邦拨兵五百,助守城垣,兼负责该县治安细事。

    沐川县:城长花放雷,负责城务兼指导县城所属百姓种稻禾植桑麻事宜。城尉方秀珍,由乐山城邦拨兵五百,助守城垣,兼负责该县治安细事。

    至于峨边彝族属地与马边彝族属地,分别由各自族长马书军与蓝奇才负责,不再另行委派城长与城尉。农桑细事分别由犍为城长向厚德及峨眉城长鲁同明兼带指导。

    当黄义民在宣布完乐山城邦新归属五县的城长与城尉任命后,又宣布新建五军及五军将领的任命情况。具体为:每军扩编人数至五千人,五军将领名单如下:

    第一军:主将俞伯海,副将任克直;

    第二军:主将袁家依,副将柳树勋;

    第三军:主将丰向南,副将鲍好古;

    第四军(女军):主将史洁梅,副将唐碧瑛;

    第五军(女军):主将何秀芳,副将吕娟娟。

    黄义明宣布此决定的背景是:经犍为之战及乐山城邦组建,黄义明原统乐山城五军五千人中,副将均已抽调到各县担任城尉,并各自带走五百兵丁,现全军仅剩下了二千五百人。但此时因乐山城邦的组建,名声大扬,四野流民纷纷来附,已是人多粮足,仅乐山一城,便聚集住家十余万户,人口五十余万。而环视当时全蜀地,经八大王屠蜀及清兵入川之战的兵祸,尚是举目荒野,战乱后的幸存人口,皆躲于四野山岭中。因此黄义明与各副邦长协商后,决定在邦域青壮年中增兵,将每军人数扩编至五千人,并挑选出十位武功较好的青年人担任各军将领。这样黄义明手中可用之兵便增至五军、二万五千人了,这支军队实为日后黄义明统一全川,奠定了基础。

    “乐山城邦”成立大会之后,黄义明又召集与五位副邦主诸葛格、迟浩云、韩百知、计子善、吴免冠共商城邦日后发展计划。

    诸葛达道:蜀地古有“天府之国”的说法,但经八大王张献忠屠蜀及清兵入川战祸,可以说是举目荒野,人口雕零,但这也是我乐山邦重振古蜀地一统大业的最好时机。古来由中原进入四川的道路有两条,一是陆路,由汉中南下取剑门关,自剑阁入蜀,此是当年魏将邓艾入川灭蜀之路,旧称古蜀道,亦即李太白行吟《蜀道难》之路。另一条是水路,即由长江入巫峡,占巫山,控川江口地区,顺长江占重庆,由水道再下,入岷江,北上取乐山、眉山、成都,控制全川。如果邦主能分兵顺水路东取重庆、占巫山,控制三峡入川的江口水路;另派军由陆路北取成都,上剑阁,控制自剑门关入川的内地陆上通道,则四川全境可定。若四川全境可定,则招抚流民,繁延人口,恢复古蜀国荣光,届时将兵出川与清室重争天下,未尝不可。

    黄义明道:诸葛邦主此计虽妙,如能实现,尚需两个两条件:一是有能战之将,二是有能驰之马。如无骑兵,又如何能取全川之地,北上中原?目前我邦五军虽设,但苦无战马。此外所选十位将领武功低微,难当统兵重责。如欲得战马,则必须先东取重庆,由水路出中原买马。只是所述两事,不知何事该当先?

    计子善道:邦主武功卓绝,何不先将岳武垂世武功授之十将,后践重庆之行?

    黄义明道:此语甚善。吾尝闻家师李晋王言蜀地有彭祖山,上有彭祖洞,系古先贤练功之所。我想先带十将赴彭祖山一行以传授武功,所余军队尚烦诸葛邦主与计邦主代掌,切勿出差错,我出行月余必归,出行期间,如遇大事,烦诸葛邦主召集迟邦主、韩邦主、计邦主、吴邦主共商。

    诸葛邦格、迟浩云、韩百知、计子善、吴免冠五人齐道:黄邦主但请放心出行,邦主出行期间,吾等一定尽心尽力,决不让邦中出事。黄义明道了一声好,乐山城邦成立后的第一次邦务会议便告结束。而此次邦务会议,实为日后黄义明扫平四川全地,奠定了策略基础。

    2023年8月20日校审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书籍1339182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书籍1339182》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书籍1339182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书籍1339182》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