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薛老爷坐着马车到达宣州城的时候,已经是两天之后了。
舟车劳顿的薛知县,下了车之后,也没有敢怠慢,直接来到了知州衙门。
这会儿,池州下辖的太平,旌德,石埭等县的县令,都已经早早的到了宣州,准备拜见空降来的新上司。
毕竟在未来一段不短的时间里,这位新刺史,就是宣州头上的新天了。
在大周初年,刺史就是地方官的顶峰,比如说宣州这个州,下辖十余个县,管辖范围极大。
像是田刺史那种官员,一般来说,不要说多收了老百姓一点税收导致地方出了反民,就算是刮地三尺,弄得地方上民不聊生,只要朝廷里有人,依然是很难被拿下来的。
毕竟如果不是最近几十年,地方上常生乱子,所以朝廷在各道设置了观察处置使,那么知州就是正经的地方大吏,直通朝廷。
事实上,田刺史之所以倒台,也不是因为他触犯了哪门子的国法,实在是石埭县的事情,给了朝廷某些人插手宣州的机会,而正是因为朝廷争斗,田刺史才被卷入其中,拿到京城问罪去了。
这么个地方上的大人物,宣州地方上的知县们,自然不敢怠慢,都早早的过来迎接,有些县甚至县令县丞一起到了,都来拜见宣州的新使君。
薛老爷在一众知县里看了一遍,先是跟几个认识的打了声招呼,然后才看到了宣州别驾徐度,他赶上前去,拱手行礼:“使君。”
别驾是刺史的副手,如果刺史在场,薛老爷多半会称一声副使,但是这会儿刺史不在,他便以使君相称。
徐度这会儿正坐在椅子上出神,闻言抬头看了看薛嵩,有些愕然,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苦笑道:“待罪之身罢了,岳极兄莫要如此称呼。”
说到这里,他他叹了口气,环顾了一眼在座的知县们,感慨道:“这么多故人,也就只有岳极兄你,肯主动上前跟徐某搭话了。”
宣州多收加税,他也是参与者之一。
毕竟领导都拿了,他这个副手没办法不拿,不拿就是自绝于领导。
而田刺史被带走之后,他之所以没事,则是因为宣州这么大摊子事情,不能没有人打理,那位顾先生忙着赶回京城去,可没有时间留在宣州等着朝廷派新官过来。
因此这位徐别驾,就被安排留在宣州代替刺史处理公事,属于留职待参的状态。
这种状态,自然是不讨人喜欢的,宣州其他官员,现在躲他都跟躲瘟神一般。
薛知县已经无心官场,因此全不在意这些,笑着说道:“他们都是求上进的人,下官年纪大了,已经不求上进。”
他顿了顿之后,问道:“新刺史什么时候到?”
“多半是下午。”
徐别驾回答道:“他们正商量着,要出城多少里迎接。”
薛知县扭头看了看自己这帮子同行,摇了摇头之后,开口道:“使君这里,有田刺史的消息么?”
徐度摇头,默然叹息:“进了京城就无有声息了,朝廷各个衙门可能还要争一段时间…”
“田刺史前途未卜,而徐某的前途倒很好卜算。”
他摇头苦笑道:“新刺史一到,我多半就要下狱了。”
薛嵩跟着叹了口气,正要说话,有县令喊道:“时辰差不多了,诸位同僚,咱们一道出城迎接新使君罢。”
众人纷纷应和,薛知县也被几个相熟的知县拉着,准备出城去迎接新来的刺史。
临走之前,他看了看还在椅子上坐着的徐度,开口道:“使君不跟我们同去?”
“我就不去了。”
徐度摇头道:“我是罪员,去与不去,没有什么分别。”
薛嵩无奈,只能跟着这帮知县同僚们一起出城,去迎接新刺史。
这会儿还是初春,一众穿着官服的老爷们,三三两两走在官道上,寒风吹来,将他们冻的跟鹌鹑一样,缩着脖子走路。
好容易等到了新任刺史的马车缓缓靠近,马车缓缓停下来之后,从车厢里探出个年轻人的脑袋。
这年轻人看起来只有二十八九岁的样子,剑眉星目,留了八字胡,模样颇为英气。
看到了路两边迎候的县令之后,他先是微微皱眉,然后站在马车上,对着众人拱手行礼:“诸位同僚。”
“我是宣州新任刺史崔绍。”
他大声道:“大家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我先进城,在知州衙门等着诸位,咱们在知州衙门见面!”
说罢,马车再一次动了起来,奔进了宣州城里。
站在薛嵩旁边的太平县令,也是四十多岁接近五十岁的年纪,他跟薛知县相熟,见状微微摇头,啧了一声:“马车都不下。”
“这大冷的天,咱们这些人,真是冷脸贴了人家冷屁股。”
薛老爷无奈道:“没听到姓什么吗?”
这太平县令先是一愣,然后哑然一笑。
“是了,姓崔。”
“那就说的过去了。”
这位太平县令拉着薛知县的衣袖,笑着说道:“走罢,看看这位新使君,能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在场十余个县令,此时神色各异。
一些年轻的县令,听到“崔”这个姓,都一下子变得兴奋了起来,眉飞色舞的讨论了起来。
还有一些,是田刺史的“亲信”,这会儿都多少有些惴惴不安。
一帮子人,又一路走回了宣州城里,最终在知州衙门,正式见到了这位新刺史。
方才在马车上还是一身便服的崔绍,这会儿已经换上了刺史的官衣,他温文尔雅的跟一众县令点头示意,并且让人安排了座椅,让薛嵩等知县排排坐,坐在了他的面前。
等到众人都落座之后,这位新任刺史才缓缓说道:“崔某初来乍到,对于宣州的很多人,很多事都还不熟悉,在熟悉的过程中,有什么错漏之处,还请各位直言,不必避讳什么。”
他顿了顿之后,才继续说道:“不过有一件事,崔某现在就要跟各位同僚说清楚。”
崔刺史清了清嗓子之后,开口道:“这个事情,诸位大概都已经听说了,越州裘贼作乱。”
“越州是东南重城,陛下知道了这个事情之后,对越州之变极其关心,本官离开京城之时,陛下还特意嘱托过,让我在宣州,对越州多上上心。”
“咱们宣州既然距离越州不远,那么这个事情就责无旁贷,本官在路上的时候,已经联系了江南东道观察处置使郑公。”
“郑公说,剿匪平叛,最重要的就是钱粮,只要钱粮到位,浙东裘贼,迟早会被歼灭,被解送进京问罪。”
说到这里,崔刺史咳嗽了一声,开口道:“本官已经跟郑公说好了,宣州会尽量支持越州的剿匪。”
“这会儿裘贼已经做大。地方上的粮仓都被他抢了,那边的钱粮压力很大。”
崔刺史沉声道:“因此咱们宣州,要给越州官军提供钱粮,不能让前线的将士们断了粮。”
“这个事情,本官已经与郑公商量好了。”
他看向行人,摸着胡须说道:“咱们宣州,每个月给越州前线,提供两千石粮食,以及相应的钱物,保证前线的仗能打下去。”
“这个事情,宜早不宜迟,越早解决,越州那边的压力就能小一点。”
崔刺史扫了一眼在座的众人,面无表情的说道:“各县都上来,各自认下自己那部分的钱款。”
“很强势啊。”
薛知县旁边的太平县知县闻言,低声嘀咕:“真是上进,刚到宣州,屁股都还没有坐热,就开始想要用宣州的钱粮,做他自己的人情了,”
这位崔刺史,刚到任上,就要用宣州的资源,讨好两拨人了。
其一自然是皇帝陛下。其二则是越州那位正在跟反贼厮杀的观察使…
薛老爷抬头看向这位年轻的崔刺史,然后很快又低下头,对着老朋友缓缓说道。
“看起来,似乎是个事功之人。”
太平县令微微低头。
“那要看怎么个事功法了,有些事功,反而是害民。”
“少说两句。”
薛嵩压低了声音。
太平县令嘿嘿一笑:“岳极兄看着就是。”
“有这种上官。”
“你我往后几年,日子恐怕都不会好过。”
他这话刚说完,就听到了崔绍喊他们的名字。
“薛嵩,杜应。”
等到二人上台,崔刺史不慌不忙的看了他们,问道:“你们青阳县跟太平县,能出多少钱粮?”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舟车劳顿的薛知县,下了车之后,也没有敢怠慢,直接来到了知州衙门。
这会儿,池州下辖的太平,旌德,石埭等县的县令,都已经早早的到了宣州,准备拜见空降来的新上司。
毕竟在未来一段不短的时间里,这位新刺史,就是宣州头上的新天了。
在大周初年,刺史就是地方官的顶峰,比如说宣州这个州,下辖十余个县,管辖范围极大。
像是田刺史那种官员,一般来说,不要说多收了老百姓一点税收导致地方出了反民,就算是刮地三尺,弄得地方上民不聊生,只要朝廷里有人,依然是很难被拿下来的。
毕竟如果不是最近几十年,地方上常生乱子,所以朝廷在各道设置了观察处置使,那么知州就是正经的地方大吏,直通朝廷。
事实上,田刺史之所以倒台,也不是因为他触犯了哪门子的国法,实在是石埭县的事情,给了朝廷某些人插手宣州的机会,而正是因为朝廷争斗,田刺史才被卷入其中,拿到京城问罪去了。
这么个地方上的大人物,宣州地方上的知县们,自然不敢怠慢,都早早的过来迎接,有些县甚至县令县丞一起到了,都来拜见宣州的新使君。
薛老爷在一众知县里看了一遍,先是跟几个认识的打了声招呼,然后才看到了宣州别驾徐度,他赶上前去,拱手行礼:“使君。”
别驾是刺史的副手,如果刺史在场,薛老爷多半会称一声副使,但是这会儿刺史不在,他便以使君相称。
徐度这会儿正坐在椅子上出神,闻言抬头看了看薛嵩,有些愕然,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苦笑道:“待罪之身罢了,岳极兄莫要如此称呼。”
说到这里,他他叹了口气,环顾了一眼在座的知县们,感慨道:“这么多故人,也就只有岳极兄你,肯主动上前跟徐某搭话了。”
宣州多收加税,他也是参与者之一。
毕竟领导都拿了,他这个副手没办法不拿,不拿就是自绝于领导。
而田刺史被带走之后,他之所以没事,则是因为宣州这么大摊子事情,不能没有人打理,那位顾先生忙着赶回京城去,可没有时间留在宣州等着朝廷派新官过来。
因此这位徐别驾,就被安排留在宣州代替刺史处理公事,属于留职待参的状态。
这种状态,自然是不讨人喜欢的,宣州其他官员,现在躲他都跟躲瘟神一般。
薛知县已经无心官场,因此全不在意这些,笑着说道:“他们都是求上进的人,下官年纪大了,已经不求上进。”
他顿了顿之后,问道:“新刺史什么时候到?”
“多半是下午。”
徐别驾回答道:“他们正商量着,要出城多少里迎接。”
薛知县扭头看了看自己这帮子同行,摇了摇头之后,开口道:“使君这里,有田刺史的消息么?”
徐度摇头,默然叹息:“进了京城就无有声息了,朝廷各个衙门可能还要争一段时间…”
“田刺史前途未卜,而徐某的前途倒很好卜算。”
他摇头苦笑道:“新刺史一到,我多半就要下狱了。”
薛嵩跟着叹了口气,正要说话,有县令喊道:“时辰差不多了,诸位同僚,咱们一道出城迎接新使君罢。”
众人纷纷应和,薛知县也被几个相熟的知县拉着,准备出城去迎接新来的刺史。
临走之前,他看了看还在椅子上坐着的徐度,开口道:“使君不跟我们同去?”
“我就不去了。”
徐度摇头道:“我是罪员,去与不去,没有什么分别。”
薛嵩无奈,只能跟着这帮知县同僚们一起出城,去迎接新刺史。
这会儿还是初春,一众穿着官服的老爷们,三三两两走在官道上,寒风吹来,将他们冻的跟鹌鹑一样,缩着脖子走路。
好容易等到了新任刺史的马车缓缓靠近,马车缓缓停下来之后,从车厢里探出个年轻人的脑袋。
这年轻人看起来只有二十八九岁的样子,剑眉星目,留了八字胡,模样颇为英气。
看到了路两边迎候的县令之后,他先是微微皱眉,然后站在马车上,对着众人拱手行礼:“诸位同僚。”
“我是宣州新任刺史崔绍。”
他大声道:“大家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我先进城,在知州衙门等着诸位,咱们在知州衙门见面!”
说罢,马车再一次动了起来,奔进了宣州城里。
站在薛嵩旁边的太平县令,也是四十多岁接近五十岁的年纪,他跟薛知县相熟,见状微微摇头,啧了一声:“马车都不下。”
“这大冷的天,咱们这些人,真是冷脸贴了人家冷屁股。”
薛老爷无奈道:“没听到姓什么吗?”
这太平县令先是一愣,然后哑然一笑。
“是了,姓崔。”
“那就说的过去了。”
这位太平县令拉着薛知县的衣袖,笑着说道:“走罢,看看这位新使君,能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在场十余个县令,此时神色各异。
一些年轻的县令,听到“崔”这个姓,都一下子变得兴奋了起来,眉飞色舞的讨论了起来。
还有一些,是田刺史的“亲信”,这会儿都多少有些惴惴不安。
一帮子人,又一路走回了宣州城里,最终在知州衙门,正式见到了这位新刺史。
方才在马车上还是一身便服的崔绍,这会儿已经换上了刺史的官衣,他温文尔雅的跟一众县令点头示意,并且让人安排了座椅,让薛嵩等知县排排坐,坐在了他的面前。
等到众人都落座之后,这位新任刺史才缓缓说道:“崔某初来乍到,对于宣州的很多人,很多事都还不熟悉,在熟悉的过程中,有什么错漏之处,还请各位直言,不必避讳什么。”
他顿了顿之后,才继续说道:“不过有一件事,崔某现在就要跟各位同僚说清楚。”
崔刺史清了清嗓子之后,开口道:“这个事情,诸位大概都已经听说了,越州裘贼作乱。”
“越州是东南重城,陛下知道了这个事情之后,对越州之变极其关心,本官离开京城之时,陛下还特意嘱托过,让我在宣州,对越州多上上心。”
“咱们宣州既然距离越州不远,那么这个事情就责无旁贷,本官在路上的时候,已经联系了江南东道观察处置使郑公。”
“郑公说,剿匪平叛,最重要的就是钱粮,只要钱粮到位,浙东裘贼,迟早会被歼灭,被解送进京问罪。”
说到这里,崔刺史咳嗽了一声,开口道:“本官已经跟郑公说好了,宣州会尽量支持越州的剿匪。”
“这会儿裘贼已经做大。地方上的粮仓都被他抢了,那边的钱粮压力很大。”
崔刺史沉声道:“因此咱们宣州,要给越州官军提供钱粮,不能让前线的将士们断了粮。”
“这个事情,本官已经与郑公商量好了。”
他看向行人,摸着胡须说道:“咱们宣州,每个月给越州前线,提供两千石粮食,以及相应的钱物,保证前线的仗能打下去。”
“这个事情,宜早不宜迟,越早解决,越州那边的压力就能小一点。”
崔刺史扫了一眼在座的众人,面无表情的说道:“各县都上来,各自认下自己那部分的钱款。”
“很强势啊。”
薛知县旁边的太平县知县闻言,低声嘀咕:“真是上进,刚到宣州,屁股都还没有坐热,就开始想要用宣州的钱粮,做他自己的人情了,”
这位崔刺史,刚到任上,就要用宣州的资源,讨好两拨人了。
其一自然是皇帝陛下。其二则是越州那位正在跟反贼厮杀的观察使…
薛老爷抬头看向这位年轻的崔刺史,然后很快又低下头,对着老朋友缓缓说道。
“看起来,似乎是个事功之人。”
太平县令微微低头。
“那要看怎么个事功法了,有些事功,反而是害民。”
“少说两句。”
薛嵩压低了声音。
太平县令嘿嘿一笑:“岳极兄看着就是。”
“有这种上官。”
“你我往后几年,日子恐怕都不会好过。”
他这话刚说完,就听到了崔绍喊他们的名字。
“薛嵩,杜应。”
等到二人上台,崔刺史不慌不忙的看了他们,问道:“你们青阳县跟太平县,能出多少钱粮?”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