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天幕上。
天色昏黄,雾影绰绰。
山海关,鼓声震地。
大顺军冲入关宁兵的敌阵。
呐喊着向敌人进攻,其势锐不可当!
刚把敌人赶过石河滩,忽然刮起一阵狂风!
顿时天色昏暗,飞沙走石,日色无光。
鼓声也停止了,呐喊也停止了,只有狂风呼啸的声音。
……
【李自成大军从北山到海边,沿着山海关以西的石河列阵,关宁军则在东边依托关城列阵,清军向海对着李自成的阵尾。】
【明末军队人数是个世纪之谜,李自成的军队人数有六万、十万、二十万等不同说法。】
【此时山海关石河大战,吴三桂的关宁军先与李自成的军队激战至中午,突然刮起了沙尘暴,瞬时天昏地暗。】
【就在这时,清朝阿济格和多铎两兄弟率领两白旗为主的两万骑兵,从吴三桂阵右杀入战场。】
【大顺军瞬间败下阵来。清军乘胜追击,大顺军大败,兵员器械损失惨重,李自成只好连夜撤退。】
【行经永平范家庄时,把吴襄处斩。】
【四月二十六日回到北京,又杀吴三桂全家三十四口。】
【而吴三桂本人在山海关战役结束这一天,被清摄政王多尔衮承制封为平西王。】
……
{大风,又见大风。}
{这玩意真的假的?}
{怎么说呢,当时朝鲜世子正在山海关城内,为了防止被炮弹击中,他倚在城墙根的菜地里,不远处就是多尔衮的指挥部。}
{多尔衮请世子相见,还未坐下,就起身上马要求他一起去观战。}
{“炮声如电,矢集如雨,清兵三吹角,三呐喊,一时冲突贼阵,发矢数三巡后,剑光闪烁。是时风势大作,一阵黄埃自近而远,始知贼兵之败北也,一食之顷,战场空虚,积尸相枕。”出自朝鲜佚名《沈馆录》}
……
刘宋。
“大风……高祖同款?”
刘义隆捻着胡须匪夷所思。
刘裕则觉得这东西不好说。
“朱棣也有大风……”
“与其说天象,朕更认为是李自成指挥失误。”
“率领大军四天半急行军五百多里,悬空而击,强攻山海关。”
“吴三桂的关宁军将大顺军耗至精疲力竭,这才被清军抓住机会以较低的代价重创。”
“说到底。”
刘裕扔下一句话。
“李自成根基薄弱。”
……
【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举行即位典礼,由牛金星代行郊天礼,六部各颁敕书一道。】
【典礼草草结束后,即“分付阖城人民,俱各出城避难”,同时放火焚毁了明代宫殿和各门城楼,开始撤离北京。】
【四月三十日晚,清军进抵蓟州,得到了大顺军已撤离北京的消息,多尔衮即命多铎、阿济格和吴三桂等人统率精锐急速追击,自己则带领一部分军队赶往北京。】
【五月初二日,多尔衮到达北京。】
……
{这时候还想着举行一次即位典礼呢?}
{北京自元代以来就长期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在人们心目中设在北京的朝廷拥有正统地位。}
{李自成举行即位典礼,其用意即在于向全国宣布:大顺政权在推翻朱明王朝之后,已成为全国唯一合法的政权,北京是大顺朝定鼎的地方。}
{尽管由于军事上的失利而暂时放弃,但迟早是要回来的。}
{哦,明白了,就是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了不起,我只是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
{烧了宫殿,还能怎么回来?}
{嗯……把宫殿都烧了,显示一定要白手起家从头开始的决心!}
{宫殿找老百姓重建呗,再苦一苦百姓,骂名找人担。}
……
大明·武宗时期
朱厚照气的一脚踹翻御案。
“你打大明的时候不是很能打吗?”
“北京又不是守不了,你跑个蛋!”
“真是流寇作风!”
朱厚照不着边际的臭骂一通。
骂崇祯,骂李自成,骂吴三桂,骂清兵。
最后气呼呼坐下。
他心中倒也明白,在在外有跟踪而来的强敌,内有仇视大顺的官绅情况下。
李自成以新败之余据守孤城,后果是不待龟卜的。
他只能跑。
“他妈的!”
……
天幕上。
皇宫御道上。
一柄黄伞开道,后随一顶十六人抬的黄色大轿。
黄轿前后,除几名随侍的包衣之外,还有一百名穿着十三排扣巴图鲁坎肩的骑兵。
他们骑着一色的高头骏马,护卫着黄轿两侧。
黄轿内。
头戴一顶黑狐帽,身穿貂袍、貂褂的多尔衮蟒纹坐褥上,看着四周带着几分焦黑硝烟的宫殿。
嘴角带笑。
“入主中原。”
……
【多尔衮进城后,第一件事就是即着手安定人心。】
【当时京城很多人假借举报贼寇,把自己的仇人说成是“流贼”,弄得人心惶惶。多尔衮下令禁止追罚流贼,城里逐步安定下来。】
【随后,多尔衮又下了一道命令。】
【明朝各个衙门的官员,只要肯剃发归顺,一律照旧录用。】
【原来是尚书,现在还是尚书,原来是将军,现在还是将军。】
【总而言之,前朝官员只要穿上清朝的官服,不仅不治罪,还全部照旧录用。】
【朱姓王公如肯归顺,照旧保留爵位。】
……
北周·武帝时期
宇文邕手指点着桌子,看着与李自成完全反方向操作的多尔衮,感叹道:
“多尔衮的这一手相当厉害啊。”
“剃发相当于顺从,保留官职则是奖励,一进一出,基本让人难以拒绝。”
“比只知道征伐屠杀的异主确实手段高明不少。”
一旁的杨坚则摇头道:
“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早晚还是要撕破脸皮挥起屠刀的。”
宇文邕瞅着了两眼那些小辫子,咧了咧嘴道:
“到那时,天下大势已定了。”
“无力回天。”
两人一时陷入沉默。
……
【然后,多尔衮又马上派人到北京周边的州县、城堡、关口,告诉那里的地方官和驻军,只要肯剃发归顺,清朝既往不咎,保留原职。】
【毫不费力,多尔衮很快就全盘接管了明朝的中央政府,包括中央各机构和绝大多数的官员。】
【五月初四,多尔衮下令,“流贼”李自成逼陷京城,弑主暴尸,残酷搜刮诸王、公主、驸马、官民的财货,人神共愤。所以要求全体官民为崇祯皇帝服丧三日,以展舆情。】
……
{再怎么说,当时清朝也是蛮夷之地,哪怕归降了也是心里不服气的,所以剃发归顺是行动上的压制,服丧崇祯是心理上的试探,说明他们也是懂礼仪的,不是荒蛮之地。}
{多尔衮此举就是告诉天下,明朝的皇帝是被李自成逼死的,明朝的天下是被李自成毁掉的,而不是清朝。}
{结合前面一系列举措,这就名正言顺了。}
……
大隋。
杨坚叹了口气。
“偏偏是个胡人。”
“还是个想鲸吞的胡人。”
独孤伽罗也十分感慨。
“这人手段可比崇祯与李自成高明的多。”
“既往不咎,保留原职。”
“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这些女真人不会讲汉语,而且对汉地的风土人情、气候地理等完全不熟悉,所以必须要依靠大量汉族官员。”
“从这点说,多尔衮要感谢崇祯皇帝。”
独孤伽罗带着几分讽刺道:
“是他坚决不逃跑、不南迁,原原本本地把完整的明朝中枢、机构以及官员们留在了北京。”
“留给了李自成,也留给了多尔衮。”
……
【五月初八,吴三桂和阿济格、多铎在河北庆都追上了李自成。李自成军大败,抢来的辎重财宝被清军俘获,接着又在真定大败,从井陉越过太行山逃到了山西,整个直隶也归顺了清朝。】
【五月十二日,吴三桂等人返回北京。】
……
大汉。
“任何政权如果没有一个大体上稳固的后方,要在前线取得胜利是非常困难的。”
刘邦晃着酒爵,一针见血道:
“大顺军在山海关战役之后节节败退,主要原因并不是清兵天下无敌,而是由于自己内部的不稳定。”
“他们的思想一开始就错了,中间再想要转换思想,但船大难掉头了。”
“这点,乃公很有发言权的!”
刘邦将酒爵一饮而尽,擦嘴道:
“开玩笑,我打项羽靠得就是有稳定大后方!”
“只要有大后方,三年后又能带好汉杀回来!”
吕雉则闭目悠悠道:
“你说这多尔衮会不会直接待着不走了。”
刘邦只是思索了一瞬,直回道:
“断无可能。”
……
【占领北京后,多尔衮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留在北京还是返回盛京?】
【这段历史在清朝史料中几乎没有记录,朝鲜史料中倒是有记载。】
【朝鲜史料讲,八王阿济格要求弟弟九王多尔衮不要在北京建都,说满族人少,汉族人多,留在关内很危险,不如趁此兵威,大肆屠城,再派几个王爷驻守北京,大军还是回到盛京去。】
【多尔衮则反对,说先皇帝皇太极明确说过,若得北京,当即徙都,以图进取。】
【又说北京自古就是王兴之地,定都北京才能统治天下四方。盛京毕竟偏居关外,难以统治中原地区。再则对于满族人来说,北京离东北也不远,可进可退。所以必须留下。】
【六月十一日,多尔衮决定建都北京。】
……
天幕上。
朱红色的『大明』退出北京,再南京再起炉灶。
『大顺』在河南之地来回流窜。
黑色的『大清』则从辽东之地南下越过山海关。
入主北京。
画面一转。
一名头戴红顶朝冠,身穿明黄衮龙袍的幼年皇帝坐在龙椅上,好奇的左顾右盼。
身后,一名身着石青色金龙纹朝褂,梳着旗头的女子正两眼熠熠生辉的看着前方。
而小皇帝的身前。
是同样一身石青色衮袍的多尔衮。
抬头目视上位。
其身后,是一众身穿清朝官服的文武百官。
正在三拜九叩。
……
【迁都北京的阻力很大,很多女真人并不想迁,所以当时说清朝军队会在七八月间回盛京的谣言非常流行。】
【很多八旗兵到了北京后,水土不服,思念家乡,大多数人的妻儿老小还在辽东。】
【因为正值秋收之际,很多兵士又说要回去割麦,不愿意迁居。】
【对此,多尔衮特直接下令,说不回盛京了,各级官员和士兵们都把妻儿老小接到北京。】
【随即,多尔衮不顾大家的抱怨和反对,果断决定让清朝小皇帝从盛京迁到北京。】
【大明崇祯十七年,大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八月二十日。】
【清朝小皇帝一行自盛京迁都北京,九月十九日经正阳门入宫。】
【十月初一,顺治皇帝在太和门第二次即皇帝位。】
【诏曰:“仍建有天下,之号曰大清。”】
【此时清朝占有关内的直隶、山东以及山西的部分地区,此次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向天下明确表达了清朝要取代明朝占有天下的决心与信心。】
【同时也明白无误地宣告清朝要统一中国,而不再是偏居东北的地方政权。】
……
大宋·太宗时期
赵匡义看着天幕里再次换主的朝代,正色道:
“在短短的半年内,清朝自盛京出兵山海关、招降吴三桂、占领北京、击败李自成、将皇帝迁往北京。”
“这多尔衮极具战略眼光,具有强大的执行力。”
“摄政王……能将清朝从一个东北地方政权升级为一个新王朝。确实不符摄政之名。”
“不过,功高震主。”
“这孤儿寡母的,怎么可能容得下他。”
赵恒则看着天幕里的一幕幕,突然灵光一闪!
“诶!父亲!”
“多尔衮怎么不学你呢?”
“你看,都是孤儿寡母,都是有兵权!”
“多像你……”
赵恒注意到赵匡义那杀人般的目光,咽了口吐沫,找补着:
“多像大伯啊……”
赵匡义看着缩头不语的赵恒,咬牙切齿道:
“从现在起,不许开口说话!”
“但凡嘣个字出来,朕打烂你的嘴!”
……
{突然有个问题,顺治算不算开国皇帝?}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天色昏黄,雾影绰绰。
山海关,鼓声震地。
大顺军冲入关宁兵的敌阵。
呐喊着向敌人进攻,其势锐不可当!
刚把敌人赶过石河滩,忽然刮起一阵狂风!
顿时天色昏暗,飞沙走石,日色无光。
鼓声也停止了,呐喊也停止了,只有狂风呼啸的声音。
……
【李自成大军从北山到海边,沿着山海关以西的石河列阵,关宁军则在东边依托关城列阵,清军向海对着李自成的阵尾。】
【明末军队人数是个世纪之谜,李自成的军队人数有六万、十万、二十万等不同说法。】
【此时山海关石河大战,吴三桂的关宁军先与李自成的军队激战至中午,突然刮起了沙尘暴,瞬时天昏地暗。】
【就在这时,清朝阿济格和多铎两兄弟率领两白旗为主的两万骑兵,从吴三桂阵右杀入战场。】
【大顺军瞬间败下阵来。清军乘胜追击,大顺军大败,兵员器械损失惨重,李自成只好连夜撤退。】
【行经永平范家庄时,把吴襄处斩。】
【四月二十六日回到北京,又杀吴三桂全家三十四口。】
【而吴三桂本人在山海关战役结束这一天,被清摄政王多尔衮承制封为平西王。】
……
{大风,又见大风。}
{这玩意真的假的?}
{怎么说呢,当时朝鲜世子正在山海关城内,为了防止被炮弹击中,他倚在城墙根的菜地里,不远处就是多尔衮的指挥部。}
{多尔衮请世子相见,还未坐下,就起身上马要求他一起去观战。}
{“炮声如电,矢集如雨,清兵三吹角,三呐喊,一时冲突贼阵,发矢数三巡后,剑光闪烁。是时风势大作,一阵黄埃自近而远,始知贼兵之败北也,一食之顷,战场空虚,积尸相枕。”出自朝鲜佚名《沈馆录》}
……
刘宋。
“大风……高祖同款?”
刘义隆捻着胡须匪夷所思。
刘裕则觉得这东西不好说。
“朱棣也有大风……”
“与其说天象,朕更认为是李自成指挥失误。”
“率领大军四天半急行军五百多里,悬空而击,强攻山海关。”
“吴三桂的关宁军将大顺军耗至精疲力竭,这才被清军抓住机会以较低的代价重创。”
“说到底。”
刘裕扔下一句话。
“李自成根基薄弱。”
……
【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举行即位典礼,由牛金星代行郊天礼,六部各颁敕书一道。】
【典礼草草结束后,即“分付阖城人民,俱各出城避难”,同时放火焚毁了明代宫殿和各门城楼,开始撤离北京。】
【四月三十日晚,清军进抵蓟州,得到了大顺军已撤离北京的消息,多尔衮即命多铎、阿济格和吴三桂等人统率精锐急速追击,自己则带领一部分军队赶往北京。】
【五月初二日,多尔衮到达北京。】
……
{这时候还想着举行一次即位典礼呢?}
{北京自元代以来就长期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在人们心目中设在北京的朝廷拥有正统地位。}
{李自成举行即位典礼,其用意即在于向全国宣布:大顺政权在推翻朱明王朝之后,已成为全国唯一合法的政权,北京是大顺朝定鼎的地方。}
{尽管由于军事上的失利而暂时放弃,但迟早是要回来的。}
{哦,明白了,就是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了不起,我只是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
{烧了宫殿,还能怎么回来?}
{嗯……把宫殿都烧了,显示一定要白手起家从头开始的决心!}
{宫殿找老百姓重建呗,再苦一苦百姓,骂名找人担。}
……
大明·武宗时期
朱厚照气的一脚踹翻御案。
“你打大明的时候不是很能打吗?”
“北京又不是守不了,你跑个蛋!”
“真是流寇作风!”
朱厚照不着边际的臭骂一通。
骂崇祯,骂李自成,骂吴三桂,骂清兵。
最后气呼呼坐下。
他心中倒也明白,在在外有跟踪而来的强敌,内有仇视大顺的官绅情况下。
李自成以新败之余据守孤城,后果是不待龟卜的。
他只能跑。
“他妈的!”
……
天幕上。
皇宫御道上。
一柄黄伞开道,后随一顶十六人抬的黄色大轿。
黄轿前后,除几名随侍的包衣之外,还有一百名穿着十三排扣巴图鲁坎肩的骑兵。
他们骑着一色的高头骏马,护卫着黄轿两侧。
黄轿内。
头戴一顶黑狐帽,身穿貂袍、貂褂的多尔衮蟒纹坐褥上,看着四周带着几分焦黑硝烟的宫殿。
嘴角带笑。
“入主中原。”
……
【多尔衮进城后,第一件事就是即着手安定人心。】
【当时京城很多人假借举报贼寇,把自己的仇人说成是“流贼”,弄得人心惶惶。多尔衮下令禁止追罚流贼,城里逐步安定下来。】
【随后,多尔衮又下了一道命令。】
【明朝各个衙门的官员,只要肯剃发归顺,一律照旧录用。】
【原来是尚书,现在还是尚书,原来是将军,现在还是将军。】
【总而言之,前朝官员只要穿上清朝的官服,不仅不治罪,还全部照旧录用。】
【朱姓王公如肯归顺,照旧保留爵位。】
……
北周·武帝时期
宇文邕手指点着桌子,看着与李自成完全反方向操作的多尔衮,感叹道:
“多尔衮的这一手相当厉害啊。”
“剃发相当于顺从,保留官职则是奖励,一进一出,基本让人难以拒绝。”
“比只知道征伐屠杀的异主确实手段高明不少。”
一旁的杨坚则摇头道:
“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早晚还是要撕破脸皮挥起屠刀的。”
宇文邕瞅着了两眼那些小辫子,咧了咧嘴道:
“到那时,天下大势已定了。”
“无力回天。”
两人一时陷入沉默。
……
【然后,多尔衮又马上派人到北京周边的州县、城堡、关口,告诉那里的地方官和驻军,只要肯剃发归顺,清朝既往不咎,保留原职。】
【毫不费力,多尔衮很快就全盘接管了明朝的中央政府,包括中央各机构和绝大多数的官员。】
【五月初四,多尔衮下令,“流贼”李自成逼陷京城,弑主暴尸,残酷搜刮诸王、公主、驸马、官民的财货,人神共愤。所以要求全体官民为崇祯皇帝服丧三日,以展舆情。】
……
{再怎么说,当时清朝也是蛮夷之地,哪怕归降了也是心里不服气的,所以剃发归顺是行动上的压制,服丧崇祯是心理上的试探,说明他们也是懂礼仪的,不是荒蛮之地。}
{多尔衮此举就是告诉天下,明朝的皇帝是被李自成逼死的,明朝的天下是被李自成毁掉的,而不是清朝。}
{结合前面一系列举措,这就名正言顺了。}
……
大隋。
杨坚叹了口气。
“偏偏是个胡人。”
“还是个想鲸吞的胡人。”
独孤伽罗也十分感慨。
“这人手段可比崇祯与李自成高明的多。”
“既往不咎,保留原职。”
“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这些女真人不会讲汉语,而且对汉地的风土人情、气候地理等完全不熟悉,所以必须要依靠大量汉族官员。”
“从这点说,多尔衮要感谢崇祯皇帝。”
独孤伽罗带着几分讽刺道:
“是他坚决不逃跑、不南迁,原原本本地把完整的明朝中枢、机构以及官员们留在了北京。”
“留给了李自成,也留给了多尔衮。”
……
【五月初八,吴三桂和阿济格、多铎在河北庆都追上了李自成。李自成军大败,抢来的辎重财宝被清军俘获,接着又在真定大败,从井陉越过太行山逃到了山西,整个直隶也归顺了清朝。】
【五月十二日,吴三桂等人返回北京。】
……
大汉。
“任何政权如果没有一个大体上稳固的后方,要在前线取得胜利是非常困难的。”
刘邦晃着酒爵,一针见血道:
“大顺军在山海关战役之后节节败退,主要原因并不是清兵天下无敌,而是由于自己内部的不稳定。”
“他们的思想一开始就错了,中间再想要转换思想,但船大难掉头了。”
“这点,乃公很有发言权的!”
刘邦将酒爵一饮而尽,擦嘴道:
“开玩笑,我打项羽靠得就是有稳定大后方!”
“只要有大后方,三年后又能带好汉杀回来!”
吕雉则闭目悠悠道:
“你说这多尔衮会不会直接待着不走了。”
刘邦只是思索了一瞬,直回道:
“断无可能。”
……
【占领北京后,多尔衮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留在北京还是返回盛京?】
【这段历史在清朝史料中几乎没有记录,朝鲜史料中倒是有记载。】
【朝鲜史料讲,八王阿济格要求弟弟九王多尔衮不要在北京建都,说满族人少,汉族人多,留在关内很危险,不如趁此兵威,大肆屠城,再派几个王爷驻守北京,大军还是回到盛京去。】
【多尔衮则反对,说先皇帝皇太极明确说过,若得北京,当即徙都,以图进取。】
【又说北京自古就是王兴之地,定都北京才能统治天下四方。盛京毕竟偏居关外,难以统治中原地区。再则对于满族人来说,北京离东北也不远,可进可退。所以必须留下。】
【六月十一日,多尔衮决定建都北京。】
……
天幕上。
朱红色的『大明』退出北京,再南京再起炉灶。
『大顺』在河南之地来回流窜。
黑色的『大清』则从辽东之地南下越过山海关。
入主北京。
画面一转。
一名头戴红顶朝冠,身穿明黄衮龙袍的幼年皇帝坐在龙椅上,好奇的左顾右盼。
身后,一名身着石青色金龙纹朝褂,梳着旗头的女子正两眼熠熠生辉的看着前方。
而小皇帝的身前。
是同样一身石青色衮袍的多尔衮。
抬头目视上位。
其身后,是一众身穿清朝官服的文武百官。
正在三拜九叩。
……
【迁都北京的阻力很大,很多女真人并不想迁,所以当时说清朝军队会在七八月间回盛京的谣言非常流行。】
【很多八旗兵到了北京后,水土不服,思念家乡,大多数人的妻儿老小还在辽东。】
【因为正值秋收之际,很多兵士又说要回去割麦,不愿意迁居。】
【对此,多尔衮特直接下令,说不回盛京了,各级官员和士兵们都把妻儿老小接到北京。】
【随即,多尔衮不顾大家的抱怨和反对,果断决定让清朝小皇帝从盛京迁到北京。】
【大明崇祯十七年,大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八月二十日。】
【清朝小皇帝一行自盛京迁都北京,九月十九日经正阳门入宫。】
【十月初一,顺治皇帝在太和门第二次即皇帝位。】
【诏曰:“仍建有天下,之号曰大清。”】
【此时清朝占有关内的直隶、山东以及山西的部分地区,此次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向天下明确表达了清朝要取代明朝占有天下的决心与信心。】
【同时也明白无误地宣告清朝要统一中国,而不再是偏居东北的地方政权。】
……
大宋·太宗时期
赵匡义看着天幕里再次换主的朝代,正色道:
“在短短的半年内,清朝自盛京出兵山海关、招降吴三桂、占领北京、击败李自成、将皇帝迁往北京。”
“这多尔衮极具战略眼光,具有强大的执行力。”
“摄政王……能将清朝从一个东北地方政权升级为一个新王朝。确实不符摄政之名。”
“不过,功高震主。”
“这孤儿寡母的,怎么可能容得下他。”
赵恒则看着天幕里的一幕幕,突然灵光一闪!
“诶!父亲!”
“多尔衮怎么不学你呢?”
“你看,都是孤儿寡母,都是有兵权!”
“多像你……”
赵恒注意到赵匡义那杀人般的目光,咽了口吐沫,找补着:
“多像大伯啊……”
赵匡义看着缩头不语的赵恒,咬牙切齿道:
“从现在起,不许开口说话!”
“但凡嘣个字出来,朕打烂你的嘴!”
……
{突然有个问题,顺治算不算开国皇帝?}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