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吴王金票和武士的价值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不革命第一三六章 吴王金票和武士的价值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朱简烜把临时的吴国朝廷搭建起来,然后就立刻开始给他们安排工作:

    “储备司与科学司共同负责,筹备吴王国储备金行,负责发行吴王金票事宜。

    “科学司开发防伪技术,设计足够挺括、足够牢固、难以伪造的票纸。

    “储备司建设专门的印票厂,按照吾的命令印制吴王金票。

    “储备金行负责金银和金票的兑换和实际发行。

    “所有人全部牢记,吴王金票不是以往的宝钞,而是吴国金行的存金票据。

    “与大明民间钱庄的银票一样,只是只有几种固定的面额,同时也不不记名且可以自由流通。

    “允许百姓随时金银铜钱兑换成金票,也随时可以将金票兑换成黄金。

    “但只能换成黄金,因为黄金更加宝贵,且吴国黄金储备更多,我们没有足够的白银兑换。

    “为了方便核算和管理,直接对应一克黄金发行一金票。

    “面额直接写一克,且只有这一种面额。

    “但是一克黄金的价值较高,只适合作为商业贸易货币,不适合百姓日常使用。

    “所以额外设计银票、铜票作为辅币。

    “银票和铜票只作为辅币,不直接对应银和铜的重量及价值,而是单纯的锚定金票的价值。

    “他们不能兑换白银和铜钱,但是可以先换成金票,再用金票去兑换黄金。

    “强制规定,一百铜票兑换一银票,一百银票兑换一金票。

    “银票、铜票面额均用1、5、10、50四种。

    “一克黄金作为日常交易数额较大,但是作为存钱的方式却已经颇为合适了。

    “只要攒够一金票的银票、铜票,就能去换成黄金了。

    “在此基础上,吴王金票遵循三个原则。

    “第一,锁定发行上限。

    “以吴国黄金储备重量,确定累计发行金票的总上限。

    “即吾的金库里面有一两金子,最多就只能印发对应一两金子的金票。

    “确保所有金票都能换成金子,与民间钱庄的银票相同。

    “以吴国本年生产的重要资源的价值上限,确定当年的发行的金票上限。

    “我们今年生产了价值一百两金子的钢铁煤炭粮食,那我们今年就最多发行一百两金子的金票。

    “确保当年发行的新金票,都能买到相应价值的硬通货。

    “当然,这两个数额都只是上限,我们不能真的按照上限来发行。

    “要考虑商品对外出口的情况,考虑资源消耗并减少的情况,考虑经年累月的金票积累。

    “要考虑大量的金银实际上都存在钱庄里面,实际交易的时候仅有存单而已。

    “市场流通实际需要的金票数量,会少于实际上存在的金银财富。

    “科学司要配合储备司,做好这个方面的统计核算工作,务必追求金票数额精准正确。

    “科学司招募博士,成立专门的课题组,研究相关统计和管控方法。

    “第二,朝廷将金票视为黄金。

    “吴王发出去的金票,只要收纳的时候查验确认为真,就可以用来缴纳任何税收,可以用来购买任何货物。

    “吴国范围内,任何官方和民间的商行,都不得拒绝收用吴王金票。

    “并按照开始发行的年限,逐步加强拒收处罚。

    “即开始发行的前三年,暂时不做任何惩处,三年后开始逐步实际处罚,从罚款一定数额直到关店。

    “朝廷机构自发行日起,都不得拒绝且要优先收用金票,鼓励百姓将金银换成金票。

    “第三,吴国的民间钱庄必须提供保证金。

    “必须将注册金数额的三分之一,直接存进吴王金行作为保证金,才能正式开业经营。

    “经营过程中,也必须将客户储存金银的三分之一,存到吴王金行的金库。

    “这些黄金作为钱庄失信时吴国朝廷偿还储户的底线。”

    朱简烜的命令一口气说完,但是现场的气氛就有点奇怪。

    短暂的安静之后,出现了轻微杂乱的噪音,官员们压低了声音惊疑感叹和讨论了起来。

    朱简烜说这个金票和民间银票一样,但与民间的银票还是有本质差异。

    民间钱庄若是失信,拿着银票的商人还能去朝廷控告,要求钱庄用它剩余的资产来赔付。

    但是吴国朝廷朝廷发行的金票,要是到了无法兑换和赔付的时候,拿着金票的商人能把自己大王怎么样?

    大明人天然的不信任朝廷发行的纸币……

    因为朝廷纸币这种东西,在大明以往的声誉很不好,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以前发钞的朝廷信誉很差,发钞的过程缺乏科学的管控,导致宝钞贬值速度过快。

    再加上中后期白银持续流入,相对宝钞而言更加保值,百姓和商人都更加乐意使用和储存白银。

    二是以前的纸钞容易伪造,朝廷发行纸钞的数额还勉强有数,地方上各色人等伪造的就没有数了。

    以至于到了正统时期,民间就基本没有流通性了,崇祯彻底废除了纸钞,直接用越来越多的金银交易。

    但是商业市场对纸币的需求是存在的,所以大明民间钱庄的各种银票倒是越来越多了。

    银票也是承诺兑付的存单,但很多小面额的银票就当纸币在用。

    现在朱简烜要搞金票,虽然现在说的很严肃,要直接对应黄金数额来发行,看上去跟民间钱庄一样。

    但是当年太祖高皇帝陛下也很严肃,但是一旦皇帝打仗上头的时候,特别着急用钱的时候,还是管不住手想要超发啊。

    而且很多官员很不理解,自己家大王又不是没钱,为什么还要搞纸币呢?

    朱简烜倒是知道,现在的大明朝,跟洪武时期不同了。

    现在大明朝的黄金白银储备足够多,金融产业也已经相对成熟了很多。

    关键是数学和市场方面的经验更充足了。

    朝廷的行政效率其实更高了。

    其实现在可以搞了,也已经到了必须搞的时候了。

    直接用金银交易对商业的限制太大了。

    让民间钱庄各自发行银票,不但让流通货币无法统一,关键是会影响朝廷的权力。

    民间钱庄的银票不能互相兑换的时候还好,等到他们的银票可以互相兑换的时候,可能已经成立钱庄联合组织了。

    他们会自动获得类似于中央银行的权力,就像历史上的美国联邦储备局一样。

    朱简烜当然不能把这种权力让出去。

    朱简烜意识到的问题,现场的官员们也能考虑得到一部分。

    他们倒是没想到中央银行的概念。

    但是大王现在已经就国,吴国要脱离军事管制状态,设立朝廷和县衙等民事机构。

    未来肯定要开始招纳民间移民,民间的商人也会随之而来。

    肯定有民间钱庄想要来做这个生意。

    现在吴国朝廷提前出面做这个产业,相当于把金银票和汇兑业务抓到朝廷手里。

    吴国朝廷的官员当然不会拒绝这种事情。

    就算是未来大王要超发,要失信于民间,也不影响现在大家掌握权力。

    而且大王把发钞这种事情交给朝廷部门来做,也是展现了大王将所有的官员视为自己人的态度。

    否则大王自己单独私下里成立个吴王金行去做,王国官员也没有办法阻挠。

    所以朱简烜下令之后,经过了短暂的考虑和低声议论后,秘书府和相关部门的人员都站出来应下了:

    “臣等遵命。”

    朱简烜对此还算是满意,继续安排另外一件事情:

    “曹振东,你带领一支火轮船队,护送费淳费先生回一趟本土。

    “先去应天府,向父皇陛下报平安,告诉父皇我到澳洲王都,住进王宫了。

    “同时向父皇说明,我准备联合闽国公,在日本招募雇底层武士浪人当雇佣兵。

    “准备对非洲、阿曼、奥斯曼等地的探索和征服行动。

    “询问父皇是否允许,有没有特别的指示,需要吴国与朝廷如何配合。

    “若是父皇没有禁止我的提议,那得到父皇的许可和指示后,去泉州找闽国公帮忙。

    “让闽国公协助吴国,招募能出海作战的日本武士。

    “每招到一个合格的武士,就给闽国公一枚银元的招募费用。

    “至于给武士本人的待遇的话,暂时只有管吃管住,立功之后有俸禄。”

    曹振东在吴国军中的资历极老,现在已经是澳洲中卫的指挥同知了。

    其实最重要的是,朱简烜对这个人有印象,这一步就比其他所有将领都突出了。

    朱简烜安排事情的时候,想不起来谁是谁的时候,下意识的就点了他的名字。

    这样就能让曹振东直接得到超出本身职务的实际权力。

    曹振东和费淳都不敢怠慢,立刻站出来躬身接下了命令:

    “臣等遵旨。”

    不过在接旨之后,曹振东和费淳都有疑问。

    费淳忍不住先开口说:

    “大王……据臣所知,日本武士属于最低级的勋贵,大多都有基本的学识。

    “我们招募这样的武士,完全不发任何俸禄?这恐怕很难招到人吧?”

    朱简烜随口解释说:

    “据说日本也发了旱灾,现在很多日本人有个活命的出路就不错了,还想要什么俸禄?

    “武士追求的是身份,愿意来为吾作战的,以后都算是大明吴王的武士。

    “而且立功之后会有俸禄的,只是现在没有。”

    费淳立刻明白了:

    “臣明白了。”

    朱简烜说完看向曹振东。

    曹振东有些忐忑不定说:

    “大王,我们为什么要招募日本人?咱们大明有的是能出力气的人啊。”

    朱简烜继续解释说:

    “日本的穷武士发疯起来都是不要命的。

    “我们现在放任不管的话,他们肯定又会变成倭寇,影响大明本土沿海的安全。

    “接下来我们正好可能要稍微打点硬仗,招募这些穷武士浪人可以消除本土的安全隐患。

    “所以让大明军人当军官,指挥他们出去打这些硬仗,正好一举两得。”

    曹振东倒是明白了,不是大明百姓不能用,而是要消耗掉这些日本人:

    “臣明白了。”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不革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不革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不革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不革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