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枫兰县学,课堂上,县太爷兼乡村教师秦枫,正在娓娓道来,将华夏数千年的历史,化作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所有的孩子们眼睛熠熠发光,仿佛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渐入佳境后,秦枫没有把思绪过多地停留在大明。
因此,朱元璋最关注的心声,也没有继续传来更多。
但即便如此,残阳老树葬帝王的一幕,还是给朱元璋带来了太大的震撼。
他静静地躺在教室外的躺椅上,仿佛是睡着了,但是闭起的眼睛,却依然无法隔断那一日的残阳如血。
明思宗,朱由检。
老朱记住了这个名字,他沉默了很长时间,才缓缓睁眼,目光落在教室里的秦枫身上,却仿佛跨越两百七十六年的时光,遥望某个不可知的方向。
那个单薄的身影,走向歪脖老树。
朱元璋的嘴唇微微翕动着,发出的声音,却只有他自己能够听清。
“好孩子……”
“皇袍上带着补丁……好!”
“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好!”
“杀妻杀女……好!”
“可是……自去冠冕,以发覆面?”
“孩子!你糊涂啊!”
朱元璋仿佛陷入了深深的疲惫,比当年鄱阳湖三日三夜的大战还要疲倦,在躺椅上彻底放松四肢,双脚岔开,丝毫没有帝王的形象,继续喃喃道:“想那秦王嬴政,号称千古一帝,却不过二世而亡,用万里长城护着的大秦,只存在了十五年!”
“强汉刚硬,虽远必诛?两百一十年便耗尽了国运。”
“隋朝!大运河罪在当代,流尽黄金万古愁,以至于短短三十九年便不复存在。”
“盛唐!这个盛世,那个也盛世,到头来,无非二百八十九年!”
“朕的大明!起于毫末,却能为天下华夏人建立二百七十六年的国祚!”
“王朝更替,天命所定!”
“倘若那一日不起东北风,鄱阳湖上便是朕大败亏输,哪还有后来的大明江山?”
“大明,受命于天,也终于命数,非一人之力能够扭转。”
“尽心,便可以无悔!”
“孩子!你穿着补丁!杀掉妻女!临死前最后一刻想着的,却还是这天下百姓!”
“就凭这一句!孩子……你何必无面目见朕?又有什么对不起我大明?”
“糊涂!糊涂啊!”
“我大明皇帝!纵死,也必当堂堂正正!没有覆面不敢见人的道理!”
好孩子?
倘若秦枫这会儿能够听到朱元璋的心声,也势必会为之深深震撼。
断送了大明江山的崇祯帝,本该让朱元璋这个老祖宗恨之入骨,但“听到”大明最后一幕的明太祖,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
蓦地!
朱元璋的身形从躺椅上坐了起来,目泛寒光。
不忘百姓,那就是好孩子!
那个叫朱由检的孩子!你没能力做到的事情,你爷爷来帮你做!你祖宗来帮你做!
秦枫!
朱元璋将杀机凛冽的目光,直接射向教室内的秦枫,深吸一口气,无声地怒吼道:
“秦枫!你只需要告诉咱!”
“是什么人!闯入朕的皇城!是什么人!断绝我大明江山!”
“我!朱元璋!何惜一战?!”
可惜,秦枫今日讲述的,并不是《明史》,所以尽管朱元璋迫切知道那个答案,终究也还是未能如愿。
回到宫中,朱元璋的心中,始终沉甸甸的。
两百七十六年!
这个噩梦般的数字,压得这位大明的老祖宗,几乎要喘不过气来。
他曾经意气风发,横扫天下,从强大的黄金家族手中,夺回了这汉人的花花江山。
他曾经满怀憧憬,分封藩王,将后世子孙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他曾经殚精竭虑,不辞辛苦,为这个一手打造的大明朝,描绘出事无巨细的广阔图景。
但就是没想到,他寄以厚望的大明江山,竟然只持续了短短不到三百年。
唉!
空荡无人的深宫里,朱元璋终于发出了沉重的叹息,在空旷的大殿中久久回荡。
天命,真的不可逆转么?
我!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偏要斗上一斗!
坐在御书案后,朱元璋身上的颓丧,已经一扫而空。
他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胸中再次燃起了高昂的斗志。
秦枫的心声,迟早会吐露出那个秘密。
到那时候,不论对手是谁,大明兵锋所到之处,必定能将其碾碎如齑粉,让两百七十六年后的残阳老树,再也无法葬送我大明帝王。
朱元璋胸中激荡,翻开了最近呈上来的一份份奏折。
唔……
忽然,朱元璋觉得微微尴尬。
这些奏折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上书请求朝廷裁减军队,与民休养生息的。
大明在开国之后,已经一反常态地开启两次大战,先是荡平漠北,后又跨海远征。
远征日本大获全胜之后,秦枫立下大功,找到了石见银矿,经过精炼之后的巨量白银,开始通过海上运输,源源不断地流向大明。
有了这些白银做平准库,早就饥渴难耐的户部尚书杨思义,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始铺开摊役入亩。
从今年开始,大明国库势必开始丰盈。
这个时候裁撤军队,便能够营造更好的生存环境,让大明的老百姓远离战争的痛苦和困扰,安居乐业。
两次大战,朱元璋也知道有穷兵黩武之嫌,因此在前不久的某次朝会中,亲口说过短期内不动刀兵的事情。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皇帝一开口,文武百官自然是心领神会,很快就有这些上书请求裁撤军队的奏折,如雪片一般飞来。
可是现在……
一想到那天的残阳如血,不知从何而来的逆贼竟然直入紫禁城,逼死了大明皇帝,朱元璋脸上泛起微微的苦笑。
倘若有朝一日,秦枫的心声给出了那个答案。
那么这一仗,打还是不打?
毫无疑问,若是不能为子孙后代荡平这些隐患,朱元璋还有什么资格来做这个老祖宗!
深吸一口气,朱元璋手中的朱笔连连挥洒,将那些要求裁撤军队的奏折,统统给批了个大大的红叉。
拒绝!
拒绝裁撤军队!
拒绝马放南山!
很快,文武百官的心态全都崩了……
陛下啊!
这不是您亲口说过的么?
怎么……这才过了几天,风向就全都变了?
难道说!
还要打仗?
可是陛下啊……现在放眼大明周边,哪还有半个值得动手的敌人?
他们都瑟瑟发抖呢!
果然是天威难测!
没想到的是,朱元璋此番强势拒绝所有关于裁撤军队的奏折,带来的连锁反应,竟然不止影响大明境内……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渐入佳境后,秦枫没有把思绪过多地停留在大明。
因此,朱元璋最关注的心声,也没有继续传来更多。
但即便如此,残阳老树葬帝王的一幕,还是给朱元璋带来了太大的震撼。
他静静地躺在教室外的躺椅上,仿佛是睡着了,但是闭起的眼睛,却依然无法隔断那一日的残阳如血。
明思宗,朱由检。
老朱记住了这个名字,他沉默了很长时间,才缓缓睁眼,目光落在教室里的秦枫身上,却仿佛跨越两百七十六年的时光,遥望某个不可知的方向。
那个单薄的身影,走向歪脖老树。
朱元璋的嘴唇微微翕动着,发出的声音,却只有他自己能够听清。
“好孩子……”
“皇袍上带着补丁……好!”
“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好!”
“杀妻杀女……好!”
“可是……自去冠冕,以发覆面?”
“孩子!你糊涂啊!”
朱元璋仿佛陷入了深深的疲惫,比当年鄱阳湖三日三夜的大战还要疲倦,在躺椅上彻底放松四肢,双脚岔开,丝毫没有帝王的形象,继续喃喃道:“想那秦王嬴政,号称千古一帝,却不过二世而亡,用万里长城护着的大秦,只存在了十五年!”
“强汉刚硬,虽远必诛?两百一十年便耗尽了国运。”
“隋朝!大运河罪在当代,流尽黄金万古愁,以至于短短三十九年便不复存在。”
“盛唐!这个盛世,那个也盛世,到头来,无非二百八十九年!”
“朕的大明!起于毫末,却能为天下华夏人建立二百七十六年的国祚!”
“王朝更替,天命所定!”
“倘若那一日不起东北风,鄱阳湖上便是朕大败亏输,哪还有后来的大明江山?”
“大明,受命于天,也终于命数,非一人之力能够扭转。”
“尽心,便可以无悔!”
“孩子!你穿着补丁!杀掉妻女!临死前最后一刻想着的,却还是这天下百姓!”
“就凭这一句!孩子……你何必无面目见朕?又有什么对不起我大明?”
“糊涂!糊涂啊!”
“我大明皇帝!纵死,也必当堂堂正正!没有覆面不敢见人的道理!”
好孩子?
倘若秦枫这会儿能够听到朱元璋的心声,也势必会为之深深震撼。
断送了大明江山的崇祯帝,本该让朱元璋这个老祖宗恨之入骨,但“听到”大明最后一幕的明太祖,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
蓦地!
朱元璋的身形从躺椅上坐了起来,目泛寒光。
不忘百姓,那就是好孩子!
那个叫朱由检的孩子!你没能力做到的事情,你爷爷来帮你做!你祖宗来帮你做!
秦枫!
朱元璋将杀机凛冽的目光,直接射向教室内的秦枫,深吸一口气,无声地怒吼道:
“秦枫!你只需要告诉咱!”
“是什么人!闯入朕的皇城!是什么人!断绝我大明江山!”
“我!朱元璋!何惜一战?!”
可惜,秦枫今日讲述的,并不是《明史》,所以尽管朱元璋迫切知道那个答案,终究也还是未能如愿。
回到宫中,朱元璋的心中,始终沉甸甸的。
两百七十六年!
这个噩梦般的数字,压得这位大明的老祖宗,几乎要喘不过气来。
他曾经意气风发,横扫天下,从强大的黄金家族手中,夺回了这汉人的花花江山。
他曾经满怀憧憬,分封藩王,将后世子孙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他曾经殚精竭虑,不辞辛苦,为这个一手打造的大明朝,描绘出事无巨细的广阔图景。
但就是没想到,他寄以厚望的大明江山,竟然只持续了短短不到三百年。
唉!
空荡无人的深宫里,朱元璋终于发出了沉重的叹息,在空旷的大殿中久久回荡。
天命,真的不可逆转么?
我!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偏要斗上一斗!
坐在御书案后,朱元璋身上的颓丧,已经一扫而空。
他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胸中再次燃起了高昂的斗志。
秦枫的心声,迟早会吐露出那个秘密。
到那时候,不论对手是谁,大明兵锋所到之处,必定能将其碾碎如齑粉,让两百七十六年后的残阳老树,再也无法葬送我大明帝王。
朱元璋胸中激荡,翻开了最近呈上来的一份份奏折。
唔……
忽然,朱元璋觉得微微尴尬。
这些奏折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上书请求朝廷裁减军队,与民休养生息的。
大明在开国之后,已经一反常态地开启两次大战,先是荡平漠北,后又跨海远征。
远征日本大获全胜之后,秦枫立下大功,找到了石见银矿,经过精炼之后的巨量白银,开始通过海上运输,源源不断地流向大明。
有了这些白银做平准库,早就饥渴难耐的户部尚书杨思义,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始铺开摊役入亩。
从今年开始,大明国库势必开始丰盈。
这个时候裁撤军队,便能够营造更好的生存环境,让大明的老百姓远离战争的痛苦和困扰,安居乐业。
两次大战,朱元璋也知道有穷兵黩武之嫌,因此在前不久的某次朝会中,亲口说过短期内不动刀兵的事情。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皇帝一开口,文武百官自然是心领神会,很快就有这些上书请求裁撤军队的奏折,如雪片一般飞来。
可是现在……
一想到那天的残阳如血,不知从何而来的逆贼竟然直入紫禁城,逼死了大明皇帝,朱元璋脸上泛起微微的苦笑。
倘若有朝一日,秦枫的心声给出了那个答案。
那么这一仗,打还是不打?
毫无疑问,若是不能为子孙后代荡平这些隐患,朱元璋还有什么资格来做这个老祖宗!
深吸一口气,朱元璋手中的朱笔连连挥洒,将那些要求裁撤军队的奏折,统统给批了个大大的红叉。
拒绝!
拒绝裁撤军队!
拒绝马放南山!
很快,文武百官的心态全都崩了……
陛下啊!
这不是您亲口说过的么?
怎么……这才过了几天,风向就全都变了?
难道说!
还要打仗?
可是陛下啊……现在放眼大明周边,哪还有半个值得动手的敌人?
他们都瑟瑟发抖呢!
果然是天威难测!
没想到的是,朱元璋此番强势拒绝所有关于裁撤军队的奏折,带来的连锁反应,竟然不止影响大明境内……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