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文学之夜·燕京·89”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505“文学之夜·燕京·89”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1989年的最后一天,参加青创会的一部份代表就在物资部大礼堂忙碌着,在这里进行晚会的彩排。

    物资大礼堂原属于物资部,八十年代初对公众开放,有1600多个座位在燕京算是比较大的室内演出场所。

    在这个室内演出场所还比较匮乏的年代,物资大礼堂算是顶级场所,有不少文艺团体到物资礼堂演出,像东方歌舞团这样知名的演出团体,每年也来这里演出,远征、朱明瑛都是在此唱出名的。

    但是今天,这里属于一帮作家们。

    没有邀请任何专业歌手和影视明星,整个晚会全部作家们自己表演。

    方明华也有幸参与晚会筹办,他熟悉的人很多。

    王濛、陆遥、贾平娃、王安依、史铁声、铁拧、韩少功都是这场晚会的参与者。

    此时的他正站在后台看着一张晚会海报。

    黑底红字的画面,背景虚幻的剧照,上下对角赫然手写体“我们·你们”和“we and you”,底下印着“文学之夜·燕京·89”,颇有视觉冲击力。

    下面是主办方。

    “张洁、方明华,准备上场!”导演张欣欣拿着手提喇叭高喊。

    “来喽.”方明华赶紧回答了一声,赶紧走到导演跟前,和他站在一起就是作家张洁。

    《沉重的翅膀》的作者。

    此时的张洁年龄已经翻过五十,留着烫过的短发,显得优雅大方。

    “你们的任务很简单,就出去亮个相,不用说任何话,注意走路姿态,对着舞台下面的观众保持微笑!OK?”张欣欣叮嘱道。

    “明白。”

    “虽然简单,但很重要,你们俩的精气神直接决定了整個晚会的风貌!还有,顺序不能乱,先是张洁然后是方明华!”张欣欣依旧在不厌其烦的叮嘱。

    其实是应该是三个人,

    另外一个就是冰心。

    由于老人已经年事已高,节目组决定用一束追光象征性地到场。

    用张欣欣的话说,你们仨是最先出场的,代表老中青三代作家,是整个节目的序章!

    好吧

    其实就是亮个像当个哑巴而已,很简单。

    张洁先出场,然后是方明华,走到前台在灯光的照射下,面对观众微笑着摆个POSS,就OK了!

    一遍OK,方明华彩排完下了舞台,剧场里还有一大堆等着上场的作家们,听从着导演的指挥。

    “你这么快就结束了?”贾平娃问道。

    “有多难?没一句台词。”方明华笑道:“你们慢慢背吧,我先回去了。”说完转身离去。

    八零年代的最后一天的夜晚,整个物资大礼堂灯火通明,座无虚席,不同于往日的晚会,这次无论是台上还是台下,都是作家读者,喜欢文学和热爱文学的人。

    八点整,晚会正式开始。

    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一个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响起:

    “我们·你们”

    序曲:不断的诞生。

    “他应该是火,是爱,是一切精神的东西。许许多多人活下来坚持下去,就是靠这个。许许多多人没有法到今天,但是他们把爱、把火、把希望留给我们,而且要通过我们留给后代。”

    “作品:《寄小读者》,表演者:冰心、张洁、方明华。

    帷幕缓缓拉开,一道光形成一个圆圈,代表着没有亲来现场的冰心,但音响里却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缓缓朗读着。

    “似曾相识的小朋友们:

    我以抱病又将远行之身,此三两月内,自分已和文字绝缘;因为昨天看见《晨报》副刊上已特辟了“儿童世界”一栏,欣喜之下,便借着软弱的手腕,生疏的笔墨,来和可爱的小朋友,作第一次的通讯。”

    《寄小读者》开篇内容。

    会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很快,帷幕又一次拉开,身穿着一身黑色长裙的张洁出场,象征开启新时期文学又一重帷幕。

    大幕再一次徐徐开启。

    身穿西装革履的方明华大步走了出来,站在光束圆圈的另一边,代表老中青三代文学代表悉数登场,会场上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序幕很快结束,紧接着是接第一章主题:

    “我们共同参与!我们共同创作!”口号式的铿锵有力,似乎向世人宣告“我们”是一个群体,“创作”是根本实质,与其他无碍。

    代表作品有刘心武的《5·19长镜头》,还有理由的《倾斜的球场》。当然,出场人物便由这两员大将担纲。

    当改革叙事开始取代革命叙事时,这些实验性的作品变得举足轻重,所作出的选择也透露着一定的意味。

    第二章开始和缓起来,主题为“在今夜,一起漫步”。

    第一例作品是黄宗英的《小木屋》,第二例作品是张承志的《黑骏马》。

    他俩为何集结到一起?

    坐在台下的方明华一时也搞不清楚。

    诗人们登场了!

    “诗人和他(她)的诗”

    杨炼的《诺日朗》、白桦的《情思》.当舒婷登场朗诵她那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致橡树》: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伱的高枝炫耀自己

    会场上再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没人否认,八十年代是“诗歌的黄金时代”。

    但也是诗歌最后的年代。后来的“羊羔体”、“梨花体”.尽管在全国获得大奖,但给他们提鞋都不配。

    和诗人们的激情四射相比,下一批登场却显得庄严和肃穆。

    “战争与和平,昨天与今天——军人作家们”!

    登场的全部都是军旅作家,人数猛然增多。

    修权、李存葆、钱钢、刘亚洲、李延国、唐洞、乔良、朱苏进、崔京生、袁厚春、海波、何晓鲁、丁小琦、陶斯亮

    《高山下的花环》《凯旋在子夜》《雷场上的相思树》《兵车行》《射天狼》.

    尽管岁月流逝,经典不会被遗忘。

    紧接着第第三环节:“朋友,你有过同样的经历吗?”

    出场人员同样众多,陆遥、柯云路、孔捷生、张抗抗、陆星儿、叶辛、梁晓声、阿城、王安依、韩少工、贾平娃新生代作家史铁声、余桦、莫岩、苏童、谌容、铁拧等终于登场。

    这些名字后世听起来都如雷贯耳,撇开官方身份,个个都是文坛翘楚,各领风骚。

    坐在轮椅上的史铁声更是当着台下上千名观众,说了这么一段话:

    “任何时候都不必把责任推卸给历史。历史承担了责任又怎么样呢?以后的路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去走。”

    台下的掌声经久不息。

    最后压轴上场的王蒙,上台诵读他的作品《青春万岁》:

    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们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

    有一天,擦完了枪,擦完了机器,擦完了汗,

    我想念你们,招呼你们,

    并且怀着骄傲,注视你们!

    晚会时间并不长,两个小时就结束,等方明华跟随着人群出来,发现外面已经是大雪纷飞。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