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1章 李二教子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喜唐第 151章 李二教子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大殿内李二和颜白在奏对。

    剪刀看着这温馨的场面幸福的叹了口气,终于消停了。

    这样的日子才是最好的,这大热天的再折腾,自己怕是活不长了。

    至于荷花池的彩鱼死就死了吧。

    祸福相依本就是天地至理,受点磨难也是极好的。

    免得下次看到人就冒头要吃的,这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这一下没有人弹劾陛下了吧。

    现在就挺好,大殿内凉快,这才是人该待的地方。

    颜白把自己脑子里面知道的一切关于汽油的使用方法都说了出来。

    目前的情况也只能牛刀小用。

    放火杀人,或是照明。

    李二不同意颜白把这么厉害的燃油卖的到处都是的想法。

    他更趋向于战场。

    他危机感很强,他觉得大唐周边全是敌人。

    他一直都是这么想,可他却不愿让别人知道他这么想。

    在兵部发往边关的公文里面,他甚至亲自写旨。

    告知边关将士们禁止无缘无故的去灭别人的国。

    之所以有这道旨意,是因为太庙献俘的时候李二发现礼部的名单上有十多个“国家”不见了。

    彻底的消失了。

    这些国家其实并不大。

    小的数千人口,大一点的数万人。

    这些国度生活在大唐的边境线上,依靠臣服大唐从而防止被人吞并。

    大唐需要这些部族。

    若没有这些部族,边境线就不好守。

    而且这些部族每隔二三年都会来朝贡,带着宝石,骏马,金银。

    这是皇室钱财和户部钱财来源的渠道之一。

    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所以李二才会特意下旨,不要将士们把这些小国家灭国。

    灭国是爽,但对于朝廷而言弊大于利。

    这些小国家榨不出来多少油水,还不如他们进贡来的多。

    朝廷之所以轻视倭奴,不是倭奴值得轻视。

    而是倭奴国对大唐无任何帮助。

    究其原因还是太远了。

    若是把它放到大唐边境,他们就会跟其他草原民族一样。

    不知其祖宗,更无任何传承。

    今天是这个部族的。

    你明日就可能是另一个部族的。

    西域多小国,有水源的地方就有国,一个盆地百十来个国。

    各种王数不胜数,整天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

    因此,边关将领中席君买是灭国最多的。

    他在西域都灭了十国,兵部考核也并未把这个当作大功绩。

    功绩还比不上他维护商道送回来的盐。

    这些小国,兵部还看不上。

    幻想着灭国封侯,基本不用想了。

    “回去写折子吧,你说的太快,有些胡编乱造的词需要推敲,朕听得云里雾里。

    但此事保密,朕会找人安排负责此事!”

    “那臣告退了!”

    “去吧!”

    颜白躬身告退,走到荷花池边。

    看着一池子黑水的荷花池,还有躺在石板上晒太阳的彩鱼。

    颜白觉得太阳也不是那么热了。

    在颜白走后,李二派人把李承乾从东宫请了过来。

    路过荷花池,李承乾看着荷花池边上忙碌的内侍,看着石板上晒太阳的大小彩鱼,眉头扭成了一个结。

    “怎么回事?”

    “太子,不是奴婢不答话,是陛下不让说,您快些进大殿吧,外头热,进伏天了,身体要紧,可莫要……”

    “颜郡公来了是吧!”

    剪刀猛的抬起头。

    李承乾笑道:“我猜的!”

    剪刀笑了笑,就在刚刚的一瞬间,他的脑子里已经把所有值守的内侍都想了一遍。

    深宫的事小心无大错。

    玄武门的事情不能重演。

    “我真的是猜的,颜郡公曾在这里拿着砖头拍过鱼,然后被父皇罚了一顿,故意不召见他,让他晒了很久!”

    剪刀笑了笑:

    “太子殿下请,不敢让陛下等太久!”

    他不敢接话,万一被颜白听到了,他那小心眼.....

    李承乾快步走到了太极殿.

    李二看着满头大汗的李承乾,招了招手,宫女端来了带着冰沙的梅子汁。

    李二以前也喝,现在基本不喝.

    自打从辽东归来后他就很爱惜身子.

    夏日再热,他喝的也是温水。

    “李厥的事情李晦怎么说的?”

    李承乾笑了笑:“事情还好,颜郡公并无反对之意。

    但也无赞成之意,慧炬说墨色把决定的权力交给了小十一!”

    “那七月七日之事你和太子妃如何商定?

    那太孙妃还选不选?

    又或者是说不等了?

    就选王家的娘子?”

    李承乾走上前,扶着李二躺到榻上,然后说道:

    “王家女儿臣已经见过了,容貌不差,学问也不差,性子也很温婉,当场出题考较,须臾而成。”

    李二斜着眼睛看了李承乾一眼,继续道:“哦,那你的意思是?”

    “孩儿的意思是,既然象儿钟情十一,但又不能让王家难堪。

    所以儿臣建议把王氏女许配给小治!”

    “晋王啊!”

    李二揉着额头想了想:“法子倒是也可行,王家之女当个侧妃也属实有些不好看,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轻视他们!”

    “可是……”

    李二话音一转:“可是,若是等个一两年......

    万一十一不愿当太子妃,太子,这个问题你考虑过没有!”

    李承乾一愣,这个问题他还真的没想过。

    李二见状也就知道李承乾没想到这个问题,叹了口气,恨铁不成钢道:

    “事情从自身而来,最后的落脚必然是自身,你却忘了自身.

    若政事也是如此,你身边就会多佞臣!”

    李承乾惶恐道:“儿臣今后一定要万般小心!”

    “性子使然,这事不是小心就能来的.

    你没事的时候多看看你身边的那个骆宾王,他的折子我最近才看完,只能说大才啊。”

    李二扭头看着李承乾:

    “看看他做事前是怎么做的,不耻下问,不丢人!”

    李承乾闻言点了点头,脑子里不由的想起了来自书院的骆宾王.

    这孩子是颜白亲自举荐的,能力不差,文采极好。

    不然颜白也不会亲自举荐了。

    在定州自己发布的政令都是出自他手,言辞达意,无任何纰漏。

    唯一不好的就是性子有点怪。

    往好听了说叫有一身侠骨,往难听了说是爱管闲事。

    吃饭的时候总是盯着你的碗,非得盯着你把碗里的饭吃的一粒不剩他才不看。

    人家喝茶,茶喝完了,茶叶还在。

    他喝茶,茶水没了,杯子里面的茶叶也没有了。

    谁都不怕的李崇义最怕骆宾王。

    李承乾也害怕这样的人,他觉得骆宾王就是第二个王鹤年。

    还是没开悟之前的王鹤年,年轻力壮的王鹤年。

    可怕的要命。

    他一会儿回去准备好好地问问,看看他到底是怎么做的。

    值得父皇记得他的名字,还如此夸赞他。

    “我给你出个法子吧!”

    “儿臣听着!”

    “今后西域的石脂水会陆陆续续的来到长安,就让象儿来负责这个事,你回去下旨,封十一为内舍人。”

    (pS:女官,上官婉儿就是从内舍人做起的。)

    李承乾闻言担忧道:“孩子不小,少而幕艾,待在一起时间久了怕有丑事。

    墨色那边怕也不会同意!”

    “蠢,你就不会去找你母后,请她推荐一女官来照拂小十一?”

    李承乾懂了,笑道:“孩儿懂了,一为照拂,二为监督。”

    “还没蠢到不可救药。”

    李承乾闻言嘿嘿的笑着。

    他心里很清楚,每当父亲笑骂自己的时候,那就是心里对自己还算满意。

    “今后国事你多操心,对了,关于用人你是怎么考虑的?”

    李承乾闻言赶紧道:“我准备从河间郡王家,舅父家,以及颜家来挑人。

    但这个还得父皇多教教我。”

    李二点了点头,轻声道:

    “高明你要记住,你说的这三家长孙家其实是最好说话的。

    你舅父因为外戚一事,这些年在朝堂一直隐忍!”

    李二深吸了一口气:“但这是我最担心的,司马家族先例在先,汉朝外戚当权实例也在先,你用的时候要多思量!”

    “孩儿记着!”

    “河间郡王家,他虽然已经老了,但儿子却很聪明,一个李崇义我都看不透。

    他看似傻,却比任何人都聪明。

    一个平康坊,他能知道很多朕都不知道的事情!”

    “你若放权,一定要握着他的七寸。

    虽然同姓,同出一宗,这么做小家子气,但小宗也能成为大宗,小心无大错啊。”

    李承乾牢牢的记着父亲的话,频频的点头。

    “至于颜家,你就不要太在乎外人言。

    颜白虽然杀心重,脾气暴躁,小家子气。

    但这三家里面也唯有颜家是最重感情的!”

    “都说朕这次给颜白封郡公朕有些小题大做,过于恩宠,在培养一个权臣。

    但所有人心里都明白这是他应得的。”

    李二叹了口气:“孩子啊,颜白虽然有诸多不好,但为父却希望朝堂都是颜白这样的人。

    这样我就不会去猜每个人的心里在想什么了!”

    “孩儿记得了!”

    ~~~~~

    (6000字也算是加更了,祝大家周末愉快!)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喜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喜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喜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喜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