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这句话放到官场上就更是至理名言。
官场上从来就没有必然的你死我活,只有各种利益考量之下的合作与妥协。
这其中的道理,黄鸣也是在二十年前的那场失败后,方才慢慢领悟,只可惜他领悟这一切时太迟了。
而现在,他终于是将这一领悟运用到了实际之中,靠着拿捏着众人把柄,轻而易举就化敌为友,让南京各方势力都为自己所用,成为保境安民,对付深藏在暗处的白莲教的一枚枚有效棋子。
所以在之后的半来月中,不光南京安然无恙,江南其他各地的江河水流也并没有因为这场数十年难遇的大雨而出现多大的险情。
虽然中间确实曾出现过一些问题,但在各地官府和大族的通力合作下,些许难关都被轻易克服,稳守河堤。
至于白莲教,他们确实也曾意图在其他各州府闹出动静来。
可每当他们真要起事时,就会抢先被早已无孔不入的锦衣卫查知,然后配合着官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之一举歼灭。
就如二十年前作为核心的荧惑被黄鸣拿下后一般,这次的白莲教也在各地官府有针对性的攻击下迅速冰消瓦解,再难有任何威胁。
就这样,一场笼罩在江南境内的危机被彻底消除,对许多人来说,甚至都没有察觉到有任何不同。
倒是这场持续了数月的大雨,在十月进入下旬后便迅速停了下来,总算是让黄鸣和南京众多官员可以真正的放下心来。
而就当黄鸣以为一切重新回归平静,自己可以重新过上悠闲生活时,一封来自京城的急信,却如五雷轰顶般,把他震得彻底陷入了长久的惊慌之中。
这是一封通过锦衣卫的渠道,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送到黄鸣手上的急信。
这送信手段本身,就已经足够让黄鸣有些惊讶了,而当看到信封上所留的出信日期,以及寄信之人的身份后,他就更觉事关重大了。
今日是十月二十三日,可信居然是二十一日才从北京发出的。
也就是说,短短两日时间,这封信就从北京千里迢迢直送到南京。
按此效率,也就只有边关告急之类的军国大事,才会让朝廷不惜代价地用上八百里加急的手段传递情况了。
而寄信人的身份,竟是他的父亲黄锦!
一个常年待在宫里,一个月都未必能出一次宫的人,居然就能不顾影响地给远在南京的儿子送如此急信,这事本身,也够骇人听闻了。
显然,黄锦这回是真顾不上后果,必须以最快的方式,把一件极其重要的消息让远在千里外的儿子知晓。
其实在拆开书信看里头内容之前,黄鸣还是很淡定的。
因为他是穿越者,知道信中写的会是什么大事——壬寅宫变嘛。
只要是对大明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就必然会对这一在明朝历史,乃至中国古代历史上都享有盛名的刺杀皇帝一事有着深刻印象。
大家对此事如此记忆深刻,倒不是因为被刺杀的嘉靖有多了不起,放在漫长的历史之中,被人刺杀的皇帝也所在多有。
别说他没被人真个杀死,就算真死了,也就那样。
能让壬寅宫变被后世许多人津津乐道的,是在于刺杀嘉靖之人的身份是那么的特殊。
因为发动刺杀的,是一群宫女,一群在皇宫里最没有威胁,最容易被人忽略,也是最不可能奋起反杀的可怜人。
是因为嘉靖这些年来日渐残暴昏聩,尤其是在修道服食丹药后对这些宫女更为暴虐的对待,才终于让她们萌生出了拼死一搏的念头。
于是在那个夜里,她们悍然联手,以杨金英为首的十数个本来低如尘埃的宫女,就对那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发动了最匪夷所思的刺杀。
她们趁着嘉靖睡着的机会,以绳索勒住了他的脖子,用布团堵住了他的嘴巴,想要用这最原始的方式刺杀皇帝。
这些宫女胆子够大,心也够决,但奈何终究没有相关经验,而且都只是弱质女流。再加上双方如云泥之别的身份差距,让她们在动手时心里到底是存在着相当的恐惧,导致下手时没法真正用得其法。
于是,一个让人更为惊讶的情况出现了——十多人对一个已彻底失去反抗能力的目标,花费了好多时间,却居然都没能得手。
直到有人害怕,跑到外间找皇后告密,才导致事发事败,最终功亏一篑。
这是黄鸣记忆中关于壬寅宫变的种种内容,在他看来,自己老爹信中写的也应该差不多。
虽然这事很严重,但对远在南京的他来说,其实真没多少影响。
嘉靖确实因此事而再度产生变化,然后就是长达几十年的避居西苑,这之后,他连外臣都不怎么见了。
但是,这和他黄鸣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展开信读上头的内容之前,他都是这么想的。
可是,当看了信上内容后,黄鸣瞪大了眼睛,整个人都木在了那儿。
眼见他足有盏茶工夫都拿着信,低着头,一动不动坐那儿,送信给他的羽墨都有些担心了,忍不住道:“少爷……”
虽然主仆二人早不是当初的青春年少,但他对黄鸣的称呼却从来没有变过。
直到羽墨连续叫了好几回,都要上前去推上一把了,黄鸣才终于从巨大的震惊中略略回神,再抬头时,脸色发白,眼中则满是难以化开的深深疑虑:“怎么会这样?”
“少爷,到底出了什么事?”羽墨很是紧张地又问了一句。
黄鸣用力吞了一口唾沫,这才强自压住自己的声音,说道:“皇上在宫里遭遇宫女刺杀,虽然没有真个被她们所害,但遇袭之后,便一直昏迷不醒!
“而就我爹,还有身边其他几个亲信诊断,恐怕皇上在短时间里是没法醒来了,而且就算醒来,接下来龙体如何,还能否治国也在两可之间。”
这场壬寅宫变和自己印象中的有了出入,不一样了!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这句话放到官场上就更是至理名言。
官场上从来就没有必然的你死我活,只有各种利益考量之下的合作与妥协。
这其中的道理,黄鸣也是在二十年前的那场失败后,方才慢慢领悟,只可惜他领悟这一切时太迟了。
而现在,他终于是将这一领悟运用到了实际之中,靠着拿捏着众人把柄,轻而易举就化敌为友,让南京各方势力都为自己所用,成为保境安民,对付深藏在暗处的白莲教的一枚枚有效棋子。
所以在之后的半来月中,不光南京安然无恙,江南其他各地的江河水流也并没有因为这场数十年难遇的大雨而出现多大的险情。
虽然中间确实曾出现过一些问题,但在各地官府和大族的通力合作下,些许难关都被轻易克服,稳守河堤。
至于白莲教,他们确实也曾意图在其他各州府闹出动静来。
可每当他们真要起事时,就会抢先被早已无孔不入的锦衣卫查知,然后配合着官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之一举歼灭。
就如二十年前作为核心的荧惑被黄鸣拿下后一般,这次的白莲教也在各地官府有针对性的攻击下迅速冰消瓦解,再难有任何威胁。
就这样,一场笼罩在江南境内的危机被彻底消除,对许多人来说,甚至都没有察觉到有任何不同。
倒是这场持续了数月的大雨,在十月进入下旬后便迅速停了下来,总算是让黄鸣和南京众多官员可以真正的放下心来。
而就当黄鸣以为一切重新回归平静,自己可以重新过上悠闲生活时,一封来自京城的急信,却如五雷轰顶般,把他震得彻底陷入了长久的惊慌之中。
这是一封通过锦衣卫的渠道,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送到黄鸣手上的急信。
这送信手段本身,就已经足够让黄鸣有些惊讶了,而当看到信封上所留的出信日期,以及寄信之人的身份后,他就更觉事关重大了。
今日是十月二十三日,可信居然是二十一日才从北京发出的。
也就是说,短短两日时间,这封信就从北京千里迢迢直送到南京。
按此效率,也就只有边关告急之类的军国大事,才会让朝廷不惜代价地用上八百里加急的手段传递情况了。
而寄信人的身份,竟是他的父亲黄锦!
一个常年待在宫里,一个月都未必能出一次宫的人,居然就能不顾影响地给远在南京的儿子送如此急信,这事本身,也够骇人听闻了。
显然,黄锦这回是真顾不上后果,必须以最快的方式,把一件极其重要的消息让远在千里外的儿子知晓。
其实在拆开书信看里头内容之前,黄鸣还是很淡定的。
因为他是穿越者,知道信中写的会是什么大事——壬寅宫变嘛。
只要是对大明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就必然会对这一在明朝历史,乃至中国古代历史上都享有盛名的刺杀皇帝一事有着深刻印象。
大家对此事如此记忆深刻,倒不是因为被刺杀的嘉靖有多了不起,放在漫长的历史之中,被人刺杀的皇帝也所在多有。
别说他没被人真个杀死,就算真死了,也就那样。
能让壬寅宫变被后世许多人津津乐道的,是在于刺杀嘉靖之人的身份是那么的特殊。
因为发动刺杀的,是一群宫女,一群在皇宫里最没有威胁,最容易被人忽略,也是最不可能奋起反杀的可怜人。
是因为嘉靖这些年来日渐残暴昏聩,尤其是在修道服食丹药后对这些宫女更为暴虐的对待,才终于让她们萌生出了拼死一搏的念头。
于是在那个夜里,她们悍然联手,以杨金英为首的十数个本来低如尘埃的宫女,就对那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发动了最匪夷所思的刺杀。
她们趁着嘉靖睡着的机会,以绳索勒住了他的脖子,用布团堵住了他的嘴巴,想要用这最原始的方式刺杀皇帝。
这些宫女胆子够大,心也够决,但奈何终究没有相关经验,而且都只是弱质女流。再加上双方如云泥之别的身份差距,让她们在动手时心里到底是存在着相当的恐惧,导致下手时没法真正用得其法。
于是,一个让人更为惊讶的情况出现了——十多人对一个已彻底失去反抗能力的目标,花费了好多时间,却居然都没能得手。
直到有人害怕,跑到外间找皇后告密,才导致事发事败,最终功亏一篑。
这是黄鸣记忆中关于壬寅宫变的种种内容,在他看来,自己老爹信中写的也应该差不多。
虽然这事很严重,但对远在南京的他来说,其实真没多少影响。
嘉靖确实因此事而再度产生变化,然后就是长达几十年的避居西苑,这之后,他连外臣都不怎么见了。
但是,这和他黄鸣又有什么关系呢?
在展开信读上头的内容之前,他都是这么想的。
可是,当看了信上内容后,黄鸣瞪大了眼睛,整个人都木在了那儿。
眼见他足有盏茶工夫都拿着信,低着头,一动不动坐那儿,送信给他的羽墨都有些担心了,忍不住道:“少爷……”
虽然主仆二人早不是当初的青春年少,但他对黄鸣的称呼却从来没有变过。
直到羽墨连续叫了好几回,都要上前去推上一把了,黄鸣才终于从巨大的震惊中略略回神,再抬头时,脸色发白,眼中则满是难以化开的深深疑虑:“怎么会这样?”
“少爷,到底出了什么事?”羽墨很是紧张地又问了一句。
黄鸣用力吞了一口唾沫,这才强自压住自己的声音,说道:“皇上在宫里遭遇宫女刺杀,虽然没有真个被她们所害,但遇袭之后,便一直昏迷不醒!
“而就我爹,还有身边其他几个亲信诊断,恐怕皇上在短时间里是没法醒来了,而且就算醒来,接下来龙体如何,还能否治国也在两可之间。”
这场壬寅宫变和自己印象中的有了出入,不一样了!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