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魏王府荀彧论战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之徐州枭雄第244章魏王府荀彧论战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吴王陶应,大动干戈,百万雄兵,十路出动,西北大地战火再起。

    刚刚迁到濮阳的朝廷,惊恐万分,自从先帝驾崩之后,朝廷就没有安稳过。

    先是由洛阳迁都到长安,接着又由长安迁都到阳翟,现在再从阳翟迁到了濮阳。

    恐怕历史上,还没有哪一个朝廷和现在的大汉一样到处逃亡。

    而且现在还没有安稳,吴军又杀来了,难道还要逃吗?

    邺城的魏王府也是气氛紧张。

    这几年来,曹操一直在备战,因为这一场大战不可避免,只有胜了,大大削弱吴国的实力,才能够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但能不能取胜,曹操心里没有底。

    几年前与袁绍决战,自己有三十万兵马,而袁绍有四十万,但是他并不担心,因为,他对袁绍很了解,他心里充满着自信。

    现在与陶应决战,自己各种兵马有五十万,加上马腾韩遂与袁谭的兵马,接近七十万,而吴军却有一百万。

    同样是以弱对强,但这一次的确心里没有底。

    陶应和袁绍不同,那是实打实的,从战场上磨练出来的,而且被称为大汉战神,从无败绩。

    吴王麾下又兵多将广,郭嘉、荀攸、贾诩、徐庶等人,都是当今的智谋之士。

    他们与当初袁绍麾下的那些谋士不同,根本就没有勾心斗角,这场大战,靠的是实力,想抓对方的破绽很难。

    但实力又明显不及吴军,胜算在哪里呢?

    魏王府中,曹操的心腹大臣全都集结在这里。

    许攸、荀谌、荀彧、程昱、满宠、董昭、刘晔、钟繇、阎柔、田畴等。

    看着麾下这些心腹谋臣,曹操心中总算有了一丝满意和轻松,奉天子掌控大义,作用还是有的。

    阎柔和田畴,就是天子发出勤王号令之后,投到魏王府的。

    阎柔曾经在刘虞麾下,公孙瓒被袁绍灭了之后,便辞官。

    曹操知其有大才,统一北方之后曾征辟过,但阎柔没有出仕。

    现在危难时刻,能来魏王府,让曹操很感激,立刻封其为度辽将军。

    而田畴,也是幽州名士,博学多才,又淡泊名利,此次进入魏王府,被封为议郎。

    “斥候送来的情报,诸位都看完了,陶应集结了百万叛军,想要彻底夺取我大汉江山,本王就算拼了性命,也要挡住,诸位与本王一样,都是汉臣,在此危急存亡之秋,当齐心合力,共御强敌,不知可有退敌之策?”

    “主公,贼军看似势大,实则不足为惧!”荀彧出列,向曹操拱手行了一礼,说道。

    曹操称魏王之后,与荀彧之间已经生出了间隙。

    荀彧的心此时还是忠于大汉的,他认为现在中兴大汉的办法,就是那些枭雄可以做权臣,可以权倾朝野,但你不能篡位。

    丞相可以做,可称王就不一样了。

    但是现在,大汉到了生死存亡之秋,荀彧当然要出力了。

    而且相比于陶应,曹操毕竟还在奉天子。

    “不知文若有何妙策?”看到荀彧的反应,曹操更高兴了。

    那可是“吾之子房”啊!

    只要与自己一条心,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

    “此战吴军有三败,主公有三胜!”

    “何为三败三胜?”

    “主公奉天子,麾下将士皆会人人用命。吴军乃叛逆,犹如当年黄巾之乱,看似强大,实则外强中干,必败!此为义胜!

    “如今天下太平,百姓皆安居乐业,政通人和,天子坐朝堂,将士守边关,百废待兴,然陶应妄动干戈,硝烟之地重燃战火,负伤之士再举刀兵,民心尽失,主公欲救百姓与于水火,力挽社稷于倒悬,民心所向,岂能有败?此为仁胜!

    “吴军虽有百万,可兵力太过分散,汉中的三路兵马,共计三十万,加上运送粮草兵甲、器械等,总兵力必然超过四十万,其余六十万兵马兵分七路,战线拉长,押运粮草、兵甲、器械的兵士就会增多,还必须要保护粮道,每路兵马多则十万,少则四五万,主公可集中优势兵力,避实就虚,逐个击破,此为兵胜!

    “主公有此三胜,陶应叛军有此三败,何惧之有?”

    荀彧说的这些,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全对。

    不过,魏王府中的所有人,包括曹操在内,听了之后都感到无比轻松,并且充满了信心。

    而荀彧的目的也在这里。

    还没有交兵,整个北方人心已经不稳了,主公曹操表面看上去很镇静,其实心里还是充满着担忧。

    百万敌军啊!

    魏王信心不足,将士哪里还能有必胜之心?

    因此荀彧才第一个站出来,进行一番分析。

    “文若之言,使本王拨云见日,茅塞顿开!诸位戮力同心,剿灭叛匪,中兴大汉,立旷世之功,便在今日!”

    “愿为主公(魏王)驱驰!”

    吴王陶应已经亮剑,魏王曹操必须要做出应对,于是众人开始商议调兵遣将。

    其实在此之前,曹操与董昭、程昱、荀彧、刘晔、许攸等人早已商量过多次,基本方略已经有了。

    很快,一道道命令从魏王府传出。

    魏王令:

    以曹仁为统帅,荀彧为军师,龚都、刘辟、李通、夏侯尚、夏侯杰、夏侯楙等为大将,率领十万大军镇守颍川、陈留。

    曹纯、曹真、曹休率领的三万骑兵,也在颍川、陈留一带驻扎,但其有独立作战的权利,不受曹仁节制。

    魏王曹操亲率十万大军,以董昭、刘晔、许攸为军师,满宠为主簿,潘璋、夏侯渊、曹洪、曹彰、张郃、高览等为大将,渡过黄河,在济阴、山阳一带,迎击叛军。

    于禁率领七万大军,以钟繇为军师,蒋齐、朱灵为大将,镇守泰山。

    以乐进为统帅,李典、齐周、夏侯儒为大将,率领七万大军,镇守北海。

    以田豫为统帅,阎柔、鲜于银、鲜于辅为大将,率领七万大军,镇守东莱。

    其余兵马由曹昂统领,田畴、裴元绍为大将,驻扎在东郡濮阳,负责押运粮草,并及时接应各路兵马。

    程昱、荀谌坐镇邺城。

    命令一下,曹军也立刻行动起来。

    荀彧的三胜三败论,魏王府进行了宣扬,再加上曹操要亲自率军渡过黄河,与吴军决战,而且曹家和夏侯家的将领尽出,这让魏军的士气得到了很大提升。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国之徐州枭雄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之徐州枭雄》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徐州枭雄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徐州枭雄》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