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这种事情他们可不敢胡说八道,万一一个回答的不好,那就是掉脑袋的可能!
而且朱元璋这个时候,已经死了太子和妻子,所以性格也暴虐了起来。
服侍他的太监们几乎都是战战兢兢,行差踏错,又怎么敢在这种关键的问题上胡言乱语?
然而他们不开口,朱元璋却偏偏要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你们每个人都要说,一个个的说,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说出来,朕不会因言获罪!"
朱元璋的话音刚落,太监们面面相觑,不敢轻易开口。
这时,一位年长的太监小心翼翼地抬起头,试探性地说:“回陛下,朱棣殿下确实具备一些治国之才,但若论仁德,恐怕还有所欠缺。”
此话一出,朱元璋并未动怒,反而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于是,这位年长的太监便接着说:“朱棣殿下在战场上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但若论及治国安邦,恐怕还需要更多的历练和积累。”
其他太监见朱元璋并未怪罪这位年长的太监,便纷纷鼓起勇气,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的认为朱棣有勇有谋,但过于急功近利。
有的则认为他过于强势,容易引起朝臣的不满和反对。
朱元璋耐心地听着每个人的意见,并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
最后,他环顾了一下在场的太监,沉声说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那么朕想问你们,你们怕朱棣吗?"
这个没由来的一句话,让大家都愣住了,随后大家点了点头。
"自然是怕的!"
太监们这么说,朱元璋也没什么表情,但是他的内心却盘算了起来。
他要的其实就是一位朝堂众臣,以及天下藩王都害怕的皇帝。
而目前看来,朱棣好像要比他的孙子朱允炆更加的合适。
朱元璋端详着在场的每个人,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既然你们都怕朱棣,那就让他来当这个皇帝吧。"
朱元璋语出惊人,让在场的太监们无不震惊。
"皇上,三思啊!"一位年轻的太监急忙劝谏。
然而,朱元璋却摇了摇头,坚定地说:"朕已经决定了,朱棣将是大明王朝的下一任皇帝。"
太监们面面相觑,不敢再多言。
虽然他们知道朱棣的强势可能会给朝廷带来动荡,但皇帝的决定并非他们能够更改。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你们要明白,一个强大的皇帝,才能让这个国家繁荣昌盛。"
"朱棣虽然强势,但他也有足够的能力带领这个国家走向辉煌。"
太监们闻言,只得俯首称是。
此后,朱元璋开始着手安排朱棣登基事宜,朝野上下也为此而忙碌起来。
朱棣在得知父亲传位于自己的消息后,心中既有欣喜,也有忧虑。
他知道自己的性格容易招致非议,但既然已经坐上了这个位置,他就必须全力以赴,成为一代明君。
可是很明显,废掉朱允炆,重新立朱棣为太子,所要面临的阻力不是一般的大,哪怕朱元璋是天子,在这件事情上他也不能够一言而定。
尤其是朱允炆,得知了这样的事情,立刻跑去朱元璋的面前跪哭。
"皇爷爷,您怎么能够废掉我,立我的叔叔为太子呢?"朱允炆泪眼婆娑,声音哽咽。
朱元璋看着自己的孙子,心中充满了无奈。
他知道朱允炆是个善良的孩子,但在这皇权斗争中,善良往往无法立足。
"允炆,你要明白,朱棣的能力比你强,更适合担当大任。"朱元璋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柔和。
然而朱允炆仍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可是,我才是太子,我才应该是大明王朝的继承人!"
朱元璋长叹一声,他知道这件事对朱允炆来说确实难以接受,但他必须为江山社稷着想。
"允炆,你太年轻了,许多事情你还不明白。"朱元璋试图解释。
"不,我什么都明白,只是您不愿意承认罢了。"朱允炆愤然起身,转身离开。
朱元璋看着朱允炆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忧虑。
他知道,这场皇位之争,必然会引发一场腥风血雨。
可是他也很明白,他这么做真的是为了朱允炆。
毕竟要他杀掉自己的儿子朱棣,朱元璋自认为是做不到的,他还没有那么绝情。
可如此一来,等他驾崩,朱允炆还能活得下来吗?
与此同时,朱棣也开始为登基做准备。
他深知自己虽然得到了父亲的支持,但朝廷中还有许多人并不看好他。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朱棣决定拉拢一些重要的大臣。
他暗中联络了一些曾经与自己共事的文臣武将,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
只不过这些大臣对此事都表现得十分谨慎。
他们知道,这场皇位之争一旦卷入,很可能危及自身。
朱棣见拉拢不成,便决定采取强制手段。
他暗中派人捉拿了一些反对他的大臣,并以叛国罪判处他们死刑。
一时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许多人都对朱棣充满了恐惧。
在这样的背景下,朱棣终于顺利登基,成为了大明王朝的新一任皇帝。
可他深知自己的皇位来得并不光彩,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他首先着手改革政治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他设立了内阁,选拔了一批忠诚能干的官员,协助自己处理朝政。
其次朱棣注重经济发展,鼓励农业生产,减轻赋税,使国家逐渐繁荣起来。
在军事方面,朱棣积极开拓疆土,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他多次亲征蒙古,巩固了明朝的北方防线。
在文化方面,朱棣重视教育,设立了国子监,选拔人才。
他还组织了大规模的书籍编纂工作,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朱棣的统治下,大明王朝逐渐走向了繁荣昌盛。
只不过这场皇位之争所引发的血腥与动荡,却始终如同一片阴云笼罩在明朝的天空之上。
当然相较于原本的历史,如今的结果已经是非常温情的。
毕竟朱允炆没有死,天下的藩王也没有被清算,虽然依旧免不了波折,但已经好上太多了。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而且朱元璋这个时候,已经死了太子和妻子,所以性格也暴虐了起来。
服侍他的太监们几乎都是战战兢兢,行差踏错,又怎么敢在这种关键的问题上胡言乱语?
然而他们不开口,朱元璋却偏偏要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
"你们每个人都要说,一个个的说,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说出来,朕不会因言获罪!"
朱元璋的话音刚落,太监们面面相觑,不敢轻易开口。
这时,一位年长的太监小心翼翼地抬起头,试探性地说:“回陛下,朱棣殿下确实具备一些治国之才,但若论仁德,恐怕还有所欠缺。”
此话一出,朱元璋并未动怒,反而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于是,这位年长的太监便接着说:“朱棣殿下在战场上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但若论及治国安邦,恐怕还需要更多的历练和积累。”
其他太监见朱元璋并未怪罪这位年长的太监,便纷纷鼓起勇气,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的认为朱棣有勇有谋,但过于急功近利。
有的则认为他过于强势,容易引起朝臣的不满和反对。
朱元璋耐心地听着每个人的意见,并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
最后,他环顾了一下在场的太监,沉声说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那么朕想问你们,你们怕朱棣吗?"
这个没由来的一句话,让大家都愣住了,随后大家点了点头。
"自然是怕的!"
太监们这么说,朱元璋也没什么表情,但是他的内心却盘算了起来。
他要的其实就是一位朝堂众臣,以及天下藩王都害怕的皇帝。
而目前看来,朱棣好像要比他的孙子朱允炆更加的合适。
朱元璋端详着在场的每个人,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既然你们都怕朱棣,那就让他来当这个皇帝吧。"
朱元璋语出惊人,让在场的太监们无不震惊。
"皇上,三思啊!"一位年轻的太监急忙劝谏。
然而,朱元璋却摇了摇头,坚定地说:"朕已经决定了,朱棣将是大明王朝的下一任皇帝。"
太监们面面相觑,不敢再多言。
虽然他们知道朱棣的强势可能会给朝廷带来动荡,但皇帝的决定并非他们能够更改。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你们要明白,一个强大的皇帝,才能让这个国家繁荣昌盛。"
"朱棣虽然强势,但他也有足够的能力带领这个国家走向辉煌。"
太监们闻言,只得俯首称是。
此后,朱元璋开始着手安排朱棣登基事宜,朝野上下也为此而忙碌起来。
朱棣在得知父亲传位于自己的消息后,心中既有欣喜,也有忧虑。
他知道自己的性格容易招致非议,但既然已经坐上了这个位置,他就必须全力以赴,成为一代明君。
可是很明显,废掉朱允炆,重新立朱棣为太子,所要面临的阻力不是一般的大,哪怕朱元璋是天子,在这件事情上他也不能够一言而定。
尤其是朱允炆,得知了这样的事情,立刻跑去朱元璋的面前跪哭。
"皇爷爷,您怎么能够废掉我,立我的叔叔为太子呢?"朱允炆泪眼婆娑,声音哽咽。
朱元璋看着自己的孙子,心中充满了无奈。
他知道朱允炆是个善良的孩子,但在这皇权斗争中,善良往往无法立足。
"允炆,你要明白,朱棣的能力比你强,更适合担当大任。"朱元璋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柔和。
然而朱允炆仍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可是,我才是太子,我才应该是大明王朝的继承人!"
朱元璋长叹一声,他知道这件事对朱允炆来说确实难以接受,但他必须为江山社稷着想。
"允炆,你太年轻了,许多事情你还不明白。"朱元璋试图解释。
"不,我什么都明白,只是您不愿意承认罢了。"朱允炆愤然起身,转身离开。
朱元璋看着朱允炆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忧虑。
他知道,这场皇位之争,必然会引发一场腥风血雨。
可是他也很明白,他这么做真的是为了朱允炆。
毕竟要他杀掉自己的儿子朱棣,朱元璋自认为是做不到的,他还没有那么绝情。
可如此一来,等他驾崩,朱允炆还能活得下来吗?
与此同时,朱棣也开始为登基做准备。
他深知自己虽然得到了父亲的支持,但朝廷中还有许多人并不看好他。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朱棣决定拉拢一些重要的大臣。
他暗中联络了一些曾经与自己共事的文臣武将,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
只不过这些大臣对此事都表现得十分谨慎。
他们知道,这场皇位之争一旦卷入,很可能危及自身。
朱棣见拉拢不成,便决定采取强制手段。
他暗中派人捉拿了一些反对他的大臣,并以叛国罪判处他们死刑。
一时间,朝廷上下人心惶惶,许多人都对朱棣充满了恐惧。
在这样的背景下,朱棣终于顺利登基,成为了大明王朝的新一任皇帝。
可他深知自己的皇位来得并不光彩,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他首先着手改革政治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他设立了内阁,选拔了一批忠诚能干的官员,协助自己处理朝政。
其次朱棣注重经济发展,鼓励农业生产,减轻赋税,使国家逐渐繁荣起来。
在军事方面,朱棣积极开拓疆土,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他多次亲征蒙古,巩固了明朝的北方防线。
在文化方面,朱棣重视教育,设立了国子监,选拔人才。
他还组织了大规模的书籍编纂工作,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朱棣的统治下,大明王朝逐渐走向了繁荣昌盛。
只不过这场皇位之争所引发的血腥与动荡,却始终如同一片阴云笼罩在明朝的天空之上。
当然相较于原本的历史,如今的结果已经是非常温情的。
毕竟朱允炆没有死,天下的藩王也没有被清算,虽然依旧免不了波折,但已经好上太多了。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