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收人心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贼天子第四百九十八章 收人心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今的江东,距离一个国家,只差改名了。

    不过,这个“国家”的政治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甚至可以说是几乎没有。

    如今的江东,因为人手短缺,李云只派出去了有限的几个刺史,多是先前跟着他的几个文官,或是他妻族的亲戚。

    但是,江南东道就有二十个州,淮南道李云也掌握了六个州,算上江南西道已经拿下来的几个州,如今李云手底下,其实是有三十个州郡左右,而真正直接控制的,不到十个。

    其余二十个州,用的都还是大周的官员。

    而且,即便是他直接控制的州郡,官员升迁体系其实也没有建立起来,不过这倒不是因为他效率慢,而是因为他起家时间还太短,大多数官员,都还没有达到晋升周期。

    但是这些,都是潜在的问题。

    所以,李云需要一批,完完全全从“江东体系”之中成长起来的新人,来一点点替换掉大周朝廷的臣子。

    这并不是说,原先大周的那些官员就彻底不用了,这些人如果能够斩断与大周之间的联系,至少在李云面前要表现出这种态度,那么就还是可以继续用的。

    但是无论怎么说,李云自己的人,也要尽快扶持起来。

    整整三十个州郡,州郡下面还有县,意味着李云现在手底下缺人,而且是非常缺人。

    这三百个被初筛出来的江南读书人,对于李云来说就是很好的资源。

    要知道,这是个类似大唐的年代,科考制度还相当粗糙,这些江东的读书人,在先前如果想要出头,想要出仕做官,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第一条路,先参加州县试,成为乡贡,拿到解状,然后去京城参加国子监,尚书省等中央衙门的考试。

    最后,才能去考进士,谋得一个进身之阶。

    第二条路,就简单许多。

    靠朝廷里的官员举荐。

    这条路,一般就是向那些世家大族,或者是朝廷高官,亦或是朝廷里有资格举荐官员的贵人们投行卷,得到他们的赏识之后,就有可能被举荐为官。

    而大部分人完成阶层跃迁,都是走第二条路,靠高官举荐进入朝廷,这也是为什么,那些个世家大族,历经千年而不倒的原因。

    他们一定程度上,掌握着上升渠道。

    而这些江东的读书人,多半是两条路都走不通的。

    李云现在,给了他们另一条新路,只要完成了李云的考试,就能够在江东谋得一个官位。

    这些人当中,不管是谁,只要通过李云的渠道完成了阶层跃迁,当了官老爷,他们便只能是李云的人,是江东的臣子,跟大周朝廷再没有什么关系。

    李云立下的七科,也是一早就想好的,前六科自然是要遴选一些读书人,留在金陵做事,在金陵组建出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朝廷。

    这样,各种政事会顺畅许多,杜谦也不用太过忙碌。

    而李云口中的“大科”,也就是实务一项,则更多的是,要选出一些分派到州郡里做事的“地方官”。

    听到他说的七科,陶文渊整个人愣在了原地,他先是看着李云,然后猛的看向一旁的杜谦,见杜谦神色平静,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再一次扭头看向李云。

    “李府公,你…你…”

    李云两只手拢在身前的袖子里,轻声笑道:“文渊先生既然到江东来避难,就应该知道,江东这里已经不是朝廷说了算了,怎么还这样大惊小怪?”

    陶文渊闻言,沉默了许久,最终他还是苦笑道:“陶某原本以为,江东最多就是割据的诸侯,但无论怎么说,也还是大周的诸侯,还是认大周朝廷的,但是单单是府公这几句话。”

    他对着李云苦笑道:“府公分明是,在另立朝廷了!”

    李云微微摇头,笑着说道:“先生不可胡说,这件事说白了,只是为了江南选材而已。”

    “朝廷乱成这个样子,国家抡才大典肯定是办不成了,地方上官员,几年都不变一下,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如今,京城动荡不安,朝廷也无力管辖江南的事情,我身为陛下钦明的江南观察使,哪怕担点责任,也要把江南选材的担子给挑起来。”

    陶文渊摇头叹了口气道:“事情到了这个份上了,陶某已经无法置身事外,府公何必还要再说这些场面话?”

    李云跟杜谦对视了一眼,这才笑着说道:“那好罢,我跟文渊先生说实话,”

    “我觉得大周,已经从上烂到了下,已经无可救药了。”

    “所以,我们准备在江南另起炉灶,文渊先生来的很巧,我与杜兄辛苦了好几年,如今总算是把这个炉灶给搭起来了,炉中薪柴,也已经齐备。”

    “只差先生这些火苗,把柴薪点着,这个小炉灶,就算是立起来了。”

    陶文渊扭头看了看杜谦,杜谦微微低头道:“先生,这几年时间,朝廷的所作所为,您都是看在眼里的,应当可以看得明白局势。”

    “朝廷这几年,是有些太不像话,但是换个…”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没有继续说下去。

    在这个时代的一些读书人看来,朝廷出了问题,只需要换人就能解决,小问题换当事人,再大一些的问题就换宰相,而大到不得了的问题,换个英明的皇帝上来,所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而大周现在的情况而言,换谁其实都没有什么用处。

    陶文渊也没有继续嘴硬,而是看着李云说道:“李府公,我是受了官正兄指点到的江东,丽正书院的那些学子,也是我带来的,我既然过来了,在府公麾下听用,自然不成问题,但是丽正书院的那些学子们。”

    “他们是否跟着府公,还要看他们自己。”

    陶文渊低声道:“那些学生里,都是自小读书,现在心里想的,依旧是忠君报国。”

    “希望府公,不要为难他们。”

    “这个自然。”

    李云本来也没有想要为难那些个学子,很是干脆的说道:“丽正书院,已经在建了,文渊先生那些高足们,要是想要继续在书院里读书,便由得他们去读书。”

    “如果想要在江东出仕,我给先生开个后门。”

    李某人笑着说道:“丽正书院的学子们,不必考试,如果想要做官,可以直接来找我,只要我觉得合适,便可以在江东出仕为官。”

    这是免去笔试,只保留“面试”。

    陶文渊低头行礼,对李云道谢。

    李云抱拳还礼,笑着说道:“先生可能还不知道,你遴选出来的这三百人,可能要有一半人左右,在江东出仕,先生以后只要留在江东,将来这些人见到先生,都得称先生一声老师。”

    陶文渊闻言深色复杂,摇头长叹了一口气之后,没有多说什么。

    三个人聊了许久,陶文渊才起身告辞,李云吩咐周必,将这位陶先生送回其住处,而他自己,则是拉着杜谦一起,到了自己的书房,拿出自己起先准备好的一些题目,给杜谦看。

    杜谦接过纸张,只见一张纸上,密密麻麻写的都是算术题,他皱了皱眉头,问道:“府公,这是?”

    “这是考户部…咳,户字科的题目。”

    李云又递过去一张新纸,开口道:“这是从大周律里出的题目,考的是刑字科。”

    “兵书题,取的是兵字科。”

    “礼部吏部,倒没有什么特别的,烤诗词文章。”

    “工字科,题目我还没想好,不过准备从土木工程上出题。”

    李云笑着说道:“这六科里,要是有出彩的,就让留在金陵,我们便可以开始组建我们江东的六部衙门了。”

    “要是都不成,就都丢去,让他们去考实务。”

    杜谦正在一一翻看李云草拟出来的题目,看了一会儿之后,突然问道:“实务,府公准备怎么考?”

    “我出三个县里的难题。”

    李云淡淡的说道:“三个问题都回答无误,切中要害的,便安排去任县令。”

    “对两题的,去做县丞。”

    “有一些道理的,安排去做主簿。”

    “以此为例。”

    杜谦先是皱眉,随即舒展开来,只是默默叹了口气:“那就按照府公的意思来办,只是这一次,金陵文会的规模着实不大,不一定能选出多少人才。”

    “正常的,我们现在正缺人手,要求不能太高,他们这一届,就是江东的幸运儿。”

    “往后…”

    李某人背着手说道:“会越来越难的。”

    任何一个团队,初创的时候都比较好进,而越往后,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对于新进员工的要求,也自然会越来越高。

    比如说另一个世界,大明初年,有举人功名就大概率可以做官,而到了中期,不是进士老爷,便很难分配官职,即便能分配,最多也就是止步县令,再难升迁。

    眼下,江东这被初筛出来的三百个人,无疑就是风口上的幸运儿了。

    杜谦默默点头,看向手上李云亲自出的算术题,不由得有些出神。

    如果将来做官都考这些,那么学堂里…

    是不是也会跟着教这些?

    想到这里,他扭头看向李云,心中生出了大大的疑问。

    有这样一个首领在,将来的江东,将来的天下…

    又会变成什么模样呢?

    一旁的李云,心思就没有那么复杂,而是摸着下巴想了想,开口道:“这一次文会优胜者,我们需要重赏。”

    “才能显出求贤纳才的气象。”

    “到时候如果有人七科都考的不错。”

    李云轻轻敲着桌子:“我就封他做和州刺史。”

    杜谦闻言,忍不住喃喃道。

    “这要是能成为成例,不管如今还是将来,天下读书人,恐怕都会记着府公的好处!”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贼天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贼天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贼天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贼天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