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京城。
太子在江南遇刺,满朝哗然。
各种猜测满天飞。
身为继承大统之人,经常性地遇见刺杀,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常态。
但是,若谁和这件事扯上关系,那就是杀头的大罪。太子遇刺,最严重的,是后面牵扯出来的人和事。
还有一点,太子是在江南城中遇刺,不是什么荒郊野外,有人胆子大到这种地步,皇帝绝对不会无动于衷,若被牵连上,后果很严重。
对于此事,大臣们最主要的猜想对象有三个:平王、西凉和前太子。
第二日,又传来平王遇刺的消息。
这下朝中更热闹了。
皇上大怒,下令要办江南知府。在他的地界,竟然连续两位皇子出事。
只是令还没发出去,江南知府刘道之的自罪书就到了。和自罪书一起送到皇帝跟前的,还有萧丞相私采铁矿的证据。
皇帝眯着眼看向丞相,意味深长地说道,“萧爱卿帮朕看铁矿,劳苦功高啊。”
萧丞相被点名,急忙站出来,毕恭毕敬,“这是微臣的本分。”
“好一个本分,不过朕很好奇,这铁矿怎么看着看着,就看到你家里去了。萧丞相是不是想坐到朕这个位置上来?”
皇帝突然拔高的声音,把萧丞相吓了一跳。
大臣们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听皇帝的意思,是江南的铁矿出了问题,萧丞相私自开采了。
若被查实,这可是重罪,铁一般是打造武器所用,萧丞相私自开采,那不是间接地说他有谋逆之心。
一时,当初眼红丞相拿到美差的大臣,都幸灾乐祸地看向萧丞相。
也有其中一部分知道真相的人,缄默不言。到了金銮殿,哪一个不是人精。
萧丞相一听,“扑通”一声便跪下了,“微臣不敢,微臣冤枉,微臣为了皇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丞相心里大约猜着什么事,自然是不认,那些事他做得隐蔽,应该是被发现了一点苗头,回头解决就是。
退一万步说,就算被发现,他也不能认,认了死路一条,不认还有一线希望。
朝堂之上,萧丞相痛哭流涕,恨不能把心掏出来给皇上表忠心。
皇帝见他这个样子,一脸烦闷,心里却是极为受用,他享受朝臣们的顶礼膜拜。
皇帝愠怒地哼了一声,将折子丢到了丞相面前,“自己看看,看看你做的好事。”
萧丞相赶紧拾起地上的折子,越看越心惊,心中咒骂该死的刘道之,居然查得一清二楚,最重要的是,被查出这么多,他的人居然一无所知。
废物。
这刘道之是个狠人,萧丞相恨得牙痒痒,但面上的悲痛不减分毫。
“皇上,微臣冤枉。这……这,微臣毫不知情。”
皇帝看也不看他,转头问何太傅,“太傅觉得如何?”
太傅在朝中一直是个老僧入定的状态,皇上既然问了太傅,说明是注重这个事,但显然并不信。
位高权重的人往往容易一叶障目,因为平时丞相伪装得太好了,皇帝想当然地以为他没胆子干出这样的事。
对于上位者,有时候有没有证据并不是最紧要的,关键是上面那个人怎么看你。
比如故去的薛将军,帮皇帝夺得了江山,皇帝觉得他们会叛乱,刀起刀落将薛家除得一干二净。
眼下也是如此。太傅相信那个江南知府一定把证据收集够了,足以定罪才送了上来。
走私铁矿,无异于造反。
太傅看出皇帝并不信丞相会谋反,只是想杀鸡儆猴罢了。才把他拉出来当坏人。
他上前一步,沉声道,“微臣以为,这定是有人欲陷萧大人于不义,微臣相信萧大人绝对不会做出那等欺上瞒下之事。
不过,微臣一个人相信不足以服众,既然有人上了折子弹劾,也拿出了证据,不妨就让大理寺查清楚,还萧丞相一个清白,也给那些想以权谋私的人敲敲警钟。
让他们记住,他们的一切都是皇上给的,应该心怀感恩,而不是有了权势之后,依靠皇上的信任做出人神共愤的事情来。”
拍马屁,谁都会。
做到这个位置,屹立不倒还得皇帝信任,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必是炉火纯青。
何太傅一番话,既说到了皇帝的心里,给出了解决方案,又拍了皇帝的马屁,还捧了萧丞相,他现在捧得越高,后面萧丞相才会摔得越惨。
因为他知道,折子上说的,都是真的。这一次,必定要让萧丞相出一大盆血。
萧丞相心中大骂:老狐狸,坑了他还拐着弯骂他。
皇帝听完赞赏地点头,“太傅说得正是,就按太傅说的办,这件事让大理寺查清楚,就由太傅负责。”
何太傅闻言上前一步,“微臣遵旨。”
散朝。
对比于何太傅轻松的表情,萧丞相这边是一脸的凝重。
大理寺介入,基本就会查个水落石出。这事在其他人手上还好办,偏偏在油盐不进的何太傅这里。
看起来,铁矿是保不住了,一想到这一点,萧丞相便一阵的肉疼。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铁矿对萧家意味着什么,这次是着了道,丞相府算是伤筋动骨了。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只要丞相府没事就好。萧丞相自我安慰着。
当务之急是要找个替死鬼,把自己从这件事里摘出来,否则,一旦查出个什么东窗事发,再联想到平王身上,卷入党派之争,那么丞相府就彻底完了。
脑中想起汪家的下场,萧丞相摇了摇头,打了个寒颤,若牵扯到平王,平王一定会把他推出去,以保全自己。
萧丞相第一次对于自己和平王结盟这个事,产生深深的怀疑和一点后悔。
怀疑自己做这个决定的准确性。
平王这样的人,只可同富贵,不能共患难。
如今想想,搭上平王,这个赌注真的太大了。
萧丞相叹了口气,暗道今年流年不利,多事之秋,家里小四那些事已经让他忙得焦头烂额,若不是奋力压住,现在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
若不是小四这边事情闹得太大,铁矿那边多少能知道些风声,及早做出应对,如今不声不响地被人将了一军,这两者是不是有什么关系……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太子在江南遇刺,满朝哗然。
各种猜测满天飞。
身为继承大统之人,经常性地遇见刺杀,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常态。
但是,若谁和这件事扯上关系,那就是杀头的大罪。太子遇刺,最严重的,是后面牵扯出来的人和事。
还有一点,太子是在江南城中遇刺,不是什么荒郊野外,有人胆子大到这种地步,皇帝绝对不会无动于衷,若被牵连上,后果很严重。
对于此事,大臣们最主要的猜想对象有三个:平王、西凉和前太子。
第二日,又传来平王遇刺的消息。
这下朝中更热闹了。
皇上大怒,下令要办江南知府。在他的地界,竟然连续两位皇子出事。
只是令还没发出去,江南知府刘道之的自罪书就到了。和自罪书一起送到皇帝跟前的,还有萧丞相私采铁矿的证据。
皇帝眯着眼看向丞相,意味深长地说道,“萧爱卿帮朕看铁矿,劳苦功高啊。”
萧丞相被点名,急忙站出来,毕恭毕敬,“这是微臣的本分。”
“好一个本分,不过朕很好奇,这铁矿怎么看着看着,就看到你家里去了。萧丞相是不是想坐到朕这个位置上来?”
皇帝突然拔高的声音,把萧丞相吓了一跳。
大臣们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听皇帝的意思,是江南的铁矿出了问题,萧丞相私自开采了。
若被查实,这可是重罪,铁一般是打造武器所用,萧丞相私自开采,那不是间接地说他有谋逆之心。
一时,当初眼红丞相拿到美差的大臣,都幸灾乐祸地看向萧丞相。
也有其中一部分知道真相的人,缄默不言。到了金銮殿,哪一个不是人精。
萧丞相一听,“扑通”一声便跪下了,“微臣不敢,微臣冤枉,微臣为了皇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丞相心里大约猜着什么事,自然是不认,那些事他做得隐蔽,应该是被发现了一点苗头,回头解决就是。
退一万步说,就算被发现,他也不能认,认了死路一条,不认还有一线希望。
朝堂之上,萧丞相痛哭流涕,恨不能把心掏出来给皇上表忠心。
皇帝见他这个样子,一脸烦闷,心里却是极为受用,他享受朝臣们的顶礼膜拜。
皇帝愠怒地哼了一声,将折子丢到了丞相面前,“自己看看,看看你做的好事。”
萧丞相赶紧拾起地上的折子,越看越心惊,心中咒骂该死的刘道之,居然查得一清二楚,最重要的是,被查出这么多,他的人居然一无所知。
废物。
这刘道之是个狠人,萧丞相恨得牙痒痒,但面上的悲痛不减分毫。
“皇上,微臣冤枉。这……这,微臣毫不知情。”
皇帝看也不看他,转头问何太傅,“太傅觉得如何?”
太傅在朝中一直是个老僧入定的状态,皇上既然问了太傅,说明是注重这个事,但显然并不信。
位高权重的人往往容易一叶障目,因为平时丞相伪装得太好了,皇帝想当然地以为他没胆子干出这样的事。
对于上位者,有时候有没有证据并不是最紧要的,关键是上面那个人怎么看你。
比如故去的薛将军,帮皇帝夺得了江山,皇帝觉得他们会叛乱,刀起刀落将薛家除得一干二净。
眼下也是如此。太傅相信那个江南知府一定把证据收集够了,足以定罪才送了上来。
走私铁矿,无异于造反。
太傅看出皇帝并不信丞相会谋反,只是想杀鸡儆猴罢了。才把他拉出来当坏人。
他上前一步,沉声道,“微臣以为,这定是有人欲陷萧大人于不义,微臣相信萧大人绝对不会做出那等欺上瞒下之事。
不过,微臣一个人相信不足以服众,既然有人上了折子弹劾,也拿出了证据,不妨就让大理寺查清楚,还萧丞相一个清白,也给那些想以权谋私的人敲敲警钟。
让他们记住,他们的一切都是皇上给的,应该心怀感恩,而不是有了权势之后,依靠皇上的信任做出人神共愤的事情来。”
拍马屁,谁都会。
做到这个位置,屹立不倒还得皇帝信任,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必是炉火纯青。
何太傅一番话,既说到了皇帝的心里,给出了解决方案,又拍了皇帝的马屁,还捧了萧丞相,他现在捧得越高,后面萧丞相才会摔得越惨。
因为他知道,折子上说的,都是真的。这一次,必定要让萧丞相出一大盆血。
萧丞相心中大骂:老狐狸,坑了他还拐着弯骂他。
皇帝听完赞赏地点头,“太傅说得正是,就按太傅说的办,这件事让大理寺查清楚,就由太傅负责。”
何太傅闻言上前一步,“微臣遵旨。”
散朝。
对比于何太傅轻松的表情,萧丞相这边是一脸的凝重。
大理寺介入,基本就会查个水落石出。这事在其他人手上还好办,偏偏在油盐不进的何太傅这里。
看起来,铁矿是保不住了,一想到这一点,萧丞相便一阵的肉疼。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铁矿对萧家意味着什么,这次是着了道,丞相府算是伤筋动骨了。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只要丞相府没事就好。萧丞相自我安慰着。
当务之急是要找个替死鬼,把自己从这件事里摘出来,否则,一旦查出个什么东窗事发,再联想到平王身上,卷入党派之争,那么丞相府就彻底完了。
脑中想起汪家的下场,萧丞相摇了摇头,打了个寒颤,若牵扯到平王,平王一定会把他推出去,以保全自己。
萧丞相第一次对于自己和平王结盟这个事,产生深深的怀疑和一点后悔。
怀疑自己做这个决定的准确性。
平王这样的人,只可同富贵,不能共患难。
如今想想,搭上平王,这个赌注真的太大了。
萧丞相叹了口气,暗道今年流年不利,多事之秋,家里小四那些事已经让他忙得焦头烂额,若不是奋力压住,现在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
若不是小四这边事情闹得太大,铁矿那边多少能知道些风声,及早做出应对,如今不声不响地被人将了一军,这两者是不是有什么关系……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