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安史之乱爆发,大唐至此由盛转衰。】
【马槐坡下,杨玉环香消玉殒。】
【随后满朝尽带黄金甲,黄巢带军攻入长安。】
【大唐帝国就此退出历史舞台,辉煌盛世难以复现。】
……
"历史上所有的皇帝好像都是没有过错的,大家总要把责任推卸到女人身上,什么祸国殃民的妲己,褒姒,杨玉环……"
"毕竟皇权至上,皇帝是不能有错的,所以自然要把责任推到女人身上。"
"有一说一,李隆基前期还是不错的,但是奈何他晚年昏庸。"
"杨玉环其实也挺离谱的,一骑红尘妃子笑,劳民又伤财!"
"我就佩服黄巢,从根源上解决了世家大族,天街踏尽公卿骨,府库烧成锦绣灰!"
……
唐朝。
李隆基这个时候愣住了。
刚才他还洋洋得意,觉得自己创立了辉煌盛世。
但是没想到很快就被打脸了,自己的确创造了一个辉煌的盛世,但好像只有一半……
前半生唐朝在他的治理下达到了鼎盛,后半生由盛转衰,逐渐走向消亡。
所以严格意义上,李隆基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罪人。
"安史之乱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辉煌大唐,能够一下子由盛转衰?"
李隆基发出了灵魂的拷问。
但很可惜没有人能够回答他的问题,能够让神人点拨,窥见历史的迷雾,得到一丝一毫关于未来的消息已经是莫大的荣幸。
谁又敢奢求,把这些消息全部都详细的了解一遍?
……
大汉。
汉武帝刘彻这个时候已经冷静下来了。
得知了大汉灭亡,他的内心是有一点崩溃的。
因为他一直觉得汉朝能够千秋万代,永远流传。
但是他了解了三国,了解了东西晋南北朝,知道了隋唐之后,内心一下子释然了起来。
甚至于他还有心思点评历朝历代。
之前的乱世不被他放在眼里,隋朝二世而亡,他也觉得不过如此。
但是辉煌大唐,却让他非常的羡慕。
"唐朝衰落,难道没有人中兴吗?我大汉有汉光武帝刘秀,让汉朝再次得以延续,难道大唐就没有这样的能人?"
汉武帝的话,注定没有人敢回答。
立于朝堂之上,位于百官之前,实际上已经是高居于九重天之上,是天下唯一的独夫。
这样的问题没有人敢回答,只有身为皇帝的孤家寡人自己思考。
……
隋朝。
隋文帝杨坚看到了大唐的崛起,知道了大唐的辉煌,如今又要见证大唐的落幕。
他的内心格外的复杂。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非常痛恨大唐的,毕竟隋朝灭亡,大唐取而代之,任何一个皇帝遇到这样的情况内心都会愤恨。
但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就算大唐衰落,最终走向覆灭,这天下江山与他们杨家也没有任何关系了。
而唯一让隋文帝杨坚唏嘘不已的,乃是天下的百姓。
"遍数历朝历代,隋朝二世而亡,给天下带来了数不尽的苦难,唐朝好歹还有一个盛世,能够让黎明百姓安定一段时间。"
这话一出,众人脸色都变得很难看。
在这个时空之中,杨广并没有被驱逐,也没有被赐死,仅仅只是被禁足。
这是祸乱的根源,但是隋文帝杨坚却铁了心,不愿意处置自己的小儿子。
近日以来,已经有大臣不断的上书,希望隋文帝能够妥善的处置杨广。
不然多年以后,只怕隋朝再次会走向分裂。
这个时候又听到了杨坚的叹息,众人都快要崩溃了。
他们都不知道,皇帝究竟还想不想让隋朝延续下去。
"陛下,臣请求贬斥皇子杨广,此子狼子野心,一定是大隋之祸!"
"陛下,臣也附议。"
"皇子杨广行事无忌,若不严加处置,恐成大患。"
"陛下,杨广虽有过错,但毕竟也是您的骨肉。"
"若要处置,也应当深思熟虑,以免伤了父子之情。"
"臣以为,若要保大隋江山永固,就必须铲除一切可能威胁皇权的因素。"
"杨广之事,不宜拖延,当断则断。"
朝堂上,众大臣纷纷进谏,有的主张严惩杨广,有的则建议从长计议。
隋文帝杨坚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显然内心充满矛盾。
杨广的野心和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了朝野上下的不满。
可杨广毕竟是他的亲生儿子,要他下狠心处置,并非易事。
"众卿所言皆有理,但杨广之事,朕还需斟酌。"杨坚缓缓开口,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此时,一位老臣站了出来,语气坚定地说:"陛下,为国家社稷着想,还请您以大局为重,切勿因私废公。"
杨坚闻言,沉默良久。
他明白,老臣的话句句在理,但他仍然无法轻易下定决心。
最终,他挥了挥手,示意朝会结束。
朝会结束后,杨坚独自坐在御书房中,眉头紧锁,心中思绪万千。
杨广的存在,已经成为大隋朝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作为父亲,他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对亲生儿子痛下杀手。
……
同样是一个平行时空。
这个时候得知了唐朝的未来,李隆基整个人都傻眼了。
他没有想到在自己的治理之下,唐朝居然会发生安史之乱。
虽然他不清楚安史之乱究竟是什么,但他知道能让一个国家由盛转衰,一定是黎明苍生的一次浩劫。
不过更加让李隆基在意的,是黄巢这个名字。
无论如何,至少安史之乱之后,大唐还是延续了下来。
可是那个叫做黄巢的人,却杀到了皇宫之中。
这二者造成的危害,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派人去搜寻一下,有没有叫做黄巢的人,找到之后就地处死!"
一道命令下去,李隆基这才松了一口气。
然而转头一看,却有一双幽怨的眸子,一直在盯着他看。
"陛下……"
来人是杨玉环,见到爱妃,李隆基神色也有一点不自然。
"爱妃你怎么来了?"
"陛下,真有马槐坡下的那一天,臣妾甘愿为陛下赴死。"
听到这话,本来还想说些什么的李隆基顿时沉默了。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马槐坡下,杨玉环香消玉殒。】
【随后满朝尽带黄金甲,黄巢带军攻入长安。】
【大唐帝国就此退出历史舞台,辉煌盛世难以复现。】
……
"历史上所有的皇帝好像都是没有过错的,大家总要把责任推卸到女人身上,什么祸国殃民的妲己,褒姒,杨玉环……"
"毕竟皇权至上,皇帝是不能有错的,所以自然要把责任推到女人身上。"
"有一说一,李隆基前期还是不错的,但是奈何他晚年昏庸。"
"杨玉环其实也挺离谱的,一骑红尘妃子笑,劳民又伤财!"
"我就佩服黄巢,从根源上解决了世家大族,天街踏尽公卿骨,府库烧成锦绣灰!"
……
唐朝。
李隆基这个时候愣住了。
刚才他还洋洋得意,觉得自己创立了辉煌盛世。
但是没想到很快就被打脸了,自己的确创造了一个辉煌的盛世,但好像只有一半……
前半生唐朝在他的治理下达到了鼎盛,后半生由盛转衰,逐渐走向消亡。
所以严格意义上,李隆基甚至觉得自己是一个罪人。
"安史之乱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辉煌大唐,能够一下子由盛转衰?"
李隆基发出了灵魂的拷问。
但很可惜没有人能够回答他的问题,能够让神人点拨,窥见历史的迷雾,得到一丝一毫关于未来的消息已经是莫大的荣幸。
谁又敢奢求,把这些消息全部都详细的了解一遍?
……
大汉。
汉武帝刘彻这个时候已经冷静下来了。
得知了大汉灭亡,他的内心是有一点崩溃的。
因为他一直觉得汉朝能够千秋万代,永远流传。
但是他了解了三国,了解了东西晋南北朝,知道了隋唐之后,内心一下子释然了起来。
甚至于他还有心思点评历朝历代。
之前的乱世不被他放在眼里,隋朝二世而亡,他也觉得不过如此。
但是辉煌大唐,却让他非常的羡慕。
"唐朝衰落,难道没有人中兴吗?我大汉有汉光武帝刘秀,让汉朝再次得以延续,难道大唐就没有这样的能人?"
汉武帝的话,注定没有人敢回答。
立于朝堂之上,位于百官之前,实际上已经是高居于九重天之上,是天下唯一的独夫。
这样的问题没有人敢回答,只有身为皇帝的孤家寡人自己思考。
……
隋朝。
隋文帝杨坚看到了大唐的崛起,知道了大唐的辉煌,如今又要见证大唐的落幕。
他的内心格外的复杂。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非常痛恨大唐的,毕竟隋朝灭亡,大唐取而代之,任何一个皇帝遇到这样的情况内心都会愤恨。
但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就算大唐衰落,最终走向覆灭,这天下江山与他们杨家也没有任何关系了。
而唯一让隋文帝杨坚唏嘘不已的,乃是天下的百姓。
"遍数历朝历代,隋朝二世而亡,给天下带来了数不尽的苦难,唐朝好歹还有一个盛世,能够让黎明百姓安定一段时间。"
这话一出,众人脸色都变得很难看。
在这个时空之中,杨广并没有被驱逐,也没有被赐死,仅仅只是被禁足。
这是祸乱的根源,但是隋文帝杨坚却铁了心,不愿意处置自己的小儿子。
近日以来,已经有大臣不断的上书,希望隋文帝能够妥善的处置杨广。
不然多年以后,只怕隋朝再次会走向分裂。
这个时候又听到了杨坚的叹息,众人都快要崩溃了。
他们都不知道,皇帝究竟还想不想让隋朝延续下去。
"陛下,臣请求贬斥皇子杨广,此子狼子野心,一定是大隋之祸!"
"陛下,臣也附议。"
"皇子杨广行事无忌,若不严加处置,恐成大患。"
"陛下,杨广虽有过错,但毕竟也是您的骨肉。"
"若要处置,也应当深思熟虑,以免伤了父子之情。"
"臣以为,若要保大隋江山永固,就必须铲除一切可能威胁皇权的因素。"
"杨广之事,不宜拖延,当断则断。"
朝堂上,众大臣纷纷进谏,有的主张严惩杨广,有的则建议从长计议。
隋文帝杨坚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显然内心充满矛盾。
杨广的野心和所作所为,已经引起了朝野上下的不满。
可杨广毕竟是他的亲生儿子,要他下狠心处置,并非易事。
"众卿所言皆有理,但杨广之事,朕还需斟酌。"杨坚缓缓开口,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此时,一位老臣站了出来,语气坚定地说:"陛下,为国家社稷着想,还请您以大局为重,切勿因私废公。"
杨坚闻言,沉默良久。
他明白,老臣的话句句在理,但他仍然无法轻易下定决心。
最终,他挥了挥手,示意朝会结束。
朝会结束后,杨坚独自坐在御书房中,眉头紧锁,心中思绪万千。
杨广的存在,已经成为大隋朝的一个不稳定因素。
作为父亲,他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对亲生儿子痛下杀手。
……
同样是一个平行时空。
这个时候得知了唐朝的未来,李隆基整个人都傻眼了。
他没有想到在自己的治理之下,唐朝居然会发生安史之乱。
虽然他不清楚安史之乱究竟是什么,但他知道能让一个国家由盛转衰,一定是黎明苍生的一次浩劫。
不过更加让李隆基在意的,是黄巢这个名字。
无论如何,至少安史之乱之后,大唐还是延续了下来。
可是那个叫做黄巢的人,却杀到了皇宫之中。
这二者造成的危害,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派人去搜寻一下,有没有叫做黄巢的人,找到之后就地处死!"
一道命令下去,李隆基这才松了一口气。
然而转头一看,却有一双幽怨的眸子,一直在盯着他看。
"陛下……"
来人是杨玉环,见到爱妃,李隆基神色也有一点不自然。
"爱妃你怎么来了?"
"陛下,真有马槐坡下的那一天,臣妾甘愿为陛下赴死。"
听到这话,本来还想说些什么的李隆基顿时沉默了。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