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张一元他们四个给县令复了命。
张县令听说纪晓北家就几个孩子,就让张一元去纪家湾保护他们,顺便给纪晓北看着点铺子。
别被山匪给抢了,残余的山匪偶尔会下山来捣乱,还是小心些为好。
前一阵子通判还夸他处理民案处理的好。
张县令决定好人做到底。
虽然不知道付通判和纪姑娘是啥关系。
但一定不寻常,保护好纪姑娘的家人,就相当于帮付通判的忙了。
想到这里,他给了张一元些银子,让他们去保护纪家湾。
兄弟四个领了银子,高高兴兴地来了纪家湾。
在张县令的私人宅院里,太无聊了。
一路上和石头他们几个打的火热,还有了些感情呢。
于是他们四个就住在了石头家的男生宿舍里。
四五个大男人在家里住,不方便。
宋婶子把祠堂里收拾出来一间屋子,晓花、晓菊还有明儿都住了过去。
天渐凉,纪家湾的人们要添置冬衣了。
宋婶子捂住袋子里的银子,把海峡娘,纪二奶、纪三奶、树根媳妇,纪里正都叫了一起。
“前天就该发工钱了,再不发,就有人不高兴了。”
宋婶子说。
“我姐说了,等她想好办法就来运这些货物。”
石头心里没底地说。
“一定是你姐那边的生意路子还没有打开,否则早就捎信回来了。”
纪二奶担心地说。
“我觉得吧,晓北一定能找到销路,这个咱不用担心,现在的问题是,何时才能找到销路,万一暂时找不到买主,留下的钱花光了,可怎么办?”
纪里正犹豫着说。
石头心里打鼓,他在安州的时候,完全没有想过这些呀!
宋婶子一拍大腿说:“实在不行,咱们给晓北把东西送过去……”
一句话令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
送到安州去,全纪家湾人就石头他们几个半大孩子去过安州。
一路凶险环生,要不是有张一元他们几个护着。
说不定,石头他们都走不到威县 。
不行,不行,纪里正使劲摇头。
宁可不卖东西,不赚钱,也不能去冒险。
里正媳妇看自家男人头疯狂摇头,白了他一眼。
石头他们几个小子回来后,添油加醋地把路上遇到的事说了一遍,人们瞠目结舌,羡慕石头他们见了世面,心里又害怕的很。
“爹,这不是有张护卫他们四个吗?替咱们把货运过去……”
树根媳妇仗着胆子说了一句。
说完,赶紧往婆婆身后挪了挪,生怕公爹发火。
“纪里正,树根媳妇说的对,石头他们来去都没事儿,怎么咱们去了就会遇到事……”
纪二奶也跟了一句。
纪里正气的胡子都撅起来了,怒哼哼地看着脸色兴奋的女人们。
“行了……”纪里正一声怒吼,脱下鞋来,朝自家婆娘打去。
里正媳妇正歪着头和儿媳说话呢,冷不防地挨了一鞋底子。
“啊!你……”她惊叫出声。
“就你提的骚主意,纪家湾装不下你们了是吧,以后谁再提这个事儿,我就,我就告诉你家男人,收拾你们……”
纪里正骂骂咧咧地站起身,捡起鞋,出了屋子。
几个女人面面相觑,看向里正媳妇,都不敢在说话了。
不过,屋里的味道有些异样,纪二奶纪三奶率先捂着鼻子,跑出了屋子。
其余人也都皱眉,快步出了屋子。
树根媳妇不好意思走,强憋着,把满脸通红的婆婆扶起来。
“他娘的,我给你爹留了面子,回去以后,把树根新做的搓衣板拿出来……”
里正媳妇狠狠地说。
“娘,搓衣板?爹的腿不行,还是用旧的,磨的比较平了,要不爹的腿……”
“呸,你要是再给他求情,你晚上别吃饭了……”
看着婆婆怒气冲冲的样子,她赶紧闭了嘴。
宋婶子看着女人们都走了,她捂着钱袋子喊:“哎,我说,钱到底发不发呀……”
……
石头和晓菊做了主,先把钱发下去,大家去买过冬的衣物。
这几天,几个女人没事儿就在一起嘀嘀咕咕,还给把张一元给叫过去了,一起嘀嘀咕咕。
张一元已经完全适应了纪家湾的生活,和一群婶子大娘们打的火热。
谁家的门坏了,找张家兄弟。
谁家的墙头倒了,找张家兄弟。
谁家的柴不够了,抽不出手来,找张家兄弟。
……
张家兄弟在纪家湾吃百家饭。
主要任务是训练纪家军。
纪里正好几天没来祠堂,那天终于板着脸,一瘸一拐地来了。
女人们都低了头,谁都不敢提去安州送货的事了。
可这个事,就像是春天的野草,在几个女人心里疯长……
.
纪晓北自然不知道家里的事,她这几天也是忙的要命。
那天她去问了阿黄,他家公子什么时候回来?
在哪里能找到他。
阿黄警惕地问纪晓北,找他家公子什么事?
付季昌很少提及自己的家眷,安州也鲜有人知道他的家眷住在哪。
纪晓北又不能直说,只是说,找他有些事。
阿黄捏着胸口衣服里的木牌,挠挠头说:
“纪姑娘,这个我可帮不到你,我家老夫人有交代,不许去烦扰公子,公子公务繁忙……”
纪晓北心里暗想:你家出了事儿,可别怪我!
“你家老太太身子重要,还是找个别的大夫给她看一看!”
纪晓北只能说到这里了。
阿黄感激地鞠躬说:“多谢纪姑娘,您的好心,我会转告公子的。”
这件事,纪晓北只能暂时作罢,就等着他家公子回来。
把他堵到巷子里,给他说这个事。
她几天把心思都放在了找宅院上。
娇娇家的小厮带着她在安州转来转去。
高中低各个档次的布料行、绣房都去了。
还去了南城做布料的作坊,一院子的大染缸,好多的织机和织工。
大大小小的制衣坊也去了,流行的款式,布料,做工她也有了了解。
每天早出晚归。
林婆子和黄婆都不知道她在忙活什么,问她,她就说,随便转转。
后来她独自在家附近转,想租个附近的院子,作为生产基地。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张县令听说纪晓北家就几个孩子,就让张一元去纪家湾保护他们,顺便给纪晓北看着点铺子。
别被山匪给抢了,残余的山匪偶尔会下山来捣乱,还是小心些为好。
前一阵子通判还夸他处理民案处理的好。
张县令决定好人做到底。
虽然不知道付通判和纪姑娘是啥关系。
但一定不寻常,保护好纪姑娘的家人,就相当于帮付通判的忙了。
想到这里,他给了张一元些银子,让他们去保护纪家湾。
兄弟四个领了银子,高高兴兴地来了纪家湾。
在张县令的私人宅院里,太无聊了。
一路上和石头他们几个打的火热,还有了些感情呢。
于是他们四个就住在了石头家的男生宿舍里。
四五个大男人在家里住,不方便。
宋婶子把祠堂里收拾出来一间屋子,晓花、晓菊还有明儿都住了过去。
天渐凉,纪家湾的人们要添置冬衣了。
宋婶子捂住袋子里的银子,把海峡娘,纪二奶、纪三奶、树根媳妇,纪里正都叫了一起。
“前天就该发工钱了,再不发,就有人不高兴了。”
宋婶子说。
“我姐说了,等她想好办法就来运这些货物。”
石头心里没底地说。
“一定是你姐那边的生意路子还没有打开,否则早就捎信回来了。”
纪二奶担心地说。
“我觉得吧,晓北一定能找到销路,这个咱不用担心,现在的问题是,何时才能找到销路,万一暂时找不到买主,留下的钱花光了,可怎么办?”
纪里正犹豫着说。
石头心里打鼓,他在安州的时候,完全没有想过这些呀!
宋婶子一拍大腿说:“实在不行,咱们给晓北把东西送过去……”
一句话令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
送到安州去,全纪家湾人就石头他们几个半大孩子去过安州。
一路凶险环生,要不是有张一元他们几个护着。
说不定,石头他们都走不到威县 。
不行,不行,纪里正使劲摇头。
宁可不卖东西,不赚钱,也不能去冒险。
里正媳妇看自家男人头疯狂摇头,白了他一眼。
石头他们几个小子回来后,添油加醋地把路上遇到的事说了一遍,人们瞠目结舌,羡慕石头他们见了世面,心里又害怕的很。
“爹,这不是有张护卫他们四个吗?替咱们把货运过去……”
树根媳妇仗着胆子说了一句。
说完,赶紧往婆婆身后挪了挪,生怕公爹发火。
“纪里正,树根媳妇说的对,石头他们来去都没事儿,怎么咱们去了就会遇到事……”
纪二奶也跟了一句。
纪里正气的胡子都撅起来了,怒哼哼地看着脸色兴奋的女人们。
“行了……”纪里正一声怒吼,脱下鞋来,朝自家婆娘打去。
里正媳妇正歪着头和儿媳说话呢,冷不防地挨了一鞋底子。
“啊!你……”她惊叫出声。
“就你提的骚主意,纪家湾装不下你们了是吧,以后谁再提这个事儿,我就,我就告诉你家男人,收拾你们……”
纪里正骂骂咧咧地站起身,捡起鞋,出了屋子。
几个女人面面相觑,看向里正媳妇,都不敢在说话了。
不过,屋里的味道有些异样,纪二奶纪三奶率先捂着鼻子,跑出了屋子。
其余人也都皱眉,快步出了屋子。
树根媳妇不好意思走,强憋着,把满脸通红的婆婆扶起来。
“他娘的,我给你爹留了面子,回去以后,把树根新做的搓衣板拿出来……”
里正媳妇狠狠地说。
“娘,搓衣板?爹的腿不行,还是用旧的,磨的比较平了,要不爹的腿……”
“呸,你要是再给他求情,你晚上别吃饭了……”
看着婆婆怒气冲冲的样子,她赶紧闭了嘴。
宋婶子看着女人们都走了,她捂着钱袋子喊:“哎,我说,钱到底发不发呀……”
……
石头和晓菊做了主,先把钱发下去,大家去买过冬的衣物。
这几天,几个女人没事儿就在一起嘀嘀咕咕,还给把张一元给叫过去了,一起嘀嘀咕咕。
张一元已经完全适应了纪家湾的生活,和一群婶子大娘们打的火热。
谁家的门坏了,找张家兄弟。
谁家的墙头倒了,找张家兄弟。
谁家的柴不够了,抽不出手来,找张家兄弟。
……
张家兄弟在纪家湾吃百家饭。
主要任务是训练纪家军。
纪里正好几天没来祠堂,那天终于板着脸,一瘸一拐地来了。
女人们都低了头,谁都不敢提去安州送货的事了。
可这个事,就像是春天的野草,在几个女人心里疯长……
.
纪晓北自然不知道家里的事,她这几天也是忙的要命。
那天她去问了阿黄,他家公子什么时候回来?
在哪里能找到他。
阿黄警惕地问纪晓北,找他家公子什么事?
付季昌很少提及自己的家眷,安州也鲜有人知道他的家眷住在哪。
纪晓北又不能直说,只是说,找他有些事。
阿黄捏着胸口衣服里的木牌,挠挠头说:
“纪姑娘,这个我可帮不到你,我家老夫人有交代,不许去烦扰公子,公子公务繁忙……”
纪晓北心里暗想:你家出了事儿,可别怪我!
“你家老太太身子重要,还是找个别的大夫给她看一看!”
纪晓北只能说到这里了。
阿黄感激地鞠躬说:“多谢纪姑娘,您的好心,我会转告公子的。”
这件事,纪晓北只能暂时作罢,就等着他家公子回来。
把他堵到巷子里,给他说这个事。
她几天把心思都放在了找宅院上。
娇娇家的小厮带着她在安州转来转去。
高中低各个档次的布料行、绣房都去了。
还去了南城做布料的作坊,一院子的大染缸,好多的织机和织工。
大大小小的制衣坊也去了,流行的款式,布料,做工她也有了了解。
每天早出晚归。
林婆子和黄婆都不知道她在忙活什么,问她,她就说,随便转转。
后来她独自在家附近转,想租个附近的院子,作为生产基地。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